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南城县优良鲜食枣“麻姑1号”性状及关键栽培技术

    南城县优良鲜食枣“麻姑1号”性状及关键栽培技术

    时间:2020-03-29 05:17: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麻姑1号”枣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南城县农业技术人员在麻姑山下果园里发现的优质枣单株,其成熟期早、果实水分充足、果面光亮、口感脆爽,与当地的“半边红”相当,暂命名为“麻姑1号”。

    1 选育经过

    2004年以来,南城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对全县20多个鲜食枣品种(系)进行调查、登记。对15个性状优秀的品种(系)进行复合性状试验、研究,并在全县上唐镇、里塔镇、株良镇、天井源乡、徐家乡、建昌镇6个乡镇区域进行高接换种试验和生产栽培。建昌镇的麻姑山脚下的鲜食枣果园里由万志刚从山东、山西等地引进了30多个品种(系)进行试验。并从南城本地寻找品质好的树栽种到果园里。在这几十个品种(系)中,其中有1株实生树成熟期特早,品质特佳,果肉细嫩、脆爽、多汁,果皮光亮,果形象小苹果,并且有早熟冬枣的优良品质。但有小苹果之称的只有北方的山东沾化冬枣,而该品种(系)与冬枣的区别太大,叶、枝、枣头、枣股、枣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认定它不是冬枣的变异品种(系),并初步命名为“麻姑1号”。

    2005年在株良清凉果园高接了20棵树,第2年结果,株产枣在0.5kg左右。其果实与麻姑山果园的实生树果实一致。2008年在酸枣上嫁接,在2009年春天种植在上唐镇的丁家坪果园。根据三个果园的试验观察,测定“麻姑1号”实生树与高接换种树、酸枣为砧嫁接苗后代的植物学特征、生物特性及遗传性状。“麻姑1号”的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是特早熟鲜食枣的优异品种(系)。

    2 “麻姑1号”鲜食枣的性状

    2.1 植物学性状

    “麻姑1号”枣,自然生长的树形为圆锥形,树势中等,幼树树姿较直立,结果后开张,树体结构较为紧凑,主干灰褐色,1年生的细嫩枝条为白灰色,表层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粉状物,皮孔圆形,较密,突起,开裂,灰白色;枣股较中大,平均为0.5~2cm,可持续结果10年左右,5年左右的树枣股长约1cm,径粗为0.6cm,抽生枣吊为3~5个,多的可达到7个,枣吊较中等,一般为14~22cm,每枣吊花序数为14串,着生叶片为14~17片,每叶间距为3.2cm;叶为纺锤形,叶缘有齿,深绿色,平均叶长6.0cm,叶宽2.5cm,比金丝枣叶小,与本地糠枣相近,叶背面有蜡质,无绒毛,光泽,叶脉明显,并有孔;枣头的生长力比较旺盛,当年嫁接的树可达到1m以上,高接换种在2~5年的成年树上,管理得当,枣头一年的生长量可达2~3m;幼树期枝头的针刺不发达,成短号形状。花量大,花序着花3~7朵,花朵中等,一般直径为6~7cm,花盘为黄绿色,五角星形,两性完全花,一雌五雄,花粉多。与其它金丝4号、冬枣、本地糠枣等品种的比较(见表1)。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近圆形,大小整齐,果实中等平均果重为11.66g,最重为17.8g。纵径为3.1cm,横径为3.0cm,果型指数为1.03。果顶平圆,略有凹陷,果实有点象缩小的小苹果,梗洼浅小,果柄短,脆熟期果皮光亮,白熟期转脆熟期时有阳面转鲜红色,果肉脆、爽,水分含量充足,成熟后,果为鲜红色,果面光洁、漂亮。果核小成纺锤形,纵径1.6cm,横径0.75cm。可食率95.6%。进入脆熟期可采摘上市,口感与风味都已经形成,此期的可溶性固形物为19%,其中可溶性糖为13%,还原性糖为6%,每100g果肉的Vc含量为470.3mg,酸度为0.36%。在同期上市的水果中,Vc的含量是最高的一个品种(系),因此而被称为“维生素丸”。在南城及周边县市,成熟期不易裂果,常温下,可正常保存5~7天,一般冷库里可保存20~30天左右。消费者购回家后可放入冰箱保存,口感更佳,风味独特,可达到一个星期以上。现已成为白领上班族早餐增加的美容和补维食谱之一。

