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已知世界》主人公亨利的多层双重意识探析】亨利詹姆斯简介

    【《已知世界》主人公亨利的多层双重意识探析】亨利詹姆斯简介

    时间:2019-02-11 05:44: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已知世界》是继《宠儿》之后又一本非裔美国作家的惊世之作。作者爱德华・琼斯扩大了黑人双重意识的传统阐释,重现了被时间尘封的未知世界――获得自由的黑人奴隶奴役黑人的事实;展示了非洲裔美国黑人多层次的双重意识。了解这种多层次的双重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已知世界中隐藏着的未知世界。本文从主人公亨利的四个不同身份剖析其多层双重意识的构建。
      关键词:《已知世界》 多层双重意识 非洲裔美国人
      
      《已知世界》自出版以来引起极大关注,艾伦却斯在《旧金山纪事报》上称爱德华・琼斯是美国最好的黑人作家之一,珍妮特・马斯林在《纽约时报》上称其《已知世界》为惊世之作。《已知世界》紧密地连接了黑奴的过去、当前和未来,把白人奴隶主、奴隶、自由黑人、黑人奴隶主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多维的奴隶世界。审视亨利多层双重意识,有必要了解意识的层次结构。我们可以用马斯洛动态需求层次理论从不同需求层次对亨利的多层次双重意识进行解读。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几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生理和安全需要都容易满足,爱、感情和归属需要则不易满足。尊重的需求是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了自信、价值、实力、能力、感情。最高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无论是谁,他们在满足需求时必须忠于自己的身份。
      本文认为,上述需要就是亨利多层双重意识的成因,各种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就是他多层次双重意识构建的经历。传统上,黑人双重意识意味着 “作为美国人的意识加上作为非洲裔黑人的意识,两个意识冲突和共存的关系”。除了种族因素,一个人的身份将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事业、社会地位等。因此,主人公亨利的身份经历了他父亲奥古斯都(前黑奴)的儿子,白人罗宾斯的奴隶,其他黑人奴隶的主人,自由黑人卡尔多尼亚的丈夫等多种身份的转变与集中。亨利除了具有与生俱来的传统双重意识,他的双重意识体系还因为复杂的特殊身份扩大到了多个层面。
      
      一、前黑奴的儿子
      
      亨利多层双重意识肇始于他第一个身份――前黑奴之子。作为黑奴之子,亨利深受非洲裔美国人意识的影响。亨利的父母通过努力,最后赎买到自由,从而成为了自由黑人。父母获得自由的一刻,亨利归属感的欲望破灭了,成为家里唯一的奴隶。父母身份转变成为亨利满足亲情和归属感需求的障碍,也促成亨利的奴性――奴隶意识。在父母获得自由后,亨利与父母每周聚会一次,看似可以满足亨利对爱和感情的需要,但父母只能给他带来更好的食物以满足他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此时亨利已习惯作为罗宾斯的奴隶,罗宾斯除了满足亨利的基本生理需求,还因亨利高超的鞋匠技艺优待他。于是亨利开始缺席聚会,借口是:“我忘了。”此时,亨利的行为是对父母愿望和信念的叛逆,也是对黑人意识的拷问。在几次缺席聚会后,父亲愤怒地把亨利推倒在地,罗宾斯却给奥古斯都严厉警告,因为亨利是他的财产。因此,奥古斯都决定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钱为亨利赎回自由。此决定凸显了奥古斯都的黑人性,也刺激了亨利多层双重意识的构建。亨利在自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服父母帮助曾照顾过自己的女黑奴丽塔逃出罗宾斯的种植园。这一事实反映了亨利的黑人性,他是为了满足爱和感情的需要而求父母帮助丽塔,在种植园里,她是亨利情感的寄托。此刻,亨利开始形成模糊的黑人意识――实现与其他奴隶共享自由的渴望。前黑奴的儿子这一身份让亨利构建起了由奴性和对自由,甚至权利和地位等渴望的双重意识。
      
