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如何处理必修与选修教材重合的选文

    如何处理必修与选修教材重合的选文

    时间:2020-03-23 05:16: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案例背景

    浙江省必修教材选定为苏教版,而选修教材又定为其他版本,“选文撞车”现象偶有发生,经典篇目更是难免。北宋苏洵《六国论》,苏教版放在必修“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板块,与之配套的《读本》选的是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自己总结与反思历史。而人教版则把它放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该教材在单元编排方式上采用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并在各单元内分出“赏析示例”“咱主赏析”“推荐作品”三个层次。《六国论》被确定为该单元的“赏析示例”,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这种安排突出了它在单元中的示范地位。 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二的《六国论》,学习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已升入高三,并学完了苏教版5本必修教材和<语言文字应用》(选修),做过大量各地高考或模拟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题,准备冲刺高考。由于对选修课程性质的认识还不到位,也由于没有真正地浏览整册教材或研读教材编写者的前言,难免会出现因“炒冷饭”而弱化文本学习的情形。

    二、设计理念

    1 避免选修教学必修化

    人教版选修教材在“卷首语”中明确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并精要交代了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以及每册的三维训练要求。这不仅仅是写给学生看的,也是教师要潜心咀嚼的。华东师大赵志伟教授曾强调:“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王荣生教授则主张把“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使教学环节“合情”,强调“核心教学环节的展开”。

    但不少教师并没有深入而透彻地解读教材,仍然按照教传统教材时积累的经验或习惯来从事选修教学,呈现出“选修教学必修化”的现象。

    2 避免语文教学历史化

    对六国灭亡这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文学史上可以找到不少经典性的选文。因此不少教师设计了与《六国论》相关文章的比较阅读,旨在激发学生研习文本,联系实际,发挥创造性思维。如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观点的比较、《过秦论》与《六国论》的比较等。也有的教师将课堂教学设计为:围绕“六国破灭,真的弊在赂秦吗”探究,讨论“谁说的更合乎历史事实”“本文观点对你今后读书有什么启发”。也有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探究讨论,认识苏洵观点的片面性,完成一次研究性作业”。

    这些设计存在的问题在于“泛语文化”。笔者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虽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但它总是与语文学习相伴而生的。失却了语文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就无从谈起,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语文教学。所以无限泛化语文素养论往往会削减语文学科的内核,导致浅薄的“广”和无序的“多”,使语文教学“反认他乡为故乡”。

    3 避免二度教学重复化

    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说明性”的教学,处在简单的、表面化的课文解释层次。学生所获信息只是课文文本信息的重复,有些还是应该淘汰的“无思维性解读”。

    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侧重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类似《六国论》这样在必修与选修中重复的选文,在高三教学中并不在少数,因此如果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不做学理上的反思,而过于注意文章浅表的东西,对内在的思维结构缺乏洞察,在课堂上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真正的用力之处几乎放偏或放错,那对高三选修教学是极其不利的。二教《六国论》,笔者认为应该将“文章结构是什么样的”转换到“这样的结构是怎么来的”,换言之,着眼点不应是文章的状态,而应是文章的生成过程。从作者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角度来设定教学内容,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怎么来读文章”“学生怎么来想”服务。以学定教是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由讲清“本文结构是什么样的”转移到讲透“这样的结构是怎么来的”;着眼点由文章的状态转为文章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明白作者的思维结构是如何规定文章结构的,从而体会本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五、教学过程

    (一)明内容

    教学重点:用删减比照法研读语段文字。

    教师提供语段,要求学生与必修二学过的课文比较:有什么变化?孰优孰劣?

    播放幻灯片(或下发材料):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研读与讨论后,明确:共6处被删减或更换。

    (二)理意脉

    教学重点:用质疑探究法分析上述6处为何不能删减或替换。

    问题1:首句中心论点的语言表述有什么特点?为何再提出两个分论点?两者能否颠倒顺序?

