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阐释

    时间:2023-03-10 13:3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杨晓茹

    (贵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网络空间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深入研判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一系列网络空间发展和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国际社会愈发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互联网领域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并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同,认为习近平的主张为国际网络空间的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是基于国内外网络空间治理的难题和治理体系变革的现实需要,旨在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网络空间,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的生成背景、主要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不仅对网络空间治理的理论研究有所助益,也可以为推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变革提供实践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1]206。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也成为地区和平稳定的潜在威胁。近年来,国际社会不乏将互联网当作政治运动工具的实例,如发生在中亚和东欧国家的颜色革命、西亚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之春”等事件,都是利用互联网掀起的政治风波。此外,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治理理念和治理认知上存在着较大分歧,是引发国家间冲突不断、国际矛盾升级的重要原因。同时,互联网发展不平衡、治理规则不健全,全球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网络霸权国家主导的网络监控引发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也充分暴露出互联网领域对更多合作和协调的迫切需求。因此,要打造安全、公正、合作、共赢的网络空间,需要具有大国担当和天下情怀的理念来引领。正如刘云山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了人们生产生活空间的空前拓展,是人类共享的新家园。把这个家园建设得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责任,也是我们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出发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其理论来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旨在促进国家间建立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发展目标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愿携手国际社会,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以坚持网络主权为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走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目标。由此可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根本目标上相一致。可以说,网络空间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另一平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不同表现形式。

    中国的网络空间治理经验是其实践基础。中国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自身的整体资源和国际实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中国接入互联网20多年来,对互联网的认识经历了从技术到工具、从工具到虚拟社会、从虚拟社会到人类生活的新疆域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面临网络治理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网民数量第一、电子商务总量第一、电子支付总额第一的网络新兴大国,数字经济规模也跃升为世界第二位,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和治理成果令人瞩目,足以说明中国有能力也有实力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作出贡献。

    中国始终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各国分享经验和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各国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2]连续举办的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全球共享共治搭建了平台;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信息化建设,为沿线国家打造了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
    在G20峰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框架内,中国都大力推动信息领域国际对话机制,展现了中国正以开放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的治理。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但创造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创造的。同样,人类对网络空间共同的价值需求也产生于当下的国际环境和社会背景。当前,国际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开放性特点日益显著,主权国家对网络空间的认知也开始转变,诸如法国、芬兰等最初不主张治理的国家也开始加入网络空间治理的行列。但现实情况是,新兴的网络大国及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网络空间的依存程度不断提升,现行的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水平远滞后于网络空间的发展速度,国际社会需要摒弃冷战思维和网络霸权思想,寻求一种参与主体被广泛认可、可以促进各国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共同意识和原则,并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共同规制和规范,这是人类在网络空间所寻求的共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虚拟空间的延伸,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网络空间的具体内容呈现,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发展目标,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绘制了新蓝图,指明了新方向,这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所在。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不断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实施网络强国战略。[1]206

    首先,承认每个国家都享有平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是基本尊重,是结成命运共同体的首要前提。在网络空间,各国应享有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的权利,具有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管理模式的权利,同时享有平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一历史阶段,网络空间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家必须治理的重要对象之一。他表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3]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网络主权意识的倡导下,更多国家开始强调尊重平等参与互联网治理的权利,接受在尊重主权和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基础上加强合作这一理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目标在于共同发展,而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促使观念更新和规则革新,推动技术的全球分享,从而实现全球普惠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创新发展”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网络技术的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失去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设想难以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优胜劣汰,不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是对不断扩张的网络空间治理理念的创新,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在网络空间并不适用,治理网络空间、建立网络空间秩序需要创新思维、更新治理理念,促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新兴互联网国家的共同诉求。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实现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当前,网络空间的发展现状距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目标还很远,尤其以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最为突出。网络关键技术被少数国家掌控,网络资源分配不平等,数字鸿沟现象普遍,导致网络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互联网接入水平低,网络基础设施落后,这些国家在网络空间中不具备话语权,更谈不上网络空间的共商、共建和共享。命运共同体思想跳出了单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认识局限,把全人类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立足世界整体性发展,认识和处理复杂的世界事务和国际关系,强调以国家、民族、宗教或其他集合体为表现形式的人类活动应谋求全人类的共同福祉。[4]历年来中国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共享态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表示的,“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支持,共同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5]。

