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以“王”僭“帝”的秦汉秘史(下)|僭怎么读

    以“王”僭“帝”的秦汉秘史(下)|僭怎么读

    时间:2019-02-08 05:33:3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其子秦孝文王在位一年死去,其孙秦庄襄王在位三年死去。曾孙嬴政继位(前246)二十六年以后,实现了曾祖活“王”僭“帝”的遗志。   商鞅变法以后一百三十八年(前221),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的虎狼之秦,尽灭实行温和君主制度的东方六国。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命令群臣另拟尊号。秦廷群臣无人不知“秦王意欲复求为帝”(新垣衍),但是仍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为据,仅进尊号“泰皇”,不进四世秦“王”朝思暮想的“帝”号。
      秦廷群臣所言“天皇”、“地皇”、“泰皇”,即居中原主流价值首位的道家“三皇之道”。百余年前商鞅为了迎合秦孝公而故意不言,百余年后秦廷群臣为了阻止秦“王”僭“帝”而特予补言。
      道家“三皇之道”,正是《老子》一元论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即“泰道”(○)。
      “一”,即“泰一”(?)。
      “二”,即“阴”(坤?,天之质,地之位)+“阳”(乾?,地之质,天之位)。
      “三”,即“阴”(坤?,天皇)+“阳”(乾?,地皇)=“阴+阳”(泰,泰皇)。
      “万物负阴而抱阳”,即泰卦之象。“冲气以为和”,即泰卦之义。
      与泰卦对立的是否卦:“阳”(乾?)+“阴”(坤?)=“阳+阴”(否)。
      《老子》五千言,字字句句紧扣扬“泰”抑“否”之宗旨。“柔弱胜刚强”,“知雄守雌”,“重为轻根”等等,无不褒扬“泰道”。“刚强者,死之徒”等等,无不贬斥“否术”。
      为何坤是天之质,地之位?为何乾是天之位,地之质?为何《归藏》、《周易》都把泰卦视为揭示天地本质的至吉之卦?为何《归藏》、《周易》都把否卦视为囿于天地表象的至凶之卦?〔1〕
      因为天之质唯有柔弱轻清,天之位方能居上而覆盖万物。倘若天之质刚强重浊,天之位必将下坠,无法覆盖万物。地之质唯有刚强重浊,地之位方能居下而承载万物。倘若地之质柔弱轻清,地之位必将下陷,无法承载万物。
      天之位属阳而居上,地之位属阴而居下,仅是天地表象,无须哲学智慧,古今愚人尽知。天之质属阴而为柔,地之质属阳而为刚,才是天地本质,哲学突破以后,中华先哲始知。
      天地表象非道,天地本质乃道。
      “上坤下乾”的泰卦,象征“天柔地刚,君柔民刚”的“泰道”:“上”合天之位,“坤”合天之质;“下”合地之位,“乾”合地之质。天之质阴而柔,阴气柔而下行;地之质阳而刚,阳气刚而上行;天气下行,地气上行,方能天地相交,阴阳相和,刚柔相济,万物得生。所以《泰卦・象传》说:“天地交,泰。”《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顺道君主对应于“上坤”,效天之位而居上,效天之质而阴柔。顺道民众对应于“下乾”,效地之位而居下,效地之质而阳刚。泰卦的阳位阴质,阴位阳质,君位民质,民位君质,符合天地之道,符合物无纯阴、物无纯阳的宇宙之道,是夏商周两千年一贯的泰皇式温和君主制度的终极依据。
      “上乾下坤”的否卦,象征“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否术”:“上”合天之位,“乾”悖天之质;“下”合地之位,“坤”悖地之质。天地之位虽合,天地之质均悖。天悖其质则阳刚,阳气刚而上行;地悖其质则阴柔,阴气柔而下行;天气上行,地气下行,必将天地不交,阴阳不和,刚柔不济,万物得死。所以《否卦・象传》说:“天地不交,否。”《老子》说:“刚强者,死之徒。”悖道君主对应于“上乾”,效天之位而居上,悖天之质而阳刚。悖道民众对应于“下坤”,效地之位而居下,悖地之质而阴柔。否卦的阳位阳质,阴位阴质,君位君质,民位民质,违背天地之道,违背物无纯阴、物无纯阳的宇宙之道,是秦汉以后两千年一贯的否王式君主专制制度的悖道实质。
      道家集大成之作《庄子》,抉发《老子》扬“泰”抑“否”之宗旨,如《应帝王》“有虞氏不如泰氏”,《徐无鬼》黄帝称“泰隗”为“天师”。
