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2018社会道德案例_真相与道德的纠纷

    2018社会道德案例_真相与道德的纠纷

    时间:2019-02-14 05:26: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电影《求求你表扬我》讲述的是一个情人节的雨夜,杨红旗救下一个女大学生欧阳花,事后来到报社找古国歌记者要求上报表扬的故事。证明见义勇为的事件的真伪性成了电影的线索,在通过反复的取证调查,弄清事情缘由之后,却不由给观众另一层思考,我们究竟改如何去看待真相与道德?
       关键词:真相;道德;媒体;伦理
       一、追踪真相
       影片吸引观众往下观看的由头其实就是一个真相的究竟。那一晚,杨红旗究竟救人没,救的女大学生又到底是不是欧阳花?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没有谎言,没有假话,可是影片中处处充满着谎言。调查中地区警察局撒谎说治安一直都是第一,欧阳花一身被淋湿可是外面没有下雨,最后杨红旗的父亲的“复活”。影片中,杨红旗期盼着真相,而欧阳花逃避真相,而这个真相的判决人就是报社记者古国歌。真相就将三个毫无关系的人就这样被拉到一起。
       作为报社记者,一个媒体人的古国歌,查明真相是他的责任感使命。媒体的出现,就是使得公众知道他们应当知道的事件,正如著名的《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一书所分析的那样“公众有权利得知”,媒体人充当着法官的角色来评判着人的好恶。片中的古国歌最后想给善良的父子一个圆满的交待,所以真相就要被挖掘出来。然而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候,当欧阳花的撕心裂肺的呐喊之后,古国歌迟疑了,犹豫了。他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一开始只是想知道真相给杨家父子一个交待,但是没想到结果却导致了一个女大学生的对人生的绝望与憎恨。面对那片表扬稿,他犹豫了,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如果写就害了女孩的一生,不写则没有将事情的真相告白于天下,不仅对不住杨家父子同是也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与人生价值观。苦闷的记者最后还是没有想出方法,而是选择了离开。
       二、什么才是道德?
       影片一开头便是杨红旗的正面特写,他在要求得到表扬,得到他应有的一部分荣誉。这是整个故事的引子,一根导火线。在中国的传统道德熏陶下,我们从小就知道“拾金不昧”,但是我们更知道“孔儒让梨”,所以尽管我们不认同“做了好事就要得到表扬”但是我们知道“百善孝为先”。所以,“民工儿子”为了垂老的“劳模父亲”临终的心愿,他来到了报社,想得到自己应有的奖励。杨红旗哀求一个表扬,不是为了确认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证明自己的美好心灵,而是为了完成垂死的老父亲的一个遗愿。在影片中,表扬可以是说是社会道德的缩影,得到表扬其实是肯定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但是表扬的过程的艰辛,道德的弘扬与被认证倍受阻碍,原因就是没有证据。
       对于欧阳花而言,一个青春、活泼并有着大好前程的女大学生,不能说她就是忘恩负义的人,但是人的本质其实都是自私的,那个情人节的雨夜是她一生的梦靥,心口的伤痛,不能想,不能触及,只能靠时间来磨平。她只知道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她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对她穷追不舍,非要将好不容易结痂的伤疤硬深深地撕开,探究那血淋淋的伤究竟是什么凶器导致的。我相信,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与她不相干的人的身上,而她又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话,那么她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但是,现在身份的变化,使得她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来面对事件。片尾,欧阳花歇斯揭底的呐喊:“一个表扬就那么重要吗?”她的人生,她的未来都被这一个可有可无的表扬彻底地毁了,不仅仅时事业更重要的是她的心灵,那种被扒光衣服赤裸裸的站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羞耻,会一直围绕在她的周围。在她看来,杨红旗需要表扬,可是有那么多的事你可以去做再去表扬,为什么要死死抓住她不放,非要把她闭上绝路才肯罢休?欧阳花在整个事件中没有做错什么,她只是雨夜中无辜的受害者,她有权利选择她想说的与不想说的。
       三、真相与道德的舍取
       影片中其实向观众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摆在众多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问题。当道德与真相发生冲突的时候,究竟如何选取。是一味的追逐真相而不顾受害者还是为了保护受害人而掩盖真相?
       媒体的职责和伦理处境在此显示了它巨大的难以调和性,我们的媒介遵循的是“公众的知情权”,每个公民有权利知道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事。当代社会生活中,媒体的介入的确提升了案件的处理速度,增强了案件的透明程度,变得更加快速与深入。但是,媒体在揭示真相的同时却对某些当事人来说也会意味着的或许是终生的伤害,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道德相对保守的现实语境中。所以,媒体在发挥监督舆论的作用的同是也要充满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个受众,在真相的揭示的同是同样要注意道德的规范,而不能仅仅为了表现真实,获取利益而超出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参考文献:
       [1]�富峰.大众传媒伦理研究[M].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晓临,张浩.影视作品分析教程[M].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相与纠纷道德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