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色.戒》中“美色计划”的女性读者视角诠释_如何戒美色

    《色.戒》中“美色计划”的女性读者视角诠释_如何戒美色

    时间:2019-02-12 05:29:3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色・戒》 美人计 女性读者视角   摘 要:短篇小说《色・戒》是我国著名女性作家张爱玲的重要作品之一。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解读作品《色・戒》中“美人计”故事。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美人计”故事塑造了传统男权思想文化中的“女性的性玩物”形象。“美人计”的失败的寓意在于告诫女性,女性要获得事业的成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戒掉“色”。作品《色・戒》让读者感受到了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对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期待。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初写成于1950年,后经屡屡修改。它是张爱玲比较重要的作品。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感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尝试从女性读者的视角对小说《色・戒》中“美人计”故事进行解读,以期达到和众多读者交流的目的。
      
      一、女性读者视角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是西方女权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正如肖瓦尔特所说:“如果说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妇女运动的女儿,那么它的另一个父母则是古老的父权制的文学批评和理论成果。”① 凯特・米勒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女性主义的先驱。凯特・米勒特的《性政治》一书中写道:男男常常获得权势并在女人身上运用权势,男性通过性政治支配女性,所以,“性别支配是当今文化中无处不有的意识形态,它提供了最基本的权利概念”。男性把女性局限在性、生育和家庭事务中,规定了性角色的行为、姿态、态度与作风②。米勒特在《性政治》中首次引入一种女性阅读的视角,已成为“妇女形象”批评的经典之作和理论源泉,它的出版标志着女权主义批评正式诞生。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出版于1949年的《第二性》被奉为“女权主义的宝典”,该书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波伏娃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整体文化,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③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文学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在其发展中广泛吸收了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其对父权文化的颠覆性。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核心是性政治,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它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歪曲及压抑、丑化。女权主义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与接受,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强化阅读主体的功能,淡化作者的权威话语,让读者的想象得到解放,使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作者的奴役。一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个人的“产物”或“创造物”。正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主观性的存在,不同读者对于同一部作品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读者反应批评的目的,不在于寻求文本意义,而是要求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分析读者阅读过程对文本的反应和读者的阅读经验。只有从读者的角度去分析读者感受才是真正客观的。读者是文学服务的对象,也是文学从文本符号走向意义系统的阐释者。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中,读者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一种创造的力量。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读者有权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认识、观念与思想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
      
      二、传统父权文化对“女性”的界定
      
      从父系社会开始,男性一直处于家庭和社会的决策者地位,处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中心,而女性则一直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属于一个被压制、被束缚、被控制的社会弱势群体。父权文化的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曾不遗余力地丑化女性,说了很多女性的坏话,因此占人类总数一半的女性们就这样“合情合理”地被丑化了数千年,也被压制了几千年。而且这些“坏话”被封为“经典”,还常常被现代人引用、传诵。
      基督教的《圣经》说女人是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做的,女人就应附属于男人。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告诉男人:“你们的妻子好比你们的田地,你们可以随意耕种。”被封为中国“圣人”的孔子就曾断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说:“女人、奴隶和下等人都不应该为高等人所模仿。懦弱的或不义的人,来生要变成女人。”亚里士多德说:“事实上,女人是残缺不全的男人。”尼采认为:“女人的一切都是谜,同时妇人的一切,只有一个答案:这答案便是生育。”④女人被界定为“残缺不全的人”、“生育的工具”。提倡“天赋人权”的洛克所指的人并不包括“女人”,他强调“男人”的权利,丈夫有支配妻子的权威⑤。著名的丹麦语言学家Otto Jespersen认为女性的语言能力存在缺陷,她们多用一些无实质意义的强势词、空洞的形容词,词汇量小且语句不完整等⑥,从智力上贬低女性,认为女性不适合接受教育。以革命性观念著称于世的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指出:“两性之间在理智能力方面主要的区别是,男子无论从事什么,造诣所及,都要比女子高一筹。”⑦达尔文是被称为改变了人类历史思维的“伟大人物”,可惜他未能让后人改变性别歧视式的思维模式。我国宋朝大诗人苏轼深信“万恶淫为首”;“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瘠”。在父权文化的眼里,女人是弱智、是残缺不全的“废人”;是“生育与性的工具”;美女是“祸水”,是会带来灾难的。
      父权文化说了很多女人的坏话,目的只有一个:让女性老老实实地承担牺牲的角色。试想想,人类历史上高等教育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何只到19世纪末女性才被允许接受高等教育。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怎么可能造就出像柏拉图、黑格尔这样的女哲学家和像亚里士多德、马克思这样的女思想家?
      
