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论路遥:浓厚而深沉的黄土情怀]路遥的笔带着黄土渣子

    [论路遥:浓厚而深沉的黄土情怀]路遥的笔带着黄土渣子

    时间:2019-01-28 17:56: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是艾青的经典诗句,却为路遥的作品做了最好的注解。在路遥的生命意识里,对生养他的那片黄土地始终有着无法止息的赞美与痴情,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以近似固执的执着,真诚的书写着他内心翻滚的旋律,表达着他对黄土地的感恩与致敬。
      “黄色永远是温暖的色调。”[1]路遥对黄土地的感情,已融入到了他的骨血,化为了一种精神底蕴。无可讳言,路遥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那被群山包围的贫穷与苦难曾使他的生活遭遇了诸多的不便与尴尬,让他饱尝艰辛,也为他的人生打上了一个天然的印记。但路遥并未因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而自卑羞愧,并未因有过这样的穷苦出身而心存怨恨。相反,他深深地爱着那片生养他的黄土地,并津津有味的咀嚼回味着代代繁衍生存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给予他的温情关爱,他把所有这一切,都真诚地表现在了他的作品中。通过他的作品,我们总是能够感觉到激荡在作者心中的那股激流,他是那样的乐此不疲,以至于他对他生活过的这片土地太敏感,似乎黄土地上的任何一种稍微的颤动,立即就能叩响他的情感之弦,从而弹奏出一曲优美的乐曲。路遥正是以他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判断给我们抒写着他这种浓厚而深沉地黄土情怀。歌曲《小草》中有这样的歌词“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这首歌路遥唱的最好。
      在路遥颇具自传性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马建强因考上县高中而被全村人当作将来“做大官”的“贵人”,纷纷慷慨接济,终于凑齐“百家粮”得以上学之后,首先升腾于心中的却是因“土地的精神”和“土地的博爱”铸造而成的“黄土地之魂”带来的深切感受和感动,“正是靠着这种伟大的友爱,生活在如此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才一代一代绵延到了现在。”“正是这贫困的土地和土地一样贫困的父老乡亲们,已经教给了我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因而我又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2]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属于穷困的农村所特有的别样的“帮扶”与“养育”,以及对土地透彻骨髓的爱恋,而惟此,才能把“大地啊,母亲”的深厚情愫阐释的更为深刻,更为感人。这一直是路遥坚定的创作理念,在路遥的情感深处,“大地――母亲”的概念潜藏的很是深沉,黄土地,一片贫瘠,满目荒凉,但她却以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接收和承载着所有。《姐姐的爱情》中,善良而美丽的姐姐爱上了一个人人唯恐躲之不及的“反革命分子”子女、下乡知青高立民,在高立民最为危难的时刻,她勇敢的顶住人们的闲言碎语和政治压力,怀着善良诚挚的心情关心帮助高立民,并以温柔的母性及纯真的爱情唤起了他的重振。但是,随着时势的转变,“文革”中被造反派打成“特务集团”头目而身陷牢狱的高立民的父母得以冤案平反,官复原职,高立民也在姐姐爱情的翅膀下养好了伤,向着城里的方向飞走了,那个曾经信誓旦旦哭着说:“小杏,我要永远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你!我会永远记得,你在一个什么样的时候,把你的爱情给我的呀!”[3]的高立民,给姐姐留下了一个美丽的梦想和一颗破碎的心。当姐姐被抛弃的痛苦所折磨,悲哀的抚慰自己的伤口的时候,父亲和生养她的那片土地却给了她最为可靠的温情,就像父亲所说:“这土地是不会嫌弃我们的!”[4]《人生》中的高加林,当被挤掉教师职位,第一次复归到土地上真正变成了一个农民时,他感到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但德顺爷爷的教诲和巧珍的爱情给了他安慰,使他在不幸时感到了精神的充实和感情的富有。当他“走后门”当了县委通讯干事,事情败露,又一次被退回农村时,他感到“自己孤零零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乡亲们再一次真诚的安慰他:“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乡亲们的掏心话使他感到温暖,德顺爷爷则更像一个热血沸腾的老诗人和哲学家,再一次给予他人生的启迪:“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屹崂了……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于是,经过生活激流的冲洗的高加林,才真正认识到追求理想不能脱离养育他的土地和家乡人民,他扑倒在德顺爷爷脚下,两只手抓着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5]
      可以说,在路遥的作品中对黄土地的倾心礼赞随处可见。《生活的咏叹调》里那个“现代化炮兵师政委”,终年生活在绿莽莽的西部边陲,但挥之不去的却是军人童年故乡的梦境,梦里时常是“一片黄颜色”,这种颜色无疑就是阔大的黄土地意象。《杏树下》中那位从城市来到黄土地上寻找生命母体的中年知识分子。他记忆中的小萍不仅是他“甜蜜又痛楚”的伙伴,而且在小萍孩童的身上寄托着一种母性柔情。《惊心动魄的一幕》里的马延雄,在饥饿难捱之时,意外的享受了土地孕育的果实。之后,“他像孩子吸吮了母亲的乳汁,两只手亲昵地抚摸着土地,两大滴饱含着感情的热泪和雨水一起淌在了大地母亲的胸脯上。”[6]《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马建强在受到伤害时,“忍不住脸依偎在松软的土地上,就像小时候受了委屈偎在妈妈的怀里。”[7]在《平凡的世界》里,作者则发出了“睡吧,亲爱的大地,我们疲劳过度的父亲”[8]这样的深情呼唤。这片厚德载物的黄土地是路遥创作及生活的永远不变的根,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到路遥对“母亲――土地”这一命题的深刻依恋。陕北的那片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永远使路遥魂牵梦绕。