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柏林常青禅灯永亮 柏林禅院

    柏林常青禅灯永亮 柏林禅院

    时间:2019-02-02 05:33: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编者按:初见明海师,师傅站在方丈室门口温文儒雅的迎接我们,把我们让道会客室,给我们让座,侍者给我们沏茶,最让人感动的是,明海是带病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的,看出我们有些忐忑的时候,他笑着说:没关系只是一般的感冒,可不是甲流哦,这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和尚的慈悲和幽默。眼前的大和尚神情柔和,清明和喜悦从心底流露。善于理解和倾听。没有世俗的浮躁,却有世上所罕见的淳朴天真,甚至让人感觉有女性的纤巧,英气是隐隐的,不带锋芒。眼神静定,以乎抬起眼睛便贯注了整个精神,垂下眼睛又放下整个世界。给人如同晴空的感觉,世事流走,如同云来去,风无痕,因为心灵的空阔,没有心不在焉,没有忧愁郁闷,很淡的,入睡的性格;明净,灵动又不露痕迹;随时都在变化,随时都在渗透。
      
      禅的淡泊与宁静
      
      记者:说到禅,对于一般人特别玄妙,能不能简单说一下,禅到底是什么?
      明海:禅是一种方法,一种境界。是自我观照的方法,也是人生消融了对立达到的圆满、和谐的境界。
      记者:在当今这个时代,禅的意义是什么呢?
      明海:人们通常把禅神秘化,玄妙化。其实禅就是生活,本来修行和体验禅,就是要在生活中的。禅的作用并不只在寺院里面,今天的人们学禅,固然要有静坐,要有禅修,但更重要的,还要在生活中落实,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禅既是活灵活现、充满机趣的,同时又是那么淡泊、那么宁静的,让你在烦杂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上的绿洲,精神上的净土。当年与佛有缘的陶渊明,不就唱出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名句吗?淡泊而又宁静,这是一种何等的生活境界?淡泊、宁静,是与声色、繁华对比而存在着的一种心理感受或生活方式。孟浩然《大禹寺义公禅》五言律诗说:“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义公习禅,习的是不染心,心灵环境清幽了,户外就是峰秀,寂然清幽;心灵庭院空翠了,心外环境都澄澈清明。
      于此可见,禅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淡泊与宁静。那些整天被宠辱弄得焦头烂额的人,蓦然,会生归附之想;那些因名利得失而苦苦奔波的红尘中人,刹那间,也愿意品味淡泊、感受宁静。
      
      是非放下堪学道云水归来好问禅
      
      记者:佛家常讲“放下”,如何理解?
      明海:“放下”不等于放弃,佛家讲的“放下”主要指两种:放下错误的见解,放下错误的情绪。“放下”的同时也是承担,路都是自己走的,一个人的世界是自己创造的。
      记者:如何知道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是否正确?
      明海:儒家讲反求诸己,佛家讲反观自己,一切在你心里!佛法是可以让人开启智慧的,用智慧、感恩、谦卑的心态去做事,大的方向就不会错,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坐标系,即“闻――思――修”。
      所谓“闻”,就是听闻,人生获得知识、智慧有很多途径,而信仰是特殊快捷的途径,信仰不是专指宗教,“信”是起码的信赖和信任,这里要强调的正信而非邪信。如何树立正信呢?要亲近好的老师,老师会给你正确有益的教导,亲近好的同学,互相帮助学习。
      佛家讲的“思”,不是常人的思考、思虑,常人的思考都是为自私自利而思考,常人都是在忧愁苦闷时思虑,忧愁苦闷过去了还要思虑,思虑得很累;佛家的“思”是用一个清净无染的心去观照,是智慧的显现。学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任何知识都一样,心有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很多知识即使现在理解不了。也可以先装进心里,比如将盐投到水里,盐不能立即融化,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心智有反刍的能力。
      “修”指实践,是“启修”,把错误的修改正确。儒家讲“不贰过”,有了过错要改,要在做事的当下去修,修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为什么有时候错了很久才发现,因为我们的心注意力向外,没有反观自己。要训练心灵专注的能力,“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要让心灵像镜子一样明亮,像水一样清澈,要把镜子上的灰尘抹掉。
      
