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东西方人性中共同的奇葩

    东西方人性中共同的奇葩

    时间:2020-04-23 05:14:3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儒家经典《论语》中集中阐释的“仁”的概念和基督教《圣经》中“爱”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者既有共通之处,又有相异之点。研究二者异同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加速全球化进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仁,爱,《论语》,《圣经》

    引 言

    中国的儒家和西方的基督教在塑造东西方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对人类思想有了系统的约束,并在多个世纪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些行为准则。对于儒教的经典《论语》,中国的古人有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足以体现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仁”的提出,使《论语》成了儒家经典里的经典,因为它代表了儒家最核心的价值。而《圣经》,作为西方的“书中之书”和“唯一的书”,在西方近两千年的文化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它那样在打造西方文化方面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圣经》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爱。《论语》之“仁”与《圣经》之“爱”既存在一些共同点,有存在一些相异处,但是它们共同组成东西方人性中的奇葩。

    一、《论语》之“仁”与《圣经》之“爱”的概念核心

    1、“仁”—儒家思想的价值核心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最杰出的代表,他生活在社会动荡、战争频频的春秋末年,那时礼坏乐崩,王室没落。在奔走列国推销自己强国之策未果之后,孔子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以飨后世。在孔子逝世之后,他的弟子们整理了他生前及其弟子的言行,韦编成册,是为《论语》。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也是后世科举考试参考书目之首。

    在《论语》里, “仁”字出现在书中58章,共计109次,这些对于“仁”的论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关于“仁”的定义,孔子曾有多处论述。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第十二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

    简而言之,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仁”还应当以合乎礼数的礼节来约束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第七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而力于仁矣乎?《论语·里仁第四 》

    为了做到“仁”,一个人应该做到谦恭、宽容、守信、聪敏、恩惠。这就对一个人的品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到“仁”,一个人一方面要具备很好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做到“欲仁”,也就是要怀有一颗“仁心”。

    2、爱—基督教思想的价值核心

    《圣经》是由许多部基督教的经典共同组成,它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多个不知名姓的作者共同完成,目前是基督教各个流派教义的依据。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它们都有共同的一个道德理念—爱。这个理念对整个基督教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圣经》的某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中“爱”的理念。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别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2:4-7)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34)

    “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 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10)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要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2哦告诉你们,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38-45)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约翰福音》:4:8)

    从上面节选的几个语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基督教中爱是有三种:一是神对人类的爱,体现在神造万物,并按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男人,又用男人的肋骨造了女人,还让人类来统治万物,上帝还将以色列人引向“流着奶和蜜”的迦南; 二是人类对神的爱,人类对上帝之爱最好的回报就是爱上帝; 三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上帝爱人是爱所有的人,所以人类也应该像上帝那样爱所有的同伴。

    基督教所提倡的爱是一种普世之爱,是一种博爱。这种博爱是与耶稣基督的感人形象相联系的。耶稣再传道的过程中悬壶济世,普度众生,不仅为无数伤疾病人治病疗伤,为救万民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而且将自己的血肉化为美酒佳肴,以飨世人。耶稣将这种普世救人的博大之爱传给了世人,世人又将这种爱化为对上帝虔诚的爱,并且更加广泛地传递给更多的人。

    二、《论语》之“仁”与《圣经》之“爱”的异同

    《论语》之“仁”与《圣经》之“爱”作为东西方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存在着一些相通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1、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均主张对他人无私的关爱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仁”就是“爱人”,就是爱亲人,爱朋友,爱邻人。这种爱是一种扩大了的爱,它既是对弱者的同情,也对强者的敬佩,既是对长辈的谦恭,也是对晚辈的呵护。这种仁爱是用规范化的礼数来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圣经》中的爱不仅包括上帝和人类互相的深爱,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博爱。这种博爱也是一种爱所有人的大爱,它既包括爱朋友,也包括爱仇敌,既包括爱熟识的人,也包括爱陌生的人。因此,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均是一种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美德的体现。

