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唐代长沙窑瓷塑动物 古长沙窑瓷上意笔画的界定与解读

    唐代长沙窑瓷塑动物 古长沙窑瓷上意笔画的界定与解读

    时间:2019-03-01 05:37: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一直以来,古长沙窑釉下彩绘的相关研究,多惯性归于器物工艺图案的装饰层面。然笔者认为,其中一部分虽为几何抽象性工艺图案,但更多则是呈现大唐水墨视觉韵味的意笔绘画形式。在特定历史时期,这些简约率性、酣畅随意的唐人绘画真迹,本身具备相对独立的审美研究价值,可成为研究有字无图的唐代写意现象的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古长沙窑 瓷上意笔画 中晚唐 写意 绘画遗迹
      古长沙窑,是唐代出口畅销海外著名的大型彩瓷窑。遗址位于今长沙市北郊,湘江东北岸港湾的书堂乡古城村,石渚湖、瓦渣坪至铜官镇一带。烧造年代大致可上溯初唐,中唐渐盛行,晚唐进入鼎盛繁华期,衰微五代,在尘烟厚土中沉睡了约1200年。
      20世纪30年代,执教于长沙耶鲁中学的美国人约翰・H・柯克斯,从湖南运走不少该窑瓷器标本,于1939年在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古长沙窑瓷器特展。早年曾在香港拍得该瓷的英国人埃塞克・牛顿博士,是最早研究学者之一。但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海内外对该瓷考古的不断涌现及1998年“黑石号沉船”的惊世发现,使其近年成为学术各界讨论的热点。相关研究集中在:第一、从考古学角度,对其遗址、海内外出土瓷器年代的科学考证;第二、从历史学、陶瓷学角度,对其陶瓷、经济史地位的研究;第三、从工艺制作角度,对其制瓷技术、胎土性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第四、其釉下彩绘对后来磁州窑及景德镇青花瓷影响的研究;第五、从工艺装饰角度,对其釉下彩装饰如模印贴花、釉下彩绘、堆塑等表现手法的一定研究。然其艺术价值仍有待挖掘和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必要。
      一、古长沙窑瓷上绘画的重新审视与解读
      长期以来,古长沙窑瓷器皿上的绘画,被称为“瓷上绘画”或“釉下彩绘”,人们的认识与研究多止于器物工艺图案装饰层面。研究发现,其釉下彩绘包含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第一类是其彩绘的初级阶段,即单一的随意几何抽象性工艺装饰图案,如点彩、线条彩、斑块面彩等;第二类为彩绘的中级阶段,即出现了积点成线的点彩装饰画,说明古长沙窑的画者瓷上绘画技能有所提高,画面内容逐步开始变得形象具体、丰富繁密起来,如《莲花流云瓷罐》等;第三类是釉下彩绘的高级阶段,则呈现出近似唐代水墨视觉韵味的意笔绘画形式,如《意笔莲花壶》局部(图1),画者绘画技能明显进一步提高与趋向娴熟,出现了书法运笔的轻重快慢与徐疾的审美趣味追求,这是古长沙窑的鼎盛繁华期最多也是最为普及的绘画类型。从以上不难看出,第二类与第三类更接近绘画的表现性,皆可归于瓷上绘画,只是两者在表现形式上迥然不同。而后者丰富的笔触变化则更具有研究意义与史学价值,即古长沙窑釉下彩绘中的第三种绘画类型,这种带有写意性质、简率酣畅的绘画形式的出现与留存于世,尽管其中堪称经典的作品屈指可数,尚有待新的考古发掘,但对于有字无图的唐代写意绘画而言,已然具有极其珍贵的史学画学意义,这也是将其单独列出来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的初衷。
      二、古长沙窑瓷上意笔画的界定
      通过分析大量考古实物资料及图片分析,可以了解,古长沙窑的前两大类釉下彩绘在表现形式上,多重在追求构成形式上排列的次序与规范,笔痕单一,呈大、小圆点或条状基本形,画面为高度概括的点线面抽象纹样或点彩装饰画形态;而后者,则努力追求毛笔的书写性,强调起笔行笔收笔的变化、笔触的粗细、长短、浓淡与曲直,崇尚书法运笔的审美趣味,向往自由抒发性灵,呈现出较典型的唐代写意绘画形态,表现人们对当时生存环境与生命意识的体悟。可以说,其瓷上意笔绘画不仅体现了一种瓷器釉彩本身晶莹润泽厚重的材质美,更体现了中国写意精神的创作美。每件瓷器皿上的意笔绘画,无论花鸟、山水、人物题材,细心品味都各有千秋,即便同一题材的内容,也会因画者不同,给人不同的美的感受,体现绘画艺术没有重复的准则。虽然其瓷上意笔作画的材质、颜料以及需入窑高温烧制的要求,都带有瓷器本身工艺制作的特殊规律性;但,其画面上的书法用笔、古雅色彩、浓淡渗化的线条形式美处理以及在意境表达上,与中国画是息息相通的;特别是经入窑烧制后,所呈现出近似渲淡水墨写意韵味的视觉效果。这源于同样运用了管状毛笔在瓷胎上快速作画的过程,与水墨写意画有着相同意象造型的用笔追求,两者具有相互关联和可比照之处。
