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运用民俗资源激发大班幼儿家乡归属感

    运用民俗资源激发大班幼儿家乡归属感

    时间:2023-04-23 09: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 李 剑

    幼儿时期的情感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由家庭过渡到幼儿园这一“小社会”,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对家乡的万事万物产生兴趣。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起点,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品质,而且肩负着向幼儿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职责就是“立根当地文化,培育儿童的文化之根,明确其文化归属。”归属感作为个体或群体对某一事物所产生的相关情感,影响着个体的行为表现,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备的情感需求,幼儿亦是如此。家乡归属感包含了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地域、群体及文化的认同与接纳。围绕陕西丰富的民俗资源,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自然地感受家乡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以期增强幼儿的人文素养,萌发其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美好愿望。

    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应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使命贯穿始终。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资源,才能有效地利用不同民俗资源的特点,在活动组织中借助课程的创设与实施跟进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而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民俗文化的热爱,萌发幼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

    案例:我所了解的民俗文化

    在开展陕西民俗文化系列活动之初,为了解教师对相关民俗文化的知识储备,我们特意组织全园教师参与民俗文化分享沙龙活动,请每位教师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陕西民俗。在这次分享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能说出“秦腔”“剪纸”“皮影”“秧歌”等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但当追问民俗活动背后的内涵与意义时,教师的理解仅限于“秦腔就是穿上戏剧表演的服装,脸上画着彩妆,但唱什么听不懂。”“过年的时候会贴剪纸,很好看。”“皮影是用驴皮做的,几个人在幕布后面操纵表演”等。

    可见,教师对于陕西民俗文化的理解仅限于表面,加之自身对于民俗活动的体验不多,对不同民俗活动所传递的技能、技艺不了解,更谈不上知道民俗文化背后所传递的教育价值了。

    作为幼儿教师,想要组织丰富有趣的民俗活动,首先要提高自身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对所生活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思考与充分体验,发现其蕴含的独特价值,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宜幼儿了解与学习的民俗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民俗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要激发教师开展民俗活动的内驱力,将“我”作为主角,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俗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来。例如,在户县农民画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前,我园邀请教师积极参与民俗体验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距离接触,寓教于学,教学相长。教师走进鄠邑区的户县农民画村,近距离感受农民画写实的绘画手法与夸张的色彩运用;
    在与农民画家的交谈中了解农民画与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之间的衍变与借鉴,体悟农民画所表达的质朴情感;
    回幼儿园后,教师尝试借用农民画的创作方式来记录幼儿园热烈活泼的节日庆典、精彩纷呈的活动场景与绚丽多姿的生活瞬间。随着教师的体验与尝试越来越多,他们对于户县农民画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方式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极大地增强了幼儿民俗主题系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趣味性与多元化。

    民俗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点的教育价值。生动的户县农民画、精巧的陕北剪纸、豪放喜庆的秧歌舞、嘹亮粗犷的民歌等民俗文化所散发出来的夸张及稚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民俗活动的愿望。以往,幼儿园所组织的民俗活动通常以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完成一次集体教育活动为主,例如“有趣的皮影”“特别的农民画”“美丽的剪纸”“秧歌扭起来”等,这些活动常使得丰富的文化价值变成单一民俗知识点输出给幼儿,幼儿作为内容的接受者,既没有充分的体验,也没有直观的操作,导致他们缺乏对民俗文化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幼儿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因此,教师在组织民俗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俗文化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通过追随幼儿的兴趣点衍生出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民俗活动,以满足幼儿可持续的、具体化的探究游戏与学习活动。

    案例:我做小小秦腔人

    围绕“秦腔”这一民俗活动,当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了秦腔的基本角色后,发现幼儿对漂亮的表演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教师及时跟进,与幼儿共同欣赏秦腔表演时不同角色的服饰,了解服饰与角色之间的关系。随后,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制作花旦发饰的操作材料,以保证幼儿参与“秦腔”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其发散式思维提供了“沃土”。一次饭后散步时,豆豆提出:“这么带劲的秦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很早吧,应该是我爷爷小时候就有了。”棋棋说:“不对不对,我听我奶奶说古代就有了。”教师及时关注幼儿的新想法,为幼儿设计调查表,鼓励他们利用周末与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完成调查表,再带来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从而自然而然地生成了社会活动“梨园子弟”。幼儿了解了秦腔的发源与唐明皇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进而对自己的家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在这个过程中,“秦腔”这一民俗活动正在由单一活动向一日活动过渡,我们将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游戏、亲子互动、日常分享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幼儿、教师、家长及幼儿园管理者的共同成长,萌发作为陕西人的自豪感。可见,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民俗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幼儿的“新想法”以生成“新设计”,同时,教师也要在民俗主题系列活动的预设中要做好留白,及时捕捉幼儿有价值的想法与创意,甄选典型且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素材以生成民俗活动系列衍生方案,将集体活动与个别化教育联系起来,让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设计中,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达成成长的核心目标,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个性品质。

    有效的环境创设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有目的地突出传统文化要素,促使幼儿浸润在民俗文化之中。但在以往的活动中,常常是教师一个人根据民俗活动的内容自行收集资料,进行装饰后张贴在主题墙或摆放在展台上,幼儿对于教师精心创设的环境却视若无睹——既不与同伴交流,也不仔细观看。

