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大数据时代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审视*

    大数据时代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审视*

    时间:2023-03-27 12:2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王威峰,金 玲

    (1.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2.长沙理工大学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76)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并将“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1]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为新时代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和有力的技术支持。已有研究多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围绕分众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总体来看主要集中于“如何分众”的实践问题,而对“为什么要分众”“为什么能分众”等理论层面的问题关注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大数据时代背景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与大数据技术特征之间的逻辑关联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大势,深刻认识大数据时代实施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科学把握其内在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探索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去中心化”“非线性”的传播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开放、平等、共享的生活环境,人们更加自主地利用数字资源,受众群体呈现出显著的分众化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因应主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呈现出鲜明的分众化发展趋势。

    (一)数据信息“去中心化”“非线性”传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分众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以信息传播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线性信息传播模式。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赋能下,信息传播内容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趋势更具个性化特征,人们对信息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接受信息、接受何种信息、何时何地接受信息,只有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才能被接受。且在此过程中,人们已不再单纯是信息接受者,还是自主的信息传播者,人们可以在法制的框架内自由表达观点,自主发布信息。可见,网络信息技术极大强化了人们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性,信息传播呈现出显著的“去中心化”和“非线性”特征。如微博、豆瓣、微信等应用软件对信息评论功能的开放、信息推送功能的优化、信息发布功能的完善等,打破了传统“中心化”“单向性”的信息传播格局,为个人接受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网络空间。

    数据信息的“去中心化”“非线性”传播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者已不再是受教育者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唯一来源,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被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持续消解,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逐步得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坚持关注受众、围绕受众、服务受众的原则,科学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育人阵地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构建和完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平台,高度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身心需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多元发展态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分众

    与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相伴生的是人们思想的多样化、多元化演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31日在京发布了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2]互联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交融在一起,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冲击着社会的价值准则,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多元多变发展态势。如此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名誉被蓄意侵害、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被刻意抹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被无理质疑等事件,削弱了民众对我国革命历史的认知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此外,还有近期出现的“佛系”“躺平”等网络热词、人教版小学教材争议插图事件、针对“唐山打人案”的不同声音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加剧着当前社会多样多元的价值取向。

    在复杂的互联网大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也拥有着难得的创新发展机遇。多样多元的信息类型和信息选择加速了人们思想的多样多元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关注人们思想发生的复杂深刻变化,紧紧围绕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成长发展需要,采用人文化、个性化、艺术化的形式和手段开展育人活动,如充分运用各大互联网平台、应用软件,对于普通公民群体通过理论讲授、实地考察、网络宣传等方式进行日常性教育,针对政治立场存在严重偏差的教育对象进行专门的主题式教育等。由此,通过合理的方式,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价值引领,将社会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期待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分众,实现分众化发展。

    (三)人的圈群化生存样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分众

    人本身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圈”“群”之中,这种“圈”“群”既包括基于血缘关系、学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的自然“圈”“群”,也包括由网络技术与现实社会的深度交融催生的“朋友圈”“粉丝群”等数字“圈”“群”,数字“圈”“群”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的重要生存样态。人们圈群化的数字生存样态具有多重动因。首先,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为圈群化生存样态提供了科技驱动力。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精细的数据处理、精密的数据挖掘和精准的数据推送,使人们“沉浸和满足于一定范围内构建的虚拟网络想象空间,从而形成群体符号认同和价值认同”[3],进而推动圈群化数字生存样态的持续演进。其次,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圈群化生存样态提供了空间驱动力。网络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模糊了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的边界,这种多元开放的存在场域极易诱发“蒙面狂欢”的心理效应,个人可以挣脱现实社会复杂关系的羁绊,在其中充分表达自我、肆意张扬个性。同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自然法则在网络技术赋能下,使个性特点相似、兴趣爱好相投、发展需求相近的人冲破时空限制,实现自由联结,形成了一个个“圈”和“群”。最后,人们差异化的个体需求为圈群化生存样态提供了心理驱动力。数字化驱动下的新媒体,通过信息赋权使不同的利益主体获得信息传播主体身份,进一步强化了人的个性化特征,基于独特的思想道德观念、身心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的各种“圈”“群”应运而生。

    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观照人的圈群化生存样态,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精准选择教育内容、精准运用教育方法、精准施加教育影响,对不同“圈”“群”精准开展育人活动。首先,圈群化的自然生存样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分众。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等自然“圈”“群”,在大数据技术的赋能下,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把握不同“圈”“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其次,圈群化的网络生存样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分众。“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交往中自发形成的分众现象,网络“圈”“群”的存在为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网络“群”“圈”中的成员往往具有一定的共同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可针对“圈”“群”成员的共同特性开展育人活动,提升育人效率。最后,“圈”“群”中的个体特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分众。个人是受众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鲜活个性的受众,借助大数据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加精细地识别受众,更加科学地教育引导受众,针对个人身心特点,精准推送教育内容、呈现教育信息、评价教育效果,推动分众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

