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助力中华文化传播

    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助力中华文化传播

    时间:2020-04-11 05:18:5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语言、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五千年悠久、厚重的文化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士来华学习、交流。

    8月,在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主办,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全美中文学校协会承办的“华文教育·名师巡讲”活动中,江苏省组派两个巡讲团赴美国中南部、西南部讲学。为当地华文教师开展教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汉语言文学等方面的讲座。

    当地时间8月3日,“华文教育·名师巡讲”团走进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拉开了美国中南部系列巡讲活动的序幕,来自科罗拉多州4所中文学校的70余位教师参加了培训。

    在丹城中文学校课堂上,扬州市梅岭小学赵后芹老师、常州大学王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先后讲授了《智·趣导航,扬阅读之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手段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技巧》《遵循学习规律、提高教学效率》等课程。谭顶良教授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征,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谭教授语言风趣、幽默,讲解生动、形象,培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笑声、掌声不断。当地教师们表示,心理学理论在目前教学中急需但又匮乏,谭教授的讲解使他们意识到,心理学理论的引入极其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今后会更加关注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谭教授表示,巡讲只是一个开始,今后会通过线上交流等方式持续与当地华文教师互动,共同为华文教育在美国的高质量开展而努力。

    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来自密苏里州4所中文学校的50余名教师参与了培训。课程涵盖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高效教学的心理学技术》《智·趣导航,扬阅读之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等内容。在常州大学王丹博士的课堂上,他从教学原则、讲解方法、操练形式、常见问题四个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问题。在讲解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汉语词汇教学实例,对语言学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清晰地阐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讲解结束后,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王博士展开了深入探讨,当地教师表示,王博士的课程与以往的讲座不同,与国外华文教育密切相关,从语言学原理入手,会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有据可循,课程中介绍的方法、技巧极具可操作性,激发了当地教师对汉语本体理论知识的求知欲,使教师们对语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了新的思考。

    在肯塔基州莱城市,课程结束后,教师们与巡讲团成员进行了深入沟通,大家畅所欲言,探讨并交流了海外华文教育的问题和经验,纷纷表达了要将华文教育发扬光大的决心。当地教师表示,三位老师从不同层面对华文教学实践进行了指导,使长期在外的华人了解到,国内语文教学理论、方法走在世界前列。

    在北卡罗莱纳州凯瑞市,听完所有课程后,凯瑞中文学校贺春慧教务长说:“此次巡讲专家各有所长,教学生动活泼,让人耳目一新。”凯瑞中文学校教师赵晖说:“专家们介绍的教学技巧可操作性极强,授课内容趣味化、生活化,为我们当地华文教师拓宽了思路。”

    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讲座结束后,当地教师针对个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巡讲团成员展开了深入讨论。坦帕湾中文学校教师表示,“名师巡讲”团的讲座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华文教育任重道远。

    8月4日—8月11日期间,巡讲团一路走过了美国中南部的五个城市,为师生们带去了精心安排的课程,所到之处受到了热烈欢迎。

    此外,西南部讲学团陆续走进了堪萨斯、亚特兰大、达拉斯、休斯敦、凤凰城五地,为海外华文教师们送去了内容丰富的课程。

    在首站堪萨斯,教育心理学专家吴晓东教授、现代汉语语法及教学专家张小峰教授和小学语文教学一级教师戚兰兰老师,三人就各自领域里的教学经验进行讲解,并就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一系列话题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来自南京晓庄学院的吴晓冬教授就“教育习俗背景下,教师默会观念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为主题开展讲座。吴教授基于思维、情绪、道德和自我评价发展等方面,阐述如何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并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大家如何认识不同年龄的学生,如何看待和应对他们的叛逆心理和行为。

    在亚特兰大,几位老师分别将汉语讲学中的抽象语法概念和知识点进行了展示,以自己的教学实战经验给海外华文教师们提供了案例参考,教师们也踊跃提问、发言,从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远道而来参加培训的两位教师表示,虽然驱车赶来单程就需五个小时,但是觉得不虚此行,收获良多。

    在达拉斯,来自盐城市实验小学的青年骨干戚兰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感人的课程———《不同的课文不一样地教》。其中,选用的《我的爸爸是焦尼》的绘本课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启发人思考,在座教师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休斯敦,吴晓东、张小峰、戚兰兰老師为大家带来的六堂讲座,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相得益彰,引人入胜。正是开学之际,参加培训的教师们通过一天的讲座培训获得了丰盈的能量补充,讲座结束,学校向名师团队赠送了德州标志的纪念铭牌,谨此衷心地感谢名师团队千里迢迢传经送宝。

    在凤凰城,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张小峰副教授为大家带来“图文归纳,培养汉字读写能力”主题讲座,从回溯古代汉字的起源,到对比现代的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张教授探讨了汉字形、音、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汉字教学的原则,比如先语后文、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创造条件在使用中学等等。张教授侃侃而谈,抽象的话题也讲得很接地气。再加上丰富的手势、生动的比喻和活泼风趣的表现力,活跃了气氛,现场学生们笑声朗朗、互动频频。

    巡讲团所到之处都感受到了大家对海外华文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视,每个城市风景不同、地域文化不同,但相同的是,华文教育工作者对这份公益事业的热忱、严谨与坚守。“我想让我的女儿读金庸”“作为华人子孙不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太可惜了”,交流中得知,很多当地教师们最初只是想教会自己孩子中文,后来慢慢发现,中华文化于华侨华人来说,是根更是魂。无论是从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还是从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考虑,华文教育都是必须做,且必须用心去做的一件大事。很多华文学校目前仍是周末学校,教师起初只是学生家长,但在教汉语、学文化的过程中,自己的归属感、使命感越来越强烈,华文教育成了在美华侨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海内外炎黄子孙同根同族,从事华文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的人走到一起,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经过探讨和交流,双方均得到了良好的启迪。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纽带,“华文教育·名师巡讲”团始创于上世纪90年代,旨在提高海外华文教师的中国语言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助推海外华文教育健康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成为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著名品牌,在海外华文教育界享有良好声誉。

    (责编  郭博文)

    相关热词搜索:中华助力教学质量文化传播聚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