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可贵的观点等|可贵的反义词

    可贵的观点等|可贵的反义词

    时间:2019-02-10 05:32:1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作家蒋子龙说过:“杂文的第一要素是观点。”在这篇文章中“观点”的价值体现得尤为突出。远从抵制日货风潮,到去年的抵制家乐福,到今年初的兽首拍卖事件,我们时刻感觉到部分国人的“爱国”情绪。这种情绪间杂着激越、愤怒、攻击、惩罚,颇为引人注目,并让社会学者忧心。我们愿意保证一种纯粹的爱,爱这国土,爱生长于斯的故园,爱亲人和一个良善的政治环境。但我们不愿见到这种爱间杂太多的暴戾与攻击性,像护子的母虎。对外界和同类都露出尖牙。
      所以,我们刊发了多篇批判此类现象的作品,提倡理智宽容的爱国观,如廖保平的《对不起,我不抵制法国货》等。本文虽在艺术构思上有所欠缺,不具备较好的可读性,但其中体现的观点尤为可贵,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发展潮流。
      
      “色香味”缺一不可 马 艳
      
      无可辩驳地,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理性的反思与独特的观点使得本文的杂文元素――批判力并不缺失,然有批判的文章并不一定是好杂文。
      如果把杂文比作一道菜的话,营养是这道菜的第一要素,佐料、火候决定了这道菜吃到嘴里香与不香。而艺术构思和可读性对杂文来说正如同佐料与火候。没有了食欲,恐怕再多的营养也是浪费。倘若观点是杂文的基本要素,那么艺术性则是一篇优秀的杂文才具备的上等“资质”。其弦外之音仍能绕粱三日,不绝于耳。正所谓色香味之于佳肴,缺一不可,然此文呢?恐怕有待商榷。
      
      “可读”并不一定要“好读” 贺 剑
      
      本文以思想性见长,脉络清晰、逻辑缜密。作者对爱国主义在当下容易衍生出来的两种有害的变种――伪善型爱国主义和虚狂型爱国主义从根源上进行了深刻分析,读者很容易被这种缜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并跟随作者的思路由表及里、层层剖析,直到触及问题实质。这时,读者定会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这种“可读”虽不具有形象性意义上的“好读”,但却能带给读者全新的理念和思考,引起共鸣。这也正是杂文的使命所在:批判时弊,启迪民智。所以,这样的作品是具有刊发意义的。
      
      “理”和“象”融合 王经邦
      
      我们也许可以将此文比喻为一堂深刻却有失生动的政治课。相对于“虚狂型爱国主义”的非理性。张先生的冷静、理性值得称道,课堂上思想的光辉亦照得爱思考的同学周身温暖;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恹恹欲睡……若置身于这样一个课堂,你会是哪一类学生呢?
      当然,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杂文的思想如同“食中盐”,吃东西不能“少盐寡淡的”,读杂文同样需要“成而有味”。一般的议论文似乎也有些“盐分”,相对于它们,杂文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能借生动形象的力量,以“象”服人。因此杂文的说理往往借助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俗笑话等内容,通过夸张、比喻、反讽、类比等技巧,把形象作为说理的桥梁,使“理”和“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引人入胜,令人爱读。
      一本《杂文选刊》若是高校里一个月的课程,那么每篇文章也许就是其中的一堂课,而编辑则扮演了系主任或相关管理者的角色,除对于授课内容有要求外,还要考察教师的授课形式、技巧甚至艺术,对每位学生(即读者)负责,保证每堂课易于接受且发人深省。此文似称不上成功的一堂课。

    相关热词搜索:可贵观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