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州的孕育与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州的孕育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3-02-16 21: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陈冬 张庆守

    (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1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核心和精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新时期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发源地,1990年6月至1996年4月,习近平在担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在福州这块充满激情的热土上,习近平同志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对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一)教育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引领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199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闽大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上就办学方向明确指出:“教书育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紧紧把握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主导思想,多形式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活跃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1]1993年10月5日,习近平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就闽大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意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1994年10月28日,在十周年校庆大会上,习近平总结了闽大十年来的成功办学经验,其中之一就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新路子”[3]。1996年4月3日,习近平在与闽大师生座谈时指出:“闽大自1984年创办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艰苦创业,为福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4]他还对闽大今后的发展寄予了厚望:“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5]

    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风险也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确保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使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6],他强调要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7]。他还强调,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8],为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论述,是源于他早年在福州关于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的艰辛探索,回答了我国教育的领导力量和发展方向问题。

    (二)教育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强调“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0],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2013年9月,他指出:“中国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11]2014年9月,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他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12]2016年9月,他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13]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1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表明,要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不仅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更要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同时担任闽大校长,对闽大的办学理念、发展路径等方面给予了重要指导。他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带领闽大师生勇探改革路子,办出了极具特色的高等教育。1994年10月28日,在闽大建校十周年庆典会上,习近平总结了闽大办学的经验和成果,他指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把闽江大学办得更好更有特色。”[15]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习近平一直用实际行动倡导、垂范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使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战略落到实处。

    (三)教育根本任务: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上个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孜孜以求的实践探索,把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1993年10月5日,习近平在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强调,为实现“3820”宏伟目标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闽大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16]。1996年4月3日,他在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强调:“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人格、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有所贡献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17]在习近平看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和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十九大报告指出了立德树人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地位,揭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2013年10月,他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要求学校要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19]。2016年4月,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中,他强调:“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华大学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20]2018年5月,他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1]2019年3月,他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2]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深刻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与他早年在福州关于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是分不开的。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根本任务作出了不同的表述,两者实质是相同的。

    (四)教育发展目标:从“育十邑英才,振八闽雄风”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994年10月,在建校十周年庆典会上,习近平总结了闽大十年来的办学经验和成就,指出:“‘育十邑英才,振八闽雄风’永远是闽江大学的办学目标”[23]。面对曾因办学条件不合格被国家教委“黄牌”警告的闽大,习近平从接任闽大校长开始便着手充实、整顿,不当挂名校长,实实在在为闽大的发展办实事、解难题。他带领闽大师生,结合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围绕“育十邑英才,振八闽雄风”的教育发展目标,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把高等职业教育办出了特色和水平。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前教育供给不足、学生学业负担重、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有待提升等。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南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不断深入推进教育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4]要以师资均衡配置为重点,优先保障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关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招生倾斜等一揽子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育十邑英才,振八闽雄风”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在早期的缩影,他的教育思想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变过,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其深刻内涵更加凸显。

    (五)办学定位:从“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1993年10月5日,习近平与闽大师生座谈,共同探讨地方职业大学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加快发展步伐。他指出:“闽大作为地方性职业大学,需要用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努力去探索教育改革,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来。”[25]六年来,在习校长的带领下,闽大坚持“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宗旨,因地制宜,结合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出了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6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为闽大15周年校庆题词——“办出特色 繁荣十邑”,为闽大的办学定位提出了方向和要求[26]。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7]2018年9月,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与教育实际,充分吸收五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滋补营养;
    另一方面又要放眼世界,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论述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他在福州工作期间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因地制宜,办出特色”的思想。从“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习近平强调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从立足福州到牢牢扎根于中国大地上,将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一条符合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

