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中国画独特的造型方式是意象 [浅谈在变革思潮影响下中国画的“意象美”]

    中国画独特的造型方式是意象 [浅谈在变革思潮影响下中国画的“意象美”]

    时间:2019-02-28 05:42: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中国画作为我国一种独有的绘画形式,在画面的构图安排、形象动态、线条的组织运用及用墨用色的配置变化等等方面,极注意气的承接连贯、势的动向转折和诗画合璧等方面达到中国绘画特有的生动性,构成了其完整统一的意象美。本文试从变革思潮影响下中国画的形式美、意境美、色彩美、诗意美几个方面粗略探讨了中国画独特的意象美。
      关键词:中国画 意象美 意境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博大的文化渊源,讲究神似,更讲究意境,不失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其所体现的艺术美更是蕴含和昭示了深刻人生道理及宇宙意义的高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肯再去潜心研究传承、沉静下来用心品意蕴绵长的中国画“意象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粹已经在日益浮躁的中国人心中渐行渐远。如何在变革的思潮影响下领略中国画的“意境”之美,本文试从变革思潮影响下中国画的形式美、意境美、色彩美、诗意美几个方面粗略探讨了中国画独特的意象美。
      
      一、中国画的“书意”线条美
      
      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以线条形式美感见长,1000多年以来,历代中国画家创造了世界绘画中独一无二的形式美,清新的意境、雄远的气势、幽深的神韵、腕底烟云、胸中波涛,都借助中国特有的笔墨,把画的意境抒写得淋漓尽致。线条是中国画的“王牌”。中国画的线条是在中国书法的基础上有“书意”的线条。书法艺术渗入中国画以后,中国画的线条吸收了书法的营养,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画线条的艺术价值及美学价值。中国画的每一根线条都是有生命的,画面上每一条线,都是艺术作品。不容丝毫疏忽。
      关于中国画家以书法入画的故事很多。不胜枚举。例如清朝画家黄慎晚年所画的物,采用草书笔法勾勒。人物衣褶挺拔飘动,极有风致。郑板桥作画,更是书画结合的典型。有人赞美他长于兰竹,兰叶尤妙,画画时焦笔捍毫,以草书中的中竖长撇运之,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秀劲绝伦。他不仅以书法入画,而且以画法八书法,使他的“六分半书”自成一格。
      
      二、中国画的意境美
      
      在中国画看来,“太似”则视为媚俗,是断不可取的;而完全不似则为“欺世”,是糊弄老百姓。中国画的高妙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抽象从不超出欣赏者所能接受的极限,而它又同具象永远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睢有中国人才能领悟的艺术哲学,是一种极高妙的对立统一。它把具象和抽象兼容于一体,不论似与不似均能否抒写画家的“胸中逸气”为归依,这种主观意志与客观物象的高度融合,便构成了中国艺术语汇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意象”。《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在这里,“意”可以解释为主观情意,“象”则可理解是客观物象,这两者本身一对矛盾,然而它们却在中国画家的笔墨之中得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三、中国画的笔墨美
      
      还有一些论著认为,要想中国画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那就必须赶紧向西方现代派靠拢,当机立断,抛弃具象成分,使之尽早“抽象”起来,这样才会绝路逢生,柳暗花明。我们并不怀疑上述论点的持有者,都是些恨中国画之“铁”不成现代派之“钢”的热心之士。然而,他们的比较方式和立论标准,却好像出了点毛病。因为在艺术评价中,历来是只以美丑分优劣,而不能单靠新旧论高低。新的未必是美的,而旧的未必是丑的。把西方的“新潮”简单的搬来用作否定中国画笔墨的依据,这种做法本身便缺乏科学的精神。
      正是由于笔墨美增强了中国画语言和主体情境的表达空间。笔墨在这里不单指“运墨”和“着墨”,而是一个凝结人们创作、欣赏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感知方式和习惯,涵盖着一整套创作方法与审美范畴的中国画独有的话语。历史上的石涛及八大山人的作品可以看作中国艺术家在抽象水墨画上达到的最高表现,盛唐大诗人王摩诘以画入禅又以“写”变为“泻”,这就是泼墨。“泼墨画法的出现把非可由人力设计而控制的无意识水墨效果、水混墨在纸上宣染的自由性作为一个重要成分注入了绘画艺术,这种自由性和随意性所达到的象征意味乃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有的艺术美。”
      
      四、中国画的诗意美
      
      西方人历来习惯于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实证。因此不论搞科学还是搞艺术,都喜欢条分缕析、穷源竟委的理性思维。他们一旦认定抽象艺术是对自然具象的反叛,就干脆离自然具象越远越好,而且不惜发微探奥地引入数学公式,将抽象绘画分解成几何图,直至走到抽象的极端,令观者不知所云,落得个“但伤知音稀”。接着,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从抽象折返到具象中来。这种经常性的艺术倾向急剧递转,固然曾使艺坛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但是它对整个西方艺术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低估的。不少西方艺术家都对此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诗画合璧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艺术美表现形式,诗与画的交融与综合使得中国绘画具有了一种审美统一性的文化内涵,而异于其他民族的绘画艺术,真正选到“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中国画的诗画台璧在形式上主要有题诗于画面和依诗作画两种。前者我们称作题画诗,后者我们叫做诗意画。这种融合特别体现在山水诗画领域,对于自然审美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中之“意”与画中之“境”的结合,使中国绘画不仅能满足感官的审美价值,更能满足心理需求的精神价值。诗与画都是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就要用形象来说话。对形象的重视使诗与画彼此相互认同,相互牵引。但是两者毕竟是有所不同的,画家通过笔墨技巧的处理和形式美的表现,力求使画面情景相融,意趣横生。以作诗的感悟指导绘画创作,令绘画诗意化;用诗歌语言展示美丽图卷,使诗歌充盈如画般的曼妙境界,达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在变革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画,继承了民族艺术的传统与精华,以开放的心态广取博收,包孕古今,汇贯中外,使国画意象美“获得了新的生命,其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美体现了我们民族审美心理和反映时代精神的创新点,反映了自身的艺术精神和品格。
      
      参考文献:
      [1]卢圣,刘建安,中国画的艺术美感[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潘纪平,语文审美教育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
      [3]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画意象思潮浅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