      道家后学《文子・上德》,也抉发《老子》扬“泰”抑“否”之宗旨:“天气下,地气上(泰卦之象);阴阳交通,万物齐同;君子用事,小人消亡,天地之道也(泰卦之义)。天气不下,地气不上(否卦之象);阴阳不通,万物不昌;小人得势,君子消亡,五谷不植,道德内藏(否卦之义)。”〔2〕
      扬“泰”抑“否”是东周哲学突破的核心成果,是《归藏》、《周易》、《老子》、《庄子》、道家后学一脉相承的共同宗旨,但非道家独有,而是东周哲学突破以后中原士人共有的普通常识。
      比如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也推崇“泰道”:“地气上齐,天气下降(泰卦之象),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泰卦之义)”。
      又如黄老学派晚期代表作《吕览・十二纪・孟春》也推崇“泰道”:“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泰卦之象),天地和同,草木繁动……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泰卦之义)。”
      先秦宗教演进,同样留有扬“泰”抑“否”的鲜明烙印。商代多神教在“五岳”分祭“五帝”,把象征“东皇泰一”的东岳命名为“泰山”。西周一神教不在“五岳”分祭“五帝”,仅在东岳“泰山”祭祀“泰一”上帝。东岳“泰山”,商代多神教“东皇泰一”,西周一神教“泰一”上帝,东周一元论“泰道”,无不植根于“泰卦”,因此道家又称中华文明始祖伏羲为“泰氏”、“泰隗”、“泰皇”。
      至此已明,秦廷群臣为了阻止秦“王”僭“帝”,根据扬“泰”抑“否”的东周哲学突破核心成果,特地补言商鞅故意不言的道家“三皇之道”,强调“泰皇最贵”,其义有四:
      其一,规劝秦王嬴政放弃商鞅以降的法家“五霸之道”,改行东方六国视为至高的道家“三皇之道”,遵循中原士人共同信仰的东周一元论之“道”,亦即“泰道”。
      其二,规劝秦王嬴政放弃秦人信仰的商代多神教之“五帝”,皈依东方六国共同信仰的西周一神教之“帝”,亦即“泰一”。
      其三,规劝秦王嬴政放弃秦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改行东方六国的温和君主制度,亦即放弃“君刚民柔”的“否术”,改行“君柔民刚”的“泰道”。
      其四,规劝秦“王”更名“泰皇”,然后祭祀“泰山”,举行就职仪式,宣誓遵循“泰道”。
      秦廷群臣胆敢阻止赢政成为“千古一帝”,原因有五:
      其一,吕氏门客和中原士人曾因吕案而被驱逐,又因嬴政采纳李斯《谏逐客书》而留仕秦廷,其中七十人成了秦国出于文化自卑而特设的博士。这些免于被逐的吕氏门客和中原士人,成了嬴政僭窃“帝”号的最后障碍。
      其二,众多仕秦中原士人不会集体放弃自幼信仰的西周一神教、东周一元论和中原主流价值。正如商鞅尽管信奉法家“霸道”,仍然遵循经其修正的中原主流价值,依次进言“三道”。
      其三,众多仕秦中原士人不会集体放弃中原文明优越感,东方六国尽管在战场上彻底失败,仍想在文化上赢得最终胜利。正如荀况尽管专为秦国设计“使王称帝之术”,目标却是挽救中原文明。
      其四,少量秦国贵族不会集体放弃自幼信仰的商代多神教之“王死称帝”教义,同时怀有文化自卑,对于众多中原客卿的集体公议,或不愿阻止,或不敢阻止,或无法阻止。正如新垣衍一闻鲁仲连所言“天下之士”共知之“义”,立刻违背君命放弃“帝秦”。
      其五,唯有全无操守、仅求功名的李斯,铁杆支持“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竭力推行韩非版“使王称帝之术”,只是孤掌难鸣。
      在实行温和君主制度的东方六国,一位中原士人就足以制止君主的严重悖道。然而在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的秦国,众多中原士人却无法阻止君主的终极悖道。嬴政不为“泰皇最贵”所动,去“泰”,留“皇”,加“帝”,自加尊号“皇帝”,越过人神鸿沟,不顾生死大限,开启了活“王”僭“帝”的两千年中华伪“帝”史。
      “王”为政治领袖,“巫”为宗教领袖。远古政教合一,“王”必兼“巫”,君主必兼祭司,所以“王”、“巫”形义皆通,均训“沟通天地人”,上通神意,下达民意,是神意、民意的沟通者,决非神灵本身。嬴政开启的以“王”僭“帝”,导致祭祀者变成祭祀对象,是人类决不可有的终极僭越,莫此为甚的终极悖道。