    大数据的技术特征表现为数字化和网络化,传播特征表现为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内容的海量性、传播方式的精准性和传播形态的融合性,人文特征表现为交互性和人本性。分众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具体差异,将其细分为多个不同类型的受众群,选取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教的需要与信息传播的精确性相契合

    大数据时代,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教的需要契合了信息传播的精确性特质。首先,信息内容的贴合性。信息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受教育的成长发展需要,进而向其提供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在人们思想多样多元多变的发展态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流于“大水漫灌”,而要采用更具针对性、层次性的“精准滴灌”,更好贴合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发展阶段的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其次,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传播的信息内容应符合客观实际,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采集教育信息,科学呈现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大数据技术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拓宽教育载体,以多媒体视频、照片等形式,真实记录和还原事实状况,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直观地将教育内容传达给特定受教育者。再次,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大数据技术能第一时间传达事件起因和第一手信息资料,及时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及时传递实现了信息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实时把握教育对象思想状况和社会热点,做到精准施教。最后,信息分类的精确性。大数据技术具有信息筛选功能,能帮助受教育者精确获取符合个人成长发展需要的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不同特征的信息科学归类,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精准筛选、精准推送,不断提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受教育者的匹配度,在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热情。

    (二)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差异的需要与信息类型的多样化相契合

    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之中。人类社会中的信息包含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等,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媒介。随着网络信息类型的多样化和信息内容的海量化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选择更趋向多元化、多样化,多元化、多样化的信息又反过来塑造着人们多元化、多样化的个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化需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是分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理念,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受教育者个体身心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借助不同的教育载体向受教育者精准施加教育影响,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与有效性。大数据时代,多样化的信息类型和海量化的信息内容为多样化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也就是说,网络世界中不同类型的数字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教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运用空间,以有效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为主的需要与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相契合

    “数字文明时代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及与各种算法携手共进,演绎出的数据革命的新形态。”[4]数字技术已经深度嵌入了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人们对于数字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传递有了更大的主体能动性。在数字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被大大拓展,传播信息的自主性大大增强,这彻底改变了过去人们从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被动获取信息的局面。现在人们除了可以从微博、头条、抖音等多种传播渠道获取信息,还可以利用这些互联网平台传播信息和生产信息,人在数字信息的创造和使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强调以“人”为中心,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受教育者进行分类,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在分众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为主”的特点充分彰显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为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育内容以受众需要为导向。受主客观环境因素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认知、行为规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需求也有个体差异,教之所需,才能补短板,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其次,教育目标以受众发展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塑造价值观念、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最后,教育方式以受众接受为导向。教育内容为教育对象所吸收的关键在于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要适当,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密切关注时代变革,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方法。可见,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为主的需要与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紧密契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大大提高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等相关信息获取的速度和精度,便于教育者利用数字技术对受教育者精准推送教育信息,将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为主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四)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细分受众的需要与数字生存的圈群化相契合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网络社交方式圈群化特点显著,圈群化的相处模式成为了人们网络生活常态。“圈”“群”成员大都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追求和实践需要。如建立在偶像崇拜基础上的“饭圈”“粉丝群”,建立在人际交往基础上的“朋友圈”以及各种类型“QQ群”“微信群”,“这种圈群化的发展模式具有极强的组织性、封闭的排他性、对抗性等特征”[5],人的思想在圈群化的交往中会受到局限,因此,需要对圈群交往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其中,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细分受众的要求就是根据不同标准,将受教育者进行明确划分,形成一个个小受众群,以便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采取符合受教育者需求的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众类型的划分具有多样性,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有学阶、学段、班级等基于自然标准而划分的受众群体,也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圈”“微信群”等基于数字联结而划分的受众群体。大数据时代,人们圈群化的生存方式将“圈”“群”成员的特点放大到极致,有助于教育者准确捕捉教育对象的关注点、需求点,从而科学把握教育的切入点,打开进入受众的思想通道。可见,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的划分标准和细分受众群体的特点,恰好适应了人们圈群化的生存样态,使分众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落实在现实生活中。

    将分众思维科学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措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实施提供了技术、信息等客观条件的支撑,但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对象识别、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和评价开展等众多困难,需要科学运用分众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探索问题破解之道。

    (一)在对象把握上,构建智联式的对象识别系统

    科学识别教育对象是实施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尝试按照“明确标准→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研判归类→动态调整”的逻辑,构建智联式的教育对象识别系统。其中,明确标准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将先进、一般和“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 “学术观点问题”[6]作为教育对象的分众标准。数据采集要求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教育对象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方面的信息,采集方式应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如既通过调查问卷和用户访谈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又通过客户端或者服务器终端收集教育对象对某种网站和网页的停留时间来把握其思想动态。信息处理指按照言论与行为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自动识别与人工识别相结合等原则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甄别、存储、转化、传送和发布等。研判归类要求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将教育对象按照“先进”“一般”“学术观点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政治原则问题”的分众标准进行分类;
    动态调整指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和适应状况,对分众情况和应采取的分众手段进行适时调整,并借助数据挖掘、数据交互、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深入分析不同教育对象思想问题的成因。

