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仰望天空45度角的忧伤_忧伤的一角

    仰望天空45度角的忧伤_忧伤的一角

    时间:2019-02-05 05:42:3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固然很大,值得肯定。而取得这些成绩、选择这条道路也是经历了血与火的种种教训的,很不容易,所以特别值得珍惜,不能随便折腾。但我以为我们的一些国人朋友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过于盲目自信了,或者太早就开始张扬了,甚至我们能看到有一种“虚骄之气”在开始滋长。中国其实还有许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就还是一个“跛足巨人”。我这里不考虑那些吸引世界的高端精神信仰和文化的发展,而只是考虑社会的“底线”。这里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底线生存”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是社会的“底线伦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谈到生存的底线,我们看到还有一部分中国人在基本的生存线上挣扎,还得不到起码的生活条件;或者说为了得到这种生活条件,就得冒生命的危险或从事身心俱疲的劳作。而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也还得不到充分的宪政和法治的保障。矿井没顶、房屋着火、交通无序、食品有毒……许多人在工作的环境里得不到安全的保障,下了班也还是缺少足够的安全感。
      然而,比起这些灾难来,更让我们感到沉痛的可能还是道德底线的被突破。有人要跳楼,在围观的众人中,竟然有些人喊出“跳啊、跳啊”,结果这个人真的跳了;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劫持少女,少女多次求救,竟无人援手;运油大卡车出了事故,竟无人去抢救司机,而是纷纷去趁机哄抢燃油;还有不时出现的暴力事件和暴戾倾向,轻易地剥夺了他人的、最后也有自己的生命。
      是的,这可能只是一部分人,甚至是少数人才这样。-也许只是少数人,还在生活的底层苦苦挣扎;也许只是少数人,还在不断突破道德的底线。但是,只要有一个人还挣扎在我们只要给予帮助就能得到改善的悲惨生活境况,就应当足以使我们不安了。同样,也只要还有一个人在绝望、或愤怒、或完全的麻木中犯罪,也就足以使社会不宁了。如果其他的人不关心、不援手,悲惨将会加重、会蔓延;同样,如果我们不制止、不反省,罪恶也将会加重、会蔓延。
      这里我们就要谈到反省的问题了,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国人的自我反省。底线生存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底线伦理的问题。听凭一些人处在底线生存的状态,本身就说明我们的底线伦理出了问题。而在这方面,我们的自我反省能力是处在怎样一种状况呢?
      我在这里只想指出至少两个反省方向上的不足。一是尽量就其大而言,我们的反省是否也具有世界眼光、人类气度?或者是否完全开放和自由?打个比方,西方也有种种问题,有些也非常严重,但我们看西方的诸多“灾难片”、诸多“罪案片”,还是可以看到其间一种深厚的反省能力。像他们的“灾难片”涉及到人类几乎可以想象和预见的各种灾难;而他们的“罪案片”,其反省的矛头不仅常常指向人性、指向心理个性的深处,其批判的矛头也常常指向政府,乃至警察等强力部门。他们反省的范围不仅包括一国一邦,也包括整个人类。而能够反省就有可能预警和纠错。但这样的作品在我们这里却几告阙如。
      另一个方向则是尽量就其小而言,我这里只说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一些生活的细节,但却是真实的事情,比如名校幼儿园演出,家长拍照,总是有一些家长会挤到台前,不顾挡住了后面坐着的孩子的视线。半夜三更,高档住宅小区里的客人告辞,他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呼唤,完全没有想到这是在半夜,邻居们都已经睡了。这些事情本身的确是很小的事情,但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他们妨碍了别人,而在于他们对此几乎毫无感觉,或者毫不在意,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反省能力――而他们还被视作是社会的精英。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日常幸福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小节不注意,大事未尝不会同样处理。尤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这些大人们还是在给孩子做“示范”。
      如果说对现实的生存和道德问题的关注是第一层次的忧伤,对自我反省能力缺乏的关注则是第二层次,亦即更深层次的忧伤了。因为,如果我们有后一种反省能力,我们就能充分意识到并立即着手解决前一层次的问题。然而,我们有可能处在一种“自大狂”或者只是对外人愤怒的状态之中而不自知。
      有一些忧伤是比较根本的或者说本体的,是涉及精神文化的、涉及人类的或者说人性的,这样一种忧伤是不易克服的。还有一种忧伤是比较个人的或者说具体的,比如说亲人的故去或恋人的离去,这样一种忧伤也难于慰解,或许只有通过时间来慢慢消散。另外也有一种忧郁气质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忧伤,甚至总是有点忧伤。但还有一些忧伤是比较社会性的,或者是和某个共同体密切相关的,这种忧伤是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善和共同体成员的自觉来努力克服的。我这里所说的忧伤就主要是这一种忧伤。这是一种社会的忧伤,一种中国的忧伤。
      我在《中国的忧伤――对社会底线的观察与思考》一书里,就是以这样一种自我反省的尝试,对中国社会底线问题作观察和思考。全书分成三辑,第一辑“生生死死”,主要是观察和反省国人的生存状态和道德状况,尤其是那些相当绝望的人们,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人们的生存和道德状况,也包括我们对一般的生命与死亡的看法,对动物及一切生灵和生存环境的态度。第二辑“道德的底线在哪里?”和第三辑“重为惠,若重为暴”,则更多是建设性的反思,主要思考我们的道德底线应当放在哪里?我们自身的努力方向在哪里?为什么也要特别关注制度和政府,我们对政府和自身可以有何种期望等等。前一辑侧重于人,后一辑侧重于制度。最后收集了几篇相关的访谈与答问作为“附录”。书中也有几篇文字是评论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虽然更深的问题意识还是扎根在中国本土。而除了世界的眼光,对当代中国的观察也涉及如何将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考虑进来,尤其是当思考如何接续历史以再造新的文明的时候。
      这里我想特别谈到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又不能寄望于一个全能政府或全权政府。政府要极其慎重地使用暴力,也要极其慎重地施予“恩惠”――这“恩惠”其实也是取之于民的。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将希望寄托于我们社会、寄托于我们自己。政府也必须实行法治而非人治,放手让社会或民间的力量成长起来,在可以自我治理的领域内充分自治,让公民有一种他们应该具有的独立性――公民责任和权利意识可以在这种独立性中得到最好的发育。我对法治下的自由民主是寄予相当的期望的,这条路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和坚忍的努力。我们要弄清政府能做些什么,社会能做些什么,我们每一个人能做些什么。总是要有一只“天眼”监督政府,这“天眼”其实就是所有公民。而公民为了监督好政府,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从2003年起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曾经在幕后做过央视“道德观察”的总策划;后来又从2005年起为《新京报》等刊物写过一年多的名为“底线伦理”的专栏时评,这本书中的文章就大半来自于此。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所感觉到的一种痛苦是:类似的案件反复发生,同样的悲剧重复出现,常常只是换了一些人物、时间和地点而已。所以。虽然在一段时间里也许会急欲说话,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却可能是“吾欲无言”,只有一种悲哀的沉默。忧伤的确还来自个人经常感到的无力,当然,又总还是事有可为。也许,一些悲剧反复出现,正说明需要加强我们的反省能力和发声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忧伤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