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聚焦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君臣佐使”四要素

    聚焦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君臣佐使”四要素

    时间:2020-05-14 05:19:3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文章从解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义入手,透视了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病因,主要存在政府教育决策、社会环境、高校改革、学生个人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而开出共克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四位方剂:政府居“君”位而导向;社会居“臣”位而有为;学校居“佐”位而尽责;大学生居“使”位而所然。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创业 高校改革 “君臣佐使”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义

    就业,指“走上工作岗位,得到职业”[1]。创业,是指“创立基业,开创事业”[2]。

    温总理曾言:“就业关乎一个人生计,也关乎一个人尊严”;创业关乎一个人发展,也关乎一个人理想;关乎社会发展,也关乎民族的复兴。就业和创业是两个不同概念,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梦”。就业是下里巴人,是生存底线,解决吃饭问题;创业是阳春白雪,是提升幸福指数,提高生存生活质量的问题。

    就业和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业和创业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五个文明建设的程序、进程和结果。就业和创业是对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四个要素,排列组合结构功能的考量,它充分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工程系统中各自角色定位。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专业高端人才,理应从事专业高端工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的专业岗位最佳配置,人和社会等量等质的最佳组合,人才的成功创业和社会发展的有机契合,才能互惠互利,释放出最大红利,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病因透视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病因比较复杂。政府、社会、学校、个人都有责任。

    (一)政府关于教育的某些失偏

    1.招生就业皮骨分离。

    招生是入口,政府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和机制运行,带有强烈的指令性、统一性与计划性。分配是出口,在社会转型时期,没有充分的论证和周密的调查,过早地把“统招统分”政策全部改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分配政策。这样,给学生和社会一个突然袭击,别说社会和学生心理准备不足,就连政府自己恐怕对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也估计不足。

    2.教育结构调整失控。

    80年代中后期开始,政府对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撤销和合并了大部分中专学校,导致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出现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3]。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专升本,新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本科院校,其数量已达一般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自2003年开始,本科毕业生大量增加,又出现了本科毕业生过剩的问题。

    3.扩招、升格的盲目。

    “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大部分高校盲目地升格,而办学条件没有改善,出现了某些基础性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带来了社会认可度下降和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自由发展”[4]。

    (二)社会环境上的问题

    1.受世界金融环境不稳定的影响,有些企业业绩经营,有些中小企业濒临倒闭,社会接纳人才岗位锐减。

    2.社会风气受到某种污染,“拼爹”现象屡见不鲜,潜规则、暗箱操作之风盛行。

    3.某些企业观念守旧,对科技兴企认识不足,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为降低成本宁用庸才,不用人才,招聘大学生条件苛刻。

    (三)一些学校的改革流于形式

    1.政府就“改什么,怎么改”出台了许多政策,制定了许多法律条文,但一些学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得过且过,走过场,摆形式,在行动上少有显效。仅就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方面,从2000年3月至2007年,政府一共下发了7个文件,要求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增强就业意识,加强就业指导,明确指出实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广开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和提高就业工作质量[5]。然而,文件是文件,要求是要求,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校落实得不好。

    2.大学生同质化严重,专业设置几乎千篇一律,课程守旧,方法单一,培养规格千人一面,万人一胫。学校安排的教育脱离社会需求,滞后于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造成大学生毕业供求失衡。

    3.一些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对教学缺乏热情,且不大关心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关起门来做学问。只关注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对大学生的人品学养及毕业后的去向较少问津。“三尺门里”尚且缺乏足够的精力,何况“三尺门外”呢。

    (四)一些学生的个人原因

    主要表现为就业力不足和“有业不就”两个方面。

    一是不认真学习,靠“爹”求职;二是求职期望过高,现实和梦想落差较大,宁可“啃老”,也不俯就;三是贪图安逸,追求舒适,不愿到边疆艰苦的地方工作;四是知识面窄,基本功不扎实,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

    三、共克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方剂

    对症下药,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组成的方剂中,各居其位,各负其责,相辅相成,合力共克,或许能走出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困境。

    (一)政府居“君”位而导向

    1.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给教育“松绑”。

    该放下的权力统统下放到学校,把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学校的事情学校说了算。淡化“权力——强制策略”,强化“规范——教育策略”。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使高校在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改变作风,下基层,接地气。

    认真听取学校和大学生的呼声,虚心采纳家长(人大代表)、社会的合理化建议,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和人格。管理者要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大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坐而论道”“经院式”哲学,一切结论和决策要产生于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与大学生良性互动,讲真话,做实事。

    3.服务到位。

    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提供全程就业创业的足够有效信息和足够的保障条件,正确引导,一以贯之地弘扬主旋律,传递丰厚的正能量。

    4.监控到位。

    就业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利用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全程监控,执法到位。理清脉络,消除梗阻,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抓小、抓细、抓实,抠住不放,一抓到底。治已病,防未病,标本兼治,防治结合。