    2、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均是完善自我修养、达到理想人格的途径

    《论语》里孔子说“仁者人也”,他认为仁是人类一切美德中最高的品德,人们可以通过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己,最终“成仁”;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仁”,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天下归仁”。基督教认为,一个人要具有博爱,爱上帝,爱邻居,爱仇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救赎自己的原罪;只有这样,在世界末日到来之时,他们才能被上帝选中进入天堂。因此,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在提升人们品德修养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3、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在各自的文化中地位相似

    “仁”是孔子一生思想的核心,也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价值核心,正因为如此,人们也把孔子的开创的儒学思想称为“仁学”。“仁”自其创立以来,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东方文明中一枝独秀的奇葩。而在西方,绝大多数人长期信仰基督教,因此以“爱”为核心的基督教教义教规就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伦理准则,并形成“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文化。在这些文化核心中,“爱”是最高的标准。由此可见,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均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虽然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在以上三方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东西方的地理和文化差异,这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的根本来源不同。“仁”是孔子在动乱的春秋末年很好地总结了前人的思想之后创造性地提出的。同时,“仁”是对周天子时期礼乐制度的一种变相恢复和发扬。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性的自然显露,也是对人性的承认和鼓励。在“仁”提出之后,人们关注的不再主要是“天”,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基督教中“爱”的概念是源于上帝创造万物,是一种对上帝的绝对认同和服从,它是民族压迫的产物,该思想源于犹太教的教义和教规,以及古希腊罗马哲学。

    2、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的表现形式不同。孔子主张的“仁”是一种有差等的爱,他明确地表示, 人们应该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而对不同的人区别对待。对尊者、贵者和亲人, 要爱之在先, 情深谊笃; 对卑者、贱者和血缘疏远的人, 要爱之在后, 感情淡薄。在《论语》中, 有多处表露了孔子“亲亲”“尊尊”“尊卑有等, 亲疏有别”, “君君、父父、子子”的思想。而基督教就其本质来说有着强烈的平民性。基督教的爱主要强调人们相互之间的怜悯,慈善、慈悲、救护为其主要内容。“博爱”主要是怜悯和救济下层阶级,而把积极谋求富贵看成是罪恶。这种爱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 而是具有无尚价值的绝对之爱。“爱上帝万有之上”和“爱人如己”, 不仅爱邻居, 而且爱罪人、爱仇人; 这种爱是普遍的爱, 是无等差的爱, 是无条件的爱。

    3、儒家之“仁”和基督教之“爱”的实现途径不同。孔子的“仁”来源于人,故只要经过人们自身的努力,最终是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们只要学习先贤的做法,修身养性,“人人皆可为尧舜”。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锻炼,均能修身成仁。而基督教的“爱”来源于上帝,故最终也只能以上帝恩赐的方式达到“爱”的境界。人类的祖先由于没有遵守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因此只能在上帝的指引和召唤下,才能自上而下地完成灵魂的超生,达到像上帝一样的“博爱”。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原罪得到最终的救赎。所以,相对于“仁”的现实性而言,基督教的“爱”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

    总结

    《论语》的“仁”和《圣经》的“爱”,作为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在历史和现实中都起过重要的作用。《论语》中体现的仁学曾经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圣经》中的“博爱”思想也曾经为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二者本义都是爱人,但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一个是人本,一个是神本;一个根源于人性,一个则根源于神性;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回归,一个则是自上而下的拯救。因此,现代人应该在继承和发扬自身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真正实现古今融合,中西合璧。

    参考文献:

    论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年8月

    圣经,和合本

    顾训宝,试论中国文化中的大仁与西方基督教中的博爱之异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 年第6 期

    厉永平、郑秀明,论基督教的“爱”和儒家的“仁”的几点不同,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刘春晓,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化传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

    刘夏,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传承,2008年第11期

    朱虹、董灵,在爱中相逢———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7月

    相关热词搜索:奇葩东西方人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