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太行山大峡谷崩塌发育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

    太行山大峡谷崩塌发育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

    时间:2023-02-23 15:00: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吕 艳 陈天宝 王祚鹏 赵俊彦 占洁伟 刘 旋

    (①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中国)

    (②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咸阳 713500,中国)

    太行山是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地形分界线,东临华北平原、西为汾河谷地。太行山大峡谷地处山西省壶关县东南的太行山东部,发育有典型的峰林、石柱、长崖壁、峡谷、河流、瀑布、溶洞等自然景观。此处高山峡谷主要由红豆峡、王莽峡、五指峡、八泉峡及青龙峡等组成,资源禀赋深厚,景色旷远奇绝,现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5A”景区和“攀岩基地”。太行山大峡谷是全国生态旅游胜地,年平均接待游客达140万人次。然而太行山地区属华北地块地表突变带,其构造活动强烈,山体高差大,岩体软硬相间,坡体陡缓交错,在山地气候作用下各类地质灾害频频发生;
    其中大大小小的崩塌是太行山景区最常见的灾害类型,并对景区内旅游资源、接待设施、游客交通等时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威胁着景区经营发展和太行山区居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崩塌灾害极为普遍,且不同区域的崩塌具有不同类型、形态和规模;
    专家学者在调查其规模形态、时空分布及致灾范围等基础上分析崩塌发育特征和地域分布规律,并对其成因机理运用不同手段开展深入研究。崩塌危岩体的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式、坠落式及倾倒式3种,局部也发育错断式、压缩鼓胀式及砌块式(胡厚田,1989;
    韩祥森,2006;
    黄达等,2007);
    依据斜坡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动力响应过程及失稳演化模式将崩塌灾害分为岩崩、碎屑型崩塌和碎屑坡面流型崩塌(冯文凯等,2018)。而我国西南高原的崩塌大多是高位斜坡失稳并具有高速远程的运动特征,崩塌体量大,大多可见崩塌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及堵溃区等特征(殷跃平,2012;
    许强等,2020;
    李壮等,2021)。而中小型崩塌(落石)在山区及峡谷型旅游景区极为常见,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暴发性强和致灾严重的特点(章广成,2016;
    杨志法等,2019,2020;
    林伟雄,2020)。崩塌分布具有规律性,此类灾害密集发育于断裂带上且呈带状分布,而断裂的发育特征及地震活动直接影响其附近岩体完整性,对崩塌灾害的发育空间和强度分布具有主导控制性作用(郭进京等,2009;
    殷跃平,2013;
    谢吉尊等,2017)。崩塌灾害的发生是内外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岩性组合及岩体结构是岩质边坡崩塌破坏的内在因素,强降水作用是岩体崩塌的直接诱因(曾芮等,2018;
    张旭晨;
    2018;
    舒庆江,2019;
    邹子南等,2019)。差异风化及溶蚀等外部营力作用强烈区域的岩体劣化强度与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常常发育更多的崩塌灾害(王根龙等,2009,2010;
    林锋等,2015;
    王辉等,2018;
    张鹏等,2021)。

    太行山是地层水平伸展的高山峡谷区,崩塌灾害具有普遍性和相似性。太行山地质研究表明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和构造地貌的形成是不同区块差异活动的结果(龚明权,2010)。以往地质灾害研究成果以北太行区域和道路边坡灾害居多,如高维(2009)指出太行山北端拒马河百里峡地区崩塌落石及构造节理发育主要受断裂的控制。张继文(2011)提出水岩作用和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是太行山区公路越岭段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素。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崩塌灾害极为常见,峡谷景区景点呈散点状分布,其连接各景点的线状道路的布设以及服务接待设施等带状或片状的空间选址都受到大峡谷地质环境条件的极大限制(杨志法等,2018)。大峡谷崩塌类型受地形地貌的制约和影响,且崩塌危岩体的发育具有一定隐蔽性和突发性,给社区生活生产和景区游客接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目前对于南太行大峡谷区域,尤其是太行山景观集中的旅游景区及其依托城镇的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和系统研究工作相对欠缺。

    在保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经济、振兴乡村的大发展机遇下,太行山大峡谷区内的乡村城镇、基础设施、旅游项目等各项建设需求持续增长,因此开展太行山区的地质环境调查,尤其是影响场地安全和选址建设条件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基于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掌握景区内岩体崩塌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致崩主控因素和条件;
    依据崩塌运动轨迹和成灾过程剖析太行山大峡谷崩塌灾害的成灾模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对山岳峡谷型景区规划建设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1.1 地质背景

