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论戏曲旦角身段在舞蹈作品《青衣》中的运用】旦角青衣

    【论戏曲旦角身段在舞蹈作品《青衣》中的运用】旦角青衣

    时间:2019-02-03 05:29: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通过对舞蹈作品《青衣》的了解,从而想到作品中对戏曲身段的借鉴与融合,从而在舞台上更好的诠释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更加宣泄出编导赋予人物的情感。这样好的融合为何不拓展开来呢,让舞蹈艺术在戏曲元素的融入中更好的在舞台艺术中发光发亮。
      [关键词] 旦角 身段 借鉴 运用 融合
      
      一、介绍分析舞蹈作品《青衣》
      剧目《青衣》,用舞蹈的表演形式,结合戏曲动作元素表现出一位戏曲艺人历经人世间沧桑、坎坷与磨难,直到心中理想破灭。人,总是被历史和现实推着去承受种种苦痛,也总是夹隔于虚幻和现实之间。戏子虽身处于世,而心,却始终滞留在绮丽斑斓的戏梦之中。更为可悲的是,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人的坚持,一人的梦幻。在台上,可以尽情地眉目传情,含情脉脉,定格暂时的情意,完却所有的虚幻;却在台下,无奈地在九陌红尘中打滚。人生如戏,不过如此。该作品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与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艺人的凄惨景象。讲诉了旦角演员悲惨的一生和对戏曲艺术的喜爱和那种割舍不下的思想情感。舞蹈以红椅为寄托物,抒发了一位老艺人对待年轻时戏艺的钟爱和对黑暗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在《青衣》这部作品里它主要突出了一个“情”字,通过编导对戏曲故事的了解塑造出一个饱经人间沧桑的艺人的曲折动人故事,再加上演员的精彩表演,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与编舞者的功力。
      舞蹈开始部分,台中央摆放了一红椅。演员身着戏曲青衣扮相,站在灯光中,慢慢的摆好舞姿开始旋转,接着转身以端坐的姿态定格在观众视线中,音乐随着动作躺地刹那响起。一系列的地面动作,表现了人物挣扎、困惑、有心无力的追求。
      在结尾处,人物的情绪随着音乐也突然又像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看着发簪,无奈的站起来,在灯光下慢慢转身,舞蹈结构上的前后呼应让每个人都有所触动。面对着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时,也要像对待年轻时那样自然平静。虽然因为老迈而离开了戏曲舞台的她,依然追求并渴望那属于她的舞台。才使观众的心深深地被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打动,从而产生了共鸣,这也是该作品获得普遍好评“以情取胜”的关键所在。整部作品都体现了编导在把握人物形象的优长及对内心刻画的“细微入扣”,把戏曲动作元素与舞蹈语言巧妙糅合,是该剧目的最鲜明特点。《青衣》这个舞蹈作品中从题材到表演当中含有大量的戏曲元素虽然它是个舞蹈作品,但编导却把戏曲和舞蹈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也正是这点,让该剧目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让该剧目获得了北京市舞蹈大赛和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的银奖的好成绩。
      二、我所了解的旦角艺术
      (一)简单介绍戏曲旦角――青衣
      京剧青衣是“旦行”中的重要行当之一,京剧“旦行”是专门饰演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具有典型性的古代妇女。“旦行”划分很多,首位是青衣,其次是花衫、花旦、刀马、武旦、老旦、彩旦。从外表看,过去所以叫青衣是因为服装穿青褶子戏为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派的产生,服装变化也很大,但不管怎么变,青衣穿着都很素雅。青衣由于受人物家庭环境、背景遭遇、命运心情影响,苦戏悲剧性人物较多,所以能引起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青衣的气质神情――举止端庄、目不斜视、严肃正派,年龄从青年到中年,大多是贤妻良母,旧社会的贞洁烈女,以正旦面目出现在舞台上。
      青衣的形象姿态――行走不能快,稳重安详,行不动裙,笑不露齿。无论站立、坐着或行走,都要一手捂在肚间,一手放在胯边,所有的造型与亮相都在这个姿态中释放着人物的神采与内在的思想感情。