      三、《色・戒》中的“美人计”的女性读者诠释
      
      (一)小说《色・戒》的故事梗概
      日本侵华期间,汪精卫成立了伪政权,易先生任伪政权中负责特务工作的部长职务。为了除掉易先生这个汉奸,六个爱国青年大学生展开了暗杀行动,并接受了当时蒋介石政权中特务机构的领导。王佳芝是其中爱国青年之一,她利用美色成功接近了易先生,并成为他的情妇。在接触中,王佳芝对易先生动了感情,并在关键的时候救了他。王佳芝暴露了身份,与另几名爱国青年一并被处决。
      (二)“美人计”:女性的“性玩物”角色
      “色”的含义十分丰富,如颜色、色欲、好色、脸色、色彩、姿色、气色、景色等。在自然界,“色彩”在客观上是一种物理现象,在主观上是一种视觉感受。人类长期生活在色彩环境中,逐步对色彩发生兴趣,产生了对色彩的审美意识。色彩是最通俗易懂的表达元素,色彩最能影响观众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能够寄托创作者的情感,使作品通过色彩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第一次听到小说《色・戒》的名字或看到小说《色・戒》的题目的读者大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好奇感,有一种似懂又非懂的感觉,有一种非常想知道的冲动。
      使用“美色计划”是父权制文化的许多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的传统的故事叙述模式。在美人计故事中,出现在观众视野或读者脑海中的女性通常很年轻美丽、性感可人,嘴唇上涂着鲜红的口红,描有弯弯的柳叶眉,走路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这样的女性一出场,几乎没有哪个男人不冲动。男人的动物性也在那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色・戒》一开始就将读者的眼球引到了室内麻将桌前的女主人公之一王佳芝上,“脸上淡妆,只有两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涂得亮汪汪的,娇红欲滴……”与其他年长的太太们相比,王佳芝那年轻的外表与鲜红的嘴唇十分突出。读者此刻马上预测这位年轻美貌的女性肯定是故事的女主角,由此脑海中展开翩翩遐想。与此同时,《色・戒》中的“色”的一种暗含蕴义:“色情、欲望”等情绪,再与影片的社会大背景相联系,“血腥、战争”又会涌上读者的心头。
      与王佳芝的妖艳相对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易先生“穿着灰色西装,生得苍白清秀……”⑧冷色象征权威、高贵、含蓄,同时也意味着冷漠、阴暗、沉闷、防御。作品中那压抑的、昏暗的“暗灰色”突出了对那段特定历史环境的渲染。整个画面深沉、暗淡,这一方面迎合了作品宏大的叙事背景,读者不由自主地会想到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一段描写,到处是灰蒙蒙的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村庄与树木。就在这样一个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一群怀抱理想、充满智慧但又缺乏自信的大学生(王佳芝只有大一),拼着一腔爱国热血,自发实行暗杀汪伪特务头目易先生的“美人计”。王佳芝就是“美人计”中的勾引男性易先生的焦点人物之一。
      “色”反映了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男性的色彩是以暗色的衣着为主,与当时时代的主背景色一致,他们代表权威,是控制者与谋划者的角色,言行暗含“阴险、狡诈、暴力”。女士身上所折射的耀眼的钻石色、大红唇色只是灰暗的大背景下的陪衬色。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语言这面镜子,我们可以观察社会,分析社会。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是男性的一种装饰品,是男性可观、可看、可用、可发泄的对象,是被男性控制的对象。女性属于弱者,是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色”的感性与“戒”的理性也反映了一种世俗的思维定势:女性是感性的,男性是理性的。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常被描写成男性的玩物。波伏娃和米勒特都揭露和批判了劳伦斯小说中的性爱描写及所反映出来的性政治倾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梅勒斯把康妮视为猎物,让她对他服服帖帖,不允许她对他有丝毫的反对。“他的心里是难过的,她看见了当她要反对他时,他是多么的厌恶她。”⑨
