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文史工具书及其用法(一)] 文史工具书

    [文史工具书及其用法(一)] 文史工具书

    时间:2019-02-13 05:36: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初读古书的人,特别是刚刚学习文史等专业的青年人,在阅读古籍时,常常被书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官名、典章制度和典故等所困惑,不了解以上这些专名和典制的具体内容,就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了解这些专名和典制的内容,除去广泛地阅读有关史料和文章获取阅读古籍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善于利用各种工具书。
      工具书种类繁多,有综合性的工具书,各学科乃至于各个专题性的工具书,各有各的用途。这里只能就最一般的、常用的关于查人名、地名、年代和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及其使用向初学的读者作一介绍。
      
      一、怎样查找历史人物及传记资料
      
      读一篇文章或研究某一个问题,首先就会碰到一连串的人名,如果对文章中提到的人物的事迹一无所知,非但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简直就不能读下去。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一段话:“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段文字,若不清楚文中提到的各个人的事迹,就不可能理解司马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拿“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句来说,“孙子”是谁呢?我国古代军事家有两个“孙子”,一个是孙武,一个是孙膑。这里说“孙子膑脚”,当然就是孙膑了。孙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我们对他是哪个时代的人也不清楚,那么就需要先查一下人名辞典。
      最通行的查人名的辞典是臧励等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其他各科的人名辞典有谭正壁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孙公编的《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曹惆生编的《中国音乐舞蹈戏曲人名辞典》等。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中国人名大辞典》。这部辞典所收中国人名,上起远古,下迄清末,收入人名约四万余条,我们读书时,所遇到的人名,在这部辞典里一般都能查到。此书在每一人名下都注明姓名、字号、时代、籍贯、生平事迹,有著作的还扼要举出书名。书后附有《姓氏考略》和《异名表》。现以上举的“孙膑”为例,我们用四角号码检字法,查得孙膑条:“孙膑[战国齐]武后,生阿鄄间,与庞涓俱学兵法于鬼谷。庞为魏将,嫉膑之能,阴使召膑,至则以法断其足。齐淳于使魏,窃载归,威王以为师。齐伐魏以救赵,膑坐辎车中计谋,大破梁军。后魏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将田忌直走大梁,涓去韩而归。膑使齐军入魏地,涓倍日并行逐之。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令善射者夹道伏。涓至,万驽俱发,乃自到。齐乘胜大破其军。膑以此名显天下。”从这里我们已经对孙膑的事迹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但这部辞典的体例是,关于人物事迹,并不注出处。若要详细了解人物的事迹,并查找原始资料,那就不是这部辞典能够解决的,需要去查传记索引一类的工具书。
      常用的传记索引一类的工具书,有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梁启雄编的《二十四史传目引得》,朱士嘉编的《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陈乃乾编的《清代碑传文通检》等。我们要查的人物,凡是二十四史里有传或有专载的,都可以在《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或《二十四史传目索引》里查到。如上所举“孙膑”,我们通过《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查到孙膑的传记在《史记》六十五卷孙武的附传即有孙膑的长篇传记。如果我们要查的人物,在二十四史里没有传记,可按时代查以上所举引得或索引。
      为了解决查阅二十四史中不列传的人名和便于查阅一人在某一史的所有资料,中华书局正在出版各史的人名索引,已出版的有锺华编的《史记人名索引》、张忱石编的《晋书人名索引》。例如:前几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墓,墓主是“侯利仓”,由于《史记》《汉书》没有他的传记,在《二十五史人名索引》里查不到,但一翻《史记人名索引》,就查到在《史记》十九卷九百七十八页(标点本)上有。此外,这本索引,在每一名字之下详列人物的字号、封号、谥号、别名等,从哪一个角度都能查到,使用起来很方便。