      二、白人奴隶主的奴隶
      
      罗宾斯种植园里的奴隶经历刺激亨利形成第二层双重意识。罗宾斯对亨利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亨利早逝。罗宾斯通过提供生活必需品和优待,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亨利的生理、安全、归属感和爱等方面需求,让亨利对白人奴隶主产生一种敬畏,加深亨利的奴性,淡化亨利的黑人性。在亨利归属问题上,罗宾斯在亨利父母面前表示出来咄咄逼人的强势和作为财产所有人――奴隶主的骄傲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亨利的奴性。亨利逐渐表现出了对罗宾斯的敬畏、友爱和忠诚。这可以从亨利对罗宾斯骑的一匹老马无微不至的照顾,对罗宾斯俯首帖耳的服侍,对罗宾斯和他的奴隶主朋友们尽心尽职地做鞋、修鞋服务得到充分证明。亨利从偶尔到频繁地缺席与父母的聚会说明他黑人性的淡化,对黑人传统的淡忘。在亨利自由后,罗宾斯刺激亨利购买土地, 同时,允许亨利购买一个奴隶,进而满足了亨利对权力、地位的欲望。
      罗宾斯反复展示财富和实施权力,不断强化亨利作为奴隶主的价值观和意识,刺激亨利对财富和权力的欲望。黑奴和鞋匠,这种双重身份让他有更多机会从罗宾斯那里吸收和内化奴隶主意识。罗宾斯深化了亨利对黑奴和奴隶主之间、白人和黑人之间差异的理解。但在罗宾斯眼中,亨利永远不能拥有和他一样的社会地位,哪怕亨利也拥有奴隶主身份。这一点可以从亨利成为自由黑人,甚至奴隶主后还是常常被罗宾斯呼来唤去为他和朋友修鞋、制鞋得到证实。
      当时,只有自由黑人能上学,奴隶是绝对不能接受教育的,因为极端的“危险”。该书中记载了一些黑奴偷偷学写字后伪造“自由证明”给白人巡逻兵和白人奴隶主带来极大恐慌的事实。罗宾斯付高价换来亨利受教育的机会只是一个例外,因为罗宾斯有一个黑奴情妇菲洛米纳和同为奴隶的两个孩子多拉和路易斯。虽然多拉和路易斯是罗宾斯的掌上明珠,但根据法律,他们只是罗宾斯的财产――奴隶。“多拉和路易斯从未叫罗宾斯父亲,他们称罗宾斯威廉先生,当他不在时,被称为‘他’。罗宾斯私下里叫路易斯为‘我的小王子’。”在熟悉了罗宾斯这种主奴间特有的亲情后,亨利慢慢形成了对自己奴隶既怜悯又冷酷的双重意识。路易斯有一只眼睛是游离斜视的,在弗吉尼亚,这种眼睛就会被认为不诚实、不可靠。罗宾斯把这个残酷的事实看作是上帝的惩罚,因此,罗宾斯无法满足想拥有一个健康正常的儿子的需求。他把这种需求转移到了乖巧聪明、俯首帖耳的亨利身上。亨利在这种错位的关爱中强化了自己的奴性,淡忘了自己的黑人性,从而加强了双重意识的构建,逐渐形成了奴性和对权力和地位意识的共存,同时黑人意识和对白人的敬畏也在相对稳定中共存。
      
      三、自由黑人的丈夫
      
      亨利是小说中唯一受过正规教育的自由黑人妇女卡尔多尼亚的丈夫,这一特殊身份扩展了亨利多层双重意识。第一次见面,卡尔多尼亚就开始影响他的双重意识。在老师家里,亨利的毛料西装非常不得体,但是,被卡尔多尼亚深深吸引的亨利却非常勇敢、健谈,他选骑马的话题,因为他猜想骑术不好的卡尔多尼亚对骑马有兴趣。亨利耐心的解释吸引了卡尔多尼亚,对她错误骑马姿势冗长的分析在其他任何人眼中都太过枯燥,但正好满足了卡尔多尼亚对关爱的需要。同时,亨利对爱和被尊敬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亨利和卡尔多尼亚经营种植园十年间,拥有三十三个奴隶,他尽量善待奴隶,他想成为与众不同的奴隶主,从而满足安全、爱和感情的需要。另一方面,又用从罗宾斯那里获得的奴隶意识,体现出权威、地位和霸道来满足拥有尊严的需要,至少在奴隶面前要有尊严。这两种矛盾意识共存,依然不能使亨利获得对自己稳定的高度自我评价和他人的高度认可。在亨利死前,卡尔多尼亚试图减轻他的痛苦,穿上亨利送的礼物,一件亨利托白人小孩从只做白人生意的小杂货店里买来的蕾丝披肩。亨利比许多白人富有,但社会地位仍远远低于他们。买这件礼物可能是源于亨利对妻子的感情混杂着内化的奴性。
      卡尔多尼亚为丈夫朗读时,让亨利选择弥尔顿或《圣经》,亨利选择了后者。他说:“我是如此厌倦弥尔顿,圣经更合适我,当有太阳的时候,我可以看到所有上帝给我的一切。”亨利习惯了听妻子朗读弥尔顿的作品和《圣经》。弥留之际,他选择了《圣经》,而不愿再去触碰《失乐园》昭示的人类原罪与堕落。这就意味着亨利预见到自己的宿命,同时也对人类内心的黑暗有了感知。这种预见性和感知是他内心相互冲突着的双重意识。
      