      (二)戏曲旦角身段的特点
      我们常常说戏曲的身段表演是有程式的,在戏曲中,有着“一套程式,万千性格”的谚语。这也就是说,一个演员要从具体人物形象为出发点,去掌握程式动作。在《穆柯寨》中,穆桂英第一次的上场,是有点习惯的规定情景。在一个晴和日历的日子,准备下山打猎,尽情享受那占山为王。草莽绿林无拘无束的逍遥潇洒。这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一般的外出行动,但是戏曲的艺术表现的奥妙却匠心独运。
      动作的夸张也可以说是对人物情绪的一张渲染,例如《贵妃醉酒》里妃借酒消愁一饮而尽,将酒杯仍在盘中,摇头示醉。通过神情和细致的身段动作,来层层加深贵妃的酒醉。从层层酒醉的加深,戏曲身段跳动了它的特殊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段,把人物的“醉”展现的淋漓尽致。
      身段的虚拟方法就有很各种各样的表现,在舞台通过塑遭人物,可以这样说,人物的“神”是更高阶段的“形”。戏曲舞台上的身段它的另一特点是:避实就虚;以虚显实的。像《拾玉镯》中,孙玉姣的“开笼”、“轰鸡”、“数鸡”、“喂鸡”,台中空无一物,你却可以从人物活灵活现的表演,仿佛眼前也看到了一群鸡,在“啄米”在“追逐”。
      三、戏曲旦角动作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实践
      (一)戏曲中男旦这一独特现象
      “男旦”在戏剧史上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与“男旦”相对的是“坤旦”,也就是由女性来扮演的女性角色。虽然同是塑造女性人物形象,但其间的区别不小。女人扮女人,仅仅需要演好角色本身即可,她只需超越自己,却无需跨越女性这个群体和类属;而男人扮女人,不但要在最大程度上超越自己,而且要完全跨越男性这个范畴。在此,男旦要展示给观众的,绝不单只是女性的言谈举止,更重要的是一种“气”,一种“韵”。仅仅打扮得花枝招展、逼仄了小嗓、甩了水袖、秀了兰花指,而缺少全身上下从内到外的气韵流淌,那不叫男旦艺术,只怕与声明大噪的泰国反串艺术倒是相隔不远了。
      (二)舞蹈作品《青衣》中对旦角身段的借鉴和融合
      中国古典舞蹈是具有深厚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主要的舞蹈类型,它以传统的戏曲舞蹈为主,并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发掘和演绎出大量舞姿,还吸取了武术的神韵和技巧,拥有丰富的舞蹈语汇。舞蹈本就是从戏曲里分出来的,加上中国戏曲有着这么长久的历史,里面有着中国本土特色的东西,需要舞蹈来好好挖掘,这样挖出来的东西既不会失去它原本的东西,还会在这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现在舞蹈编创中有很多作品借鉴和采用了戏曲中的元素及其音乐。而且这些作品也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是古典舞并不是戏曲的复制和克隆,虽然是从戏曲中提炼出来的古典舞,但是它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蜕变意境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风貌,在戏曲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更多现代化的艺术风格。就像以上我们分析的古典舞剧目《青衣》,从思想上看,戏曲表现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具体一些,因为戏曲本身讲究叙事,而舞蹈则更多在于塑造人物的精神和内心,剧中演员的眼神与动作,把主人公从美好的回忆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这一段身泪俱下情感纠缠从意到形的表现出来。
      这个作品好就好在它不只是学了戏曲身段的皮毛而是去系统的学习了戏曲身段,对戏曲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出作品想带给观众的东西,更好的宣泄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作品从音乐到动作上都与戏曲旦角身段有很好的融合,在音乐中运用了京剧板鼓、节奏、京剧青衣唱段等戏曲音乐特点。演员服装上采用了戏曲的装扮,以及化妆上选用了戏曲服装和戏曲青衣扮相。中间水袖的表演让人不禁联想起京剧中缠、绕、片花的动作所塑造出的每一个端庄、幽雅的青衣形象。舞台上戏曲身段与舞蹈巧妙的融合在了演员的情感和舞蹈语汇当中,这也是作品成功的地方。
      四、对于舞蹈与戏曲两门艺术融合的遐想
      我是一名舞蹈工作者没错,在学习舞蹈编创当中想到了,怎么样更好的借鉴与融合我身边可用的的戏曲资源呢?