    构建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是全人类的目标追求。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网络安全问题等非传统威胁持续蔓延,都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泄露、网络窃密、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是每个国家都在面临的难题,网络攻击、网络监听、网络监控以及网络恐怖主义危害着国际和平,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中国的态度是坚定和明确的,即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论述的核心指向是为了回应网络社会的现实性问题。互联网无形地把全人类纳入网络空间,这不是人为的选择,而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人类正在共同面临着如何应对网络安全、资源分配、信息共享、创新发展等问题,亦即,网络空间中的人具有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利益追求。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6]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信息化潮流,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如何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是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的过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蕴含着当今互联网时代人类利益攸关、命运相通特征的倡议和方案,充盈着对人类共同命运与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彰显了中国方案的智慧与担当。[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呼应了中国共产党在现实空间的治理思想。与现实空间一样,网络空间既提倡自由,也要维持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他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能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在网络空间,现有的治理规则之所以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一方面在于单边主义盛行,现有的治理规则主要由美国及其少数志同道合的国家所主导,未兼顾其他国家的主权和资源分配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于国际社会不能充分调动大家共同治理网络空间的积极性,造成各国“自说自话”的局面。因此,创新治理理念、推动治理体系变革不仅是现实空间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呼应了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自由、平等和意志的统一才能构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全球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即全球治理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大家一起建设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由此产生的成果也将由大家一起分享。与此呼应的是,他所倡导的网络空间“四项原则”是在各国主权、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各主体之间产生的主动合作和构建网络秩序的意愿,使人人都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人,确保人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实现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确定的建设以人为本、面向发展、包容性的信息社会目标。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以网络空间主权平等和共享发展红利的理念,取代了传统的由个别国家主导、以西方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中国主张’把一国网络空间利益同各国网络空间利益结合起来,把一国网络空间发展同各国网络空间共同发展联系起来,奏响了实现各国网络空间共同发展繁荣的时代主旋律,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努力完善全球治理、与各国携手应对互联网挑战的自觉担当,是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呼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新型国际关系强调遵循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即尊重国家主权,尊重各国按照各自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世界命运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国际事务由各国商量着办;
    摒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传统思维,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合作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四项原则”指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明确地呼应了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实践的主体是人,在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正确的前提下,实践的结果还取决于人在实践过程中的选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从理论走向实践,除了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引之外,还要明确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要避免理论失败在实践阶段,就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走对路,即用正确的行动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构建多元主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除了以国家为核心主体外,还应统筹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有序、有效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空间治理的主体应该是多边参与的,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的原则,不应由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5]当前,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建设和治理方面都积累了经验,如成立专门的网络空间治理机构,出台相应的网络空间治理法规,重视各部门之间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协同作用等,这些建设和治理经验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平台分享。只有充分发挥各国的主体作用,才更有利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充分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由大家商量着办。

    打造对话平台,增强主体间的合作和共享意识。沟通才有共识,合作才能共赢,网络空间需要各国共建、共治和共享,才能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而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成为扳倒他国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中国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者、建设者和维护者,也是重要的分享者:“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行的信息化建设,强调在基础设施层面实现互联,为沿线国家打造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连续举办了四届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的担当意识和合作诚意;
    在G20峰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框架内,中国都大力推动信息领域国际对话机制。通过互联网建立各种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使人民通过网络实现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扩大“朋友圈”,建立网络文化共同体。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举办的“互联网文化与传播”论坛、“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就是一次结合互联网和文化传播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各类文化交流网站、文化交流组织的建立,积极推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

    以“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行动准则和导向。面对网络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际社会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四项原则”是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遵守的原则。离开这“四项原则”中的任何一项,共享共治的网络空间目标将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倡导‘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就是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10]。“五点主张”分别从基础建设、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安全保障和治理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方案。

    推动制定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制定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是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抛开技术层面的协议和规则,公共层面的政策和规则在网络治理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主张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互联网公共政策。网络空间公共政策和规则应包含能被普遍接受的国际公约和主体间的行为准则,其中,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应着重从两个层面建立:第一个层面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对话合作应遵守的规则,即建立民主、接受度高的秩序和规则,保证国家间的交往和平有序;
    第二个层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应遵守的规则,即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坚持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序交往,网络命运共同体机制才能有效运行。

    中国是网络空间的建设者、维护者和贡献者。近年来中国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网络外交政策,提出应“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

    2017年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提出在和平、主权、共治、普惠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推动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并从九个方面提出了中国推动并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行动计划,其中就提出了构建以规则为基础的网络空间秩序,拓展网络空间伙伴关系、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结合当今世界多元化新态势,立足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网络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从首次提出到获得国际认可,有力地打破了传统国际社会中西方主导的话语格局,对中国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发挥更大作用、打开国际网络话语权的通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为人类向何处去提供的睿智方案,彰显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意蕴,[11]意味着整个人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日益紧密的共同体,只有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心地位,才能真正把握世界的本质和未来。[12]网络空间的兴衰事关国家的发展大局,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发展需要和可能,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臝得主动,推动全球数字化发展,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命运的更迭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9-10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信息安全研究(2018年12期)2018-12-29命运秀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国军转民(2017年9期)2017-12-19命运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相关热词搜索:共同体阐释总书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