      作为最早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写意精神的文化使者,古长沙窑却鲜见正史文献的记载,只能从千百年流传至今的点滴古籍文字与唐代诗篇中找到约略相关的考证线索。
      中唐诗人刘言史在《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中写道:“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以及被贬入湘的刘禹锡在《尝茶》诗中言:“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这诗句中“湘瓷”“轻花”“湘江月”“满碗花”等词,正生动形容了古长沙窑茶碗上所绘的诗情画意之写意花鸟画作品。而中晚唐诗人李群玉,一首“满火芳香碾曲尘,吴瓯湘水绿花新”,所吟咏正是湘水边吴氏家族窑口作坊生产的绿釉彩绘瓷杯或瓷茶碗,反映出当时古长沙窑的瓷茶器上所绘的写意视觉形式艺术已具一定水平。
      由此,本文提出“古长沙窑瓷上意笔画”的概念,并明确界定为:陶瓷与渲淡水墨视觉艺术形式结合的唐风写意画。尝试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区别历来仅从考古学、陶瓷学、工艺美术学等学科角度对古长沙窑的阐述与研究,从文学、中国画学专业视角出发,立足于湘楚文化、唐文化土壤,对古长沙窑瓷上意笔画呈现特有的大唐渲淡水墨意象之美的风格现象进行深度解析。一千多年前的古长沙窑之所以能改变唐朝瓷器业“南青北白”的单一格局,之所以能在中晚唐时期享誉海内外、盛极一时,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赖于古长沙窑人在瓷上意笔绘画中所彰显的艺术才情。正是因为他们在瓷器上充满智慧与灵性挥毫泼彩的创造,透射出的意气风发、大唐文化的精神,赢得海外愈来愈多不同肤色、民族,不同信仰、文化背景人们的青睐,获得广阔的国际市场,创造了大众艺术的辉煌。
      三、古长沙窑瓷上意笔画的研究意义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对画工塑匠存在“有用而不为贵”的阶级偏见。成书于公元847年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虽然提出绘画的功能可“怡悦情性”,指出“书画用笔同法”,并提倡“自然”;但却也厚古薄今,对同时代绘画缺乏重视,编入资料较少;还提出“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表现出某些艺术观点的局限。或许正因为存在某些根深蒂固的阶级偏见,使曾在唐朝遍及大江南北、足迹横跨亚非两大洲、一度繁荣兴盛的古长沙窑瓷,出现中国陶瓷史、中国绘画史几无正史记载的千古悲怆之遗憾。
      历史明证:两汉及前,“凡百画缋之事,率由画工(匠)所为”,如长沙马王堆T形帛画、汉画像砖、敦煌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等,无不征集各地画者精心制作。这些艺术精品有些曾销声沉寂、埋没了数千年,直至后期考古发现才为世人所知,逐渐恢复其应有的历史地位。魏晋至唐,虽为数不少的文人从事绘画创作,做出了贡献,但民间艺术家在不同时期默默劳作,代代传承,同样创造了许多艺术精品为当时人们精神与物质文化的需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历代各画史记载与描述可知:水墨写意画形式起步于盛唐,当时一批从事水墨画创作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张藻、郑虔、王墨、卢鸿一等,甚至还包括一代画圣吴道子。遗憾的是,至今这些画家的纸本、绢本原作不复存在,已无法让人直观去感受、领略大唐水墨写意画艺术的风采。新兴于盛中唐的水墨写意视觉形式,最初只为少数文人墨客所赏识掌握,随后中晚唐时期的古长沙窑已能推出大量技法娴熟、表现丰富的意笔书画瓷畅销世界许多地方,这些简约率性、酣畅随意的唐人绘画真迹,虽与瓷器不可分割,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无形中成为了水墨写意艺术形式的忠实推广与海外传播者,这本身就具有特殊的史学、画学、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学的研究意义。在中国美术史上,远古的岩画与彩陶绘画已成为中国画的起源。研究认为,古长沙窑瓷上意笔画艺术,应纳入唐代绘画整体考虑,具备相对独立的审美研究价值,是大唐绘画不可或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可成为研究有字无图的唐代写意现象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长沙笔画界定解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