      嬴政即使不知东周一元论的“以道代帝”,但是必知商代多神教的“王死称帝”,而且必知商代多神教的“王死称帝”已被西周一神教的“王死称谥”彻底否定,因此僭窃“帝”号之时,立刻废除了秦庄公(前821―前778)以降秦君业已遵循五百余年的周礼谥法。
      嬴政或是不知,或未想到,《诗经》仅言“王天下”,不言“帝天下”,《尚书》宣布“绝地天通,罔有降格”,东周百家均言“王死称帝”、“王不僭帝”、“以道代帝”,先秦古籍全都不利于“活王僭帝”;经由唯一支持活“王”僭“帝”而晋升秦帝国首任丞相的李斯提醒,才回过神来,于是颁布“焚书令”:“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谓“以古非今”,即以古之“王死称帝”、“王不僭帝”、“以道代帝”,非议今之“活王僭帝”。
      嬴政僭窃“帝”号以后,又对秦廷群臣所言“泰道”买椟还珠,皮相模仿中原“泰道”传统,装模作样祭祀“泰山”。司马迁斥为“无其德而用其事”(《史记・封禅书》),言其毫无遵循“泰道”之德,却有祭祀“泰山”之事。
      嬴政纯用法家“霸道”打天下,纯用否王“否术”治天下,应验了泰皇“泰道”的哲学洞见:天刚则不覆万物而坠,地柔则不载万物而陷;君刚则不覆其民而崩,民柔则不载其君而叛。
      秦“王”僭“帝”十二年(前209),侥幸躲过荆轲剑刺、张良椎击的嬴政暴死,年仅五十一岁,应验了活“王”僭“帝”自速其死的商代多神教教义。
      李斯受到赵高胁迫,再次无耻变节,背叛秦始皇,矫诏赐死太子扶苏。少子胡亥篡位,杀尽兄弟姐妹。李斯腰斩灭族,陈胜吴广起义〔3〕。赵高指鹿为马,逼迫胡亥自杀。嬴政骨血尽灭,仅遗万世尸臭。
      秦“王”僭“帝”十四年(前207),刘邦入咸阳,秦帝国崩溃,应验了“刚强者死之徒”的东周一元论预见。
      
      七活“王”僭“帝”的汉后延续
      
      刘邦汉承秦制,继续活“王”僭“帝”。齐王田横及其五百壮士,共赴东海自杀,为“东皇泰一”集体殉道〔4〕。一如齐人鲁仲连所言,“蹈东海而死”,“不忍为之民”。
      刘邦浑然不知嬴政废除谥法的原因,一方面汉承秦制活“王”僭“帝”,另一方面又汉革秦制恢复谥法,不通之至。“帝”是神,不可批评褒贬。“王”是人,可以批评褒贬。谥法之善谥、恶谥,原本可对君主一生言行善恶进行盖棺论定,然而秦汉君主僭窃“帝”号以后,不许臣民批评褒贬,只许臣民盲目崇拜。刘邦恢复谥法却不废“帝”号,导致汉代以后对于本朝君主只许善谥,不许恶谥,恶谥专用于前朝末代君主。周代谥法原是批评君主的利器,汉后谥法沦为谄媚君主的工具。
      刘邦不废“帝”号,原因有三。一是无限企羡嬴政活“王”僭“帝”的否王威仪,久有“大丈夫当如此”的痞民俗志。二是并非出身于信仰西周一神教、东周一元论的上层士人,而是出身于信仰商代多神教的下层民众。三是并非顺应天道的天民,仅是粗鄙无文的痞民。因此否王前车虽覆,痞民后志不改。
      《史记・封禅书》先言秦以“五�”分祭“五帝”,后言刘邦信仰“五帝”:
      
      汉兴,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杀者赤帝子。”……高祖平咸阳,立为汉王……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
      
      刘邦先据商代多神教的“黄帝与炎帝战”神话,伪造“赤帝子杀白帝子”神话;后据商代多神教的“五帝”之数,妄减秦国“五�”为“四�”,另立“北�”祭祀黑帝,以此自诩汉“帝”替代秦“帝”上应天命。前一谎言自居“赤帝”之子,后一谎言自居“黑帝”之子,自相�牾,破绽百出。
      刘邦出身下层民众,所以信仰商代多神教。刘邦的子孙已非出身下层民众,而且秦祚仅有短短十四年,战国士人远未死绝,先秦古籍大量重出,士人群体不断言及先秦文明常识和中原主流价值,因此刘邦之子汉文帝,汉文帝之妻窦太后,汉文帝之子汉景帝,均已抛弃下层民众信仰的商代多神教,皈依上层士人信仰的西周一神教、东周一元论,信仰层次迅速提升;同时鉴于秦代迅速崩溃,因而抛弃法家“五霸之道”,转向道家“三皇之道”,抛弃否王“否术”,转向泰皇“泰道”,遂有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文景之治”,成为吕不韦“黄老”方案的短暂回光返照。
      但是汉武帝在崇信“黄老”的祖母窦太后死后,再次转回法家“霸道”,再次转回否王“否术”,于是重新面对两大难题:如何既实行法家“霸道”、否王“否术”,又免于像秦代一样迅速崩溃?如何避免秦后重出的先秦古籍,再次成为活“王”僭“帝”的观念障碍?