      《色・戒》中,虽然是王佳芝主动勾引老易的,但在两人的交往中,王佳芝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王佳芝制造机会接近易先生,挑逗他,但约会时间、地点全由他决定,她永远在等待,他才掌控情势。当她要换下新做的旗袍时,易先生命令式地说:“穿着”;当她要脱下试戴的钻戒时,他依旧是命令的语气:“戴着”。她在服从中衡量他是否上钩。在第一次的性里,他施虐,而她企图扳回劣势,但仍被打压下去。传统的女性的“性玩物”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现代影视作品及网络中,女性的“性玩物”形象总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观众视野或读者的脑海中。女性的被玩弄、被人娱乐的角色有增无减。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目的就是要唤醒读者的性别意识,声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与丑化,最终颠覆和解构父权文化,获得两性的真正平等。
      (三)“美人计”的失败:戒色
      自古男人好色。排练话剧节目时,王佳芝含情脉脉地注视着邝裕民,那种朦胧的、甜甜的爱意是言语无法传达的,这也为后面她为所爱的人所做的牺牲做了情绪上的铺垫。遇到邝裕民之前,王佳芝的眼神是单纯而清澈的;遇到邝裕民之后,王佳芝的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而模糊。
      戒指是女人相互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在小说《色・戒》开篇第一句话就有如下描写:“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阔太太的麻将大战,讨论的主题就是钻戒。“马太太你这只几克拉――三克拉?前天那品芬又来过了,有只五克拉的。”“你那只火油钻十几克拉,又不是鸽子蛋。”这时主角易先生出场了,他板着个脸孔,目光深邃地说:“对我说,再好的钻石也是石头,你看你们戴在手上牌都打不动了。”易先生陪伴王佳芝到印度珠宝店取钻戒,那颗闪闪发亮的超大钻石不光让观众惊呼,也让王佳芝的嘴角一直抽动,对易先生喃喃道:“走吧,走吧。”女人会为了一件身外之物而忘记自己的身份,也会为了那所谓的“情”而放弃原则,甚至丢掉自己的性命。就这样,一场精心布置的锄奸计划就在钻石的光环下以失败而告终。“因为男人送了一枚戒指就心软了,这就是女人。”女人为了一枚钻戒而放弃原则、丢掉了区区性命。这就是男人眼中所谓的“残缺不全”、“弱智”、“充当性玩物”的女人!
      “美色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有不少的读者不免对王佳芝产生同情、怜悯,但也有更多的读者对她产生了“恨铁不成钢”的感慨。作品《色・戒》要告诉女性读者“色计”不可行,必须“戒”之。它的寓意在于:女性要获得成功,要取得与男性的平等地位,靠“色”是注定要失败的。女性应该用知识、用智慧、用理性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在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王烈琴,硕士,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外语教学与研究等。
      
      ①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第343页。
      ②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8页。
      ③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④⑦ 欧阳洁:《女性与社会权力系统》,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第37页。
      ⑤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⑥ 王烈琴:《优势与差异:言语交往中的性别因素》,《外语教学》,2005年第5期,第21页。
      ⑧ 张爱玲:《色・戒》,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⑨ 戴维・劳伦斯著,刘明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相关热词搜索:美色视角诠释读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