    太行山位于华北板块中部,东部为华北裂谷带,西部为汾渭地堑系,南部以西安—郑州—徐州转换带为界;
    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山前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控制着太行山断块的隆升和华北盆地的沉降(王辉等,2018)。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地处太行山块隆南段的东部,西邻陵川北东向块凹,东临太行山山前断裂(孟元库等,2015;
    单帅强,2018)(图1)。太行山大峡谷区内构造运动以纵向的地壳差异抬升为主,局部地区横向构造应力作用较为明显。区内主要发育NE向和EW向两组断层,其中NE向断层数量较多且延伸较长。杨家池—黄崖底断裂为景区内唯一区域性大断层(图2),走向12°~15°,呈NW突出的弧形,长度延伸26km,断距50~400m不等,断面倾向110°~140°、倾角65°~80°。在杨家池西约200m处的断裂破碎带宽度达300m,地层岩体破碎强烈。大峡谷紧邻晋获(晋城-获鹿)褶断带,晋获褶断带叠加震强较大,总值6.95;
    受周边地震作用较为明显,极易引发大量崩塌灾害(张哲,2021)。

    1.2 地形地貌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河谷深切,地形起伏大、整体西高东低,海拔分布在500~1700m之间,峡谷蜿蜒曲折,山体雄厚陡立,崖壁坡度70°~90°,斜坡坡度30°~60°,呈现陡壁长崖、峰丛林立的地貌景观。郊沟河为区内主干河流,自西而东河谷宽度逐渐增大。红豆峡、王莽峡、五指峡、八泉峡及青龙峡等支流峡谷为两侧崖壁陡立的嶂谷,有些区段呈现狭窄的隘谷(一线天);
    五指峡呈近东西走向,其余峡谷呈近南北走向分布。整体峡谷两岸地形是陡峭崖壁与斜坡间布,呈阶梯状(图2)。

    1.3 气象水文

    太行山大峡谷区内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地区间气候差异显著,呈现出鲜明的峡谷小气候特征(闫冠华,2013)。区内多年平均气温9.4℃,其中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低于0℃,7月份气温最高、月均可达22.3℃。大峡谷区域年平均降雨量约650mm,每年6~10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75%(图9)。据历史记载,1996年7月、2016年8月和2021年7月特大暴雨时,在短时期内引发大量崩塌灾害。

    自西向东流的郊沟河水量充沛、河谷宽大,是大峡谷景区内的主要水系,5大峡谷支流汇入郊沟河(图2)。景区内岩溶较为发育,岩溶水通过管道向下透过透水性较差的泥岩、页岩层时受阻而沿层面流出形成数量众多的泉、钙华和岩溶凹腔(八泉峡),遇断层破碎带的大量裂隙水流出,形成溶洞(女娲洞)和潭池(青龙潭)等。

    1.4 太行山大峡谷建设工程

    太行山大峡谷也是古往今来的要道,区内村镇建设和景区开发程度较高,相关交通路线、水利设施、旅游项目及城镇配套设施的建造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边坡工程爆破、岩体开挖、筑坝修路等工程活动,触发坡体的松动并加剧岩体结构的劣化,降低了原始山体坡体的地质稳定性。

    通过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崩塌灾害的详细调查统计,查明区域内共发育大小崩塌灾害318处,以高位中-小型岩质崩塌为主,主要分布于海拔700~1100m之间,平均落差约120m,最高可达300m以上。太行山大峡谷崩塌主要集中在峡谷景区段和郊沟河谷两侧崖壁,以倾倒式、坠落式崩塌破坏居多,滑移式、错断式数量少但规模大(表1)。太行山峡谷的崩塌具有群发、多发和原位复发的显著特点,沿河谷成带状密集分布(图2),其堆积体通常为多次小规模崩塌累积形成。

    表1 太行山大峡谷崩塌特征统计表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collapse characteristics of Taihang Mountain Grand Canyon