      四、众多黑人奴隶的主人
      
      罗宾斯的奴隶主意识对亨利一生都有巨大影响,他曾告诉亨利:“法律会随时保护奴隶主的权利,一刻也不会懈怠。但法律希望你明白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奴隶。你是主人,这是法律有效的前提,只要你做主人,法律就会一直站在你一边,但是,如果你把奴隶当伙伴,你的财产转身来咬你,那时,法律会来帮你,但不会那么及时也不会那么全心全意。你将不得不与奴隶划清界限。”亨利从驯服第一个奴隶摩西开始,就逐渐显示出其奴隶主意识。扇摩西耳光、捆绑关押摩西,都是为了让摩西绝对地服从,从而树立起权威。但亨利在处理奴隶逃跑事件中的宽容和仁慈却再次毫无保留地展现出了他骨子里的黑人性和对黑人的怜悯。
      根据马斯洛需求结构理论,人类高级需求包括:自尊、对他人的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满足这些需求,需要两方面的基础:首先是独立和自由,其次是实力、成就、地位、名利和荣耀。亨利的身份由奴隶转变为自由黑人进而成为奴隶主,最后成为三十多个奴隶的主人,他通过父母努力和自己的奋斗逐渐获得独立、自由、地位、名利,看似已具备满足自己自尊、他人尊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但是,在罗宾斯和其他白人眼中,他永远是一个没有地位的“黑奴”。
      美国梦在每个美国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家庭背景是什么,只要通过自己努力,都能成功。这基于美国人的普遍信念:每个人都为自己负责。美国人期待着在《独立宣言》中表述的人类愿望和欲望都得以满足。争取自由和追求幸福,可以追溯到美国早期历史,非裔美国人也有美国梦。美国黑人有助于美洲大陆的发展,他们也充满了对精神和物质幸福的渴望,但是他们的梦总是以破碎告终。
      奴隶制产生的影响是不公平、不和平、剥削、奴役和屠杀。1865年年底,美国法律宣布了奴隶制的完全废除,但奴隶制度的影响至今犹存。《已知世界》掀起了阴霾的一角,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本性中黑暗的一面。人们历来把非裔美国人悲惨命运的根源都指向种族主义和奴隶制度,亨利作为一个曾是黑奴的奴隶主,似乎与种族主义没有任何瓜葛,种族主义不是亨利、摩西和爱丽丝等黑奴梦想破灭的根源,倒是亨利的多层次双重意识可以作为他们宿命的一种解释。
      《已知世界》告诉读者:人类自己内心黑暗的一面是造就那个鲜为人知的未知世界的根源,对种族歧视的仇恨不能直接让非洲裔美国人走向光明。只有人们内心世界黑暗消退,学会控制关于自尊、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等“高级”需求,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后世界才会真正光明起来。
      
      参考文献:
      [1]Andersson,Tobias.The Development of Henry Townsend in The Known World by Edward P.Jones,Lund University, 2006.
      [2]Bell, Bernard W.The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Novel Its Folk Rollts and Modern Literary Branches [M].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4.
      [3]Dubois, W.E.B.The Souls of Black Folk[M].New York:Penguin, 1996.
      [4]Gates,Henry Luois Jr. and Mckay, Nelie Y.edt.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C] . 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97.
      [5]Maslow,A.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J].Vol 50:370-396.
      [6]Swarns,Rachel L.“Hard Times Propel Two Novelists Alongside the Road to Recognition”,The New York Times [J].Oct.18,2003.
      [8]William,Andrews.L.The Representation of Slavery and the Rise of Afro-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9]World sheds new light on slavery’s dark heart [N/OL]. Sept.10,2003.
      [10]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平与时代[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11]黄辉.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2(3).
      [12]施咸荣.美国黑人奴隶纪实文学[J].美国研究,1990(2).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亨利探析多层主人公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