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增强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增强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时间:2023-04-23 09:3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徐利颖,刘万虎,孙国军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文化认同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文化认同是对个人身份的构建和归属。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就需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形成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久深远和根本性的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围绕文化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了发展中华文化事业的系统论述,也从文化认同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深刻阐释。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该讲话既阐释了中华各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又指出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中华文化不断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始终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关于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上述这些重要讲话,都明确道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文化 “密码”,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56 个民族感情相通,互相帮助,团结和睦。外国学者将这种“惊人的统一”视为“中国神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告诉我们要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在“五个认同”中,最深层的认同是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民族团结的根本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各民族情感亲近和认同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强我国各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障。中国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只有解决了文化认同的问题,才能不断加强和巩固对中华民族、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文化认同塑造中华文化共同体。“大家庭”是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词,在我国民族工作话语中用“大家庭”形容中华各民族,既表明了各民族是相互依存的亲情共同体,又表明了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认为在每个家庭中家规和家风是必有的。虽然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名号,但是“中华”始终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的姓,这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来说就是“家规”。“家风”即是指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所有家庭成员都必须始终践行的。一个民族是否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应以文化标准判断,不是血缘,不是地缘,更不是种族。正所谓“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
    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夷”自秦汉以来通过不断吸收中华文化而转变为“夏”,相应地,“夏”也曾舍弃自己原来的文化传统而转变为“夷”。在中国各民族交流互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各少数民族文化广泛吸收着古代汉文化的元素进而不断发展,“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不断吸收着“四夷”文化的元素。历史上中原王朝曾多次在军事上被少数民族政权打败,然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却屡次在文化上主动吸收中华文化。他们往往是在处于统治者强势地位时,主动选择吸收、融入中华文明,而并非在处于被统治者弱势地位时,被迫接受和尊奉中华文明。要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内在文化机理中,去审视、发掘和阐释历史。无论是作为“一体”的支撑,还是作为“多元”的源头,各民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承接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从古至今,各民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国家中彼此交融,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将文化的认同,透入灵魂,渗进血液,成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基因。由此可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各民族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交往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语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我们目前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要坚定不移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扎实做好国家统编教材推行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行国家统编教材,是加强文化认同的有力源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的责任,同时也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语言交流是人们相互沟通的重要纽带。没有语言交流,就很难交流。没有交流,就达不成理解,更难以形成认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强化文化认同,坚定不移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任务。

    1.从发展规律看。第一,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符合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规律。一种语言能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绝不是自封的,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在交融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是语言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验表明,使用通用且有凝聚力的语言有利于提高社会沟通和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第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符合各民族教育发展规律。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认知、理解、适应能力的黄金时期,因而在这个重要时期,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于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学生消除融入社会时产生的文化疏离、语言隔阂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

    2.从地位关系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主体性的,而少数民族语言是多样性的。我国根据基本国情、教育发展特点以及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方针政策,对于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教育,不会削减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生存空间,反而更有利于培养双语兼通人才,提高各民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族群众都应该首先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阻碍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共同需求的体现,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为各民族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从政策表述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准确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做到“准”才能避免穿凿附会,做到“全”才能杜绝一隅之说。国家态度非常鲜明,而且一以贯之。2014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2015年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19年出台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要求“坚定不移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2020年10月,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上强调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学习交流的基础,要坚持把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文件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各个学习时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4.从法律层面看。在全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各族人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001年施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2018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总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是贯彻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是有政策明确规定的,不是讨论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二)充分认识教材建设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

    教材建设,曾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是国家事权,要面对和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一直将其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这一工作。教育部门要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重大主题,把握正确方向,明确政治站位,切实抓好教材建设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材工作提出“一个坚持五个体现”。“一个坚持”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五个体现”具体表述为:“一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二是充分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三是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四是充分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五是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可见,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塑造,教材建设是铸魂育人工程。这提醒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加强铸魂育人意识,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

    自古以来,内蒙古这片土地就是多民族交往融合的舞台,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历史上内蒙古就是多民族文化汇合的地区,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兼容并蓄、共同发展。例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见证了元代百年历史,是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遗址,兼容并蓄的城市模式使其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元上都遗址体现了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融合。再如,内蒙古赤峰的文化底蕴深厚,有史前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古族文化以及红色革命文化。赤峰悠长的历史记录了各民族文化的变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融合。赤峰市敖汉史前博物馆的辽代壁画上,发现了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迄今最早的3 个“西瓜”,这3 个“西瓜”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体现了西瓜逐渐传入中原的过程。关于西瓜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
    今南北皆有。”胡峤,身处五代,曾与宣武军节度使萧翰入辽地,萧翰被杀后,胡峤经历重重险阻逃回中原。回到中原后,他根据见闻,写了《陷北记》,书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辽地的所见所闻,其中有一段就提到了西瓜:“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这是史家公认的西瓜传入我国的最确切的记载。通过这一记载,我们明确了西瓜最初从回纥传入辽上京,然后进入中原地区的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就通过北京蒙藏学校培养了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奎璧、吉雅泰、白海风等一批早期蒙古族共产党员。内蒙古地区拥有多处革命遗址遗迹,据《内蒙古自治区革命遗址通览》,内蒙古现有革命遗址和其他遗址共1075 处,其中革命遗址879 处。

    在新时代,我们要结合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把红色精神传承好。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在各族干部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反对各类错误观念、言论,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汇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团结力量。

    猜你喜欢中华文化语言文字共同体《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4期)2021-08-06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4期)2021-08-06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2-12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9-10
    相关热词搜索:共同体中华民族认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