    2.1 大峡谷崩塌灾害分布规律

    2.1.1 崩塌和山地地貌共生

    大峡谷崩塌与太行山地形地貌关系密切,在峡谷陡峭崖壁和碎裂的坡体上崩塌群发,同时崩塌使边坡不断后退,峡谷地貌进一步发育扩展。从峡谷形态而言,崖壁坡度81°~90°,壁面形态多呈劣弧形、局部呈锯齿状,崩塌多发育于崖壁中上部,落差80~300m,崩落岩体规模较大且数量较多,危险性大;
    岩质斜坡坡度40°~60°,局部岩体裸露,多发育小型崩塌,坡体上植被覆盖率高,在植被的阻挡作用下,崩塌危险性较低。大峡谷这种阶梯状地形,其上部崖壁崩塌一旦发生,常常诱发下部崖壁产生链式崩塌。

    2.1.2 崩塌沿河谷和断层密集分布

    断层活动导致岩石破碎,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使断层带岩体的力学性能进一步降低,更容易发生崩塌。5大峡谷景区及郊沟河河谷区内小断层均有密集发育,崩塌发育数量占总数的67.2%,以中-小型崩塌落石为主,分布于断层上及其附近约100m范围内。红豆峡内小断层发育最为密集区,峡谷蜿蜒曲折,区内中-小型崩塌数量最大,占比约25%,其次为八泉峡、青龙峡、郊沟河等其他区域;
    大峡谷内大型崩塌均发育于景区东部杨家池-黄崖底区域性断层影响带上(图2)。断层是边坡区域性失稳最重要的影响要素。

    2.1.3 崩塌发育与软弱岩层分布密切相关

    太行山地层是软硬相间的结构,岩石成分变化导致岩石强度变化。泥岩、泥灰岩、页岩等软岩和硬岩中的软弱岩层的风化侵蚀和泥化作用极大地启动了崩塌,并制约了崩塌发生的位置,使得这些岩体的强度和表部稳定性变差。大峡谷崩塌主要为岩质崩塌,碎石土类崩塌仅1处;
    在大峡谷内灰岩区崩塌约占95.91%,其他岩区分布较少。崩塌通常发育在张夏组、赵家庄组、常州沟组、大河组等地层硬岩中,其下覆软弱易风化的泥岩、泥灰岩、页岩被侵蚀形成凹腔,孕育了崩塌落石的发展空间;
    硬岩沿着节理裂隙张裂和岩体卸荷裂隙碎裂,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失稳崩落。

    2.1.4 崩塌群发性与气候关系密切

    大峡谷的山区气候易凝云致雨,同时大峡谷流域大,汇水面积广,在夏季集中降雨时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水地表水相互补给、运移复杂,因此大暴雨或集中连续降雨以及山洪灾害诱发崩塌群发。每年7~8月降雨相对集中、势急而量大,崩塌沿峡谷陡壁带呈现高频多发、规模较大等特征;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气温长时间持续零度之下,因此岩体冻胀作用明显,崩塌数目较少但体积较大;
    并在每年2~3月冰雪消融时期,大峡谷两岸也会产生大量崩塌,以小型落石为主。

    2.2 大峡谷崩塌发育特征

    大峡谷边坡变形和破坏与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密切相关,依据太行山大峡谷崩塌空间分布和致灾效应将其划分为陡壁崩落带、梯形崩石链、碎裂崩滑带、水岸崩塌带等4种类型。

    2.2.1 陡壁崩落带

    2.2.2 梯形崩石链

    太行山大峡谷内阶梯状地貌尤为突出,陡壁和斜坡交互层叠,峡谷顶部的岩体沿节理裂隙被切割成块状或柱状后易发生风化剥落或卸荷坠落,岩体自上部崖壁崩落后在下部斜坡弹跳、滚动,并进一步撞击和带动下部的各阶崖壁块石脱落后向下继续崩出,形成梯形崩石链,最终堆积坡脚河道,如遇暴雨,缓坡表的崩积物极易被冲蚀搬运至河道,并易造成拥堵。青龙峡周围的山体崩石链极为发育,如位于大河村东的郊沟河南岸的层状陡立崖壁崩塌(图4)崖壁岩体层理近水平,发育一组近垂直共轭节理,卸荷裂隙宽度可达40cm以上,泥和碎石填充。陡崖上部岩体受构造和卸荷节理控制而破碎成楔形体,在降雨等作用下发生坠落;
    下部崖壁主要发育典型柱状倾倒式崩塌,崩塌岩体体积可达100m3以上。崩坡积物中块石含量占70%~80%,黏土含量较少,胶结程度低。曾于1996年、2016年及2021年的3次强降雨时,该段崖壁发生大规模崩塌,形成坡面碎屑流并拥堵部分河段,最终于坡面形成铲刮沟槽(图4)。崩石链往往具有早期隐蔽、崩塌规模大、致灾性强的特点。