      汉代新儒家董仲舒提供了解决两大难题的一揽子方案,专为汉武帝设计了终极版“使王称帝之术”。“罢黜百家”,专用于避免秦后重出的先秦古籍再次成为活“王”僭“帝”的观念障碍。“独尊儒术”,专用于对法家“霸道”、否王“否术”进行意识形态包装。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鼓吹“阳为阴纲之谓道”,前承《易传・系辞》鼓吹“天尊地卑”,后启《白虎通・三纲六纪》鼓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表面是儒家,实质是法家。汉代新儒家像法家一样,仅仅鼓吹植根于天地表象“天尊地卑”的“君尊民卑”否术,竭力遮蔽植根于天地本质“天柔地刚”的“君柔民刚”泰道,既违背中华元典《归藏》、《周易》,又违背道家经典《老子》、《庄子》,更违背先秦旧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董仲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意为“君尊臣卑出于天尊地卑,天尊地卑不变,君尊臣卑亦不变”。因此董仲舒的终极版“使王称帝之术”,被悖道君主“独尊”两千年,成为中华帝国的永恒意识形态。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表面相反,实质相同。秦始皇“坑儒”是消灭反对活“王”僭“帝”的中原士人之肉身,仅用法家刑教治身,不用儒家名教治心,因其“霸王硬上弓”而失败。汉武帝“尊儒”是改造反对活“王”僭“帝”的上层士人之思想,既用法家刑教治身,又用儒家名教治心,因其“温柔敦厚”而成功。经过秦始皇治标和汉武帝治本,反对活“王”僭“帝”的先秦旧儒家,变成了拥护活“王”僭“帝”的汉代新儒家。
      然而汉武帝对于同时代的司马迁来得及阉割其肉身,来不及改造其思想。司马迁熟读百家古籍,通晓先秦常识,尽知秦汉秘史,深知活“王”僭“帝”违背“王死称帝”的商代多神教、“王不僭帝”的西周一神教、“以道代帝”的东周一元论,仅因汉承秦制仍然活“王”僭“帝”,不能于《秦始皇本纪》明斥,只能在《太史公自序》隐斥秦始皇“尊号称帝”是“擅其号”,隐晦点破《鲁仲连列传》无法明言的“义不帝秦”之“义”。
      《史记・孝武本纪》一字不记汉武帝文治武功的丰功伟业,仅仅详录汉武帝像秦始皇一样信仰商代多神教及其“神仙”迷信,详录汉武帝效法秦始皇祭祀“泰山”的本末细节。汉武帝信仰的多神教,与秦始皇信仰的多神教略有不同。一是汉武帝受到汉代新儒家董仲舒影响,把初民萨满教的“天人感应”迷信,掺入商代多神教。二是汉武帝受到祖父汉文帝、祖母窦太后、父亲汉景帝、士人群体综合影响,把西周一神教的“泰一”上帝,加在商代多神教的“五帝”之上。薄诱忌等众多士人不断上书进言,“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五帝,泰一之佐也”,“天一,地一,泰一”(天皇、地皇、泰皇),于是汉武帝不得不在“五帝”坛之上,增立“泰一”坛。传承伏羲“泰道”、道家“天道”的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又与士人宽舒共同进言,于是汉武帝不得不在象征“五帝”的“五�”之上,增立象征“泰一”的“泰�”。秦始皇拒绝“泰皇”名号,汉武帝增立“泰一”、“泰�”,仍是表面相反,实质相同,两者同样毫无遵循“泰道”之德,却有祭祀“泰山”之事。司马迁所言“无其德而用其事”,“尊号称帝”是“擅其号”,均为明斥秦始皇,隐斥汉武帝。司马迁忍耻撰著《史记》,正是为了完成司马谈的文化托命,秘传伏羲“泰道”、道家“天道”,隐斥活“王”僭“帝”、否王“否术”,“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以供后世抉隐发微〔5〕。因此思想已被改造、拥护活“王”僭“帝”、臣服否王“否术”的东汉新儒家班固,痛斥《史记》是“微文刺讥,贬损当世”的“谤书”。
      秦灭六国是中华大地首次野蛮征服文明的“用夷变夏”,汉承秦制是秦国“用夷变夏”的完成,“百代皆行秦政制”是秦国“用夷变夏”的延续。活“王”僭“帝”的悖道政体,由信仰多神教的秦始皇开启,由信仰多神教的汉武帝奠定,两者合力遮蔽了伏羲“泰道”的“君柔民刚”、商代多神教的“王死称帝”、西周一神教的“王不僭帝”、东周一元论的“以道代帝”,成功抹去了先秦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记忆,迫使中华民族陷入秦汉以后两千年的失忆失语。
      
