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晚清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

    晚清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

    时间:2020-04-22 05:14: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晚清时,诸多新思想、新学说传播到中国。面对中国社会的变局,不同人做出了不同选择。晚清知识分子面对时代变局,同样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人固守传统,有人接受西学。刘大鹏和蔡尔康是这两个群体的典型代表。以这二人为中心,晚清知识分子的分化可见一斑。这种新与旧的分化,是晚清社会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晚清 知识分子 分化 刘大鹏 蔡尔康

    作者简介:米斯琪,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14级历史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248

    晚清是一个新旧杂糅的时代,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晚清知识分子的选择却完全不同。在晚清的时代剧变中,传统的知识分子日渐分化。在内陆乡村的传统知识分子,难以接受新学,大都落后于时代,人生多与他们的父辈相同,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望的乡绅。刘大鹏是这一群体中的典型代表。但同时期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如在洋人报刊中任职的华人主笔蔡尔康。

    在晚清的时代变局中,知识分子的选择大相径庭。刘大鹏与蔡尔康就是这两类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本文拟就以蔡尔康和刘大鹏为中心,梳理、考察晚清知识分子的分化。

    晚清知识分子研究历来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他们的生平、学术谱系、思想观念都是学界研究的对象。刘大鹏、蔡尔康是本文关注的典型晚清知识分子,学界也有一些涉及这两位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

    因《退想斋日记》的校订出版,学界对于刘大鹏的研究成果较多一些。罗志田教授在其《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一文中以《退想斋日记》考察科举制废止和近代社会阶层的变化。沈艾娣在其《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一书中未将刘大鹏的身份固化,而是将他视为儒生、乡绅、孝子等多重复杂的角色。以刘大鹏为切入点考察华北乡村、国家政权在近代的嬗变。除此之外,关晓红教授的《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一文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退想斋日记》与《朱峙三日记》中关于科举的内容,视角新颖。学界关于《退想斋日记》和刘大鹏其人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这些研究也涉及了思想史领域,但更多是对传统思想的考察。

    关于蔡尔康的研究多为新闻学角度的新闻史的研究。姚福申先生的《蔡尔康先生行年考略》一文对蔡尔康的生卒年、职业生涯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和考辨。杨代春教授《华人编辑与万国公报》一文记述了蔡尔康的生平并分析了以蔡尔康为代表的华人主笔对《万国公报》的作用。田中初教授对蔡尔康的职业生存进行了研究。此外,樊亚平、王小平对以蔡尔康为代表的华人编辑群体的职业认同进行了考察。总体来说,关于蔡尔康的研究是相对少的,且大都为蔡尔康生平的考察。但这些研究梳理了蔡尔康的生平,对后来的研究者而言是颇具价值的。

    总的来说,学界对于刘大鹏、蔡尔康的研究是有一些的,但甚少关注他们的分化。这种分化是晚清时代剧变必然导致的分化,实际上是晚清知识分子群体分化的缩影。笔者将在后文梳理两人的生平,并以两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为切入点,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考量晚清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 生平:刘大鹏、蔡尔康的“相似人生”

    刘大鹏,字友凤,号卧虎山人、梦醒子,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生于1857年6月9日,卒于1942年8月30日。在刘大鹏的一生中,多次参加科举考试。1878年考中秀才,1884年中举。之后刘大鹏参加了三次会试,均不中。自1886年开始,刘大鹏在山西省太谷县票号商人武佑卿家中任塾师二十年。而后他在家乡办学,募集资金修缮晋祠及太原县道路,编修了大量地方史志。这使得刘大鹏在乡民间的威望颇高,并在1908年成为山西省咨议局成员。民国成立后,刘大鹏曾担任许多地方性职务。

    蔡尔康,字紫绂,别署铸铁庵主、楼馨仙史、海上蔡子等,上海嘉定南翔人。经姚福申先生考证,蔡尔康生于1852年,卒年不详,约为20世纪20年代后。蔡尔康生于一个传统底层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对他期望颇大,有意培養,“蔡三岁识字,十岁读群经,弦诵一堂”。但是蔡尔康却并未完成父辈对他的期望,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被中举。在入仕为官无望后在人引荐下出任《字林沪报》、《万国公报》等报刊的主笔或编辑。蔡尔康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外国人创办的报刊中度过。在这些报刊中,他扮演了沟通中西的桥梁作用。他将传教士、翻译人员编译的西方著作润色成中国人更能接受的文言文体例。此举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学的传播,也使得这些报刊的销量大增。

    刘大鹏与蔡尔康的相似性是非常突出的。两人都来自传统家庭,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在父辈的期望和要求下,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能考取功名。至此,二人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观念应是十分相似的。但面临无法入仕,维持生计的困窘局面,两人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刘大鹏在山西当地一位富商家里做私塾先生,长达二十余年。刘大鹏回到家乡后,创办学校,集资修葺晋祠及周围道路。除此之外,刘大鹏还编修了大量的地方史志。蔡尔康在多次科举考试失败后,进入洋人报馆,成为了华人编辑。两人的人生道路、思想观念就此产生分化。本文将在后文试举两人在同一事物上的不同观点,以此具体论述以两人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思想的差别和分化。

