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背叛的意义:什么是背叛

    背叛的意义:什么是背叛

    时间:2019-02-26 05:41: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伤痕小说中的“背叛”描写,从多种角度丰富了伤痕小说的内涵,从人物行为的角度了考察内心的伤痕。对行为的描写,揭示出了人物内在的心理蠢动,而背叛情节本身又使得在揭示伤痕本质时将文本主体陈列在解剖的手术台上,从而为作者的叙述腔调带来变化的可能,这些变化也同时从内部解构了作为一种书写潮流的“伤痕”。
      【关键词】伤痕小说;背叛情节;伤痕文学
      
      何西来曾说伤痕文学具有“净化作用”,主要是通过“描写普通人受难……写的不是让人欢愉的喜庆场面,而是和着血与泪以至死亡,调子一般沉重……感到压抑,能促使读者深思,促使他们认识造成各种悲剧和伤痕的原因,从而产生变革的愿望,产生除恶扬善,去丑存美的道义上的冲动”。同样是关于伤痕文学中沉重的一面,针对当时存在的“歌德”与“缺德”的论争,时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曾说“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文章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环境”,而不必拘泥与具体的作品。对伤痕文学中所透露出的“不和谐”的腔调,在当时就引起过较大的争论,争论的关节点是“暴露”。历史早已卸下自己的风尘,我们现在抛开外在的政治环境回过头来看,其实这论争还涉及到伤痕写作的内在肌理,伤痕小说创作的逐步潮流化,作家们随之由表象的伤痕故事走向深入的反思。我们姑且不用后来的文学史名称的划分来强调“伤痕”与“反思”文学的界限,但是当伤痕抛开了早期的歌哭、宣泄、疗伤的功用,开始走向深沉、内敛之后,它确实与“以揭露林彪、四人帮罪行极其给人民带来严重内外创伤”(朱寨语)渐行渐远了。尤其是背叛情节描写加入伤痕创作之后,对伤痕事件背后因素的考量,在使伤痕小说内蕴加深的基础上,也正在试图拱破孕育它的土壤,摇曳出别样的身姿。
      随着背叛情节加入伤痕故事,作者在展现出人物内在伦理冲突的同时,也把一直以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国家、政治、理想祛魅化。人们在平凡琐事中逐步认识到庸常生活的可贵,使得20世纪一直持续的宏大叙事开始趋于解体,重新接续民族叙事的是现实主义。作家们开始使用曾经用过的方式来重新书写能够接受的历史,逐步跨过曾经被束缚的边界,使伤痕文学具备了“报春燕子”的身份。正是这些晃眼的光芒,遮蔽了其对作为思潮出现的伤痕文学的结构。
      20世纪70年代末的伤痕文学“似乎是因为重新回到了五四‘人的文学’的起跑线上,才值得文学史大书特书,值得人们永远怀念。殊不知,那也只是回到人类现代文明与文学的常规原点上,回到中世纪以来人文价值判断上来的‘历史的必然’举措――认同以人、人性、人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人类共同的普遍价值判断”。对人的重新关注是伤痕文学引起时代共鸣的有效手段,但正如上面所说的,当文学重新回到个人之后,它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参照物也就消失了,伤痕文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不仅如此,对崇高的庸常化过程,使得崇高本身发生解构,尤其是背叛情节的融入伤痕小说,使作家在表述时出现了新的问题:文笔会不由自主的发生偏移,表述相对松弛,腔调也随发生变化。作家在描述革命伦理与日常伦理冲突时,也不再是一本正经的表现人物内在的纠葛与挣扎。翻开《关于猪崽过冬的问题》、《剪接错了的故事》、《革命歌词创作方法》、《蛮菩萨》等等一批文章,我们就会发现戏谑与反讽是作家们最常用的方法,曾经的崇高、理想有时会化为一笑。在这些另类伤痕故事中,虽然作者的笔锋一如既往的指向“极左”思维,但是宏大的政治意指并不能阻挡日渐松弛的时代氛围。伤痕小说以宏大的政治事件为背景,同样也以“颠覆和消解”的写作策略,解构其生存的土壤。“其写作策略不仅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而且它们也只有针对‘当代文学’
      才产生意义”。
      “在一个主题个性意识自觉生长的我们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在主要以摧残人、践踏人为特征的一场社会悲剧刚刚结束之时,……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的艺术形式追求准则,便归结到了悲剧和悲剧境界”。虽然伤痕文学作品很少有能达到悲剧高度的作品,但是伤痕题材本身使得文本具有悲剧的特质,尤其是带有个人自省式的背叛情节的描写,使作品在揭示时代悲剧和个人遭遇之时所呈现出的“毁灭”过程,是可以揭发出读者的“同情与怜悯”。然而伤痕文学对政治理想、崇高的解构,直接指出其虚幻性,并重新确立以人为本的文学主体性,从而逐步体现出对政治因素所造成的灾难的失焦状况。对宏大政治话题的渐行渐远和对伤痕、背叛内因的挖掘,使新时期时的文学创作逐步远离伤痕文学所开垦的疆域,并开始用审慎、怀疑的眼光去考察历史。这条线索从伤痕文学开始就出现了:《伤痕》、《上帝原谅他》其实都讲述的是“家”的故事,“从‘人性’出发,构成对于现代基本主题‘革命’的追问”;《枫》、《铺花的歧路》、《墓场与鲜花》、《在小河的那边》等等作品,也是从人性的角度,用爱情题材来形成对革命理想的围剿;《天云山传奇》则更是“将政治理想与科学真理构成了一对奇妙的矛盾组合,并通过政治理想对于科学真理的无条件地取代,巧妙的解构了时代狂热政治理念的虚幻性和非理性”。对文本细读会发现,对伤痕文学构成冲突的不仅仅是内在主题和逻辑的置换,在讲述伤痕故事时作家们选取的不同讲述方式也同样对伤痕文学的内在整体性形成冲击。回忆式的片段描写、意识流手法的融入、推理悬疑因素的加入等等都若干细流一旦束而成股,其从内部对伤痕小说创作所形成的冲击更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以上所述都是与背叛情节有关,但是背叛情节加入伤痕小说却从多个方面对伤痕小说的创作构成撼动。如果我们循此线索去考察,就会得出伤痕小说消失的非政治性因素,从而也为解读伤痕小说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
      [2]徐庆全.胡耀邦与有关“伤痕文学”的争论[J].文史博览,2005,(9).
      [3]丁帆.八十年代:文学思潮中启蒙与反启蒙的再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0,1(4).
      [4]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6]宋剑华.存在与虚无:论新时期文学对政治理想主义的艺术解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2,(5).

    相关热词搜索:背叛意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