      八以“王”僭“帝”的逻辑后果
      
      战国儒宗荀况专为秦始皇设计的“使王称帝之术”,内涵是“王霸兼用,礼法并重”。汉代儒宗董仲舒专为汉武帝设计的“使王称帝之术”,内涵是“王霸杂用,外儒内法”。后者实为前者之变体,因而谭嗣同认为“两千年国学皆荀学”。秦始皇采纳韩非版“使王称帝之术”,不仅导致秦代迅速崩溃,而且导致荀况版“使王称帝之术”延迟百年以后,转换为董仲舒版“使王称帝之术”。
      这一费时百年的历史绕道,不仅没能改变活“王”僭“帝”的终极悖道,而且额外支付了其他层面的诸多代价,因为荀况是儒家集大成者,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两者差异极大;荀况是先秦旧儒家,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家,两者差异极大。历史绕道的代价之一,是韩非为“两千年国学皆荀学”打下了君主专制、法家“霸道”、否王“否术”底色。历史绕道的代价之二,是董仲舒为“两千年国学皆荀学”染上了“天人感应”的巫术迷信色彩和意识形态包装。历史绕道的代价之三,是荀况、韩非信仰东周一元论,信仰层次高于西周一神教,而董仲舒信仰商代多神教、初民萨满教,信仰层次低于西周一神教、东周一元论。秦汉前后三位士人的个体信仰差异,造成了秦汉前后两大时代的整体信仰差异,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整体信仰降格,成为历史绕道的最大代价,因为信仰降格是野蛮征服文明的根本标志。
      秦汉中国是先秦中国的降格性延续,秦汉信仰也是先秦信仰的降格性延续,先秦中国上下分层的信仰格局,也降格性延续到秦汉以后,只不过秦汉之际信仰格局的上下分层略有模糊:原本拥有哲学信仰的上层士人,原本拥有宗教信仰的下层民众,全体降至政治伪信仰,上下一心共同信奉僭主伪“帝”,作为哲学信仰、宗教信仰的代用品。由于僭主伪“帝”并非高于人类的超越性存在,信奉僭主伪“帝”不具精神超拔作用;由于汉代新儒家仍以先秦旧儒家祖师孔子为名义祖师,而“天人感应”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牾,消解着汉代新儒家的正统性,彰显着“独尊儒术”的欺骗性;由于上层庙堂的“天人感应”,东汉以后进一步降至初民萨满教的谶纬巫蛊,与下层民众自古以来的巫术迷信难分高下,威胁着社会结构按照“君子-小人”上下分层的合理性;因此政治伪信仰的代用品效应,东汉以后日渐消失,信仰真空急需填补,信仰分层急需重建。然而以“王”僭“帝”霸占了宗教信仰的固有空间,禁绝了哲学信仰的公开传播,中华民族在东汉以后被迫选择了另外三条信仰路径。
      第一条信仰路径,是秘密信仰作为先秦至高信仰的道家哲学。
      先秦道家把哲学信仰传播、普及到上层士人,成为百家士人的普遍信仰。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治标和汉武帝“独尊儒术”治本,百家士人基本剿灭,唯有拥有至高信仰的道家士人无法剿灭。但是悖道君主的以“王”僭“帝”,迫使秦汉以后的道家士人只能秘密信仰以“道”代“帝”。公开信仰道家的嵇康遭到诛杀,秘密信仰道家的陶渊明终其天年,成为道家只能秘密信仰的示范性标本。隐于江湖、寄身庙堂的道家士人,各守秘密而不能交流,无法结成信仰团体,因而跳出了上下分层的信仰格局。
      第二条信仰路径,是公开信仰印度输入中国的佛教。
      先秦信仰抵达一神教、一元论,证明中华信仰不可能止步于多神教、萨满教。秦汉庙堂迫使中华信仰降至多神教、萨满教,只能是暂时现象。中华民族必然从多神教、萨满教重新起步,再次向更高信仰演进。西汉把“泰一”加于“五帝”之上,业已显露多神教再次向一神教演进的先兆。东汉以后,信仰层次高于多神教、萨满教的众多外来宗教,如二神教的�教(拜火教)、摩尼教(明教),一神教的犹太教、基督教(景教)、伊斯兰教(回教),先后输入中国,但是传播广度远逊佛教。佛教的以“佛”代“帝”,天然避开了君主的以“王”僭“帝”,既有一元论的哲学成分,又有多神教的宗教成分,既能规避上层士人的政治禁忌,又能满足下层民众的精神需求,上层士人、下层民众可以各取所需,因此在印度本土无法扎根的佛教,东汉以后凭借天然优势成功移植中国,迅速普及朝野上下,经过六朝数百年磨合,唐宋以后本土化,并且顺势两分,融入中国固有的上下分层信仰格局。
