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慎独的现实意义_浅议重提慎独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现实意义

    慎独的现实意义_浅议重提慎独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现实意义

    时间:2019-01-28 17:57: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众多的儒家文化中,慎独是值得我们借鉴、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长期以来,慎独既被我国知识分子作为追求道德修养的方式,又是一种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重新审视慎独这种严谨的修炼道德的方法,提倡、继承和发扬这种方法,对改善当下日益庞大、却良莠不齐的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网络媒体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解读“慎独”
      
      慎独是我国儒家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在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对这一思想的论述也较为丰富。其中对后世影响较为广泛的论述,当数宋代大儒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在《大学》中,关于慎独的论述,说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所谓要心要诚实,就是不要欺骗自己。对于邪恶事物的憎恶,应当像厌恶腐败气味一样;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应当像喜爱美丽的容颜一样。这样才能说自己诚实、心安理得。因此,那些有道德的君子在一人处、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是会比在众人面前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
      在《中庸》中,关于慎独的记载是这样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是不可以离开片刻的。如果可以,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显而易见,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引人瞩目。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慎独是强调在一个人独处时,也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因此,“慎独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由此可见,要实现这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不仅需要个人具有强大而且持久的自我约束力,而且需要个人必须明确道德的标准、清晰地知道对与错的界限。
      两千多年来,慎独这种修身的方法和要求,对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对林林总总的从业人员来说,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问题
      
      近年来,以网站、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并逐步由一种单纯的信息传播平台向一种功能齐全的媒体发展。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海量性特点为社会所认可;当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发表讲话,并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引起全国新闻传播界的广泛关注。正是这些事件使得网站逐步确立了作为一种媒体的地位,而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获得了数量巨大的受众。目前,我国的门户网站诸如:新浪、网易、搜狐等商业性的大型门户网站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虽然大多数商业性网站都没有采访的权力,但是通过博客、播客、微博等形式也形成了强大的信息采集能力。但网络媒体在功能不断健全、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在传播内容方面,诸如;刻意炒作、低俗、侵犯隐私、信息失真等问题不断出现,影响了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树立。而公信力,是一个媒体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的核心力量之一。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监管制度不健全的因素,又有内部缺少自我约束机制的原因。但不难发现,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基于对获取经济利益的目标,新媒体必须获取点击率或者说用户流量。这与传统媒体获取注意力的生存逻辑是一样的。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络媒体不仅是缺少监管,而且缺少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从业人员。因此,在获取注意力的手段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便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不仅表现在文字运用的尺度大、耸人听闻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内容的失真、炒作、侵犯隐私等方面。
      网络媒体侵犯个人隐私的案件比较多,例如近两年来,流行于网络的“人肉搜索”。近期,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广西来宾烟草专卖局副局长的“香艳日记”被公布在网上的事件。日记被公布之后,涉及到的几个人先后被人肉搜索。这一事件并对当事人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此事件中,“人肉搜索”就侵犯了几个人的隐私权。且不管“韩局长”的特殊身份、日记的内容是什么,日记属于一个人的私密物品,而非文学作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各个网站公开传播,必然是一种对隐私权的侵犯。在这一事件中,网民开展的人肉搜索,对日记涉及到的当事人个人生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都是侵犯隐私的表现。“日记”事件首先始自论坛类网站,之后各大门户网站都有转载。而这一过程中,“香艳”、“局长”等词汇大都被放在标题中,作为吸引眼球的兴奋点。由此,不难看出,网络媒体为吸引眼球所选择的低俗、刺激的路线。
      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从业人员的问题。因为内容是要经过这些人员的审核、加工、制作才能得以传播。因此,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原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现重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马胜荣在谈到网络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时指出,“首先需要的就是和传统媒体相同的搜集能力:第二个是信息判断的能力,这和传统媒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就是你首先要判断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以及是需要在网上发布的还是不能发布?”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像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一样的专业素养,同时还有特殊的要求,因而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
      因此,在目前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下,重拾慎独这种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修身方法和要求,对我国网络媒体改善从业人员素养、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慎独与网络媒体从业人员
      
      慎独内在的要求是:在一个人独处时,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都应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因此,在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中提倡、发扬慎独思想,对改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微观上讲,提倡慎独思想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是种内在约束,能够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成为传播者。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的确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这些从业人员独立工作、自行决断的机会比以往大大增加了,违反职业道德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不断上升。尤其是一些论坛、博客、微博等频道的网络编辑,更是具有很大的权力,因而也容易出现问题。
      在从业人员中提倡慎独思想,就要求他们做到:不管是否存在一种监督机制,都要不断学习社会赋予的职业道德原则,并以此为准则不断的审视自己的行为,通过这种途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因而,提倡慎独思想对广大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是提倡一种负责任的精神,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这样就可以从人的角度、微观的角度促进网络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树立。
      当下,网络媒体的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在整个媒介环境中,网络作为媒体的地位依然处于一个市场形成时期,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因而,约束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行为的统一的社会规范也很难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提倡慎独这种从内而外的自省机制,对规范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在我国两千多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虽然这一文化有需要我们批判、抛弃的糟粕部分,但是也不乏可以借鉴、传承的精华之处。尤其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兴起,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文化在当下存在的影响。因此,重新审视儒家文化的精华,提倡这些文化精华对当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关热词搜索:慎独重提从业人员网络媒体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