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作为课题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无关

    作为课题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无关

    时间:2023-04-22 15:1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汤 达

    这几年我写的杂论,大多关于新世纪以来小说的困境、创新和未来,断续发在刊物上,且都不是所谓核心期刊。内容散乱,不成体系,也谈不上学术性。为了不显得脱离主流,我也想跟上节奏,报个后期资助项目,整理一下心得。尽管毫无希望,学习一下也好,好歹是支持学校的科研工作。

    然后去翻了翻这几年国家社科立项课题。文学方向的高频词是文学关系、诗学建构、观念学建构、形态研究、比较研究……再看看具体的课题,什么科幻小说的审美价值研究、听觉经验研究、文化认同研究、文学制度建构、人民文艺思潮研究、美学渊源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比较诗学问题……

    惭愧得很,作为一个自称沉迷文学数十年的人,这些成果大部分我横竖都读不进去。他们的问题,我不知所云;
    我的问题,他们毫不在意。我读巴赫金的诗学理论,读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观念史研究,明白他们的雄心和危机感,对于最核心的价值冲突,对于最重大的时代精神问题,他们并不拐弯抹角,毫不装腔作势,读起来酣畅淋漓。但那些课题、论文里的“诗学问题”,以及各种文学观念史研究,我却隔膜得很——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顾左右而言他,要么东拼西凑,支离破碎,要么琐碎至极,自说自话。还有的课题更可疑,企图从庸俗中提炼美感,从矮子里选拔巨人。

    我不知道,他们在课题论证时所声称的问题意识,究竟是什么问题、谁的问题?它们对个人,对人心,对国家,对社会,对真知,究竟有何助益?人文学术是冷板凳没错,但做学术的心应该是热的吧?如果不给钱,不给好处,还有多少人甘愿耗费如此人力物力财力,去研究这些所谓的重大问题?尼采说,培养哲学家的方法,是断绝哲学的谋生之路,不让任何人以哲学作为生计,惟其如此,才能去掉伪哲学,诞生真正的哲学家。我其实也这样看待文学和文学研究。你必须有真正的热爱和了解,经过严酷的磨砺和锻造,才能创造人文价值。

    这当然是典型的理想主义。现实里,大家都要生活,要养家糊口。所以,折衷的办法是一起设定几个关键词,都往上面凑一凑,彼此引用,互相关照,形成有序的圈子,形成一套规则,一套话语,以此编制各种名目的预算和开支,大家都有奔头,名利都有保障,美其名曰:学术共同体。但是演得太投入,真把这样的研究当成事业,虔诚地为之奉献生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可能是我为人狭促吧,演戏老爱笑场,笑自己,也笑别人,所以很难做一名合格的演员。

    做真学问的人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我的认知有限,极少见到,因此得不到精神指引,缺少效仿的榜样,导致我对文学和人文学科日益失去了信心。

    诺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写的是非虚构作品,采访战争、核灾难的幸存者,数十年如一日,记录我们时代的伤痕。她说:“今天艺术已濒临某种边缘,它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丧失理智的道路上还要不停步地走多久?人们从那条路上还能回来吗?带着什么东西回来?回来时他已经变成什么样的人?站在第三个千年的大门前,聚合体的价值应当更换一下了。我们都说,我们处在危机当中。帝国崩溃了。而我认为文明的危机已经临头。我们生活中缺少的是新的思想和新的意义。”

    在她眼里,文学艺术和我们的文明一起,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而在我们的很多文学研究者和写作者眼里,这根本就不算一回事;
    只要课题还在申报,论文还能发表,职称还能评定,补贴还能照拿,文学就没有亡。

    王阳明讲,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哪有功夫说闲话?问题就在于,他们一点都不痛,从来就没有痛过,所以只能说闲话。

    这就好比一群看客,面对一个奄奄一息、倒地不起的名人,只顾着拍照、合影,顺带推销自己的货品,点评倒地者的衣着、皮肤纹理、指甲长短,真是事无巨细,客观严谨。还有人带了显微镜来,论证病人的头发到底几天没洗,而且他认为这个研究意义重大,能够让我们明白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帮助厘清国家卫生政策的死角和攻坚方向,他本人则以此成果获得资质,有望进入决策部门……

    但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救人。他们悠闲自在,没有丝毫紧迫感,简直不把这个病人当成活生生的人,也不认为自己的生命终有尽头。他们有的是闲工夫,说闲话,过家家,为一点蝇头小利四处奔忙,满世界走穴,唾沫横飞地发表滔滔演说。

    当我面对很多文学教授、学术大佬们的夸夸其谈时,就有这种荒谬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战士死了,苍蝇得势。

    文学研究当然可以与文学无关,但作为学术公器,总得关心一点真正的问题,才能名正言顺吧?但在大部分文学研究者那里,文学是自给自足的,有投入有产出,跟庄稼地一样,按时下地干活,瞅准天气和行情,按部就班就好了。他们的“问题”背后没有问题,只有话语,只有“纯理论”,其实说白了就是概念和热点,可以机械分析,大数据比对,无限循环地生产下去。

    在我的理解里,文学从来都不是“纯理论”“纯学术”。各类文艺理论的初衷,都只是以文学作为媒介,指向真正的现实问题,除了新批评和形式主义,而恰巧只有新批评和形式主义已经被淘汰,被开创者自己否定,失去了独存的能力,沦为分析工具;
    其余的理论至今都还活跃着。精神分析真正感兴趣的不是文学,而是用文学印证人心的运作,关心的是人的精神构造;
    法兰克福学派经常谈论文学,但它真正的目的不在于文学本身,而在批判人类社会的异化及其解决之道,文学不过是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之一种;
    存在主义并不关心文学,只在乎人的本真处境,关于自由、自性、死亡以及“存在的初始时刻”……

    我完全认同这些理论的指向,因为在它们的视野里,文学并不成其为问题的根本,只是表征。文学的问题,背后都是人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都是真问题。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观点。美国学者斯坦利·阿罗诺维兹写了本关于人文教育的书,叫《知识工厂》,他指出,过去三十年来,文学只剩下批评和理论,而且它们的功用始终为技术科学所质疑,社会科学自甘堕落,屈从于流行的规则,并日益转向自然科学。它们对于文献、数据、材料等研究方法的专注,使得自身丧失独特性和公共性,也丧失了对自身真正意义的追索。说白了,就是体制性的文学研究日益自卑,跟在时代热潮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的同时,饱受嫌弃,最后尊严尽失,只好以蹭吃蹭喝作为最高的目标了。

    这些话讲出来,很容易让人以为我本人自视甚高,其实不然。我依旧会老老实实申请课题,不抱希望,也不绝望。我是个成年人,明白游戏规则。只不过个性使然,没法玩得太投入,总想着在游戏里加入一点真实感和意义感,以免让自己太尴尬。如此而已。当我耗尽了对文学的热情,彻底转移了注意力,我依然会为这些年的阅读和思索做一个总结,给自己一个交代,然后在别的领域继续思索我真正感兴趣的问题,继续以后期成果的方式申报课题,完成规定的指标。毕竟我也要吃饭,要养家。偶尔唱一唱高调,只因真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曾经滋养过我,我只能以这种义愤的方式,时不时表达一下内心的感激和敬意。

    猜你喜欢课题文学研究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3期)2022-05-23我们需要文学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辽金历史与考古(2021年0期)2021-07-29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第一次写课题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9期)2020-01-02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9年4期)2019-05-21“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相关热词搜索:文学课题无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