    2.2.3 碎裂崩滑带

    大峡谷东部区域大断层的活动使大峡谷东部地域部分边坡岩体极为破碎、呈碎裂结构(图5),或部分岩体崩塌成规则块体并堆砌成陡壁状(图6);
    边坡缝隙经泥质碎石填充,胶结程度较低,易受地表营力而发生崩滑,形成小型碎裂状岩体崩滑带。如黄崖底-杨家池区域性断层上盘的杨家池灰岩崩塌(图5)其西为区域性断层、南临河谷;
    高约120m灰岩质斜坡体上常发育体积约1m3楔形体及块状体滑移式崩塌。斜坡体受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上盘效应明显,节理裂隙密集,隙宽1~10cm、泥和碎石填充;
    堆积物中黏土、黄土含量较多,结构松散(黄达等,2009)。大河村佛寿塔旁崖壁(图6),为石英岩状砂岩质边坡受河流掏蚀其基底(Arz)片岩而发生滑移式崩塌碎裂堆砌形成,其长约100m、高约96m,堆积块石体积普遍为10~30m3,裂隙宽度10~50cm,少量泥质填充并生长有灌木丛。崖壁岩块易受地表营力作用而再次滑移,损毁旅游步道及河道。

    2.2.4 水岸崩塌带

    大峡谷景区内多处河道筑坝或筑堤形成库区和狭长的水岸带(图7a、图7b),并被开发成观光旅游场所。水体两岸高陡崖壁上密集发育小型块状滑移式或坠落式崩塌,沿河道两岸呈线性带状分布,形成水岸崩塌带,危及下方游客所乘船只或竹筏等的安全。如八泉峡水库崩塌带(图7a),崩塌平均落差约124m,河道长约1.4km、宽约70m;
    崩塌主要成型于两岸厚层鲕粒灰岩崖壁中上部,多为楔形体或块状体;
    岩体发育一组竖向共轭节理及卸荷裂隙,裂隙宽1~10cm并充填少量岩屑及泥,崖壁转角处及顶部卸荷作用明显、根劈作用强烈。

    崩塌的成因机理、规模、发育程度复杂,不同地区崩塌发育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大。经调查研究分析,太行山大峡谷内崩塌的主要孕灾因素为地层岩性差异、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组合,主要诱灾因素为地表营力和人类活动。

    3.1 地层岩性差异是崩塌发生的物质基础

    大峡谷阶梯状地形地貌的演化受到软岩和硬岩的交替沉积的控制,岩体在构造运动及差异风化作用下表部岩体强烈破碎,整体地层岩体脆性显著。其中的泥岩、页岩及薄层灰岩等软岩抗风化能力弱,强度弱于其上、下层段的硬岩岩体,其碎裂后被强烈剥蚀而形成“空腔”,使得上覆中-厚层坚硬岩体悬空,这些岩体的节理裂隙在卸荷作用下加速拓展,岩体的稳定性变差,常孕育危岩体。同一套地层也存在岩石成分的变化,如部分区域发育的条带状含泥质的软弱夹层,岩石成分差异导致岩石强度变弱,在降雨、振动的作用下容易失稳崩落。

    3.2 地形地貌是崩塌致灾强弱的决定因素

    太行山河谷深切,独特的嶂谷高崖地形控制着峡谷区的崩塌路径、致灾过程和灾害效应。大峡谷地区高陡的地形使山体顶部岩体具有更大的势能,对崩塌的致灾效应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张永双等,2021)。此外,高陡地形处更为强烈的寒冻风化和重力卸荷作用加速了表部岩体破裂变形,引发更加高频的崩塌。

    3.3 岩体结构组合是大峡谷崩塌的控制要素

    经调查统计,区域构造作用产生较高地应力促使峡谷岩体应力集中并生成各类表生结构面。大峡谷内岩体结构具有相似性,其地层近水平发育,在峡谷下游段受断裂带影响而地层倾斜,倾角约为2°~10°。同时区域内主要发育了一组共轭节理,其产状分别为10°~45°∠70°~90°、270°~315°∠75°~90°(图8)。同时大峡谷内杨家池-黄崖底区域性(图6)断层两盘相互挤压,致使断层影响带上的崖壁和陡坡岩体碎裂,稳定性进一步下降。总体上,共轭节理、卸荷节理、表生裂隙及岩石层面等结构面相互组合,共同控制着岩体的拉裂、滑移、剪切破坏,制约着坡体的完整程度及劣化失稳进程。