      上层士人信仰的禅宗,正是一元论的哲学性佛学,同时又是一元论的本土道家哲学披上印度佛教外衣的变体。佛家哲学与道家哲学极易相通,因此佛学观念只能用道家名相对译和格义。信仰禅宗的上层士人知“佛”非“神”,仅是人之“觉者”。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菩萨”自觉兼觉人,“罗汉”自觉不觉人。觉者以“道”代“帝”,必然“沙门不敬王者”(东晋慧远),承认君主为“王”,否认君主为“帝”。
      下层民众信仰的净土宗,正是多神教的宗教性佛教。“佛”、“菩萨”、“罗汉”,均被视为“众神”,不知其为“觉者”。多神教的“众神”,与人同形同性,因而崇拜偶像。一神教的“上帝”,非人而且无形,因而拒绝崇拜偶像。先秦中国抵达一神教,早已拒绝偶像崇拜。秦汉以后降至多神教,净土宗的偶像崇拜因而席卷中国。禅师和信仰禅宗的上层士人对下层民众拜“佛”为“神”不以为然,遂有“诃佛骂祖”的“狂禅”。“狂禅”为中国禅宗独有,印度禅宗所无,乃因主要哲学成分取自先秦道家。
      第三条信仰路径,是公开信仰作为道家变体的道教。
      佛教大举输入,激起不同层次的本土信仰之反抗。信仰层次低于佛教的秦汉多神教毫无竞争力,唯有信仰层次高于佛教的道家一元论独具竞争力。若非佛教东来,秦汉以后的道家很有可能长期固守秘密信仰。既然佛教东来,若无恰当因应,秘密信仰也难固守。悖道君主的以“王”僭“帝”,迫使道家无法用哲学层面的以“道”代“帝”与佛教竞争,于是道家披上宗教外衣,变成以“真”代“帝”、以“清”代“帝”、以“尊”代“帝”、以“仙”代“帝”的道教。东汉道教尽管创立于佛教传入以后,又出于竞争需要大量模仿佛教表象,然而其近源是印度佛教创立以前的东周道家,其远源是夏商周以前的伏羲易道。道教的“真”、“清”、“尊”、“仙”,避开了悖道君主僭窃的“帝”号,既有披上道教外衣的道家哲学成分,又有秦汉多神教和初民萨满教成分,既能规避上层士人的政治禁忌,又能满足下层民众的精神需求,上层士人、下层民众可以各取所需,因此成为唯一可与佛教竞争的本土宗教,东汉以后发展壮大,并且顺势两分,融入中国固有的上下分层信仰格局。
      上层士人信仰的道教,早期是天师道,后期是全真教。所拜之“神”,不称“帝”而称“真君”。修成正果,不称“圣”而称“真人”。“真君”、“真人”无不取自《庄子》。先秦道家集大成者庄子,以“无君于上,无臣于下”的“真君”,讽刺僭窃“帝”号、代大匠斫的否王“假君”,以“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真人”,讽刺全无“特操”、臣服僭主的痞民“假人”。东晋道家传人陶渊明,以天师道的宗教信仰,掩护道家的哲学信仰,像庄子、司马迁一样不能明斥以“王”僭“帝”,只能像庄子、司马迁一样支离其言,晦藏其旨,向往“避秦”隐居的“桃花源”,主张“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暗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下层民众信仰的道教,早期是五斗米道,后期是正一教。所拜之“神”,不称“帝”而称“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三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均为“三皇”之变体。所拜“八仙”,则是“八卦”之变体。下层民众信仰的道教,盲从庙堂伪道,迎合悖道君主,鼓吹秦始皇、汉武帝痴迷的“神仙”迷信,不知其违背已用“气之聚散”解释“生死物化”的先秦道家哲学。西汉加于“五帝”之上的“泰一”,则被改写为“太乙”,再无《易经》“泰卦”、西周一神教“泰一”、东周一元论“泰道”的影子。至高无上的“泰一”上帝,变成了不入流品的“太乙真人”,俯首称臣于“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名号,取自《易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尊地卑”,鼓吹“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否术”。信仰者浑然不知《易传》“否术”违背《易经》“泰道”,浑然不知道教外衣之下的道家哲学,浑然不知《庄子》颂扬的“兀者”乃因反抗伪道而被刖足,浑然不知“铁拐李”是“兀者”之变体,浑然不知“真君”、“假君”不能共用“帝”号,仍称所拜“玉清”为“玉皇大帝”。上层士人对下层民众混淆“上帝”、“下帝”同样不以为然,因此《西游记》戏称“玉皇大帝”为“玉帝老儿”。先秦中国“王不僭帝”,可以不敬国王,不能轻慢上帝。秦汉以后“以王僭帝”,可以不敬“玉帝”,不能轻慢“皇帝”。
