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3-03-10 10:2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许志达

    (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在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时,必须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从而合理地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企业要从内部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入手,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价,从而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达到最大程度。

    2.企业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企业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的对策和计划。通过对财务内部风险进行科学的预算与方法的研究,既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识别,又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以减少成本和经济损失。

    (1)融资的风险。融资风险的涵义是指在融资、负债运作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状况会产生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负债规模、偿债能力等。随着负债规模的增加,利息成本也随之增加,从而使企业的利润降低,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2)投资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在企业内部或外部进行的投资活动所产生的利润有可能下降,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方面。如果投资者在做决定时出错,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特定利润和获利能力。

    (3)经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在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流动资产的构成,以企业的库存和应收账款为代表,如果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不好,那么企业的流动现金就不够,这将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

    1.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差异

    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主要是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管理。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此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流程也是不同的,风险管理必须预先设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策略安排,再进行评估风险、聘用人员、财务预算及行政管理。而内部控制则是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制度的执行。

    2.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无论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都是以保护和发展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使企业的各项措施和计划得以有效执行,同时也是通过管理来确保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好的发展。无论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都可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企业依法运作、科学管理的基础。有效地运用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的经营合法、合规,以及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最大化的收益。同时,企业的合法经营,财务的真实性与利益的最大化,也是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要确保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基本的保障,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也可以有效地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可以使企业的风险降低到最低,从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

    1.建立组织控制的风险管理

    首先要确立职务分离的控制机制,实行职务分离的关键在于实行“内部制约”。这就需要两个或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以防止各部门的工作分开,从而实现各部门的工作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体系,必须确保不相适应的岗位划分原则,即任何工作都不能以个人的观点为基础。职务共享系统也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消耗,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特征和业务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个合理的职位分离机制。岗位责任体系应当坚持权责统一、责任分明、责任相称、职责相称、职责清晰。企业实行岗位责任制,所有的工作都要由专门的人来做,这样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一旦出现危险,就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另外,推行岗位责任制能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在设计商业过程时,必须考虑到成本、时间、价值和响应速度。

    2.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人事控制

    首先是员工招聘体系的建立,为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业务,招聘人才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吸引高质量的人才,企业往往采用较为严格的聘用流程。但很多企业,在招收新员工的时候,都会对他们管理松懈,让他们失去了可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招聘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门的所有人要共同努力,从素质、业务、技术等方面全面培养、测试、考察和试用人才,确保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此外,企业还应对员工进行业务能力、风险意识、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个员工都能尽职尽责。再就是要健全员工的考评体系,可以说是最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式,必须明确员工的考核指标,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2]。

    3.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金融控制

    企业的财务控制必须从全面的预算管理入手,而预算的制定则是对财务进行事前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企业的财政预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编制好了预算,就可以明确控制目标。一要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从销售、采购、生产等各个方面入手,及时反馈预算成果;
    二要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加强对企业的内部审计,使企业的经济运行更加规范。同时,要树立员工的风险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此外,还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并加强对会计的控制与管理。建立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是把风险和金融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通过预测和预防金融风险,根据预测进行风险决策,对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最小化财务风险。

    我国的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企业常常不去想如何进行事前的控制,而只想着事后的责任,无法从根源上减少企业的风险。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缺少量化的风险管理决策。由于受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因素的制约,许多企业只能通过经验分析来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计量,缺乏定量的分析,使得风险预警工作难以进行。人才的综合性不足。由于人力资源激励和制约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具有经济、法律、金融、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员的大量流失。缺少对风险的有效管制。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个有效的监督环节。在内控方面,部分企业存在着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从外部管制的角度看,对企业相关法规、制度执行程序等方面进行监督,对其进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当前,这两类监管力量较弱,监管工作相对滞后[3]。

    1.企业缺乏对风险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与境内居民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还要考虑到来自境外非居民企业的巨大压力。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都比较薄弱,思想比较落后,对其关注不够,有的企业对其风险的理解还停留在财务层面,并不能完全理解。同时,在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中,也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许多企业为了避免风险,盲目的运用理财产品来规避风险,并没有意识到金融本身的高风险,因此,如果仅仅是为了控制风险,那么就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

    2.企业治理体系不健全

    要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得到有效的运作,就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组织机构,这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企业内部管理的实施者和管理者都是由管理者组成,但如果企业自身的权利设置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使其难以迅速、高效地执行。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战略调整都是由董事会来决定的,而董事会的职责就是监督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但由于董事会制度还不健全,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3.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现代化,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必须对自己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都不具备足够的独立性,不能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和风险管理。有的企业没有足够的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有的企业没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风险,无法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信息,甚至在日常的运营中,都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所以,风险的控制也是徒劳的。这一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中十分常见,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并对其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4]。

    4.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不健全的风险管理机构。由于我国许多企业的风险管理体制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绝大多数企业在承担风险时主体不清,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工作流程等都不清楚,更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来进行风险管理。有些企业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但大多数都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主体不明确。