    “麻姑1号”与金丝4号、冬枣、本地糠枣等14个品种比较就是上市早,果实脆度与冬枣相近,成熟期比冬枣提前了1个多月。金丝4号成熟期比“麻姑1号”晚20天左右,果实硬实而且糖度太高,本地枣成熟期与”麻姑1号”相差不多,果小,果实绵而不甜,但Vc的含量还是本地枣高,每100g可达1047.4mg。

    2.3 生长结果特性

    “麻姑1号”生长量中等,萌芽力及成枝能力较一般,比冬枣和金丝4号差,比本地糠枣好,生长量最大成枝能力最强的是冬枣,其次是金丝枣,再者是“麻姑1号”,本地糠枣最弱。幼树枣头的生长势头旺,当年萌芽的二次枝可形成花芽结果,这也是经人工处理后可以进行一年二熟栽培。花量大,花期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上旬,与当年的气温有关,自花结实率较低,种植一定比例的授粉树种和养蜂等有利于提高结果率。栽后第2年结果,第5年后进入盛果期。在红壤条件下,生长势中庸,树冠中等大,干性强。在肥沃的冲积土和水稻田改园的土壤中生长势强,树冠成形快,可以提前进入丰产期。3年生树高1.8m左右,干径6.4cm,冠幅1.3m×1.3m,主枝2~4个,萌芽力较强。新枣头年生长量85cm左右,节间长为4~6cm,平均着生二次枝8~15个,二次枝上着生枣股5~8个,枣吊长为14~22cm。主要结果节位与金丝4号、冬枣、本地土枣比较见表(2)。针刺少、短,硬,长度在0.2~0.5cm。丰产性强,自花授粉率为0.7%,自然结果率为1%,每个枣吊通常结果1~5个,也有5个以上结果的,较一般本地枣和冬枣丰产、稳产,略低于金丝4号。在南城地区,幼苗均采用酸枣为砧木嫁接,播种后第2年出圃,成品苗在1.5m以上,嫁接苗期便会结果,管理得当,定植当年亦能结果,栽后第2年平均可结果0.5kg左右,第3年株产鲜果在3kg左右,平均667m2产量可达300kg。“麻姑1号”干旱后遇雨裂果率少,低于金丝4号、本地土枣、冬枣。

    2.4 物候期

    在南城县及周边等地,“麻姑1号”在3月中旬,根系开始活动,3月下旬开始萌芽,4月中旬根系活动进入一个高峰期,5月上旬开始开花,5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6月上旬幼果期,7月中旬进入脆熟期。果实发育期为75~80天左右,作为鲜食果,脆熟期便可采摘上市,口感和品质达到优良枣品种(系)的要求。此时上市,南方其它的鲜枣还尚未上市,市场空间大,果农的种植收益高。与其它14个品种对照的萌芽期、初花期相差不大。盛花期和脆熟期有相差较大,“麻姑1号”最早;其次是本地土枣,在8月上旬采摘;金丝枣在9月上旬;冬枣在9月下旬进入脆熟期(这里我们都以脆熟期为指标,因为鲜食枣一般都是在脆熟期采摘上市,口感和品质也达到了消费者满意的要求)。落叶期基本相同,除了病虫害影响以外营养好的树晚些,营养差的树早些;幼树晚些,成年树早些。

    2.5 抗性

    “麻姑1号”与其它枣品种一样,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抗风,耐涝、耐瘠薄、耐肥。”麻姑1号”与其它枣相比,丰产、稳产、高产,抗裂果比其它枣果要强,炭疽病、轮纹病、缩果病率低。裂果是影响枣果品质和经济性状最大的因素,裂果也是限制了广大枣农发展枣业的一大障碍。“麻姑1号”与其它鲜食枣比较,裂果明显减少,其次是本地土枣、冬枣,最严重的是金丝4号。金丝枣系列在南城地区栽培裂果均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脆熟期到完熟期之间,这期间容易裂并引发浆果、烂果。南城栽培的枣树枣锈病发生严重,就象柑桔的疮痂病一样影响到果实的品质和外观,严重的会造成树体的提前落叶和衰弱。