    二、差异:思想观念的分化

    外敌入侵、政局变动、西学传播、日常生活变迁,这些都是晚清时代剧变中的。面对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同的人受多种因素制约自然会做出相当不同的选择。随之而来的是新党与旧党之争,是不同群体的分化。

    知识分子群体是晚清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群体,面对晚清的时代剧变,清末知识分子也产生了分化。刘大鹏与蔡尔康都为晚清知识分子,但面对同一事物的观点却完全不同。刘大鹏、蔡尔康是坚守传统的知识分子与接受西学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于坚守传统的知识分子和接受西学的知识分子而言,两个群体思想分化最为明显一点就是对西学、对基督教、对传教士的看法。

    以刘大鹏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基督教是相当排斥和抗拒的。因科举取士标准的变化,传统的四书五经已经无法满足朝廷选拔官吏的需要。像刘大鹏这样的传统士人也不得不学习西学,学习时务策。但是刘大鹏认为士人“只是管攻时文,并不以经史为根柢”这种风气是士风日下。从刘大鹏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于洋务策、时务策这种西方舶来学问的不屑。

    在《退想斋日记》中,刘大鹏多次记述了山西地区的基督教和教民的活动,这说明他非常关注基督教传教活动。刘大鹏一直以维护社会传统道德为己任,对基督教种“异端”宗教非常排斥的。刘大鹏在光绪二十七年的日记中写到:“吾邑洞儿沟为晋阳一川教民屯聚之巢穴,且其中有煽惑华人之洋寇,怂恿教民元旦叛乱,虽属谣言,然究为实在情形也。”刘大鹏在街市上遇到“讲耶稣教”的人,也要特地在日记中记下来,强调他们是在“蛊惑愚民”,他非常担忧传教活动的蔓延,且基督教传教活动在晚清已经有了从省城传播到乡镇,甚至传播至村庄中的趋势。刘大鹏对于基督教的担忧无疑是出于维护儒家思想、传统民间信仰的考虑。而他对受了基督教“蛊惑”而入教的教民同样非常不屑、轻蔑。他在日记中写到:“凡入教者皆莠民……教夷固愚,教民更愚”。

    刘大鹏对于西学、基督教传教士乃至教民的傲慢态度,是晚清传统守旧士人的普遍态度。他们以传统士人自居,在西方思潮和基督教蔓延至中国社会时,他们扮演了传统思想、传统道德卫道士的角色。

    与传统士人不同的是,在外国人、传教士报刊中供职的华人主笔群体,则接受了西方的西学、基督教。这些华人主笔,大多是在洋人报馆中工作。在与洋人、传教士长时间接触中,这些华人主笔对西方文明更为了解和接受。对于寄身外报者而言,传教士、基督教与西学并非洪水猛兽。

    蔡尔康在其发表在《万国公报》的多篇文章中,不吝对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的赞美。称中外之人都将林乐知尊为“泰山北斗”。他高度赞扬林乐知的奉献精神,“基督教爱人如己之良笺,如先生者,洵可谓义务所负矣”。蔡尔康还指出了林乐知在传播西学上的突出作用,称林乐知将“泰西之良法美意”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中国人。在《送林荣章先生归美国序》这篇文章中,蔡尔康指出,“隅而周知外事者,非教士传□西书之力耶?中华声教外海宣扬者非教士编译华书之功耶?学塾愈人愚,医院疗人疾,非教士好行其德之明效耶?机器代人力,军械助人威,非教士讲求格致之实功耶?”对传教士传译西书、宣传中国思想、开办学校、设立教会医院、讲求格致精神的种种功劳进行了颂扬。

    可以看出蔡尔康对待基督教、西学、传教士的态度与刘大鹏截然相反。蔡尔康接受西学,并对基督教、传教士高度赞扬。他在《设文会以广见闻议》一文中提到西学是国家兴盛的关键所在,必须要设立新学书院,“而新学书院之肄业诸生即奉之为导师,其所讲而见之闻之者无一非广学也。学日益广,闻见日益新,国即日益兴”。蔡尔康在后文中阐述了他认为应当振兴国家的三条必经之路,“总之国家今日需何事,即有深明此事之人以应之。苟舍此而不讲,则学者虽有羡慕西学之心,而传译失真,名师难访,有不望洋而兴叹者哉?”,他认为“以上三端,实为振兴中国之权舆,并非老生常谈,迂腐而不可行之事。”