    要想创设“会说话”的环境,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即“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调动幼儿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查阅资料、制作手抄报、观看民俗活动照片,借助主题墙呈现自己对于民俗文化的新认知,引发同伴间的分享与交流。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创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活动的进展不断推进的,教师要鼓励幼儿随时把自己对于民俗文化更进一步的理解增添在主题墙上,要让更多的幼儿踊跃参与到民俗活动的互动交流中来,增强自我学习、协同共赢的意识,引发幼儿自主、自愿关注民俗活动的愿望。

    案例:剪纸中的故事会

    为了帮助幼儿开阔眼界、拓展知识,教师邀请精通剪纸的手工艺人走进幼儿园,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展示,激发幼儿进一步创作剪纸作品的愿望。这时,豆丁有一个新发现:“这张剪纸上几个人围坐在树下,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梨,这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关注,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幼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陆陆续续带来自己发现或创编的剪纸故事与同伴分享。教师则借助留白的环境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剪纸故事,并在班级开展“剪纸故事会”让幼儿进行动态展示。

    活动中,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认知差异与问题特质生成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可以使环境创设“活起来”,形成积极的环境创设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将家庭、学校、社区等因素看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网络。因此,民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集家庭、社区等形成教育合力,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目前,家长普遍与教师一样,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流于表面,参与民俗活动时仅是简单地打印图片或者准备一些民俗物品,缺乏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民俗文化沟通。对此,教师通过班级家长会、家园桥、微信推送、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与家长探讨民俗文化对于幼儿成长的助力,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同时借助亲子互动活动让家长体会有趣、有益的民俗活动,使其愿意参与到幼儿园民俗主题系列活动中来,进而将传统文化的单向传输内化为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

    案例:大家眼中的花馍

    在“花馍”这一民俗活动中,教师通过主题环境创设引发了幼儿探究“花馍”的兴趣;
    接着通过个别交流、美文推荐、制作分享等活动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开拓活动形式——有的爷爷奶奶与幼儿分享自己小时候口口相传的花馍故事,由此,幼儿了解了花馍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有的爸爸妈妈与幼儿一起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进行亲子花馍制作……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长不仅自己参与其中,还发动身边的人收集相关信息,如有的家长到农家收集花馍作品,有的家长邀请花馍传承人入园与幼儿进行互动制作等。

    此时,家长已成为幼儿园开展民俗活动的“合作者”与“支持者”。将幼儿学习的场所由园内转向其生活的环境,由被动接纳转为主动吸收,并在共同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当家庭、社区、幼儿园构成一个良好的文化传承生态系统时,不仅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有载体、接地气,而且让幼儿的归属感不再流于表面认知。

    为提高民俗活动的有效性,我们搭建互动教研团队,借助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力量,开展团队“互助教研”活动——由骨干教师引领统一思想,结合相关教育理念与信息进行学习与讨论,促使教师明确民俗活动的教育价值与方法途径。

    案例:陕北民歌的思考

    在开展“陕北民歌”主题系列活动时,教师发现活动思路打不开,除了组织幼儿欣赏“陕北民歌”、了解“陕北人民的生活”外,能开展的活动少之又少,而幼儿对于陕北民歌的兴趣并不高。在一周一次的团队研讨中,班级教师讲述了自己的困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活动开展的更多可能性与现实价值。一位骨干教师提示:“咱们西安交通大学每天早晨7点的报时钟声用的是‘东方红号’卫星在太空播放的《东方红》这首陕北民歌。”这便打开了大家的思路,这不正是幼儿身边的陕北民歌,多么贴近他们的生活!于是接连生成了“东方红号人造卫星”“清晨的歌声”“人造卫星上的秘密乐器”等活动,以引发幼儿探究陕北民歌的兴趣。

    就这样,幼儿园管理者在每一次陕西民俗主题活动的关键节点利用分享沙龙、网络平台等形式及时反思民俗活动开展的成效与价值,解读幼儿在民俗活动中的具体行为,明确下一环节的目标与重点活动,从而有效引发青年教师不断调整民俗活动开展的内容与方式,使青年教师深刻理解民俗活动的核心价值与目标要求,并在积极探讨与实践体验中设计丰富有趣的民俗主题系列活动,以期有效激发教师与幼儿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进而拓展他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归属感教育从根本上讲是耳濡目染、是日益熏陶、是不断强化、是知情并施,而非自发生成也非自然获取。因此,重拾民俗文化对于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作为施教者,我们要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挖掘民俗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将民俗活动以多种形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
    同时,借助家长、社会与团队的力量,架构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主题系列活动,在幼儿心灵深处种下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种子,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情实感。

    猜你喜欢花馍农民画民俗文化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惠州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6-11家乡的民俗文化街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闻喜:花馍的“花样生活”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38期)2020-10-26花馍(大家拍世界)环球时报(2019-10-16)2019-10-16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花馍迎春金秋(2019年4期)2019-05-22当农民画“恋”上漆艺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花馍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戏剧之家(2016年12期)2016-06-30
    相关热词搜索:归属感大班民俗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