    3 “麻姑1号”鲜食枣的关键栽培技术

    3.1 高标准建园

    3.1.1选址。“麻姑1号”对园地的选择要求不甚严格,但要进行优质高效生产,应选择地势高而平坦或坡度在25°以下,日照充足,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1.5m的沙壤土建园,土壤pH值5.5~8.2之间均可;用稻田土改造的枣园,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pH值高,氮、磷、钾活性强,土壤的理化指标好,枣果的品质非常好。

    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果园,要远离有污染的的工矿企业、医院、生活污染源、车流量多的重要干线,无大气、水和重金属污染等,排灌条件好,配套设施要齐全。

    3.1.2园地规划。园地规划应根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克服和改造园地不利因素,防止水土流失,方便果园管理,提高建园质量达到丰产、稳产、高产、优质的目的。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喷灌和滴灌设施,在作业区四周建设排水沟。

    3.2 土肥水管理

    3.2.1 土壤管理。一是耕翻改土。一般在秋、春两季进行。第1年秋季,沿定植苗干的30~40cm条带上,挖深40~50cm、宽50~100cm的沟,将表土、绿肥、杂草和生物有机肥翻埋到沟内,再种上冬季绿肥作物如肥田萝卜。第2年的春季4~5月间,又在旁边的地方进行同样的春季耕翻工作,通过3~5年的改土,果园全部深翻改土,土壤得到熟化。对于土壤酸性较重的地块可以结合改土撒施生石灰以降低酸度。二是中耕除草,夏季高温时覆盖降温保湿抗旱。中耕除草在7~8月间进行,将铲除的杂草覆盖在枣树的树下,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

    3.2.2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为主,结合深翻改土施入。追肥一般3次,第1次是春季花芽萌发前,幼年树施用复合肥的时候增加氮肥的比例,以扩大树冠、增加新枝,结果树增加氮、磷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的形成;第2次是夏季的果实膨大期,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施用为主,适当增加氮肥的比例;第3次是采果后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增加部分复合肥。此外,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各种微量元素肥料。

    3.2.3 灌溉与排水。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灌溉是枣树最重要的管理措施。果园面积不大可以采用喷灌的方法;果园面积大,用水条件好的果园可以采用放水漫灌;有条件的果园可以建设滴灌系统。南方多雨的地方要注意排水和防涝。

    3.3 整形修剪

    “麻姑1号”枣树萌芽力极强,成枝力极弱,单枝生长量大。枣树生长结果转化快,叶幕形成快、结果早,绝大多数副芽当年都能萌发,形成二次枝。当年分化花芽,当年开花结果,花芽分化时间短、速度快,表现为边抽枝、边开花、边结果。基本没有结果枝和营养枝之分。修剪时可以不像柑桔类水果一样考虑花芽的留量和下年度的结果问题。它对修剪反应不敏感,枣头短截后一般不发枝,必须把剪口下的二次枝去除,才能使主芽萌发,俗称“一剪子堵,两剪子出”。

    3.3.1 树形。“麻姑1号”是鲜食枣品种(系),它的树冠小,紧凑,一般采用小冠疏层形的树形,便于管理和手摘采收。在南城等地,多采用2m×4m的密植栽培中,一般定干高50cm左右,主枝为两层,全树呈下大上小、透光良好的关圆梭形。第1层主枝2~4个,长1m左右,每个主枝培养1~2个侧枝。第2层主枝2~3个,长1m左右,与下层主枝间距80~100cm,展角45~60℃,每个枝组长30~80cm。第2层主枝以上保留中干。主侧枝和中干上培养结果枝组,主枝背上的结果枝组的高度控制在30~40cm。树形要在4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树长年保留结果母枝800个左右。

    3.3.2 幼树修剪。幼树重在整形、扩冠、培养结果枝组,以尽快获得早期丰产;定干时采用直接定干法,就是对新植的幼苗定干后把所有的侧枝剪除,促发枣头枝并培养成主枝;幼树修剪通过撑、拉、坠等方法开张主枝角度,轻截少疏,使幼树拥有尽可能多的枝叶,扩大树冠,形成树形,为幼树早结果、早丰产创造条件;通过夏季摘心、冬季修剪等修剪方法,尽快形成良好的树体;在时间上应尽量做到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夏季修剪方法主要有抹芽、拉枝、摘心,冬季修剪的方法主要有疏枝、回缩、短截、刻芽、缓放、落头。

