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不负青春不负团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不负青春不负团

    时间:2020-05-10 05:20: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图|团成都市新都区委向全区广大青年张开双臂,拥抱青年

    2018年初,我来到共青团岗位,踏上了青春战场,现在正好一年。这一年,虽然我只是一名基层团干部、一名共青团新兵,但我却极其荣幸地旁听了团的十八大开幕会、参加了中央团校首期3个月全国团县委书记进修班、出席了成都市第十六次团代会,这些都让我倍感荣幸和自豪,更让我倍受激励和鼓舞,立志努力拼搏和不懈奋斗!

    这一年,我们聚焦“共青团改革再出发”,着力夯实团的基层基础,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

    面临团委、青联、少工委亟需换届的问题,我们自觉担当、主动作为,年初就下定决心、定下计划,并分别于2018年3月、6月、11月完成了团委、青联、少工委换届,完成了三大历史性任务,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按照共青团改革要求,提高了代表、委员的遴选质量,优化了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的人员结构,增强了先进性、开放性、广泛性、代表性。

    面临基层团组织“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场所”的问题,我们加大了共青團县域资源统筹力度。强化人员统筹,采用“调入+顶岗+新招”的方式,在各级团组织构建起“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队伍,尤其为13个镇(街道)按1:1比例新配了13名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并兼任镇(街道)团委副书记,充实了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强化资源统筹,整合团内外组织资源,以“本是满天星聚成一团火”的理念振兴青联,有效团结了150名来自各行各界的优秀青联委员,并建立涵盖青联、青志协、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工作制度,构建“一心多圆”的工作模式。强化阵地统筹,在统筹好青年(大学生)创业园、青少年宫、青年人才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等传统阵地外,新建了青年之家、青年人才公屋等服务针对性强的新阵地。强化资金统筹,通过积极争取保障团的经费,按照工作导向直接统筹管理镇(街道)团委经费,实现了资金的有效利用。

    面临基层共青团工作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我们着力推动工作运行管理纵向扁平化,明确各级团组织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健全统筹县域资源制度、抓好线上线下工作载体建设、优化运行管理方式。其中,在13个镇(街道)分别建立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成员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园区、青年社会组织等,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工作联动、阵地共用”的原则挂牌运行。

    这一年,我们聚焦“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着力搭建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载体和平台,实现对青年的日常化、有形化服务。

    针对青年找不到我们、我们也找不到青年的困惑,我们构建了青年之家“旗舰店+功能店+共营店”三级服务体系,打通了直接联系服务全区广大青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对青年的日常化、有形化服务,做青年身边的共青团,让青年遇见更好的共青团。高标准建成青年之家“旗舰店”,位于青年聚集度高、交通便利的核心区域,面积约400平米,拥有青春时尚的装修风格和青年乐见的装饰元素,面向全区广大青年开放,根据青年实际需求常态化提供就业创业、城市融入、交友联谊、文化教育、公益志愿等服务,方便全区广大青年找到团的组织、参与团的活动、享受团的服务,与团干部交心交友、共同成长。因地制宜建设青年之家“功能店”,在共青团能够有为的党政工作领域形成社会功能,目前已建成青年之家创新创业“功能店”。遍地开花建设青年之家“共营店”,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由镇(街道)团组织与青年爱去的咖啡店、书吧等场所共建共享,目前已建成17个,让青年之家服务尽可能多地覆盖全区青年。

    针对青年买房难、住房难的实情,我们构建了 “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人才公屋+人才公寓”的青年人才安居三级服务体系,为青年人才提供好安居服务。青年人才驿站为到新都面试的青年人才提供7天免费入住,今年已接待1043人次,累计开展活动18场,服务青年人才约800人次。青年人才公屋提供租金低廉的单身房和夫妻房,为各类未婚青年和青年家庭提供最高3年的过渡性居所。人才公寓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安居服务,租住满5年后可申请按5年前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

    针对青年大学生希望在暑假参与政务实习的需求,我们主动向团中央学校部申请到“大学生政务实习社会实践活动”试点项目,并精心策划实施了“初出茅庐·筑梦新都——国内外知名高校大学生感知成都新都行暨政务实习活动”。活动共募集到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镇(街道)实习岗位249个,共收集到澳门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报名大学生 262 人,按照“双向选择”匹配后实际到岗人数124人,他们在为期2个月的政务实习中体验了政务运行、体察了社情民意,在工作实践中接受了教育、增长了才干。

    这一年,我们聚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动员青年建功新时代,为全区工作主线汇集磅礴青春力量。

    我们围绕助力经济发展,广泛动员青年争当生力军。大力实施“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出台《激励青年人才创业新都实施办法》,优化升级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积极统筹全区创客资源,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今年,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新征集创业项目19个,入园孵化项目11个,创业人数390人,带动就业300余人,项目涉及电子商务、游戏开发、艺术设计等领域,完成产值约4200万元。

    我们围绕助力对外开放,广泛动员青年争当先行者。组织开展青年对外交流活动,去年6月,组织新都青年到澳门开展青年交流;7月,派出青年舞蹈队赴澳门参加国际青年舞蹈节,深化两地青年合作和艺术交流。响应“全域招商”号召,广泛动员青联、青商会力量,广开门路搜集企业投资信息,去年已提供7条有效项目信息。

    我们围绕助力城市发展,广泛动员青年争当先锋队。动员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组织四川音乐学院等三所高校与社区结对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行动,共建共享美好社区。动员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发更多面向农业农村实习岗位,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到农村干事创业。动员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搭建保护母亲河、绿色公益行、地球一小时等活动载体,引导青年开展植绿护绿、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环保实践。

    回首过去的这一年,我们风雨兼程、收获颇多!展望未来的五年,团的十八大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跟新时代的召唤,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系团成都市新都区委书记)

    相关热词搜索:不负在这一年里青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