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沈东:做文艺梦的战争片导演

    沈东:做文艺梦的战争片导演

    时间:2020-03-24 05:21: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沈东导演电影:《少年英雄》《惊心动魄》《枪手》《太行山上》《你是天使》《马背银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惊天动地》《寻找微尘》《喋血孤城》

    沈东面白、斯文,为人客气,说话慢条斯理,书生气浓,和人们印象中或孔武有力或粗犷豪放的战争片导演相去甚远。第一次采访沈东,是两年前他的电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上映期间。这部电影立意奇巧,从歌曲切入战争,优美的旋律和战争场面有独具匠心的配合。采访时,在无关痛痒的话题上,沈东语气平淡,但论及拍摄种种,立刻谈兴高涨,声音高昂妙语如珠,仿佛入旁若无人之境——此时他身上,才可见类似战场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激烈和霸气。

    今年8月13日,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沈东导演的新片《喋血孤城》即将上映。影片原名《常德大血战》,讲述1943年国民党八千战士为守常德城拼死抵抗四万日军,死守半月,伤亡惨重,战至只剩二百余人,才被敌人攻城得手的故事。影片战争场面磅礴大气,情感线索深沉细腻,延续了沈东一贯的风格。《喋血孤城》和以往战争片最大不同在于,影片主人公余程万经历特殊,他既不是凯旋的英雄,也不是壮烈牺牲的烈士,在拼死抵抗半月后,日军攻陷常德,余程万没有选择与城共亡,而是带领手下残兵从常德撤退。为什么要表现这样一位有争议的人物?沈东直言,他就是看中余程万是一个“不被理解的英雄”。

    一个“燃点”很低的导演

    作为八一厂导演,沈东一直和战争片有缘。但为了不被局限于“战争片导演”这一定位,沈东一直在寻求突破,去年上映的公益题材电影《寻找微尘》就是他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当投资人找到他,希望由他执导《喋血孤城》时,沈东的第一反应就是“婉拒”。但在投资人执拗的央求下,沈东答应,先去“了解了解那段历史”。

    “我的燃点很低,非常情绪化,容易冲动。”沈东对自己的判断再次得到验证。那段历史让他热血沸腾:“最原始的感动来自于八千壮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明知敌我力量悬殊,仍然慷慨就义,这种男儿的热血和豪气深深触动了我。”

    而余程万这个特殊的人物更是直接“点燃”了他:“余程万这个人物形象是以往主旋律电影没有表现过的。作为指挥者和全局统帅,从一开始他和国民党高层一样,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日本人的企图。战争爆发后,他焦虑、愤怒、埋怨——和我们以往认识的英雄人物有天壤之别;并且在最后关头,走与留之间,他选择了走。这件事非常让我费思量,我们查看了很多资料,一直找不到一个确切的说法。在我的理解里,战争打到那样一种极端状态,战友兄弟一个个死在眼前,别说一个热血男儿,就是一个懦夫,他也会选择战死沙场。所以我相信余程万选择突围、离开常德,绝对不是因为贪生怕死。他很清楚,如果离开,一世英名必将毁于一旦。对于军人来说,名誉远高于生命。是什么促使他置个人荣辱于不顾?那一定是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思索,他把总体战局看得比个人命运更重。”

    很快,沈东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接过《喋血孤城》的导筒。内心的激情一旦被点燃,他身上那种权衡得失的理智便不复存在。在沈东之前,《喋血孤城》已经运作了七年,其间因为种种原因不停地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甚至成立过剧组,举行过开机仪式,拍了几个镜头后不了了之。沈东接棒后,立即着手修改剧本、挑选演员、成立剧组。岂料开机后,最大的投资方临时决定撤资,沈东咬着牙又拍了十多天,终于弹尽粮绝。这么大的战争片没有钱,只好停机;虽然停了机,可剧组只要一天不解散,人员、车马、吃住等就还要继续花钱。全组的人看着他,他咬牙扛着。扛过二十多天,电影另外两个投资方终于找来填补窟窿的资金,剧组重新开工。

    改变人生的两件事

    在沈东和战争片之间,能找到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那就是“牺牲”。战争片鲜有不描写“牺牲”的,而在沈东的理想主义情结中,“牺牲”是最壮美的事情。《喋血孤城》宣传期间,沈东和主演吕良伟重聚,两人从《上海滩》聊起,不知怎么聊到“梦想”。沈东说自己小时候看书很多,其中不少是有关谋略战争、国际关系的,然后就梦想做间谍。吕良伟不解,沈东说:“所有人都不知道你的身份,包括同事、亲人、爱人,他们都当你是坏人是叛徒,唾弃你鄙视你,但只有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在为国家为民族为了天大的事情在付出。甚至等你死了,也没人了解你。死后三十年五十年,还是没有人知道真情,永远被淹没——那种感觉真的好hi啊。”