      人生的三重境界
      
      记者:我们常听师父们说生命是有层次的,那么终极究竟要到哪里去?
      明海:人想成为什么,取决于你想做什么,由于我们对死亡的陌生,导致我们对死亡的害怕,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死,比如后一分钟的我不是前一分钟的我,死不是没有,是生命的转化,是活的另一种形式。我们常说的生命的层次,就是人生的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行,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人生三学 生活处处是修行
      
      记者:请您给在家的修行人提一些建议吧!
      明海:第一,要有基本的戒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修持的好是修行的根本,戒律是约束,也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对自我的一种训练,自己教育自己。
      第二,每天有一个独处的时间, 半个小时就够了,静下来反观自己,每年要有一段独处、沉淀、思考的时间。
      第三,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无常的。这也意味着永远都有机会。
      第四,广结善缘。通过修行让自己有一个良性循环的人生,你拥有什么不重要,而与这个世界的良性循环最重要,“有”与“无”在不断的转化,财富更容易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空”。改变对“事”和“人”的看法,把一切看成好的,任何情景都想成是正面的,把每一个事件当成一个机会,你会成为一个宽容有智慧的人。
      第五,照顾好你自己,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鼓励关怀自己再关怀他人。自利利他。
      第六,禅心,要修禅,要有一颗禅心,首先我们要做到第一无忧,第二无悔,第三无怨。希望你们记住这禅心“三无”。在平时经常反观内照,现在心里是不是有忧了?是不是有悔了?是不是有怨了?经常反照,经常的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不断的反照,不断地把自己心里面忧、恨、怨净化,转化,放下。
      记者:如何学会用正面的思维去面对原来自己认为是负面的影响?
      明海:我们人生负面的东西很多,疾病、衰老、死亡,佛陀所讲的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苦,别人对你的误解诽谤等等,这些负面的东西是可以用正面的心态来面对的。以正面的心态去面对负面的经验,不仅不是消极的,反而是积极的。所以我把这个经验概括为“三学”――学会吃亏,学会受委屈,学会吃苦。我称之为“人生三学”。
      我问过很多人,我也相信今天在场的所有人,没有哪一个在他的一生中没有吃过亏,没有受过苦,没有受过委屈。人生有个铁的事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吃亏,都会受苦,都会受委屈。但是,你们发现了没有呢?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侥幸心理。佛教把这个心理叫做偷心,就是想着让我少吃点亏吧,让我少吃点苦吧,让我少受点委屈吧!都在躲避它们,都希望它们少一点。一方面是人生的实相,另一方面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实相。所以这个叫愚痴啊!所谓的学会,是要转身过来。转过身来,直面这些负面的经验,能够把它们转化为对我们有益的营养。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你同样还是会吃亏,但你吃得很棒;你也还是会吃苦,但是你受的苦有价值;你也会受委屈,但是通过委屈你的心性得到成长。所以这就是用正面的心态面对负面的经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如果这个课题能解决的话,你会少很多烦恼,而且你人生的成绩会更大。
      事实上,人生还有一个定理,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用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和转化负面的经验的话,那么你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这个是我们有时不大愿意面对的一个现实。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至圣先贤所创造的文明都是在磨难和挫折中放射出光芒。
      生命的奇迹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如果我们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所遇到的负面的经验的话,就可以实现。去面对人生最严酷的现实,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可能把我们最大的智慧激发出来。面对负面的经验,生命的正面的精彩就会放射出光芒。
      