    3.3.3 盛果期树修剪。依据树势轻剪重剪相结合,随枝做形,主要采取清除徒长枝、疏截细弱枝和过密枝、更新结果枝组,平衡树势,抑强扶弱,保持果园内各单株之间的群体、长势近于一致,同一株树上各主枝间及上下骨干枝间保持平衡的长势和明确的从属关系;对于老树、弱树重在通过重剪进行大枝回缩,根据大枝先端衰、后部光秃的情况,对其进行重回缩,使其有新生枝长出。

    3.4 促花保果

    促花保果是枣树生产管理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环节,是获得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麻姑1号”枣树的花量大,但是受栽培的条件、管理的水平和树体的环境影响,落花落果比较严重,自然坐果率在1%左右,落花集中在开花后的15天左右,落果集中在坐果后的20天左右。要提高枣树的坐果率必须要有3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和土壤环境;二是要培育健壮的树体,贮藏充足的养分;三是适度的花朵授粉环境。从南城“麻姑1号”枣树多年栽培经验总结主要有6项措施:

    3.4.1养枝及时摘心、短截。摘心和短截是枣树的夏季修剪的技术措施。第1次在花前摘心和其下部两个基枝的嫩梢,第2次过7天后再摘除发育枝中上部基枝和形如开花的结果枝的嫩梢,第3次对尚未摘心的少数结果枝全部摘心,严格控制所有枝系的营养生长,促进坐果。

    3.4.2 适时开甲。一般在盛花初期,当全树大部分结果枝已开花4~6朵时开甲最好,此时为头茬花,头茬花质量好,所结果实生长快,果实大,风味好。开甲时要注意温度和雨水,当温度达不到日平均气温20℃时,开甲时座果率也不高,如果花期连续下雨对坐果率也有较大影响,此时不宜开甲,若达不到要求可以适当延后。

    幼树开甲一般在离地面25cm的树干上进行,然后每年往上移3~5cm,直到接近第一主枝时,再从下而上重复进行。根据树体的不同长势,也可以分别对主枝进行开甲。

    开甲时先用刮刀刮去开甲部位的老树皮,露出粉白色韧皮组织,再用锋利的刀尖,按照开甲宽度切割2周,切割时,要求切口平整光滑,不伤木质部,伤口两端的韧皮组织仍紧贴木质部。开甲宽度因树体而定,一般幼年树和弱势树开甲宽度不超过4mm,中等的成龄树开甲宽度在5~7mm,强健的树宽度可以达到7~8mm。开甲要求“上刀下坡、下刀上坡”,这样避免降雨甲口内留水;甲口内的韧皮组织剔除干净,不留一丝残留组织,以防影响坐果,民间常有“留一丝,歇一枝”就是这个道理。开甲后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基本上增产效果可以达到200%以上,从2007年开始,对株良清凉果园的“麻姑1号”开甲与不开甲对产量和抽发枣头进行统计(见表3)。

    3.4.3 喷施赤霉素。花期喷赤霉素是促进枣花稳定坐果的重要措施。使用时间为结果枝开花4~7朵时进行,如果在喷后5~6天中没有遇到降温天气,一次喷施就可以了。喷布赤霉素的浓度一般在10~20mg/kg效果较好。

    3.4.4 定期喷水、叶面喷肥。枣树花期对水分十分敏感,正常年分春季雨水多,但是如果遇上干旱年分或花期遇到干热风时,会出现焦花现象,空气干燥影响花粉发芽,可在早晚进行叶面喷水或果园进行灌水。叶面喷水可以结合病虫害防治及叶面喷肥的措施。叶面喷施腐质酸、硼、锌、钾等微量元素,喷后可以为花期及时补充营养,促进坐果。

