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产品主题型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产品主题型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时间:2020-04-21 05:16:1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柑橘之乡黄丰镇概况

    黄丰镇地处北纬30°15′~30°21′,东经103°42′~103°48′,位于四川省中部,眉山市北部,彭山区东南角。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江新公路、黄里公路穿越镇区,红光支渠经镇区西侧,由北向南而过。黄丰镇地处天府新区经济圈,成渝都市经济圈辐射范围内,成乐经济走廊中段,地处彭山旅游环线交接处东部,对外联系黑龙滩,西面为岷江东部旅游带,北距彭祖山风景旅游区7公里,西北部毗邻仙女湖景区。

    二、主题产品现状

    户户栽橘。黄丰镇的柑橘种植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在彭山县率先建立了首个橙类集体果园。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岁月,黄丰镇已发展了一系列的柑橘品种,可谓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规模更是达到了3.5万亩,约100万余株。黄丰镇总人口为18 653人,相当于平均每人有50多棵柑橘树。而黄丰镇的各个村落更是户户栽种柑橘树,人人把柑橘作为经济来源。

    四季花果。黄丰镇形成以“不知火”“青见”“夏橙”等中晚熟品种为主,早中晚搭配,一年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优美环境。黄丰镇目前已举办了5届橘花节,每一届的橘花节都有不同主题,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三、旅游开发模式思考

    黄丰镇被誉为柑橘之乡,柑橘出售到海内外,柑橘品质较高;黄丰镇每年5~6月份举办的柑橘文化节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打响了知名度;黄丰镇的每个村每个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柑橘的种植,每户都会种植柑橘。黄丰镇的旅游资源特色就是柑橘。因而黄丰镇的旅游开发模式可依托柑橘产品进行开发。

    四、柑橘产品主题型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依托柑橘产品,深度从柑橘产品的形态到柑橘产品的神态,从柑橘产品的形象价值文化到柑橘产品的历史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等方面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万亩橘林。生态支撑目前黄丰镇柑橘规模达到3.5万亩,100万余株。柑橘文化是黄丰镇文化的灵魂。黄丰镇被评定为“柑橘之乡”,可依托黄丰镇的柑橘资源与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柑橘文化,从游客的“眼耳口鼻心”五官打造柑橘文化体验的目的地。柑橘创艺是黄丰镇的后备主力。黄丰镇柑橘四季有花、四季享果,品种繁多。可依托柑橘产业基地,对基地柑橘进行创艺深加工,辅以生态参观体验,延伸柑橘产业链。笔者梳理了中国柑橘的历史文脉梳理和黄丰柑橘的形象价值,如表1、2所示。

    五、产品主题型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一)产品主题特色鲜明

    产品主题的选择是产品主题型农业旅游开发模式成功的关键。因此,此类项目往往会选择知名度较高、市场需求较多、本地及周边地区少有或没有、产品本身的利用空间较大的主题型产品。

    (二)利用空间延展性强

    在发达国家,农业旅游产业链条的长度和宽度都已得到快速发展。产品的整个产业链条可涉及到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植入、旅游开发等多个领域,横跨农林业、旅游业、日化行业、食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美容时尚等多个行业。

    (三)规模效益十分显著

    农业产品如果没有产业链条的价值提升,本身的价值也将局限于初级食材、原始景观这一层面,难以获得更多的附加值。通过对农业产品的深度开发,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产销研结合的旅游产品,将获得巨大的旅游收益。

    相关热词搜索:旅游开发模式主题研究产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