•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两化融合在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的探索

    两化融合在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的探索

    时间:2020-03-31 05:18: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玻璃纤维行业作为国内优势产业代表,肩负了重塑产业新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任。玻璃纤维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 发展指导下的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学习智能制造实施办法,结合国内外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特性,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之道,对玻璃纤维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自动化信息化

    1.引言

    當今世界,随着快速发展的中国与其强大的工业制造体系崛起,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提升中国制造的定位,2017 年3 月,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 年)》,将各省重点任务与区域资源相结合,旨在发展各地产业所专所长,打造新的中国制造强国计划。玻璃纤维作为浙江省优势行业,也肩负了探索本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之路的重任,如何发展今天、约战未来,寻找产业升级突破口,将是一场以两化深度融合为载体,建设智能制造为目标的攻坚战。

    2.自动化发展趋势

    2.1.设备的自动化

    2.1.1.单一设备的自动化

    通过发展单一设备自动化,未来将从点到面注重整体性,结合行业实际生产环境及装备水平,升级生产过程中各单元节点的自动化水平,避免单一提升造成木桶短板效应,逐步将单一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为集成自动化,从单一设备自动化向成套装备集成化发展,完善玻璃纤维装备的工业化体系建设。

    2.1.2.单一设备的信息化

    随着国家对智能装备的发展引导和政策支持,越来越多企业重视智能装备的应用和开发,引入“产学研用”的联合开发的新模式,采取合作、应用、互补等方式影响自动化设备厂商的研发方向,设备制造商进一步研发集实时通讯、数字采集、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自动化设备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能力,不断突破自动化设备供应商技术水平的限制,向高端化产品发展。

    2.2.集成的自动化

    2.2.1.数字化与智能化集成发展

    玻璃纤维企业应用国际先进的经验模式,开展设备网络化、可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等全方位的探索,以窑炉、配料控制为核心,向下集成拉丝成型、烘制、络纱机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人工化、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变。通过工业控制系统(ICS)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在数据与通讯上的深度结合,构建自动化与信息化桥梁,为流程自动化改造、远程实时监控、节点实时控制等智能化要求发展;以工业控制系统(ICS)为自动化数据起点,逐步向网络模块化发展,统一各设备通讯协议,对设备信息、运行情况、执行参数等进行数据提取;并在完成信息提取后,进一步发挥ICS 的控制功能,完成反向控制终端设备的要求,提升制造装备的智能化能力。

    2.2.2.数字化与智能化集成发展的场景与选择

    2.2.2.1.简单场景

    生产过程分布很近,设备简单,现场环境明确的,采用就近控制的办法,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特征描述:以现场单一设备为对象,现场接线,现场监视,现场控制,灵活性强,整体影响小,使用条件低,投入低。

    2.2.2.2.一般场景

    拥有复杂的生产过程,且对一套或多套已经形成完整闭环的自动化单元进行控制,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特征描述:以完整自动化单元为对象,就近控制,线路直连,通讯协议统一成TCP/IP,具有可扩展性,有一定使用条件,整体影响中等,投入中等。

    2.2.2.3.复杂场景

    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分布散、距离远,且传统远程控制手段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情况下,采用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特征描述:以分布式子系统或其他控制系统为对象,控制对象分布区域广,距离远,通讯情况复杂,数据不保证可靠传输,以TCP/IP 为唯一通讯协议,整体影响大,投入大。

    2.2.3.装备与流程控制集成应用

    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自动化数据终点,对工业控制系统(ICS)发送的设备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接收,同时制造执行系统(MES)需开发具备对象化明确、易用性强、涵盖面广等特点的视窗操作界面,对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工况进行图形化展示及分析,并与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集成。

    2.3 流程的自动化

    2.3.1.信息集成管理与展示

    以生产过程中各工业控制系统(ICS)发送的信息为起点,以制造执行系统(MES)统一汇总的信息为终点,达成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的统合,并在MES 系统中图形化展示各生产过程、生产环节、生产节点,做到产品全生命周期、设备全生命周期、工厂全生命周期三个维度的集成化管理,为生产设计者、执行者、监督者提供直观、迅速、准确的信息追溯和反馈。

    2.3.2.智能反向控制与优化

    在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图形化管理生产执行的基础上,直接发送指令至各工业控制系统(ICS),由ICS 端直接通过不同的设备通讯协议,控制相应自动化设备,完成反向控制功能。同时将发展思路由自动化向信息化转移,以完善企业层级信息系统建设、大数据分析、人机互动与控制、人工智能为核心内容。最终通过将信息化与自动化结合,不断优化和指导作业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达成智能制造要求。

