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探析

    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探析

    时间:2020-04-17 05:24: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行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排斥和需求排斥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深入分析农村金融排斥类型及成因,并提出普惠金融背景下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完善我国金融行业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排斥问题 普惠金融 具体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在我国城市地区发展迅速,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农村家庭活期存款账户和定期存款账户占农村家庭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2%和1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排斥现象比较严重,给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类型及成因分析

    从金融市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出发,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可以分为金融需求排斥和金融供给排斥,具体分析如下:

    (一)金融供给排斥

    首先表现在地理排斥方面,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由于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人口集中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广大农村地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网点不足。据银监会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乡镇银行金融机构网点的平均数量为4.6个,全国超过3000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网点。金融机构覆盖不足、涉入不深、服务不全是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重要原因。其次表现在条件排斥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外放贷时需要对借款者信用记录、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从而确定贷款对象和贷款规模,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尚未形成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银行无法对农户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过高,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最后表现在价格排斥上,目前情况下,受现行金融体制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通常采用央行规定基准利率的2倍至3倍的借款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金融产品价格超出农民预期导致部分农民放弃金融服务。

    (二)金融需求排斥

    首先表现在需求抑制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对于金融资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面,而农业生产受热量、水分等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导致农村金融资金需求季节性波动明显,与现有金融机构贷款周期不匹配,农户可能无法在还款期限前偿还贷款,造成金融需求排斥。其次表现在自我排斥方面,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受限导致部分农民放弃享受金融服务,比如农民对自动存取款机的操作不熟悉导致农民更愿意去银行柜台办理相关业务,甚至放弃使用银行卡等。

    三、普惠金融背景下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具体措施

    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类型和成因出发,普惠金融背景下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扶持农村金融发展,增强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感

    首先,政府应当提高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建立健全农村信用评估体系,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强化服务三农的理念,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大对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贷款力度。其次,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增强金融结构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适当增加我国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为当地居民获取金融服务提供便利。

    (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创新力度、完善金融体系,一方面,针对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较少的缺陷,金融机构应当拓展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对于农业生产季节性波动的特点,金融机构可以开发大宗农业产品期货合同、农业保险合同等金融产品,降低季节变化和农业产品价格波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拓展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另一方面,针对农民贷款规模较小的特点,金融机构应当开发出相应微型金融产品,采取村民互保、小组互保等形式为农民创造金融贷款条件,保障农民获取金融服务。

    (三)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农村地区金融观念

    农民金融知识的匮乏是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强化对农村和农民金融知识的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下乡服务或招聘从业人员驻扎农村地区教导农民使用自动存取款机、银行卡申请和使用等方式,普及金融常识,提高我国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民基本金融知识和技能,降低农民对现代金融服务的排斥,减少自身排斥现象的发生,增强农村地区金融观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金融供给排斥和需求排斥现象严重,通过扶持农村金融发展、增强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感、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农村地区金融观念等措施,可以在普惠金融背景下有效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推动我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勇斌,纪倩倩.中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空间效应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19:4745-4750

    [2]饶媛媛.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106

    [3]文心雅.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治理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2,27:182-183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排斥农村金融我国金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