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香港文坛:共同记忆与共生时空

    香港文坛:共同记忆与共生时空

    时间:2020-04-02 05:22: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回顾2017年,香港文学在回归20周年庆典之际,从“共同记忆”与“共生时空”出发,另辟专题,集体纪念,描绘中华文艺独特版图;跨界创造,塑像作家,多媒介整合立体形象;艺文为媒,多元包容,打造互动共生的粤港澳大湾区。

    关键词:2017香港;回归记忆;共生效应

    中图分类号:I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1-0123-06

    一、回归20年寻记忆

    记忆是一条历史的河。个体记忆多与相思情意有关。集体记忆多与历史大事、社会转折有关。寻找记忆可从时间出发,打捞历史的痕迹;也可从场所出发,搭建纪念空间,作为社会民族、家庭种族自愿寄放记忆内容之处,唤起和重构集体记忆,从瞬时、短时记忆延展为长时、永久记忆。记忆的载体可以是庆典活动、书籍文字、影视声画、纪念馆博物馆等。

    2017年香港注定与记忆有关,最大热点是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联袂推出《香港名人访谈录》①,访谈对象涵括政界、商界、教育界、文化界名人。同时,不少专栏、庆典书籍和报章杂志刊发纪念文字,特设“香港文学及其研究”专栏,以示纪念。

    文学专栏记忆的重头戏当属《香港文学》杂志,2017年7月号的“当代香港文学作品评论专辑”,赵稀方教授剖析《伴侣》前的白话文学,追溯1906《中外小说林》、1921《双声》、1924《英华青年》《小说星期刊》②。近年,赵教授专攻香港早期刊物研究③,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不断刷新香港白话文学之根的纪录,以史学家之笔将香港百年文学记忆推向极致。《香港文学》专栏还有陈国球教授写《香港文学大系·评论卷》编余,作香港早期文学评论阅读札记;袁勇麟教授则论述《香港文学大系》的传承与创新,全面详尽。方忠教授管窥回归以来的香港散文创作:回忆、游记和学者散文,概括精当,选文有趣。刘俊教授论述秦岭雪《情纵红尘》,诗意盎然,并分析香港文学特质:传统与现代并存、历史与现实共生,高度总结。蔡益怀主编分析魅影处处的小说我城:味道的食物隐喻、病人的疾病隐喻、魔幻空间的都市幽灵、人间情怀的生命气息、有精神的写作,为香港20年小说(1997-2017)留下X光照片,剔肉见骨。郑政恒诗人论说20年来的香港小说面貌,焦点在于后现代写作、家族历史、都市变迁、文化议题、时局冲突,其主编过多部小说选,对新作了然于胸,论述手到擒来。古远清教授探究香港回归20年来的文艺思潮,香港由难民和侨民聚结生长而成,本土意识和中国意识的交织、后现代与后殖民的混合,思想把脉到位。凌逾教授挖掘香港跨界创意风,将香港新时代文化特性归结为跨媒介创意。

    文学专栏记忆另一重头戏是香港《文学评论》6月50期刊载“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评论专辑”,郑政恒、杨宗翰、潘步钊、李薇婷、马辉洪、区仲桃、颜讷、邹芷茵、卢伟力论述编者眼光、各卷风采、香港声音、界限超越、遗迹时间书,热唤港人全面书写香港文学史。8月51期有“文学香港论坛”7篇文章。凌逾与葛亮访谈,题为“点亮新古韵”,李骁琦论述陶然中篇小说的梦境,钱虹分析黄河浪《故乡的榕树》深层意蕴在于乡土与现实相映照、乡愁与诗情互缠绕,蔡益怀对卢文敏60年代的旧作新读,彭智文论述陈德锦《猎猫记》如何直视人性的阴暗面,颜敏分析西西《我城》的小人物香港,徐诗颖论述钟晓阳情系今昔的《停车暂借问》。

    文学记忆重头戏还有《回归20年香港短篇小说展》,《香港文学》杂志增刊,陶然、蔡益怀主编,52篇,港人港味记忆扑面而来,如谢晓虹《岛》、昆南《旺角记忆条》、车正轩《最后一站旺角》、唐睿《红白蓝的故事》、黄劲辉《酒吧旮旯的故事》、梁科庆《Q版特工:审讯日下午》、陈丽娟《6座20楼E的E6880**(2)》,题目仿佛摩斯密码,内行者能迅速破译语码:作家年龄、文体类型、内容特征等。陶然还主编“香港文学选集系列”第五辑,《繁华落尽见真淳:笔记选》《土瓜湾叙事:散文选》《审死书:小说选》《迷踪:小说选》四本。

    内地回归记忆也不逊色。《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有“中华文艺版图中的香港”,包括古远清教授的《香港当代文艺思潮的混合性结构》,赵卫防教授的《娱乐启蒙、类型规范与“港味”美学》,凌逾教授的《跨界创意香港造》,李杨教授的《香港电视剧模式和特征及其内地回响》,张燚教授的《香港流行歌曲对内地的影响与启示》,从文学、电影、电视、音乐等维度,分析香港文艺发展的历程、脉络与特色,及其与内地的文艺交流,呈出文艺杂志的特色。该专栏及时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纸刊与网刊同步推进,高效快捷,推文图文并茂,设计精美。

    《博览群书》2017年第7期刊文三篇:袁勇麟教授的《透过〈香港文学〉这扇窗》,凌逾教授和研究生薛亚聪的《这是香港的书香》,作家盼耕的《香港女诗人的反向思维》。福建社科院副院长刘小新教授的刊首语很诗意:“值此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为这片烟火留取一份光影纪念,作出某种意义诠释,文学显然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最佳方式,它的传承与流变、饱满与丰盛、扩展与蔓延,都是解读香港故事最灵巧的密钥。”纪念也是刊首语的核心词汇,留存美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内地纪念回归的长篇《我的1997》改编为32集电视剧于6月首播,讲述内蒙古“知青”高建国在香港的奋斗史。

    二、留驻消失觅本土

    伴随周年庆典,回望念旧、追忆消失成为香港社会心理热潮。香港节奏快,拆迁快,港人恐惧于码头、渡轮、骑楼、木屋、小店、街招吊牌、二樓书店等的消失,消失美学兴起。Stella So《粉红都市》云:“香港有趣的事物总是长出脚来远走高飞”。④严飞慨叹最早公屋“石硖尾邨”消失。潘国灵的首部长篇《写托邦与消失咒》2016年问世,《消失物志》2017年又随之而至。《字花》2016年第62期推出“我消失,但难以割舍——潘国灵小辑”,写者有李薇婷、黄爱华、洛枫和邓正健。梁文道《一个终将消失的香港》,重新审读西西1995年的《飞毡》,飞毡会飞,浮城会升,经自障叶覆盖的肥土镇的一切人事也会隐形。2017年,何藩(Fan Ho)摄影集《念香港人的旧》问世;《回归20年1997,我们都是记者》亮相,由陈伯添主编,区家麟、麦燕庭、潘小涛与刘进图等著述。甚至老外也加入探寻消失的行列:阿克巴·阿巴斯论著《香港:消失的文化与政治》指出:消失的既有“老旧的建筑和街坊故事,也有殖民地的荣光回忆”;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以镜头钻研彩虹邨。2017年香港书展,各行各业关于消失的书籍在台面绽放。发展过速,扫荡了记忆、历史和传统,温情被高效取代,优雅被速度绞杀。

    相关热词搜索:共生文坛香港记忆时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