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试析影片《太极旗飘扬》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试析影片《太极旗飘扬》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时间:2020-03-24 05:08: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近年来,韩国电影票房总量持续走高,其中战争题材影片的表现极为亮眼,《暗杀》、《高地战》、《军舰岛》等影片都在票房上获得极大的成功。在片中,导演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形象鲜明的英雄形象,为振兴整个电影行业和重塑国家精神都做出了成功尝试。本文从战争片《太极旗飘扬》出发,分析其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并与韩国民族精神进行对照,对今后国内同类型影片的拍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韩国电影;英雄形象;太极旗飘扬

    影片《太极旗飘扬》讲述了一对兄弟在朝鲜南北战争中令人唏嘘的传奇遭遇。哥哥镇泰靠补鞋支撑着家庭,与母亲和兄弟姐妹相依为命。然而战火悄然而至,一切美好都被无情的战争打碎。兄弟二人被强制征兵入伍,得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就有希望让弟弟远离战场,回到家乡后,哥哥镇泰不顾一切,在一场场战役中冲锋陷阵,在荣誉面前他渐渐成为一个战争机器。面对哥哥的变化,弟弟镇硕十分痛心但却无能为力。在争执中,兄弟二人渐行渐远。在撤退途中,镇硕找到了嫂子英淑,而英淑却因通共被稽查隊抓走,要被处死。兄弟二人在法场上试图带走英淑,但英淑还是在混乱中死在枪口之下。被当做同党的兄弟二人被抓起来后,镇泰试图以自己的功勋章换取弟弟远离战场的机会,但上司不仅没有同意,还下令放火烧死镇硕。在废墟中捡到镇硕钢笔的镇泰万念俱灰,加入了对方阵营。得知这一消息的镇硕在看完哥哥留的家书后百感交集,再一次赶赴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寻找哥哥的身影。在前线,他奇迹般的找到了镇泰,此时的镇泰已经彻底丧失理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杀人机器。在镇硕的劝说下,镇泰恢复了理智,两人约定战争结束后再次相见。多年后,镇硕已至耋耄之年,在勘探队的帮助下,他见到了已经化为白骨的镇泰,兄弟二人终于又再次相见。

    在以往的历史题材影片中对于英雄的塑造往往是品德优秀、智勇双全、大公无私的高大全形象。人们对于英雄的追捧源于自身的英雄主义情结。这种情结藏匿在内心深处,是一种无意识的冲动。而艺术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是在过去与当下的统一中所产生的典型形象,是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具有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体系[1]。英雄情结,在对于当代文艺作品创作中,被具化为英雄形象的塑造[2]。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领袖,英雄人物必须源于群众,具有时代内蕴和民族气节,是普通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既难以企及又高山仰止的精神领袖。近年来,韩国拍摄了一系列战争题材影片,除了《太极旗飘扬》、《军舰岛》等史诗电影,也有像《暗杀》这样娱乐性更强的动作片,虽然影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一系列的影片在票房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与韩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是无法分开的。

    在《太极旗飘扬》中也是同样,影片开头,镇泰作为强大的兄长,保护自己软弱的弟弟,在镇硕眼里,镇泰就是自己的“英雄”,一次次拯救在战斗中遇险的自己。而在镇泰的心里,弟弟是自己的另一种延续和寄托。战争开始之前,镇泰为了供镇硕上学而成为修鞋匠,战争开始之后,为了让镇硕远离战场,镇泰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对镇泰来说,镇硕也是自己的“英雄”,这个“英雄”是精神上的“英雄”,面对残酷的战争和荣誉的诱惑,镇泰每当迷失自我之时,镇硕都会上前点醒他,正是在这种相互的“救赎”中,两人实现了自我价值和民族救赎的统一。镇泰的人物形象也在影片复杂的故事中显得不再扁平,片中对于战争的意义以及极端环境中人性的拷问都做了全面的展示。镇泰也不是传统意义上保家卫国的正义使者,而是成为一个拒绝任何意识形态束缚的个人主义英雄。在近年来的韩国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英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高大全,在一种全新的视角下英雄人物成为多面而立体的人,不得不说这样的转变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战争题材的韩国电影中,除了对战争进行批判和对大时代中人物命运的嗟叹,对战争的意义和人类文化的理解也走向更深的层次。

    在塑造英雄人物的同时,还需要塑造衬托英雄的镜像角色。在《太极旗飘扬》中,作为衬托镇泰的镜像角色就是镇硕。两人就好似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一刚一柔,一黑一白。他们如此不同却又相辅相成,两极合并即包含万事万物,无所不有。镇泰刚出场是,是一个注重家庭的传统的东方男性形象。对于他的形象描述,是具有复古气质的侠客英雄形态。镇泰逐渐成为战争机器之后,变得暴戾嗜血,对待生命冷漠且无情,面对这样熟悉又陌生的哥哥,镇硕试图让哥哥迷途知返,然而被战争的狂热所蒙蔽的镇泰已经无法被劝说,二人只能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兄弟二人完全不同的立场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片中将镇泰的行为动机建立在保护家人这一无可辩驳的基础之上,将他的行为正当化,而镇硕则站在更高的立场上——在自由正义和人权的高度对镇泰进行评判。对于镇泰的性格转变,一方面他是施暴者,对待战俘十分残忍。另一方面他又是战争的受害者,原本拥有英雄气概的他在战争中迷失了自我。在这样的双重身份下,镇泰的人物形象更显真实。我们通常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因此在新时代的英雄人物塑造中,英雄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来自于自身,而英雄的成长也来源于他/她内心世界的蜕变。镇硕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初在战场上软弱无能,随着战争的发展,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个内心坚强,富有担当的战士。正是这种看似渺小又平凡的主人公,在关键时刻更能闪烁出人性的光辉。

    《太极旗飘扬》中塑造的英雄形象立体真实,充满了导演对于大时代中小人物命运的思考,导演姜帝圭凭借此片获得了当时的票房奇迹。《太极旗飘扬》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对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方式和影片角色的塑造方面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贾斯涵.“英雄情结”的演绎[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李丽珍.美国电影中平民英雄的认同现象探讨[J].人民论坛,2012(26).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系)

    相关热词搜索:太极塑造影片形象英雄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