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刚性兑付困局

    刚性兑付困局

    时间:2020-04-02 05:14: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今年对金融市场将是一个静水流深的时期。继11超日债、13中森私募债触碰零违约边际,并大都以征信机构代付利息稍许平静后,国内金融市场的刚性兑付游弋于破立相间中已预留下了冰层撕裂的“代表性断层线”。正当投资者警觉下个冰层撕裂的品种是谁之际,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99号文),罕见地强化了信托公司卖方尽责义务。99号文实际与银监会2013年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8号文、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107号文,银监会要求银行混合资本债等增设强制转股条款,及今年初国家发改委要求允许地方债“借新还旧”等理念殊途同归,本质都旨在防堵市场风险敞口,避免短期内触碰刚性兑付边际,防止零违约被触破后给市场带来信用违约自我预期强化风险。如99号文要求信托公司股东承担补充资本责任,旨在尽力护卫金融机构的刚性兑付责任,遏制风险发散。

    其实,相比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早已以非标资金池、同业市场和第三方理财销售机构等做着类似的事。如银行之前设立非标资金池式理财产品,就旨在应对理财产品隐现的偿付风险;银行内部非标资金池业务被叫停后,跨行间的同业市场随之构建非标资金池,当然结果众所周知随后收到了107号文的规制;107号文对银行同业市场非标资金池规制后,假借第三方理财机构设立更为表外化的非标资金池成为新替代品,目前炒得沸沸扬扬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是其变身,即目前互联网公司等的各种宝,本来从事的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业务,但若细数各种宝的运作机理,实际却从事着负债跨期业务,做起了准信用中介业务,因而互联网金融与正规金融系统竞争背后,本质上变相承接了银行、信托等非标资金池业务。

    不过,这一系列非标资金池业务的一大问题是,伴随着非标业务的负债端与资产端的跨界割裂,拉长了非标理财市场的委托代理成本,进而暗涌着更容易释放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一旦非标资金池业务遵循着金融机构内部表外化、金融机构间表外化,及跨金融机构表外化之演绎路径,那么现有金融机构就不会狠下决心真正清理伤口,继续做风险社会化分散的创新而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因为这种风险发散性的金融创新,实际上把风险不断向几乎没有风险管控能力和风控文化的企业发散(如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使风险逆向放大,危及整个金融体系。

    为此, 99号文在明确信托公司股东承担风险的责任的同时,叫停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旨在刹住这种风险串联链条,强化股东责任和卖方尽责,要求股东、债权人等能承担起第一防火墙责任。不过,这道防火墙并不牢固。毕竟,最近债市、信托市场等多个融资产品贴近信用违约边缘,源于中国经济内生孳息能力和投资边际收益率递减,经济体系中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难以正常进行偿本付息,且在中国企业整体负债率已达GDP的200%的当下,让嗷嗷待哺的企业等补充金融机构资本,勉为其难。让中央政府分担部分风险也力薄难支,4月11日财政部招标发行的280亿元1年期国债,实际发行仅207亿元,而未能全额募集,表面是3.63%的发行利率低于市场边际利率3.74%,实际可能是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愈发担忧,使国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产生避险诉求,这与最近人民币持续贬值行情相互印证。

    当前金融市场日益上扬的信用风险,拉低了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抬高了其风险溢价和市场利率,这在加剧市场信用紧缩和债务紧缩的同时,使刚性兑付的存废陷入囚徒格局。打破零违约的市场格局,信用风险将面临市场自我实现预期,抬高市场的敞口风险、流动性给付风险和融资成本,而若维系刚性兑付和零违约,又面临愈发突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使市场风险呈自我实现的预期强化。因此,吹尽黄沙始出金,要打破这一刚性兑付的两难格局,最终需忍痛割爱地去杠杆化。

    相关热词搜索:兑付困局刚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