    3.4 地表营力对岩体解体起关键作用

    峡谷区冬末春初时冻融风化作用强烈、夏季干湿循环加剧。峡谷在冬季为冰雪覆盖,岩体中裂隙水冻胀“楔劈”作用使其完整性降低;
    春季冰雪消融,水渗入岩体,形成水压力并产生润滑作用,降低岩体强度。夏季气温变化速率快、降水率高(图9),岩体胀缩效应极为强烈(叶四桥等,2021)。岩体中可溶于水的基质在干湿交替作用下逐渐溶解,使得岩体产生细观裂纹并逐步贯通后崩解(高文华等,2021)。反复的冻融与干湿循环作用,使得表层岩体裂隙持续扩展并最终贯通导致崩塌。此外,暴雨诱发的地表径流及洪水增大了山体的外部受力,促成其表层岩体内部结构面的发育延伸,使得岩体最终失稳致灾。

    3.5 人类活动对崩塌诱发作用明显

    随着太行山大峡谷区内村镇和旅游业的发展,各种管线工程建设活动频繁推进,极大地扰动周围地质环境,改变了其原有的力学状态,极大地降低了其坡体稳定性;
    同时,人员流动及车辆过往产生的振动和荷载,进一步扰动岩体致灾。

    大峡谷区域高陡岩质斜坡广泛分布、峡谷众多、断裂发育密集、气候变化明显,岩体在内外营力作用下不断劣化,因而崩塌地质灾害发育。通过现场调查,依据崩塌孕育的环境地质条件和岩体崩落后的运动轨迹和对承灾体的效应,将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区域内崩塌成灾模式划分为崩落滚石型、崩链型、碎裂溃散型、落石涌浪型等4类(图10)。

    4.1 崩落滚石型

    崩落滚石型崩塌是崖壁临空面上发育的单个或多个危岩体脱离母岩崩落并沿坡表滚滑后堆积坡脚的现象。崩塌体由于崩源高程、块体大小及破坏失稳过程、坡脚地形等差异,导致其对下部承灾体的破坏程度、影响范围不同。陡倾状崖壁经结构面切割成不连续块体,使得崖壁大部分岩体在自身重力卸荷作用下,裂隙向上扩展并导致岩体坠落;
    局部崖壁岩体在差异风化作用下,裂隙向下延伸,并在重力作用下向外拉裂倾倒崩落。岩体失稳抛出后撞击、损毁地面建筑设施;
    或坠落于堆积坡体面上弹射、翻滚并铲刮坡体物质损毁房屋等建筑设施和压覆道路,阻塞交通(图11)。

    此类崩塌防治要综合考虑坡体和承灾体实际情况,进行以防为主、景观化治理的综合防治(杨志法等,2018;
    崔凯等,2020)。对崩落区威胁重要通道和码头要进行边坡治理,包括支撑、锚固、封填、灌浆、排水及清除等技术;
    但若崩源高度太高、崩石块体小,一般采取被动防护,包括监测预警,修建棚洞,拦石墙(堤),加强拦挡和抗撞击能力;
    在暴雨季节应适时关闭景区并限制人员进出,开展崩塌灾害动态监测。

    4.2 崩链型

    大峡谷崖台梯叠,软硬岩在差异风化和侵蚀作用下软岩堆积成斜坡、硬岩成陡崖。崩链型崩塌是阶梯状地貌上发育的崩塌块体在坠落过程中带动下部多阶崖壁上岩体崩落的现象。顶部坚硬岩体卸荷裂隙发育较深且宽,基座软岩被压裂、风化剥蚀致使其上部硬岩悬空;
    暴雨时节,岩体在地表径流的冲刷、雨水浸润和重力卸荷作用下,竖向裂隙延伸拓展并最终坠落,在下方斜坡坡表弹射、翻滚并铲刮坡积物;
    运动至下一级硬岩崖壁时,撞击并使得其坡肩岩体倾倒,引发又一级的崩塌,使得崩塌沿阶梯状坡面逐级增大。崩塌体裹挟大量坡体物质形成坡面碎屑流,规模逐渐增大,压覆坡体上的公路并最终汇入河道,可能形成堵河效应(图12)。