      佛教、道教影响日益深广,融入民族血脉,不断成为农民起义的造反旗帜和组织形式,悖道君主多次辟佛、灭道,仍然难以剿灭。唐宋以后的悖道君主不得不修正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鼓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堂意识形态,迫使佛教、道教的宗教真信仰,支持御用儒家的政治伪信仰。以“王”僭“帝”导致伪信仰僭居真信仰之上,不仅信仰层次大为降格,而且精神信仰毫无强度。信仰层次的高低,决定文明层次的高低。精神信仰的强弱,决定民族性格的强弱。因此秦汉君主的以“王”僭“帝”,是中华历史的根本拐点。略举其要如下。
      其一,先秦中国“以道代帝”,形成中原主流价值“三皇(道家)�五帝(墨家)�三王(儒家)�五霸(法家)”。秦汉以后“以王僭帝”,悖道君主窃取道家“三皇”之“皇”、墨家“五帝”之“帝”,以儒家“王道”之名,行法家“霸道”之实。
      其二,推崇“三皇之道”的先秦道家,秦汉以后被悖道君主严厉打压。散人隐士远离庙堂,逍遥江湖,以文化托命的方式,秘密传承道家哲学,“一气化三清”地化为秘密信仰,化入佛教禅宗,化入本土道教。道家哲学仅对秘密信仰者具有精神超拔作用,对浑然不知者毫无精神超拔作用,只能阻止秦汉以后坠至彻底野蛮,无法阻止秦汉以后退至半文明半野蛮。
      其三,推崇“五帝之道”的先秦墨家,秦汉以后被悖道君主残酷剿灭。墨家虽与秦国一样信仰商代“五帝”多神教,但其初衷并非希望野蛮的秦国征服文明的中原。墨家作为哲学突破以后的先秦重要学派之一,不仅赞成西周一神教的“王不僭帝”教义,反对商代多神教的“王死称帝”教义;而且遵循东周一元论的“以道代帝”思想,探索科学规律,建构逻辑体系。仅因墨家反对“活王僭帝”,主张“君主禅让”,同时“以武犯禁”,对君主世袭的专制政体形成公然挑战,构成最大威胁,秦汉以后遂被残酷剿灭。
      其四,秦汉以后道家隐遁,墨家剿灭,导致先秦已露端倪的科学萌芽和逻辑萌芽中绝,不可能演进至现代科学。先秦中国“天柔地刚,君柔民刚”的泰皇“泰道”,导致中华宇宙论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演进至“天地浑沌如鸡子”的“浑天说”。秦汉以后“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否王“否术”,导致中华宇宙论从“浑天说”退回“盖天说”。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囿于人类中心主义,不许错误的“地心说”演进至正确的“日心说”。中华帝国的伪信仰,陷溺僭主中心主义,不许错误的“盖天说”演进至正确的“浑天说”,导致中华文明不可能从“浑天说”演进至“地心说”,遑论演进至“日心说”和现代科学。
      其五,秦汉以后儒家变质,法家独霸,导致先秦真道彻底遮蔽。先秦儒、法一家分为两宗,秦汉儒、法两宗合为一家,变成名为儒家、实为法家的御用儒家。秦始皇“焚书坑儒”治标、汉武帝“独尊儒术”治本以后,御用儒家继续遮蔽难以剿灭的易学“泰道”和道家“天道”,亦即遮蔽《易》、《老》、《庄》“三玄”一脉相承的中华道术。御用儒家扬雄采用“弃象”方式,抛弃《易经》泰、否之象,另造伪经《太玄》。御用儒家王弼主张“得意忘象”,得《易传》“天尊地卑”之意,忘《易经》泰、否之象;篡改反注《老子》,妄言《老子》宗旨是“名教本于自然”,鼓吹“君尊臣卑”本于“天尊地卑”。御用儒家郭象篡改反注《庄子》,妄言《庄子》宗旨是“名教即自然”,鼓吹“君尊臣卑”即“天尊地卑”。此后上层士人、下层民众盲信“君尊臣卑”植根于“天尊地卑”,盲信“天尊地卑”植根于“天圆地方”,奉为天经地义,视为永恒真理,无限臣服僭主,不知其为僭主,不知“以王僭帝”之非。
      其六,秦汉以后延续“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的上下分层信仰格局,然而信仰层次整体降格。自居“君子”的上层痞士信奉政治伪信仰,鼓吹“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伪真理,宣扬“人性本善”、“人皆尧舜”、“仁义道德”的伪道学。自居“小人”的一些下层痞民,伪装相信“人性本善”而无恶不作,另一方面又沉溺于多神教、萨满教迷信,抱持“宁可信其有,不可疑其无”的疑神疑鬼态度,采取“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实用态度。
      其七,秦汉以后信仰层次降格,导致民族性格虚弱。
