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秋雨【景仰秋雨】

    秋雨【景仰秋雨】

    时间:2019-02-20 05:31: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应该要记住今天,闷热的天气里,我居然安静地坐在斗室,安静的读书,读余秋雨的《借我一生》。   我在文字里解读一个学者的半生,这半生是成长,是经历,却也是磨难,是煎熬。值得人钦佩的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时代整体遭受政治蹂躏与践踏的时期,独立而艰难地守着书本,守着文化,以精神世界的充实来抵御物质领域的严重贫乏,以人格的绝对纯净来直面黑白颠倒是非颠倒的社会洪流。这于一个渺小的个人来说,需要何等的勇气与力量?
      一个学者成长的历程除了童年时期得益于家乡山水的润泽,得益于祖辈父辈亲情的呵护而有一段幸福美好的记忆之外,则布满不为人知的苦难,同样经受贫穷、寒酸和饥饿,但这些恰好是促成他在学业上优异和突出的重要因素,因为苦难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磨砺,一种锻造,它要比任何纯粹的说教更具有实在的意义,也更能被苦难者自身接受并反应,使之在同龄人中很快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正如他所言:幸福是一种接力赛,灾难也是一种接力赛,而且两条跑道往往合在一起,不分彼此。所以他在幸福与灾难的人生跑道上,无怨无悔地朝前奔跑。
      不难理解他在困顿不堪的年月,惧怕人性混乱更甚于承受饥饿。当他把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作为体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方式时,面对那一片曾经波光粼粼的太湖,寒冷刺骨的湖水,湖水里被刺破肌肤泛起的绛色,他那么坦然和踏实。他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代人迷惘如雾的信念,或许连信念这个词语都用不上的人生,他不知道明天在哪儿,什么地方才是结束,但是他宁愿这样把血汗洒在质朴公正的土地上,那样比要他身临铺天盖地的丑陋要美好得多。
      他左右不了时代风云,他却可以做一个想做的自己。
      当他终于远离尘世,趴在一堆古籍里尽情呼吸的时候,当那座破旧不堪的木楼遮挡了外面的喧嚣,他灵魂深处的松懈让人动容,当他读书的间隙,踩在枯叶满地的小路直达山顶,脚下发出的细碎声穿越时空,响在午后的寂静的窗外时,我甚至能看到他清晰的背影沾满了书香。
      他在江水滔滔的渡船上,做了两次人生的巨大决定。而这两个决定意味着他读书的方向,一直不曾停止地探索文化的方向,两次决定之间有八年的距离,他说长江,对他太重要,以后关于人生的大问题,他都要放到长江上去思考。这又是一个怎样有魄力的思考啊。
      我这才了解,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博学多识,不是天生的,甚至一般的勤奋都做不到。那必须是要付出整个生命的意识,以万劫不复的决心去攀爬一个个学术的高峰,要永远不知疲倦,不知终点和尽头。惟有这样,他才有可能在历经千辛万苦,在无数次坚持又放弃,无数次放弃又坚持的自我斗争里,突然柳暗花明,获得常人无法感知的神秘与未知。
      而他一路走来,所遭受的种种都将成为催化剂,成为他积累文化的必然又有力的道具。所谓化悲痛为力量,不过如此。他化的岂止是悲痛?恐怕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一大批被荒废了的人的全部的不幸与凄凉。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他坚信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有如此的热忱投入到他的学术研究里,并坚持用自己的思考去敲开曾经被愚昧与疯狂伪装起来的文化之门,并最终站到最高的地方,成为这个时代里一面鲜明的旗帜。
      一个学者成功地在不同领域都获得极其轰动的效应,我想这不能单纯的归于运气与炒作。记得在一个电视采访节目里听他这样来阐述自己采取怎样的形式处理学术问题,他说:我把我能想得很清楚的问题交给课堂,把我有可能想清楚的问题交给学术论文,把我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
      不管他面对怎样的问题,有清晰的解决思路,我想都难不倒他吧。他还说:只有不完满的人,才是健全的人。他又说:只要还有创造的余地,就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前程。他的不完满证明他是个健全的人,而他因为有创造的渴望,所以他创造的空间愈加宽阔,前景也无限光明。
      他的一生何须朝人去借,低头一看,半生已然丰厚沉甸,受人高高景仰。
      (附:书中精彩语段、语句摘选
      1、历史,虽有庄严的面容,却很难抵拒假装学问的臆想、冒称严谨的偷换、貌似公平的掩饰、形同证据的伪造。它因人们的轻信而成为舆论,因时间的易逝而难以辩驳,因文痞的无耻而延续谬误,因学者的怯懦而知错不纠。结果,它所失落的,往往倒是社会进程中的一些最关键的隐秘。
      尤其是历史转折时期的隐秘,更其复杂。这是一个最容易被人们忘记的时期,因为不管用转折前还是转折后的坐标都无法读解它,而无法读解就无法记录。
      历史的转折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道的弯口上常常汇聚着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
      2、只有不完满的人,才是健全的人。
      只要还有创造的余地,就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前程。
      真正的人生大选择,是一种缺少参照坐标的自我挑战。
      3、一个劳于事功的人如果想要解除职位的桎梏放松一下,比度假村更好的去处,是年老父母的膝下。膝下,多么不希望有惊扰。)
      (作者联通:615000四川省西昌市第五初级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景仰秋雨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