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教育路径研究

    时间:2022-09-01 10:2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文章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3-0110-04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为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达93.2%。其中,参与问卷的男生占65.09%,女生占34.91%,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各占42.89%和57.11%。所调查的样本参数基本与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其可信度和有效度较高。
      经过对46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可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基本能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受青年大学生自身思想不够成熟稳定、社会外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程度有限,理解不够全面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大致的了解,17.13%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69.9%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10.17%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2.8%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通过对学生是否能全面流利地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查后发现,大一学生选择“是”的比例为21.37%,大二学生为33.04%,大三学生为42.5%。由此可知,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对其具体内容的认识不够深入,尚未充分理解其本质和内部联系,需更深入学习和思考并将现阶段的感性认识发展成理性认识,以便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认同力度不足,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持认同态度:65.34%的学生非常认同,并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3.42%的学生表示基本认同且有必要进行教育,仅有1.2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并认为无必要进行教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足导致其理想信念淡薄,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时,忠诚坚定的长征精神缺失,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匮乏,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性认同内化为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
      (三)知行脱节,行动缺乏约束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知行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敬业观的践行程度为例,有的大学生忘记了学习这个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2]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现阶段的本职工作,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敬业观。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都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能积极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地提高个人能力,然而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甚至出现替课现象。由此可知,目前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知行脱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归因
      (一)社会层面: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3]人是环境的产物,任何人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与时代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也刻有时代的烙印。
      第一,从国际环境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增多,文化多样化带来大学生价值观选择上的多元化,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不足,价值观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通过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对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热衷,这样会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西方国家在输出文化的背后还隐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宣扬的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念通过互联网等途径逐渐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这类思潮对于崇尚自由、价值观尚不清晰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诱惑力极大,对其价值观的树立造成了冲击。
      第二,从国内环境来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情变异变质、“二代”霸气横行、舍义取利等社会问题随之产生。此类功利化的社会风气逐渐蔓延到大学校园,对当今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他们中间出现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痴迷高消费的不正之风,他们越来越注重追求个人利益,有的甚至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不良思想。
      (二)高校层面: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意识欠缺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4]。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工作的落细、落小、落实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教育方式存在偏差。高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集中、最主要的场所,大学生接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主要源于课堂教育,然而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课程兴趣不浓。在思政课和形势政策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注重理论教学,照本宣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因材施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及个体性教育。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重视理论性和知识性教育,轻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缺乏实践性和实效性,让学生感觉到思政类课程只是“高大上”的理论性内容,与自身关系不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只求能够通过考试,并不在乎是否领悟到教育的内涵,是否应将此付诸实践。
    相关热词搜索:新时代路径认同现状核心价值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