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巧心思_作业巧心思,学生促发展

    巧心思_作业巧心思,学生促发展

    时间:2019-02-04 05:34: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作业设计的前提、目的、自主性、创新性、和探究性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作业设计;五方面;有效
      
      作业设计, 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 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 拓展知识面, 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设计有效地设计小学语文作业。
      一、作业设计的前提是紧扣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作业题的设计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作业功能来看,“检测、巩固、反馈”等功能的实现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而且优秀的作业设计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设计课堂作业时,要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我们要思考的是这道作业题背后的“含金量”,通过它,我们可以提升学生哪些语文能力,是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是把握关键性词句的能力,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是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综合归纳的能力等。同时,教师还要思考怎样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即让学生懂得完成了这道作业题后还有哪些不足。
      二、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沈大安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本。”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要走向生本。所谓生本,即以学生为本。因此,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亲历作业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方法、丰富语文素养。课堂作业一般都是教师为了检测、巩固学生所学而提前设计的,但最终完成作业的却是学生。所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喜欢这项作业吗,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去做?学生能完成这项作业吗?他们的作业起点是什么?学生有必要去做这项作业吗?当堂作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什么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学生个体的发展,课堂作业的“设计”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内化所学内容,使之快速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的,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标的。
      三、作业设计要能让学生各有所获
      对于统一的作业,有的学生可能有极大的反感或者根本不可能出色完成的,这样的作业无疑就是在抹杀学生语文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布置若干个作业,让学生有所选择。可选择的项目多了,学生就再也不会觉得语文作业会枯燥乏味了,反而会觉得语文所派生出来的枝叶是如此的繁茂,自己在语文学习之中,感受到的只是语文沧海中一粟而已,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进而促成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再加上,在带有自主性质作业的影响下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得到充分尊重,这不仅培养了他们语文学习的信心,而且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会慢慢地提升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使他们有权自我选择作业方法、自我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我们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真正地体现因材施教,照顾个性差异,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素质得到培养,让学生的个性在自主作业的舞台上飞扬。
      四、作业设计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出效益。作业的创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语文作业要想做到创新,就要学会开放。一是要有开放的课程观。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整合各科的课程,立足课本,放眼课外;二是作业内容要开放,有旧知与新知相联系的,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还有学习与活动相“接轨”的;三是作业形式要开放,摘、录、写、画、唱、演,形式要多样化;四是完成作业的方法要开放,查阅、访谈、观察、实践、操作……可独立、可合作。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后,让学生编故事,让他们展开想象,构建新形象。学生知道乌鸦喜欢听奉承话,结果上了狐狸的当,到口的肥肉反倒成了狐狸的美餐。在此基础上布置一道课外作业:乌鸦听了狐狸的奉承话感到挺高兴,但怎样才能不被狐狸把肉骗走呢?这项课外作业,从内容到形式都让学生感到新颖,所以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作业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学了课文后,布置给学生一些探究性的作业,既可以拓展课文内容,开发教材;又可以树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如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积累素材,然后制作各种小报。在这种信息集成式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时刻处于“大语文”学习状态,视野得到了有效开拓,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有效的作业设计就是要既能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下,我们教师应该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懂语文,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顺利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2]《江苏教育》
      [3]《小学语文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作业促发展心思学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