    3.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1.完善企业层级信息系统

    3.1.1.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通过行业化、本地化、客户化的实施过程,获得符合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ERP 系统。高效、快速地优化企业资源,包括供应链、生产物流链、资金结算链及市场分销链。将企业资源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制定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销售物流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人力资源计划五大规划策略。

    3.1.2.供应链管理系统(ICSCM)

    以协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各供应链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将基于ERP 的物料需求计划、销售物流计划与ICSCM 进行信息化串联,形成由ERP 物料需求计划、销售物流计划发起的,包括物流、信息流、单证流、商物流、资金流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最后将ICSCM 供应链信息反馈输入ERP,完成供应链管理闭环。

    3.1.3.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以改善企业与客户间关系為目的,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推进包括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多方面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并与ERP 的客户管理、订单管理等模块进行信息联通,凭借大数据和企业计算服务,推动由客户使用CRM 系统反映业务需求,通过智能分析与处理,传入ERP 并发起生产计划的企业生产前置战略,完成企业生产定制化、柔性化、智能化的业务需求。

    3.2.大数据服务

    3.2.1.大数据服务理念

    深入了解大数据核心理念,通过有效数据存储、大数据对象化、深度挖掘分析的思路,将传统统计学难以发现的数据内在联系进行体现,从中获取价值。

    3.2.2.大数据存储与分析

    不断完善企业层级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开发数据接口服务,提取各信息系统中的有效数据,并通过以分布式、多点支撑、服务化为代表的主流前沿技术进行数据存储,建设企业数据仓库。持续不断从原料、产品、工艺、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多维度地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证大数据内容的实时有效性。

    3.3.企业计算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企业计算服务体系的建设。以SOA 为核心理念,建立分布式服务计算框架。应对物料需求的供应链服务;客户定制化、柔性化的产品定制服务;生产计划管理的自动排产服务;生产、仓储、物流统一协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智能服务产生的计算要求。

    4.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应用

    4.1.智能的客户需求前置

    以完成满足智能制造自动化和信息化要求的初级建设为条件,制定智能制造实施策略,以达成生产计划前置策略为起点。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产品信息,推送至CRM 系统前端,由客户进行常规产品下单、定制产品需求申请等,并以此创建ERP 主生产计划。

    4.2.智能的产品研发/设计

    根据客户申请的定制化产品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企业计算服务,分析过往产品研发成功与失败的信息资料,自动生成新的产品样品生产方法,传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并建立样品生产计划。

    4.3.智能的生产计划执行

    根据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中的生产计划,发送生产信息至制造执行系统(MES),由MES 制作生产单,制定自动排产计划并按时执行。执行过程由MES 调配生产单,将信息发送至各ICS,由ICS 反向控制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生产执行过程由MES 进行管理监控。生产完成后入库,信息输入ERP,由其进行仓储管理。

    4.4.智能的物流计划执行

    根据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仓储信息,统计客户订单生产情况,按照客户要求的送达时间,创建物流供应需求单,并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ICSCM)执行事务管理。最终由ICSCM完成预约、出库、物流整套作业流程,最后将信息回传CRM,展示产品订单、质检、物流等信息并等待客户收货确认。

    4.5.智能的需求计划执行

    通过大数据服务,汇总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中的物料存货情况、生产计划情况、库存商品情况,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订单排产情况、生产执行情况。由企业计算服务进行分析,将结果发送至ERP,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再将需求计划交由供应链管理系统(ICSCM),根据需求信息发起供应链购货流程,视供应商信息化水平采取系统接口传输、邮件、短信、app 推送等多种方式完成事务操作。

    5.总结

    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要求,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战略机遇,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转变,逐步转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首要任务,玻璃纤维行业紧跟国家战略及政策,顺应自动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全面深入应用两化融合,在顶层设计和局部应用上加快落实,不断探索和优化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玻璃纤维行业深入融合自动化和信息化,两手抓,两手硬,必将为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优贤,陈杰等编著,【中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报告】。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 年01 月。

    [2] 王喜文著,【中国制造2025 思维:从两化融合到互联网+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 年10 月。

    [3] (德)奥拓·布劳克曼(Otto Brauckmann)著,【智能制造:未来工业模式和业态的颠覆与重构】。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 年09 月。__

    (作者单位:巨石集团)

    相关热词搜索:玻璃纤维发展趋势融合探索行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