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辨析

    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辨析

    时间:2020-03-19 05:15:1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关于人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许多思想家的注意,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例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思想家以人性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提出过许多论证与说明。同时社会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解读和理解的差异,国内外就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也争议很多,本文就人性和人的本质以及他们的之间的关系阐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人性 人的本质 关系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92-02

    一、人性

    中國古代社会有例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把人性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近现代以来则有社会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

    1.中国古代“人性”思想

    就人性而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了人性的观点:“性相近,习相远”即人性本来相近,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谈到人性问题时,中国早期思想家往往是从性恶论或者性善论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思想谈起---其中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有善,水无不有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也。”认为人的天性与生俱来是善良的,而“富岁子弟多懒、赖。凶岁弟子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人性的变坏是由于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其本性的表现。

    荀子则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如果顺从放任这种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与违反等级名分,扰乱法度礼义的行为一起从而回到暴乱局面。因此一定需要师长的教化和礼义的引导,这样推辞谦让的美好品德人们才会付诸行动,国家的立法人们才能遵守,国家最后才能走向安定太平。

    2.马克思“人性”思想---将人性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回顾历史,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提出了复归“人性”的诉求:“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从宏观来看,马克思把人性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2.1人的依赖占主导地位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对应的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在这个阶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处于氏族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的人身依附中。“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原始关系相矛盾的”,在这个阶段是人性不但是得不到解放和自由的,而且往往是受到摧残和压制的,例如原始社会巫术盛行,奴隶社会的尊卑准则的排他性,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

    2.2物的依赖占主导地位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物的依赖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这一阶段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形成商品社会,大资本家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一切以交换为目的,劳动力成为商品,人成为物的牺牲品。“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私有制下人劳动者的产品被剥夺占有并异化为与劳动者对抗的东西;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快乐而是感到痛苦;劳动变为被迫维持生存的手段而不是自由自在的活动,这样的异化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物的前提下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在这个阶段人性在物的关系中被异化扭曲。

    2.3人的个性自由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人的个性自由阶段,对应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的崇高理想,是其价值观和自由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是:在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旧式分工彻底消失,工作不再职业化,人的活动不再被限定在特定的领域,人们可以自由的在各个领域进行活动,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本身能力的发展成为第一目的,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崇高的社会理想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在这一阶段,人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解释为革命的实践”,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同样创造人,人和环境共同的基础是实践;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人性不是先验的,即并不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也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是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活动的总和。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

    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根据其著作及其逻辑理论发展完善的顺序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类”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存在物”,而劳动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类本质,人的劳动生产的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的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能动的类生活”。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宗教——至少是基督教——就是对人自身的关系,或者,说的更确切一些,就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关系”。费尔巴哈把宗教(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认为人的宗教信仰是人的现实生活内容的表现,是人对苦难欢乐的异化反应,神是人根据自身创造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类”,是所有人共有的特性,即人的理性、感情和爱。一方面他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但是却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抽象的考察人和宗教的感情,割裂了人与社会的联系,而实际上人是具有社会阶级属性的现实的人,宗教感情也是一定社會关系的产物,不同社会有不同的宗教感情。脱离政治和社会实践,只在人本学范围内批判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在社会史领域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

    鉴于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尤其针对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上的错误观点做出了一针见血的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人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他从人和人的关系方面、生产关系方面去揭示人的本质,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和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人作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3.《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而现实的个人是从他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确认的,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人的生产活动是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步。且现存的感性世界不是一尘不变的,它是历史的实践的产物,是生产活动作为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的一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们所面临的生活条件,都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历史的自然,我们所面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也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人的活动创造的。所以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人类社会历史也创造人本身,进一步深刻的阐明了其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思想。

    三、人性与人的本质关系

    1.区别

    人性与人的本质从它们的含义,衡量角度和属性来看具有根本的区别。

    1.1含义不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本质乃针对现象而言,它表明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最根本的特性。“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根本特征,不仅划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且是人类其他特性存在的基础。

    1.2衡量角度不同

    研究人的本质时是将人作为“类”与其他“类”比较而言而相互区别的;而我们在研究人性时基于人类社会内部根据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等来考察其性质的不同,因此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例如根据马克思划分的人类社会三个阶段下人性的发挥与实现的程度是不同的,奴隶社会的人性总比原始社会的人性进步的多。也正如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太婆身受的心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贾府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1.3属性不同

    人的本质是稳定不变的,而人性是变化的。所谓本质,应该是事物各种特质中的根本的质,是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规定性,即一事物存在的内在依据。根据黑格尔“某物的存在,必有其成分的根据,···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我们也不难看出,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即“稳固”和“扎实”的,因为如果人存在的根据发生了变化,人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那么人何以为人,又如何与其他事物相区别呢。也正是缘于此,才使得人作为人从万物中独立的确定出来,使人与动物根本的区别开来。而人性是可变的,无论什么人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由该种社会关系制约和决定,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性,它随着人们所处社会关系的制约、塑造变化而变化。

    2.联系

    人性比人的本质内容更丰富,人的本质比人性更深刻,决定和制约人性的内容。人性是一切人的共同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只要是人,就必然具备这三种属性,动物以自然属性为基本存在方式,而人以社会属性为基本存在方式,且动物的自然属性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人的自然属性从动物的自然属性升华出来,打上深深的社会烙印,并在实践上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动物只能停留在本能的、自发的、无意识的低级阶段,而人则通过实践创造了不可企及的物质精神文明世界。社会性既是人的本质,也可以说是人性的内核与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相关热词搜索:辨析与人本质人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