    这就是沈东的战争片为什么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文艺气质的原因。一个从小酷爱读书,梦想做小说家的男孩,即便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和机缘巧合,成为一名战争片导演,他人生最初的文艺梦想也一定会以各种不同的色彩出现在他的电影中。沈东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人生就被两件事情决定了。

    第一件事发生在小学四年级的夏天。那时沈东是一个非常调皮的男孩,整天坐不住,不是上房顶揭瓦,就是上树掏鸟窝。因为爸爸妈妈都是西南大学中文系老师的缘故,那年夏天,沈东突然对全是字的书产生了好奇。他跑去中文系资料室,一本正经要求借书,资料室老师于是拿了一本长篇小说给他。回到家里,沈东从封面开始认真读:《海岛女民兵》。他发现那些自己都认识、却一直以为平淡无奇的汉字,组合起来竟能变成这么好看的故事!

    沈东从此爱上了读书,他的心思都放在书上,以至于闹出不少笑话。有一次隔壁阿姨到沈东家借东西,爸爸妈妈和姐姐都不在家,沈东只好把视线从书本依依不舍地挪开。阿姨问他们家药罐在哪儿,沈东反问:“阿姨,《药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此事后来传为笑谈,直到今天沈东回老家重庆,长辈们依然会拿这件事打趣他。

    另一件事发生在沈东初中时期。沈东家有位邻居是中文系教授,全国著名书法家,但是他的耳朵几乎完全失聪。一天晚饭后,两家人一起去看电影,沈东很好奇,教授听不见声音怎么看电影呢?结果那天晚上,沈东在电影院里看到了一部让他一生难忘的电影: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时至今日,沈东仍清晰记得那种混沌初开的感觉:“从此觉得天一下开了,好像有人为我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广阔无边的炫目的窗户,连自己性格都变开朗了。甚至也想去做一个小丑,做一个有特色的演员。直到今天,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谁的电影,我肯定会回答卓别林。他的片子那样温馨那样亲民,那样具有人文关怀又那样的悲天悯人。乍看上去,他的电影很低级,但内里的深刻和沧桑却无人能及——我觉得这是最高境界。你边看边流泪,却不知道自己流的是快乐的泪水还是悲伤的泪水。慢慢地我就有一种感觉,今后我要拍片的话,我最想拍卓别林这样的电影。”

    从作家梦到导演梦

    沈东的父母都是西南大学中文系老师,他的姐姐也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系。从小耳濡目染,沈东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高三以前,他从没想过会考中文系以外的专业。一次家里收拾东西,沈东意外从箱子底翻出一张招生简讯。那是文革前的大学招生简讯,沈东妈妈那时参加四川省的招生工作,负责编写招生简讯。随着文革到来,大学停止招生,那张纸就被遗忘在了箱子底。

    招生简讯上有北京广播学院的信息,文艺编辑和新闻采编两个专业吸引了沈东。一心做作家梦的他,为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是这样的:先当记者,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现实,然后做小说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新闻采编。然而在录取的时候,招生老师发现沈东特长突出,高中时就已经写了二十多个科学小品、三个短篇小说,就自作主张把他招进了文艺编辑专业。为此沈东还有些小小的不高兴。

    在广院的学习为沈东打开了影视创作的大门。他发现自己不是不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原来觉得艺术离自己太远,才不敢过多奢望。四年后大学毕业,沈东已经确定了自己要一生从事的职业:影视编导。想在这一行有好的发展,留京是首选。沈东在校成绩优异,老师同学们都觉得他留京没有问题,谁知大意失荆州,糊里糊涂竟错失了好几家单位。学校规定,北京单位签约截至某天中午十二点,结果当天下午两点,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录用合同书姗姗来迟……

    有不少同样没有取得留京名额的同学劝沈东,一起留下来当北漂吧。沈东摇摇头,说:“我堂堂正正地走,有一天,我还要堂堂正正地回来。”两年后,沈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师从名师汪流。

    本文图片由《喋血孤城》剧组提供

    责任编辑/冯湄

    相关热词搜索:战争片文艺导演沈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