    3.4.5 枣园放蜂。枣园放蜂增加授粉媒介,可提高枣花授粉率。平均667m2枣园可放蜂1箱,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3.4.6 防止采前落果和裂果。落果从幼果期的20天左右开始便会发生,采前落果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枣树采前落果原因很多,雨量过多、日照不足、风害、高温干旱、氮肥施用过多、病虫危害等都可能导致采前落果,但主要是由于养分失调造成。一般落果大多集中在成熟前15天左右,落果轻的占总产量的10%~15%,严重的可达40%~60%。一般是发生枣锈病或炭疽病的树落果较多。枣果采收前20天,喷布1次10~20mg/kg的萘乙酸或防落素,至采收时,落果率可减少75%~81%。

    枣裂果的主要原因是干旱造成的,所以要保持土壤的正常含水量。一是枣园灌水:在果实脆熟期内视实际情况及时灌水解决旱情,要求地表0~40cm土层含水量稳定在14%以上。二是枣园覆草:一般在春季灌水之后进行,主要以稻草或中耕除去的杂草,覆草厚度10~20cm左右。三是地膜覆盖:覆膜宽度一般要求应达到树冠的边缘。覆膜应在7月上旬雨季结束前进行,也可以在早春施肥灌水之后进行,枣园覆草、覆膜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土壤的水份,缓解旱情,降低裂果的比率,因而在无水浇条件的枣园更应推广应用。同时要加强病虫防治和增加微量元素钙的使用。

    3.5 病虫防治

    目前南城枣园主要病害有枣锈病、缩果病、炭疽病;虫害有枣瘿蚊、叶螨、绿盲蝽、吹绵蚧、桃小食心虫等。影响较大的是枣瘿蚊、枣锈病和缩果病。

    枣瘿蚊又被称为“枣蛆”、“枣芽蛆”、“卷叶蛆”,在枣产区均有分布。以危害尚未展开的嫩叶为主。被害叶显浅红色,成肿皱的筒状,不能展开,质硬而脆,最后干枯脱落,对枣树的生长开花极为不利。枣瘿蚊一年在南城枣园一般发生5~7代,以幼虫做茧在树下浅层土壤中越冬。竖年3月底至4月初化蛹,羽化。人工防治方法是在冬季翻园的时候深翻土壤,阻止它春天正常羽化。在春季初芽生长的时候及时喷施无公害化学农药防治。

    枣锈病是为害枣树最流行的病,在夏季多雨的季节常常大量流行。受害的树多在8~9月间叶片落光,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往往提前脱落,产量大减,品质变差,而且造成来年的树体衰弱。该病初发生时,叶片背面出现淡绿色小点,后逐渐变为黄色凸出状斑块,其形状不规则,多分布于主脉两侧,叶基和叶尖处,有时病斑连接成条状或片状。受害叶片下面初时出现失绿斑点,后来斑点逐渐增大,整个叶片变黄脱落。该病的发生与湿度和温度有较大的关系。在防治时主要加强整形修剪,雨季做到及时排水,冬季对落叶进行清理深埋。在每年的5~7月间使用2~3次等量的1:2:200波尔多液预防,或用德国巴斯夫60%百泰15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6 采收处理

    进入7月20日左右,“麻姑1号”枣果进入白熟期,鲜食枣采收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白熟期,果皮褪绿为绿白色或果皮白色有绿点,此时果实体积不再增大,肉质比较疏松,汁多,含糖较低;第二个阶段是脆熟期,白熟期过后果实开始着色变红,果皮光滑,果肉脆甜多汁,基本具备了本品种(系)的特有风味,这时进入采收上市期;第三是完熟期,鲜食枣脆熟期过后,果皮颜色进一步加深,糖分不再增加,果实变软,果皮微皱,并出现自然落果现象,这时鲜食枣已过了鲜食期,商品价值会下降,这也是鲜食枣与其它加工枣不同的地方。

    采摘枣果要注意:一是在脆熟期采摘上市,不宜早也不宜晚;二是要做到用人工采摘,不伤果,采摘员工带手套;三是采摘时,要带果柄采;四是要做到先熟先采、后熟后采;五是要做到分级贮藏,分级包装,分级销售。

    枣果的贮藏:试验表明,“麻姑1号”在常温下(当时的气温在30℃以上)不易保存,4天以后变软,7天以后腐烂。在0~2℃环境温度条件下,用3~4个打孔的保鲜膜贮藏可达1个月以上。

    (收稿:2010-11-30)

    相关热词搜索:南城县鲜食性状栽培技术优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