    此类崩塌灾害在暴雨时段高发、规模大且致灾效应强烈,因此对气象降雨的监测预警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可采取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崩塌预测模拟。对风险高的范围内采取主动避让,辅以工程防护(杨志法等,2018),同时在雨季严禁村民在斜坡上的活动。

    4.3 碎裂溃散型

    碎裂溃散型崩塌是紧靠断裂处岩质斜坡体上的碎裂状岩体崩落的现象。斜坡体在断裂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下,其节理裂隙发育密集且贯通性好(图5)泥质及岩屑填充裂隙,胶结程度中等,整体表现为“裂而不散”(冯文凯等,2018)。经雨水入渗裂隙润滑结构面并使得岩体自重应力增长,导致岩体结构面拓展延伸,致使大块碎裂岩体拉裂失稳后滑移抛出,撞击下方斜坡体而解体并且随破碎坡体倾覆邻近民房及道路设施,危及人居及通行安全;
    或地面振动使坡体的碎裂岩块启动崩落,在坡面上多次弹射后撞击路面或房屋(图13)。

    此种类型崩塌单体较小但频发性极强,因此采取主动避让原则,搬迁出危险地带(杨志法等,2018);
    如不能,可安装岩体位移监测仪器进行预警,在交通路线处设立警示牌引导快速通过,如规模小可加固公路挡墙,结合人员定期检查进行灾害监测。

    4.4 落石涌浪型

    崩塌体坠入水域并导致涌浪对水面和岸上的设施和人群构成严重威胁。河湖岸坡岩体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及自身重力等多营力耦合作用下,岩体沿着节理裂隙向下拉裂或卸荷后崩落水面上;
    而崖壁下部灰岩岩体处于水位消落带上,其在水体溶蚀、水动力等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凹腔,导致上部岩体悬空。若底座软化或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裂隙持续扩展贯通,岩体倾倒失稳或崩落后坠入水中拍击水面形成规模大小不等的涌浪倾覆或撞击船只,对景区来往游客安全构成撞击和溺水等危险(图7,图14)。对于此类崩塌而言,其致灾频率较低,故而遵循避让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可以模拟计算崩塌隐患体的致灾范围,拟制特定航线及特定通航时间以降低风险,必要时可主动清理危险岩体,保障水面安全。

    本文在太行山大峡谷区域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基础上分析了其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山岳峡谷型景区的崩塌灾害成灾模式。

    (1)大峡谷区域崩塌灾害多发生于断层密集的峡谷地带,集中分布于海拔700~1100m范围内,以累进性高位中-小型崩塌为主,在大峡谷东部区域性断裂带上发育有3处大型崩塌。每年7~8月雨季崩塌多发,以倾倒式、坠落式为主要破坏模式。

    (2)大峡谷景区内崩塌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受到地层岩性差异、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组合等孕灾主控因素影响,地表营力和人类活动是触发崩塌的直接因素。从致灾地层上来看,灰岩区为主崩源区,石英砂岩和石英岩状砂岩区为次崩源区,泥、页岩等软弱岩区为崩塌诱发区。

    (3)太行山大峡谷内崩塌灾害发育和分布受不同区段环境地质条件控制,可分为陡壁崩落带、梯状崩石链、碎裂崩滑带、水岸崩塌带等4种类型。依据崩塌体失稳成灾的运动轨迹和对承灾体的效应将区内崩塌成灾模式归纳为崩落滚石型、崩链型、碎裂溃散型、落石涌浪型等4种类型。

    (4)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崩塌频发且具有典型性,威胁性大,因此景区规划建设应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合理避让,对崩塌灾害治理根据实际场地需求因地制宜,采取重点监测、及时预警、主动和被动防治结合的多元防控措施。未来将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景区崩塌的成因机理、风险预测等问题。

    猜你喜欢 崖壁太行山大峡谷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大峡谷金秋(2022年4期)2022-08-10沙燕:崖壁建筑师科教新报(2022年28期)2022-07-08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太行山写生》青年文学家(2021年29期)2021-11-19天地造化多奇妙——鄣山大峡谷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会下蛋的崖壁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0年11期)2020-04-06崖壁公寓历险记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19年9期)2019-10-22太行山(外二首)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预应力锚索技术在旱码头崖壁工程中的应用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14期)2017-01-05
    相关热词搜索:太行山崩塌成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