      修感动之心
      
      记者:学禅的人通常想我们要修行,就要修这个心,这个心是什么样的心呢?
      明海:有人说是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荣辱不惊。有人说是不动的心,什么是不动的心呢?不动,这个用词是没有错的,但是有时候可能我们会理解偏了:一学佛啊,这个心不是不动,而是像石头一样,太坚硬,太冷漠。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心由于各种观念的障碍,概念的障碍,意识形态的障碍,以及人为了生存谋取利益功利心的障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平面化了,抽象化,概念化,冷漠化。本来我们的心是活泼泼的,有血有肉的,知道痛知道痒的。所以大家不要误解,学佛修行不是要你最后痛痒不知。我们要修行的是一颗感动的心。
      记者: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来运用i文颗感动的心,去感动别人,感动自己?
      明海:世界上我觉得最难的事情是改变自己,认识自己虽难,但经过一段时间也能做到。改变自己是很难的,所以说我们要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那么比这个还难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改变别人。改变自己是难,但是比改变别人还是稍微容易一点,改变别人真得很难。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都从这里出现。说在一个家庭里不和睦,什么原因呢?这夫妻两个互相都想改变对方,没有成功,结果演变成家庭战争了。父母跟子女之间也是一样的,父母总想改变子女,塑造子女,经常会碰到钉子户,碰到障碍。在单位里面老板总是想改变员工,你看现在培训很发达,为什么?因为他抓住了人们的一种需求,就是很多人都想改变别人嘛。改变别人很多的时候是很难,家庭、社会、单位乃至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问题有时从这里出来,和谐与不和谐都与这个问题相关联。
      记者:请师父开示如何化解改变与被改变之间的矛盾?
      明海:一个人的改变一定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改变。今天我想教给你们一个改变别人的秘诀,你想改变别人,首先要学会感动别人。如果你们学会了感动人,我相信你们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庭,不管是在生意场上还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大街上,你们都会成功,而且你们会快乐,也会给别人快乐。所以让别人的心感动是最高的智慧。当然你要想让别人感动,学会让别人感动,首先你自己要有一颗感动的心,用心才能感动心。要感动别人,你就要学会从你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从你的思维框架中跳出来,从用概念、逻辑去看人的思维里跳出来,从功利思维里跳出来,那么你就能感动人。我想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接触人,特别是在城市里接触人,你的工作要做好,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学会让别人感动,让人感动你就会成功,你也能有一个和谐的工作关系。
      禅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用感动的方法来教育弟子。过去有个寺院住了很多出家人,修行都很认真,可是个别有的也很调皮。有这么一个出家人,他每天到了深夜翻墙出去。寺院到了晚上要关门,他就翻墙出去,到外边玩,看电影啊,泡网吧啊,到了黎明他又到他原来翻墙出去的地方再回来,当然他每次都会放一个东西到墙上帮他爬出去。他的师父早就知道他这样搞,有一天他的师父把他的东西移动了,自己站在下面等着他。等到后半夜这个浪子回来了,他吓一跳,从墙上摔了下来,结果有一双温暖的手把他接住了,扶住了,他的师父在那儿一直等着他,你们想想,他简直惊愕得不知道要说什么,这个时候师父那双温暖的手把他扶住说:“天不早了,快回去休息吧。”师父之说了这么一句,后来这个浪子就变成好修行人了,他再也不出去了,再也不跳墙了。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多一点感动,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当你生活中再遇到难题困难的时候,不妨当成一种挑战,看自己能不能用这个 机会去感动别人,战胜困难,开创你生活工作的新境界。
      
      何处青山不道场
      
      记者:修行中要多多布施对吧?
      明海:布施也需要智慧,通常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财布施就是直接布施财务,法布施是传授知识技能等,无畏施就是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你去帮助他,给他多一些安慰和鼓励,让他更有信心。布施要充满欢喜心,这样果报会增加,布施可以让我们的心更慈悲。
      记者:如何修慈悲心?
      明海:换位思考是修慈悲心最好的方法,和越多的人换位,慈悲心越大,
      记者: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
      明海:极乐世界我也没去过,你问这个问题好像是我刚从极乐世界回来一样(笑),在我看来极乐世界更像一个培训学校,极乐世界在你心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可是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关键是你的心放在什么频道?生命无始无终。我们要做的就是广结善缘,铺就属于自己的路。用慈悲、平等、感恩、智慧的心面对一切,哪里不是极乐世界呢?
      记者:一走进寺院,心里自然而然的清净,可是在尘世中做到这样就很难。
      明海: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如果你是欲人,处处都是欲境,如果你是道人,处处都是道场,对修行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放在哪里,正可谓何处青山不道场。
      