    要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弊在赂秦”正面肯定的确凿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论述逻辑性受损。“或日”句以设问呈疑,代读者提问,而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从“赂者”和“不赂者”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容不得人反驳,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事理逻辑性。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所以不能颠倒顺序。

    问题2:为什么第2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而第3段则将齐和燕赵分写?在分写齐和燕赵时使用了哪些不同感情色彩的词?流露出怎样的态度?

    学生思考、圈画,小组交流讨论。

    要点:楚、韩、魏对秦的态度与所得后果一样,故合写。齐、燕、赵都是未直接赂秦而成为赂秦的间接受害者,所以也归为同类。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两者分述更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

    值得同情,所以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用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诛良将,毁其“长城”,值得惋惜,所以用“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用“且”强调,用“诚”表示理解。

    问题3:文章前三段已将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为何还要第四、五段?

    要点:本文布局上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接着,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图存之道”: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这样做,秦国就将败亡。但六国毕竟没有这样做,而最终为秦国所灭,这样终于逼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沉痛教训。第5段作为上文内容的引申,指出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的不可取。换言之,上述“图存”的总体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如果删去第5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三)品文气

    教学重点:用诵读法体会统摄全文的情感:“仇秦而亲六国”。

    1 知识热身

    问题:秦灭六国的原因历来备受文史家关注,但众说纷纭。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你知道哪几种有代表性的意见? 启发:结合课本与读本,如贾谊《过秦论》、“三苏”的《六国论》、李桢的《六国论》(节选)、杜牧《阿房宫赋》等,此处略。

    2 问题探究

    问题:有人根据史料对苏洵所持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观点提出了质疑(下发材料)。那么,作为战国时期社会问题专家,他笔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尽符合史实的叙述和议论呢?是作者对历史无知还是用心良苦?(他为何要写这样一篇“事不符实”的史论文?)

    (1)印发史学材料:

    ①韩、魏、楚亡国是“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历史上并非如此。

    要点:魏、韩之丧源于诸侯间的相互攻伐,而被秦国所乘,楚之亡源于楚王近小人而远贤臣。

    ②齐、燕、赵亡国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历史也并不完全如此。

    要点:齐国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燕国深居北方,中间与秦隔有赵。秦要灭燕,必先亡赵。

    (2)时代背景链接(学生集成或教师提供):

    ①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

    ②宋王朝委曲求全、屈辱求和的材料(略)。

    (3)深入思考,交流谈论。

    明确:严格地讲,苏氏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虑,而仅从斗争策略论六国之过,将灭亡的根源归结为“赂秦”,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苏洵用文学的放大镜把“赂秦而亡”的原因放大到极限,是有意为之的。他论六国不是纯客观分析,在秦和六国之间,他的情感是仇秦而亲六国的。如将战国形势转换为宋与契丹、西夏对峙的形势,则六国相当于宋,秦国相当于契丹和西夏。他对六国是责其不争,哀其破亡,对秦国则视为仇敌。这种情绪贯穿始终,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决定了文章的思维结构。

    (4)学生自学教材“赏析指导”,画出要点。

    3 反复诵读,品味文气

    (1)引导:古人讲究文章要有文气,以文气反映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流程。本文语言长短相间、整散交错,文气十足。全文夹叙夹议,洋溢着作者的情感。

    (2)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进行诵读指导,领悟本文的“气脉”。

    (3)诵读形式:范读或指名学生诵读,或分段分组集体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

    (4)语段示例:

    全文以“恶秦而亲六国”为主情绪;对六国四责之复哀之。既有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又有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还有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第1段: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否定加强对“弊在赂秦”的肯定,形成一种气势。

    ②“六国互丧,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气短语促。

    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语长理足,言辞果断。对比之下形成雄辩气势,倾注了对赂秦的不满和对赂秦错误的有力否定。

    结尾两段:

    最见情感与文气。“呜呼”和“悲夫”二语是强烈的感叹,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开始形成一大转折,哀其结果之惨,之后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强烈的嗟叹,表明六国灭亡教训的惨重,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味道。“为国者”一句感叹,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

    (5)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在班上朗读第四、五段,其他小组同学评点。

    相关热词搜索:选文重合选修必修如何处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