    (六)办学关键: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管理机制、育人方式、保障机制全方位改革,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公平问题,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013年9月,他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28]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9]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围绕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1993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强调:“教育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和综合改革相结合,……闽江职业大学作为我市教育改革的产物,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还要起带头作用。”[30]习近平带领闽大师生开启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资助为辅的办学体制,解决了闽大办学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
    他倡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行教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探索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双轨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工的积极性;
    通过建章立制推进了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为闽大办好地方职业大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源于他早年在福州工作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索。一直以来,他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通过一系列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七)办学核心: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31],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为加快发展新时代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现阶段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提高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他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低于4%,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通过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
    通过扩大教育开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上个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也强调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3年10月5日,习近平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强调:“一个学校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创出牌子,关键靠它的教学质量。”[32]1996年4月3日,习近平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再次强调:“学校的发展要从抓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着手,软、硬建设一起抓。”[33]对于闽大的办学,他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来提升教育质量;
    同时,他还注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在习近平的带领下,闽大先后尝试与政法、土地、外经、旅游、新闻等部门和驻榕部队联合办学,受训人员达4000余名,还与美国道林学院结为姐妹学校。可见,三十多年来,习近平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探索从未间断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八)人才培养:从“讲求实干、回报社会”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199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闽大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上强调:“要注重强化技能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把每位学生造就成为多功能应用型人才。”[34]在习近平看来,闽大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学生,必须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号召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将自身所学与服务民众相结合,不断施展才干、实现抱负。1993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勉励在校大学生 “树立竞争意识,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创新路,敢创新业”,“在学期间的第一任务是搞好学习,学好本领,提高自身素质,要讲求实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有实践的能力和勇气,在实践中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5]。1996年4月3日,习近平在与闽大师生座谈时强调:“毕业生到社会上去,不应‘待价而沽’,一味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持回报社会的积极态度。”[36]可见,习近平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讲求实干、回报社会”,大学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必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勇于创新,要深入社会、服务民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强调“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37],强调要把这支主力军打造成“中华民族‘梦之队’”。他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一代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打造这样一支中华民族“梦之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38]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同时,要扣好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提升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可见,从“讲求实干、回报社会”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习近平从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彰显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

    (九)队伍保障: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1990年9月,在闽大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要积极帮助解决,逐步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39]他初来闽大不久便新盖教工宿舍楼,着手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他对教师寄予厚望,指出“应当树立奉献精神,在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的工作中寻找充实感,为党为人民建功立业”[40]。他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德育人,……不但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他们学到为人民服务、建设‘四化’的本领,还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模范的行动感染他们,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他们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41]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秀骨干教师,建立了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兼职和聘用教师为辅的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42]。他尊师重教的形象给闽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筑梦人”的高度关于教师的论述非常丰富。一是定位教师的工作性质。他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43]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44]二是树立“四有”好教师标准。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他提出了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45]他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与教师座谈时又提出了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46]。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47]。三是缔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探望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写信勉励他们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48]四是推动全社会用实际行动体现尊师敬教。每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亲自走访、慰问教师,率先垂范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探索地、实践地和孕育地。上个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对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其思想内容深刻、教育观点鲜明,这些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路明灯,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早年在福州的教育实践探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原点、先导成果,孕育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一)福州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原点、先导成果

    实践是理论之源。上个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对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和探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源泉之一。习近平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和“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至今影响深远。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要注重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贵在疏导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重在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网络,这些实践探索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他强调要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适应福州经济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为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重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调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他重视毕业生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大胆走出校门,敢创新路、敢创新业,他时常勉励大学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他关爱教师,重视师资队伍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人才,他重视师风师德建设,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德育人,为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他积极尝试开展联合办学,通过集资办学等途径,兴建了“毓英楼”、语言实验室等校园设施,开创了以政府为主、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办学新模式,这些实践探索为当前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集资办学提供了有益经验。

    回顾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对教育工作的不平凡探索和实践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在推动福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和发展教育,立足福州教育的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阐明了教育领导力量、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目标、办学定位等一系列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雏形和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核心内涵就是“九个坚持”,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九个原则”[49],彰显了他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以贯之的教育办学理念。习近平早期在福州关于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成果,凸显了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他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摸索出了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原点、先导成果。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早年在福州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的续篇,是更高、更广、更深层次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50],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在福州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的续篇,是新时代对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经验总结,是更高、更广、更深层次的发展。

    第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与时俱进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3820”战略工程,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习近平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强调把“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摆在第一位,凸显了思想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强调在新时代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就必须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虽然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两个阶段都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后者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前者与时俱进的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要提出来的。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站在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育十邑英才,振八闽雄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为满足人民对更美好教育的向往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美好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从“育十邑英才,振八闽雄风”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思维和战略,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发展目标的创造性思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相比“育十邑英才,振八闽雄风”而言,覆盖的对象范围更广,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则体现了教育领域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目标。

    第三,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对“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办学定位的更高层次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习近平提出“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强调要结合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把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把中国的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定位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都强调要“办出特色”,都是立足国情和实际对不同历史时期办学定位作出的科学决策,彰显了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在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办学定位作出的科学规划,体现了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

    第四,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讲求实干、回报社会”的更深层次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时常勉励青年学子要“讲求实干、回报社会”,而不是“待价而沽”,鼓励他们积极回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内核是相同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更应肩负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更高要求和更深层次发展。

    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探索地、实践地和孕育地。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上世纪90年代他在福州工作期间对教育工作的艰辛探索和实践息息相关。早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回答了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实践问题,孕育出了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是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路明灯,是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福州办学总书记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时局图廉政瞭望·下半月(2021年1期)2021-05-17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逐梦福州 只为“她”海峡姐妹(2018年11期)2018-12-19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11-17
    相关热词搜索:福州总书记论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