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倘若屠呦呦晚生四十年】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倘若屠呦呦晚生四十年】

    时间:2019-01-28 17:40:4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国庆前夕,81岁高龄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奖,引起了热议。过去的年代,尚能出现人工合成牛结晶胰岛素这样顶级的科研成果,尚能准确地预报出唐山大地震,尚能成功地发现青蒿素;今天的中国科学家,从研究资金到仪器设备,相对而言都非常充裕完备,应是科研条件最好的历史时期,反倒难以出现世界级的标志性成果。
      某单位的一位教授有项科研成果要报奖。这位教授找到了某省局的一位局长,局长可以调动各类行政资源促成此事。最后,此项成果获省级一等奖,但局长的大名也列在了第一!而那位教授及所在的单位呢?只能屈居第二名。前一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者公示,我还见到这位局长的大名哩。像这类学霸加官霸屡屡侵占科研人员成果的事儿,在当今科技界并不鲜见。
      1998年我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攻博,隔壁的中国地质大学请我们矿大老师评审博士论文,只送一个缩写的“摘要本”,连论文的原本都不送,你让人家怎么评?相互之间防范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正常的学术交流?这还不算防范之最。据说,有些学校,“有的教授规定学生只做自己的课题,除了导师外必须对其他人保密,甚至同门师兄弟也不能通气。甚至在领药品时,因为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干脆把标签撕掉。有的教授则不让本科生进自己的实验室,以免他们今后上别的实验室泄露自己的‘机密”’。(见2009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为什么相互之间防范到这个程度呢?除了名利思想作怪外,还不是学术界、科技界剽窃成风、缺乏学术道德缺、乏诚信造成的恶果?
      如今的科技界,既缺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又缺乏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怎么能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科技大师呢?重建健康的科研体制和学术环境,已成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否则,中国科学永远也无法攀登世界高峰。
      屠呦呦当年,恰恰是今人诟病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那一代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甘于寂寞坐冷板凳、一心只为国争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成就了她。“从药材筛选、有效成分提炼、临床实验、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青蒿素的发现发明过程犹如众多科研人员环环相扣的接力赛,每一棒都功不可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研条件还十分艰苦。在当时大协作的背景下,很多人甚至未能在学术论文中留下名字。他们对科研的这份执著和热情,源自于一个朴素的想法:这是国家的需要。‘那时候没有考虑到什么奖。’屠呦呦说,‘国家需要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好。’曾参加‘523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维善感叹:‘青蒿素系列药物的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众多研究人员的参与,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可以包打天下的。’那些知道和不知道姓名的人,如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他们的贡献,都值得被历史铭记。”(中华网)
      按当前的学术语境,倘若屠呦呦晚生40年来研究开发青蒿素,她还能够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两三年间就有这样惊人的成就吗?我看够呛。

    相关热词搜索:晚生呦呦四十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