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浅析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浅析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时间:2020-04-14 05:17:2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当今激烈竞争的中学生田径比赛,不仅是技战术与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就如何进行赛前训练,培养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田径;中学生;运动员;心理训练

    中学生田径比赛是一个激烈而复杂的竞赛过程。在所有田径运动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如何发挥现有水平或尽可能超越现有运动水平的发挥,是教练员必须研究的课题,心理训练就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随着运动实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身体、技能、战术水平上互相接近,于是心理素质在比赛胜负的权重比例日益提高,因此,研究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对在石家庄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60名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30人,女运动员30人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体育心理训练的文章和我国一些媒体对我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采访的材料,以及田径教材和田径训练方面的资料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素材。

    2.调查问卷法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找到的《竞赛心理》一文中关于赛前心理的四种类型:(1)过分激动状态;(2)赛前淡漠状态;(3)盲目自信状态;(4)战斗准备状态。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我的调查是以“简约”为宗旨,力求能突显各种心理状态的特点。

    (二)结果分析

    调查后发现,心理素质在中学生田径运动员中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无论何种竞赛,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1.影响中学生田径运动员心理的宏观因素

    (1)运动员自身训练程度和运动成绩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

    如果运动员参加了系统的训练,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效果也很好,那么,他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也稳定。

    (2)比赛动机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比赛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会引起运动员的情绪混乱,产生能力下降。

    (3)缺少信心导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不佳

    稳定的消极类型,是由于过去比赛中有过严重的心理创伤或经常失败的情绪体验,留下深刻烙印,所形成的巩固的定型,每当参加比赛就惊慌厌倦,导致比赛成绩下降。

    (4)天时、地利、人和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比赛任务轻重、规模的大小、对手实力的强弱、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场地适应与否,观众的情绪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以成为造成运动员赛前情绪不稳的原因。

    2.中学生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就是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地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

    3.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一般原则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实现这一教育过程,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教学和训练原则。

    4.建立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良好心理状态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正确地调查和控制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心理活动,使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最适宜的兴奋状态。

    (1)方法

    ①树立信心的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的首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建立必胜的信心。

    ②确立目标,超越过去

    例如在越野跑训练中,教练员指定运动员追上并超过前面的某一目标,超越之后放松,按原速度跑,这样可以使运动员感到自己有超越一切目标的能力。

    ③有意识多安排小比赛

    在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中,当某一运动员心理素质较差,但他有取胜的机会,要有意识地多安排小比赛以强化自信心。

    ④有意识地让运动员与强手较量

    其实质就是坚持平时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的原则。将训练安排在与比赛的条件相似的环境下进行。

    (2)手段

    ①要求运动员克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困难。

    在训练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语言诱导、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克服坏情绪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诱导使运动员的情绪得到调节、改善,精力充沛地投入训练比赛。

    ②运动员在最困难的情况下的意志再动员的能力培养

    如对于一名中长跑运动员来讲,由于最后冲刺的需要,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还要动员出最大的力量,训练中按实际进行。

    5.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自我心理能力的训练

    要创造优异成绩,运动员不仅需要教练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训练和心理培养,而更重要的是运动员本身必须掌握。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坚持选材的科学性。

    2.坚持心理训练的针对性。

    3.坚持比赛的适应性。

    4.坚持跟踪对比。

    5.心理训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长期性。

    (二)建议

    1.加强基层体校和训练单位心理素质检测仪器的硬件配置、增强心理选材的科学性。

    2.加强运动员自身的水平修养,提高思想水平和修养。

    3.为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要系统合理地安排训练。

    4.掌握运动员赛前的思想和心理。

    参考文献:

    [1]姚家新.竞赛心理,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张力为.实用运动心理学问答[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田径赛前中学生运动员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