      古代人除姓名之外,又有字号、别号、室名。特别是文人,一人往往有许多别名、别号。如明末清初的学者傅山,一人竟有三、四十个别名、别号。这样的别名别号经常在著作、文章、题跋、书信中出现,给读者造成一定的困难。这里即以“傅山”为例,来介绍怎样查找别名、别号。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它、公他、朱衣道人。又字啬庐。又号石道人、随厉、六持、丹产翁、丹产子、浊堂老人、青羊庵主、不夜庵老人、傅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酒道人、酒肉道人、老孽禅、真山、侨黄真山、五峰道人、龙池道人、龙池闻道下士、观代翁、大笑下士等。如我们在读书时遇上“青羊庵主”这一别号,我们就应去查《古今人物别名索引》(陈德芸编)、《室名别号索引》(陈乃乾编)、《中国历代书画纂刻家字号索引》(商承祚、黄华编)等书。现以《室名别号索引》为例。我们在该书的八画“青”字条下找到“青羊庵明阳曲傅山”。用同样的方法,也可查到其他的别号、室名。但由于此书所收不足两万条,有的室名、别号在这里找不到,就需要和其他同类的工具书参互使用。
      除去室名、别号之外,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又有谥号。所谓谥号,即人死之后,根据他的一生行事给以适当的称号以表示褒贬。后世的封建文人往往对他的前辈不称名号而称谥号,以示尊崇。常用的有关这方面的书如[清]刘长华编的《历代名臣谥法考》、[清]陆费墀编的《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等。
      查找人名还必须注意避讳问题。在封建社会里臣工晚辈是不能称谓君主和尊长的名字的。说话临文,凡遇上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就要采取各种办法回避。避讳的办法大致有三:一是空字,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徐世”的“世”字犯讳,就空作“徐”。二是缺笔,如孔子,名丘,后人写丘字作“”,丘姓也改做“邱”。清宣宗名“宁”,“宁”字也写作“蜜”。三是改字,如汉文帝名“刘恒”,改“恒”字为“常”,于是“恒山”改为“常山”,“田恒”改为“田常”。唐玄宗名“李隆基”,因“基”与“几”同音,就把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改称字,作“刘子玄”。但到了清代清圣祖名“玄烨”,又把“刘子玄”改作“刘子元”。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这样改来改去,给古代文献造成不必要的淆乱。
      封建时代的文人还要避“家讳”。所谓“家讳”即指父祖的名字。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这样几句话:“昔卫灵公与雍榘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孙变色:自古而耻之。”其中“同子参乘”的“同子”是谁呢?一查《汉书》,原来“同子”指的是“赵谈”。因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司马迁为了避家讳,就把“赵谈”改为“赵同”,亦称“同子”。象这样的例子,古书里是不少见的。
      诚然由于历代避讳,造成文字混乱,给读者带来不少困难。但后来的学者,利用避讳的时代特点及其规律,来辨明古书的时代和版本的真伪,成为校勘辨伪的一种手段。
      关于避讳方面的常用工具书有:[清]黄木骥编的《避讳录》、[清]周榘编的《二十二史讳略》、陈垣著的《史讳举例》等书。《史讳举例》一书是避讳学总结性的著作,对读者最为有用。全书共分八卷。卷一,避讳所用之方法;卷二,避讳之种类;卷三,避讳改史实;卷四,因避讳而生之讹异;卷五,避讳学应注意之事项;卷六,不讲避讳学之贻误;卷七,避讳学之利用;卷八,历朝讳例。此书关于避讳一门学问全面系统,读者从这本书里可以得到避讳学的基本知识,又可作为工具书来使用。
      不懂避讳,往往会闹出笑话。《后汉书・儒林传》:“孔僖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刘注曰:“按古语皆云画虎不成,此误。”刘不知此是避讳,还以为“龙”字误。《后汉书》为章怀太子李贤所注,唐室的祖先名“李虎”,李贤避家讳,改“虎”为“龙”。《野客丛书》三十指出:“此非误,盖章怀太子避唐讳所改尔。正如令狐德《后周书》引韦昭,古人称‘不入兽穴,焉得兽子’同意,亦避虎字,非误也。”刘是宋代有名的史学家,因不明避讳,竟闹出这样的笑话。避讳之学的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关于人名的称谓,除上举各种异称外,还有以封号、姓氏加官名以为称呼的,如汉朝的张良,也可称“留侯”、“张丞相”,韩信可通称“淮阴侯”等。也有以姓氏加地望郡望以为称谓的,如明代的张居正,因系江陵人,也称之为“张江陵”。凡此,都需要在读书时认真注意。
      在读书和研究某一问题时,往往需要了解某一人物的生卒年齿、字号、籍贯等,当然去查他的本传会得到详细系统的材料。若只是为了知道一下以上的情况,简便的办法是去查关于人物生卒年表的工具书。常用的这类工具书有姜亮夫编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梁廷灿编的《历代名人生卒年表》、张帷骧编的《疑年录汇编》等。这里以《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一书为例,介绍它的用法。此书自上古至一九一九年,共收一万二千余人,按生卒年的次序排列。每人之下注出姓名、字号、籍贯、岁数、生年、卒年、备注等六项,在生、卒两项内又注明帝号、年号、年数、干支、公元等项,备注栏内注明资料的出处。例如我们要查东汉时科学家张衡的生卒情况,先在书后索引里十一画“张”字下找到“张衡”,后面注明生于公元78年,我们在正文里按顺序就能找到。
      关于张衡生卒的简略情况,表里已经交代清楚了,同时也为进一步查考详细资料提供了线索。若需要,可按备考所注去查后汉书张衡传和张衡年谱。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若写书、写文章引用年表里的资料,应当再去和原始资料核查,以免以讹传讹。(待续)

    相关热词搜索:工具书文史用法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