    (二)社会居“臣”位而有为

    1.“解决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发展”(习近平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场规律自然发展,唾弃“科学、利益、腐败”一体的发展模式,提升“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

    2.创造优裕的就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打造优良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航空母舰,形成“国是家,善为魂,孝当先,诚立本,俭养德,和为贵”的新型社会环境和良好风气。

    3.以法治企,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企业公正廉明。消除“拼爹”现象,杜绝暗箱操作和行业的潜规则。在招聘面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凡是大学毕业生(应届或往届)都有资格应聘。招聘岗位、待遇、名额、条件一律公开。建立用人的公示制度。只有社会各行业务各阶层配置足够的就业岗位,才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各就各位并努力拼搏,社会才能长足发展。

    (三)学校居“佐”位而尽责

    大学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之四大功能,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率及其质量,考量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所以负责任的大学,无不把自己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当做重要的事情来抓。

    1.明确办学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规律相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本校的历史积淀、办学优势、校园文化相统一”[6]。

    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要把培养人才规格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无缝对接。进行人才市场调查,跟进毕业生去向,反馈就业创业率及其质量,修订培养方案,调整专业结构,修改课程计划,在教育规律、本校的强项与市场规律契合上做文章。确立“学生发展,社会需要,学校优势”三结合的原则,不跟风,不刮风,不错位,不越位。

    2.以教学为中心。

    以教学为中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起来容易,做好难;做好容易,做到卓越难。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牢固树立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2012年上半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笪2012]4号)文件提出了30条意见。《2012高教三十条》第六条明确指出,要“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

    采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品质、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使大学本科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文化修养、广博精深的专业学问,良好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7]。

    3.搭建通向社会的桥梁。

    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就业信息的栏目常年开放;职场类图书常年开架,首推胡宝林、春之霖编译的《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已就业创业师哥学姐定期回访;求职峰会、创业园、企业发展路线图、实训实习基地感怀、求职路、求职技巧等这些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活动有序有效展开。

    (四)大学生居“使”位而所然

    事物总是两个方面。我们只记得“名师出高徒”的一面,而这忽视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一面。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科、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成了“学霸”,而有的大学生却成了“挂科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高端企业招人才硕博生看能力,本科生看成绩单”[8]也成新常态。机会均等,谁能胜出,全靠实力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建议大学生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1.认清就业形势,以平常心对待。

    上大学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这种想法无可厚非;追求幸福指数,生活过得好一点也是人之常情。问题是你所心仪的好的理想工作岗位,也往往是别人心仪的理想的好工作。人通此心,心通此理。而现实是,僧多粥少。好的岗位和梦想得到这个岗位的人差距太大。而且这种岗位少,梦想人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就需要调整好心态,正视现实,解剖自己,找准自己的相应位次。水无常态,考无常势。位次是变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位次的前移或后退,全在自己把握。位次能否前移,能否成为“学霸”,就看你做学问的功夫是否到家,克难攻坚的勇气是否增满,勇冠三军的内功是否练成。希望在前面,路在脚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2.树立明确目标,坚持到底。

    卡耐基曾说:“一个不平庸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如此才能调动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目标是构筑成功的基石,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目标是一种持久的热望,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潜意识。目标是信念、志向的具体化,是奋斗者的梦想,是步入成功的动力源泉。

    一个人是否成功,确定目标是首要的战略问题。目标能够照亮人生,规范人生,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义。目标之于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忽视目标定位的人,或者始终确定不了目标的人,他的努力就会失去方向,绝难达到理想的彼岸”[9]。

    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李明泽大一时三科不及格,总成绩班级倒数。父亲当头棒喝:“你离工作目标越来越远了!”他想进银行工作,面对成绩单,猛然醒悟。大二时开始发奋学习,除认真听讲外,课下都泡在图书馆里并买书自学,一个月做了一万多道题,大二下学期考下银行从业资格证,大三上学期考下证券从业资格证和托业考试证。五大银行都进行了最终面试,最终选择和工行签约[10]。李明泽的目标经历,或许对同学们都有所启发。

    就业和创业,是一个严肃的课题,是一个社会的热点,焦点的话题。此看法只是一己之见,难免偏颇,斗胆提出,抛砖而已。

    参考文献:

    [1][2]《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14:712.208.

    [3][4]孙绵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规律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106.

    [5]孙绵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规律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97-98.

    [6][7]黄光扬.教育改革的创新—我的观点、主张和思考[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17.131.

    [8]朱虹.高端企业招人才硕博生看能力本科看成绩[J].新晚报,2015(3).

    [9]胡宝林.春之霖.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大全集)[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第1版):8.

    [10]宋菲.万余考题练成“银行面试哥”[J].生活报,2015.

    4.7.教育09A.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生就业君臣聚焦四要创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