    5.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理解

    企业必须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来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从而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而在我国,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导致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不足,反映出了较差的控制环境。很多企业都不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不会去关注,也不会去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的员工出现了滥用权力、员工缺乏培训、企业文化、管理能力差等问题。而且,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些企业虽然成立了董事会,但却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力,不能在企业的运作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更加恶化。因为企业不注重企业的内部环境,所以员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就不那么重视了,比如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的时候,经常会粗心大意,不能集中精力,不能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这就造成了企业上下缺少实施内部控制的根本原因。

    1.持续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认识

    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是确保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而风险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的执行和制定,是保证企业快速长远发展的根本。因此,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科学、高效、全面地进行风险管理,就要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而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就要建立一个良性的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就要让所有的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管理的意识,把风险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多个环节融合起来,用行动去引导意识,用意识去指导企业的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正确执行。

    2.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1)实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内部控制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其付诸实施,才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

    (2)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检查和评价,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企业应定期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状况,以确保其运行和持续改进。对于违反规定和制度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处罚;
    对于那些尽职尽责的人员,则要给予一定的奖赏,这样,就可以在压力和激励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内部的控制。

    (3)强化内部审计,强化事后监管。强化监管,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控。因此,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绩效进行持续的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相关的控制环节和措施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促进其合理、高效的运作,实现预期的控制目的。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关注。在审计、纪检等部门的领导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管理,不受审计单位的制约。审计委员会的内部监督,主要有内部例行审计、离任审计、举报的落实、会计凭证、会计报告等。要在“查”中形成一条有效的监督防线[5]。

    3.改进风险管理系统

    风险控制系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系统,它涉及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等方面,简单的风险控制系统并不能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减少企业的风险。首先是要完善自己的风险辨识机制,而风险辨识是企业运作的基础,企业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内部管理方式,分析每一项投资的风险,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其次,企业要完善风险评估的程序,它的本质就是要给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而风险评估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最后,要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就必须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风险管理系统。

    4.建立内部控制的持续风险管理机制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一家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内部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综合素质、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视与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功与发展。纵观国内企业,多数企业经营者缺乏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解,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专业素质、内部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

    (2)企业全体员工要参与内部控制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不是仅涉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是涉及所有人的主动参与。企业的管理层要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显然是非常大的。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员工加深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主动配合企业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组织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就如何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企业应将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以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这不仅要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还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之成为风险管理的土壤,这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认识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5.加强企业环境构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地进行和执行,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要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最佳化,就必须要构建健全的企业治理体系,强化企业文化,同时还要将各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要想达到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目前,我国的企业治理结构未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层的领导地位,确立管理层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其次要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引进独立董事来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也要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建立专门的董事会,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重视企业的发展,又要重视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增强企业的道德观。只有如此,才能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一个良好的伦理环境,从而使企业的团队精神与文化得以建立。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目标一致、价值观一致的时候,内部控制的实施就会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企业的文化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环境。

    (3)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想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必须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严格地管理,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

    (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员工之间的感情沟通,使员工团结一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基于“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治理体系,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6.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各个层面提出要求更高

    目前,我国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境内企业之间的激励竞争,还有来自世界各大境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各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在风险控制点上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采取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等多种风险管理手段,以防范和控制企业在运营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要确保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够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并贯穿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7.完善企业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风险评价之上的,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必须对风险有一个全面的、及时的、准确的掌握,并及时地掌握风险,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又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1)设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企业发展状况、综合资产状况、发展环境等因素的风险预警指标。

    (2)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在企业风险预警系统中,风险预警指标的权重体现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在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指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主客观两种因素。在确定企业实际风险预警指标权重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状况,将两种预警指标的权重相结合。

    (3)构建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在企业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中,采用了模拟法和评分法,建立模型的准确率相对较高,但需要大量的样本资料,这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而评分法则是通过指数法来反映企业的风险,其方法简单易行,切实可行,能为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在最短时间内作出详尽的分析。在确定了预警指标的方法之后,必须建立一个企业的预警指数评估标准。

    (4)加快企业财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各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使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能够顺利的运作,能够有效的防范和预测,就必须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对企业的风险的动态监测、电子记录、数据处理等,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5)健全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的组织结构。在企业建立了风险预警系统后,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对风险的预警系统的需求,建立起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从而对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的组织架构上,应注重实用性、系统性、效率,并在组织架构上实现全面的风险预警。

    (6)提高企业的整体人员素质。要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足够的数据。只有通过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使管理层清楚地了解企业的风险,使其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风险,并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和运营中来,从而保证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转。

    总之,在企业的运作与管理中,要有识别、分析、评估各类风险的能力,才能有效地运用各种内部控制手段,制订风险管理的战略与方法,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是企业谋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企业,保证企业能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期)2016-01-14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相关热词搜索: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