    (二)在内容建设上,构建智能型的内容供给系统

    明确了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之后,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教育内容系统,“根据不同对象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实现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差异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的针对性”[7]。一方面,实现教育内容匹配的“智能化”。即在分析不同受众群体思想状况、教育需求、习惯喜好等信息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技术,在潜移默化中对不同受众群体精准供给教育内容,达成内容匹配准、供给速度快、教育实效强的育人目标。不同类型受众群体匹配教育信息的“差异性”是智能化的重要体现。其中,对先进群体和一般群体主要供给常规性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对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和正确价值观念的维持和巩固;
    对思想观念问题群体主要供给探究性教育内容,以研讨会、座谈会、宣讲会等形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和探讨思想热点问题;
    对学术观点问题群体主要供给理论性教育内容,包括专业学术理论的知识教学和基本思想灌输,特别是引导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对政治立场问题群体主要供给体验性教育内容,如通过红色基地的实地参观引导其明确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认识,通过劳动实践引导其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等。另一方面,实现教育内容表现形式的“智能化”。即采用现代科技和智能化手段使教育内容呈现更多样化,如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源渠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紧跟受众的思想发展变化。需要指出的是,在信息内容与教育对象匹配过程中,信息内容的质量尤为重要,应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筛选功能,既要对信息进行过滤,摒弃信息内容中的不利因素,避免内容匹配的潜在风险,又要实现信息内容匹配的最优化,通过算法对比选取最佳教育内容。

    (三)在教育方式上,构建智通式的协同育人系统

    借助大数据技术打破家庭、学校、社会等育人场域之间的壁垒,加强育人场域间的信息共享与实践协同,润物无声地达成育人目标。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为“全员育人”提供了重要契机,智通式协同育人系统的构建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智通式的家庭沟通机制。家庭是人心灵的港湾,人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往往潜藏着家庭因素的深层次诱因。各种线上社交平台的出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极大便利,家庭成员之间可以通过线上交流方式促进思想互动,如各种视频或者思想信息的交流分享,心情动态的实时关注等。二是建立和完善智通式的学校互通机制。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投入,大力建设“智慧校园”,打破“教学”与“管理”间的育人壁垒,实现教务、学工、人事、后勤等与师生事务相关的核心网络共融、共通、共享,建立融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提高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动态把握的准确性。三是建立和完善智通式的社会联通机制。加强社会各组织部门的联通,如教育相关部门之间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信息交流,对浏览不良网页人员的错误行为进行适时约束,对违法犯罪人员进行识别和公示,发挥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示警作用,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建立和完善智通式的多场域育人融通机制。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域的育人主体应共同秉持培根铸魂的教育理念,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育人信息交流,消除协作育人障碍,结合自身优势,协同培育受教育者的家庭美德、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四)在质量评价上,构建智慧化的教育评价系统

    智慧化的教育评价是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既是对前一阶段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总结,也是开展下一阶段分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化的教育评价系统构建应紧密结合大数据容量大、多样性、价值低、速度快的特点,运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对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风险隐患进行精准研判、自动预警以及对育人成效进行追踪和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数字化”变革,增强教育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化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一是通过大数据筛选,实现问题的精准研判。如针对当前在各大网络平台引发热议的“躺平”“佛系”“emo”等现象,可以广泛搜集不同群体的意见和看法,进行数据筛选,以此来确定存在此类消极情绪的主体人群,以及不同群体受该现象影响的程度,适时进行心理疏导,为社会心理调整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以便更好解决现存问题。二是通过大数据处理,实现问题的精准预测。“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8],避免“经验评估”偏颇。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质量评价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对比,预测解决问题需要采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如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心理普查,明确心理问题类型,制订合理的教育方案。三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及时追踪。“除了对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传统评价对象进行数字化评价”[9],后期追踪评价也是永葆教育实效的关键。大数据技术方便教育者及时把握问题解决的后期进展,应适时进行评价体系的变革和教育方案的调整,如我国的教育试点改革,就是通过以点带面的教育反馈促进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因此,在数字环境中,科学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智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实现教育评价的动态监测与客观评价的有机结合,既是解决现实问题之需,也是推动持续发展之要。

    网络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深度交融推动了大数据的发展,开启了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改革创新要求。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科学识别教育对象,精准推送教育内容,恰当选择教育方式,有效开展教育评价,推动分众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将大数据技术由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增量”,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持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受众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相关热词搜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分众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