      生生往复事,拈花一笑之
      
      记者:我们知道您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第二年就出家了,您能谈谈这一段心路历程吗?
      明海:这是我第一次在媒体谈我出家的经历。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那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那里,当时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让我知道人生应该用力的地方。那时候没想出家,但是我知道,哦,人生应该用力的在自己的人格、在心地、在自己所能够掌握的,外在的环境没有办法把握。而自己的人格、内在的心地、德行的把握呢,他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力量,也可以说产生无穷的力量。我看了弘一大师传之后,就得到这样一个启发。
      在学佛之初,这些感受就使自己升起很大的出离心,好像觉得知道自己以后应该作什么,自己应该去做和尚,所以那时我拿定这种主意了,但是我开始也没有想到到柏林寺来,没有这么早,我是24岁出家,当时盘算说,因为根据我家里的情况,要很早出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算计着,看来我还要工作一段时间,成个家,给父母生一个儿子之类的,然后我就像弘一大师39岁出家,我想我要是40岁的话,应该也差不多,那时是这样打算的,那么后来就认识我师父了,经常去他那里,接触到一些善知识。
      1991年的冬天,师父就带我到这里来。他说这里有一个寺院,我以为是这里有一个很完整的寺院,我那时候来,只有前面这个塔,条件很艰苦,但是这里的一切,给我深深的印象,就是我从喧闹的北京来,各种信息、各种噪音,各种其他的景象啊,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在那里感不到有什么特殊的、吸引我的心灵,而在这里我感觉到了很神圣、很崇高的东西。还有师父在北京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学者。很儒雅,编杂志,但到这里来以后呢,把袈裟一穿,念经,嗯,另外一种形象出现了,和尚的形象。这种形象他是很有力的,他是不以外在的社会舆论、社会评价为转移的,就是一种好像是安心念经,这种味道,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也觉得这里好像很破,很荒凉,但是有一种生机感。因此呢,也没有怎么想,简单的想法,就是我到这里来出家挺好。回家以后,跟父母商量,商量他们不同意呀,肯定不同意。当时我就说,算了,不同意我就缓一缓吧。到1992年大殿落成我来的时候,触景生情,不能缓了,先出家再说。因为释迦牟尼佛出家也没有跟父母商量,而且我们的师爷,虚云老和尚出家也是一样的,所以我给自己找的理由就是这样的,先出吧,出了再说,就这样出家了。
      后来父母又找到我,我的心是不动的。后来他们也慢慢被我转化了。我当时有一个信念,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做了,他们一定会理解我,因为我的父母是真正爱我的,他们知道这个真正对我有好处,他们一定会支持的,他们反对是因为他们不理解。
      出家以后,我也渐渐的明白,出家人有他的责任、他的义务,他要去奉献。他要跟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一起,承受佛教现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出家是我的因缘,所以我就服从因缘的安排。
      在采访和开示中,明海师傅说话很慢,自然就给了自己和听众思考的空间。用平缓的语调娓娓道来,却有内在的激越与信念,言语间流露出无限的智慧,于是这种平和的语气反而有了无限的张力,像明亮又柔和的光,充满整个空间。听明海大和尚开示让人想到自重,想到使命,想到厚重,想到坚毅,想到信念和承担……尽管有纷繁的事务和频繁的访客,但他好像从不见重负的样子,微笑着担起。

    相关热词搜索:永亮柏林常青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