    蔡尔康之所以能够在文章中阐释如上所述的观点,在于他认识到了唯有向西方学习,接纳新学,才能振兴中国,这是仅凭传统儒学做不到的。

    总的来说,在华人主笔认为,基督教、传教士、西学是振兴中国的关键。他们对传教士和西学的态度是肯定且接纳的。这与以刘大鹏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分化:晚清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

    以刘大鹏、蔡尔康等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面对不同的社会思潮,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就使得晚清知识分子逐步分化。本节拟对以刘大鹏、蔡尔康为代表的清末知识分子的分化进行归纳、分析影响他们建构不同思想认同的因素。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正是这种保留了人们生活经验、对人生意义思考的观念,帮助人们“逐步确定自己在这一社会文化秩序中的个体角色”。同样,晚清知识分子的分化,正是在晚清剧烈的时代变迁中确定自己社会角色的过程。

    以劉大鹏为代表的这部分知识分子,他们以传统士人自居,以四民社会之首的“士”这一阶层为荣,强调士人对于“农、工、商”,这三个阶层的表率作用。在晚清西学、新学传播的背景下,这批传统士人仍坚持着传统知识分子的自我修养,对西学、新学这样的新潮事物嗤之以鼻。而以蔡尔康为代表的早期供职于外报的华人主笔群体,他们赞扬传教士、认可西学并认为西学是中国富强必需的因素。

    晚清不同群体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能作出这些选择并形成思想分化,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一)地区差异

    刘大鹏自幼一直生活在山西农村。山西在晚清实属封闭的内陆地区,消息相当闭塞。这一地区的乡民很难直接获知大部分朝政要闻,军国大事。以中日甲午战争为例,刘大鹏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是乡民间的小道消息和谣言,加之由于清廷调动军队途径山西,他才真正了解到中日战争之事。而这时中日战争早已开始数月。地区的封闭、偏远往往造成信息滞后的境况,信息滞后带来的后果自然是无法获知新思想,思维难免守旧、传统。但这并非刘大鹏的个人之过,而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闭塞使得这批自幼诵读儒家经典的传统知识分子,甚至难以获知新思想,更遑论认可、接受新思想了。

    与这批长在内陆的知识分子不同,本文所涉及的华人主笔群体大都生活在上海。上海是清末最早开埠通商的中国城市之一,也是欧风美雨最先到达的地方。在上海,信息、学说广泛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同样以中日甲午战争为例,蔡尔康在战争开始时就能够准确了解到战事情况,与李提摩太、林乐知合作写了大量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后编为《中东战纪本末一书》。在这种相对而言开放、多元的大环境中工作、生活,自然能够让这些华人主笔对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比较了解、认可。地区的差异是两种知识分子群形成分化的大背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经历

    刘大鹏曾见过同光中兴的盛景,加之家中的经济境况相对较好,这为他一直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了经济基础。正是由于他对科举考试抱有希望、心存幻想,才使得他坚守儒家学说。而多次科举未能考取功名、科举被废除后,在闭塞的内陆地区可供刘大鹏选择的人生道路也并不多。他后来的人生之路也恰如近代中国许多无名士人一样,成为了一地颇具名望的乡绅。

    蔡尔康虽同样生于、长于同光时期,但在他幼年时,他的家庭为躲避太平天国战乱,家财散尽,但家中已无多余财产供蔡尔康参加科举。蔡尔康二十岁左右就曾与洋人交友,对洋人的态度也由鄙夷转为接受。蔡尔康投身报馆首先是出于生计的考虑。除此之外,他投身报馆也是以其文人雅士的身份自居,无法考取功名便希望以这种方式博取名声。蔡尔康后来的经历恰恰也证明了他的才华,在上海报界名声鹊起。

    刘大鹏、蔡尔康的个人经历不同,使得他们在考取功名无望时,做出的人生选择截然不同。而这种人生经历、经验和选择,是他们形成思想分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结语

    刘大鹏、蔡尔康两人是晚清知识分子分化的典型代表。他们各自选择的人生道路,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常见、普通的选择。在科举考试无望后,不论是刘大鹏做塾师,还是蔡尔康做报人,都是其基于生活境况、生活经验的理性选择。但这种选择背后,实际上意味着两类知识分子的分化。能够认同西学、接受西方文明的知识分子,在洋人报馆中供职为生。坚守传统,以维护儒家伦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成为家乡享有名望的乡绅。这既是晚清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冲击后,人们对此的回应,也是晚清社会思潮存在巨大割裂的缩影。他们的思想分化实际上是晚清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我们观察晚清社会思潮、社会变迁的窗口。

    参考文献:

    [1]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2]樊亚平、王小平.早期寄身外报者的职业认同——以蔡尔康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

    [3]蔡尔康.送林荣章先生暂归美国序.萬国公报:第109册.1898年2月.

    [4]李天纲编校.万国公报文选.上海:中西书局.2012.

    [5]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2).

    相关热词搜索:晚清分化知识分子群体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