      有信仰者必有人格操守,有至高信仰者必有至高人格操守,既追求个体利益,又追求群体利益,更追求超越价值,因此拥有至高信仰的先秦中国人和秦汉中国人,大多个性勇毅,人格伟岸,精神剽悍,大度淡定,极有操守。顺道人物遍布朝野,悖道人物屈指可数。文明发展强健,文化元气磅礴。士有士气,民有民气。君有君样,人有人样。中华哲学教化周边民族。
      无信仰者必无人格操守,无至高信仰者必无至高人格操守,仅追求个体利益,不追求群体利益,更不追求超越价值。
      其八,秦汉君主以“王”僭“帝”,导致此后两千年的中国人臣服于大一统的政治伪信仰,不再知道先秦中国曾经抵达一神教的宗教真信仰、一元论的哲学真信仰,不再了解先秦中国的温和君主制度植根于“君柔民刚”的泰皇“泰道”,不再明白秦汉以后的君主专制制度植根于“君尊臣卑”的否王“否术”。以“王”僭“帝”的终极悖道和终极失范,导致中国社会各层面的严重悖道,各领域的严重失范,不再是偶然意外,而是覆巢之下必无完卵的逻辑必然。
      
      结语拜“帝”称“王”与废“帝”共和
      
      以“王”僭“帝”的中华帝国,失去宗教信仰、哲学信仰的双重制衡,君主专制日益强化,逐渐走向政治末日。与此同时,欧洲的宗教形态已从希腊、罗马的多神教,演进至普及全欧的基督教,欧洲的政治形态已从希腊民主制退回罗马共和制,退回温和君主制,政治“王”权受到宗教“帝”权强力制衡,从未出现以“王”僭“帝”的终极悖道。中世纪雪藏于基督教的希腊哲学,披着宗教外衣普及欧洲全境,经过千年退火不再具有爆破性,文艺复兴以后脱下宗教外衣,演进为探索宇宙之“道”的现代科学。欧洲列强用现代科学武装到牙齿,用洋枪洋炮攻破中国大门,基督教传教士随之大量涌入,向退回多神教的中华伪“帝”及其臣民,大力传播一神教真“帝”,成为终结中华帝国的重要推力。
      1851年,“拜上帝会”在“天高皇帝远”的广西金田发动起义。1853年,“拜上帝会”攻占南京,建立太平天国,重建悖道政体,仍以商鞅、韩非的法家“霸道”为实质,以荀况、董仲舒的儒家“王道”为表象,像历代农民起义一样毫无新意。但是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次农民起义,首次以“拜上帝”为造反旗帜和组织形式,终于不再以“王”僭“帝”,洪秀全仅称“天王”。拜“帝”称“王”的太平天国,遂成以“王”僭“帝”的中华帝国掘墓者,辛亥革命废“帝”共和的先声。
      中华编年史,始于公元前841年周、召共和。中华新纪元,始于公元后1911年辛亥革命。天道原始返终,历史无往不复,中华否极泰来。此后王�运、杨度师徒效法荀况、韩非、李斯师徒,研治“使王称帝之术”,导演袁世凯称“帝”闹剧,妄想重建悖道政体,献丑百日即告散场,因为中华民族已与僭主伪“帝”永别。
      辛亥革命以前两千两百年,“王”不僭“帝”、以“道”代“帝”、泰皇“泰道”的先秦常识,秦汉先哲狙击以“王”僭“帝”、贬斥否王“否术”的秦汉秘史,不能言说,言必灭族。辛亥革命至今一百年,先秦常识仍然无人道破,秦汉秘史仍然不为人知。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谨以本文祭奠秦汉前后传承真道、狙击伪道的中华先哲,致敬辛亥前后传承真道、狙击伪道的中华后贤。
      
      注释:
      〔1〕《归藏》(马国翰辑本、严可均辑本、王家台简本)、《周易》均有六十四卦,卦序全异,卦名全同。旧说周文王叠八经卦为六十四卦,甚误。近人高享认为周文王时六十四卦尚无卦名,西周中后期据卦爻辞拟定,亦误。
      〔2〕《老子》初始本,首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马王堆帛书甲、乙本)。《文子・上德》以《老子》开篇二字名篇,以泰、否二卦总释《老子》扬“泰”抑“否”之宗旨。详见即出拙著《老子奥义》。
      〔3〕陈胜吴广虽在活“王”僭“帝”成功以后,但其造反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植根于先秦常识,仅言“王侯将相”,异于后世常言“帝王将相”。
      〔4〕《史记・田儋列传》:“汉王立为皇帝……田横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田横自刭。五百人在海中,闻田横死,亦皆自杀。”
      〔5〕《史记・太史公自序》:“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相关热词搜索:秦汉秘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