路遥与土地无法割舍的关系,使他对土地有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感情,最终积淀成一种强烈持久的特殊情结,成为路遥生命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有些论者便将其定位为“恋土情结”,这确实是路遥的作品中客观存在的,但仔细思虑之后,却发现这只是路遥作品中的表层现象。通过对路遥的进一步理解,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由“恋土情结”的升华而生发出的一种更为深沉的黄土情怀,而这种情怀却是不分“农村”和“城市”的,它是一种普遍的“根”的意识,一种不忘“本”的表现。也就是说,路遥不仅仅有对生养过他的那片黄土地的痴恋,更为重要的是他要通过他所熟悉的物事来给我们展现一种境界,阐释一种精神。他要通过一种“小情结”来表现一种“大情怀”。“作为正统的农民的儿子”,他用饱蘸乡土乡情魅力的笔,以朴素而温暖的道德热情和对人物及生活的诚恳态度,对农民表示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以及深切的关怀,他把对农民强烈而真诚的爱心毫不保留的融入作品中。正如路遥自己所说:“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和关切之情。我更多的关注他们在走向新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而不仅仅是到达彼岸后的大欢乐。”[9]路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为谁而写作,他以巨大的热情和同情伸向社会底层的平凡的人们,密切的关注他们的生存境况和内心感受。他不愿当,甚至于彻底鄙视那些“平庸的作家”,坚决反对他们的作品“反复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样评论家所表扬的文学废品。”[10]也就是说,他很清楚自己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他更为深刻的认识到“广大落后的农村是中国迈向未来的沉重负担”。在这里,我们必须很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存在的现状,面对这样的严峻现实,我们需要的不是推诿责任,高居于浅薄的优越而去毫无理由的鄙视与指责。因为,“这个责任应由历史承担,而不能归罪于生活在其间的人们。简单地说,难道他们不愿意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得更好吗?命运如果把他们降生在城市而把现在的城里人安排到农村,事实又将会怎样?”所以说,“城里人无权指责农村人拖了他们的后腿。就我国而言,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广大的农村,也不会有眼下城市的这点有限的繁荣。”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感恩的心去共谋发展、共创和谐,“必须达成全社会的共识:农村的问题就是城市的问题,是我们共有的问题。”“广大的‘农村人’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要“出自真心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痛苦。”[11]这是一种何等高贵的品质呀!路遥获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也完全有进驻城市的资格与权利,他本可脱掉农村贫穷的外衣,甚至可以以此为荣耀写他成功后的喜悦及城市的优越生活,但是他并不那么的轻浮与幼稚,那种躲在幸福的小角落里浅吟低唱的呢喃小语与他朴实高贵的品质是相违背的,他不需要为城市的浮华再锦上添花,他要为生活在社会地层的穷苦人雪中送炭。他深深地挚爱着那片养育他的黄土地,这种炽热的情愫使他常掩饰不住,不经意间潮涌四溢。他要以他的正义,良知,仁慈和温暖,像阳光一样为下层贫困民众的艰难人生铺路,并照亮他们幽暗的人生场景。此外,他还要把浓郁的乡土乡情传输到那些来自农村却又到城市讨生活的人们,以抚慰他们漂泊的灵魂。同时,他还要把故乡及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推到社会的最前沿,让城市的人们在新鲜中感受乡村异域风情的美时,也了解到更多的生活世界,进而更多的关注在社会底层顽强拼搏的身影。路遥是从农村进驻城市,从底层到达上流的,他经过了两个不同世界的跨越,农村人质朴善良的性情让他温暖而感动,当然,城市的繁华与优越也让他感触颇深。所以,当人们混迹于城市的浮华,在金钱,权力,荣誉的诱惑中争逐沉浮时,他却以黄土为对比调度板,保持着异常的清醒,为整个社会的平衡发展及共同富裕深切关注着,并对人生进行着深刻的思索,传达着自己的心声:“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12]他要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建立一座满含温情与关爱的桥梁,以农村的真情真性来映照被浮华所遮掩的城市,擦亮人们的眼睛,以城市的繁荣发展来求得农村的富裕,达到社会的和谐。这就不是一种简单化的“恋土情结”了,应是一种经过超越与深化而达到的朴素真实的黄土情怀。这也就使得路遥的作品具有着永久的感人魅力,同时也是其作品的诗意所在,甚至可以说,这种博大的黄土情怀是路遥作品所展现的一切之源。正是这种源于生活的真实而感人的诗的元素,使得作品于诗性之中显得厚重可贵,感人遥深。
      总之,路遥的作品以其独具的魅力激荡着中国当代文坛,就像粗犷而悠长的陕北民歌响彻在重山群岭中一样,于深情之中透着一丝丝温热的感伤与浪漫。时至今日,人们于烦躁浮夸、逐名追利之外,有几人能意识到自己仰望蓝天的同时,还两脚踏着黄土呢?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这就是路遥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永久感动吧!
      
      参考文献:
      [1][3][4][6][7]路遥.匆匆过客[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65.28.36.337.101.
      [2][9][10][11]路遥.路遥文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5.305.339.304―305.
      [5]路遥.路遥全集・人生[M].广州:广州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190―196.
      [8]路遥.路遥文集(第三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433.
      [12]路遥.路遥文集(第五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5.
      

    相关热词搜索:黄土浓厚深沉情怀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