      戏曲表演中演员在一定节奏中的形体动作指事造形、表情达意、展示情节,它有别于舞蹈。一般的舞蹈都拙于叙事,而戏曲不仅善于表演,而且更主要的是以叙事为主。戏曲在展示特定情景、表现生活场面、交待事件过程等方面有着自己明显的特长。它能汲取大量的一般舞蹈所忌用的叙事表意的生活动作,诸如手势语和体态语,以点头摇头表示肯定否定,以双手动作模拟物体形状以及目光、表情显示事态效应等。而且,更重要的,戏曲能够根据剧情的需要,通过必要的虚拟以表现一种整体性的生活情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添一些装饰性的动作,并加以适度的变形美化,从而创造出一整套高度程序化的戏曲语汇。这方面舞蹈要好好的学习,当然舞蹈中也有戏曲所要学习的东西。
      舞蹈与戏曲同为表演艺术,在表演上都有程式化的特点和倾向。我国的舞蹈对生活动作的模拟一般彩用虚拟手法,并形成规范化了的约定俗成的程式,以产生“以虚出实”的艺术效果为贵为妙,戏曲也是如此。诸如表演采茶扑蝶、担水锄地、上山游水、开门关窗所运用的虚拟化了的程式动作,在舞蹈与戏曲中几乎是雷同,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现象。
      中国舞蹈中特技、绝活的精妙,在世界舞蹈之林中怕也是独具特色的,而中国舞蹈常常是通过道具的运用来表现感情,无疑也是受了戏曲的影响。戏曲中的舞蹈要表现故事,运用道具是表演的需要,而且还创造了以桨代船、以鞭代马等许多运用道具的精美舞蹈,被舞蹈借鉴化用,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戏曲艺术中保留和发展了丰富的传统舞蹈艺术。戏曲也为中国舞蹈不断地输送艺术营养。舞蹈加盟于戏曲,戏曲拓展了舞蹈,回过头来,戏曲给了舞蹈艺术以巨大的影响。戏曲对铸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舞蹈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戏曲与舞蹈的长期发展中,两者的结合有过许多尝试,也有许多成功的作品。融合与戏曲元素的剧目也有许多,例如《旦角》、《秋海棠》、《大唐贵妃》,都是与戏曲元素紧密结合的优秀作品。但是仅此换不够,戏曲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综上所述这些只是我对戏曲与舞蹈的一些浅薄的见解,当然我也希望更多的舞蹈工作者能在我们国粹戏曲中借鉴与吸取更多的元素来丰富我们刚刚成长不久的舞蹈,让舞蹈事业更好的成长。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摸索,经过多次的考验与实践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舞。我相信戏曲与舞蹈的实践结合,将会成为在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写上光辉的一笔。
      参 考 文 献
      [1] 万凤姝《戏曲身段表演训练法》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1)
      [2] 王宁宁《中国舞蹈史》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8)
      [3] 朱文相《中国戏曲学概论》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9)
      [4] 周龙《戏曲表演研究》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1)
      [5] 朱文相《中国戏曲学概论》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9)
      [6] 蔡英莲《学京剧张派青衣》湖南 湖南文化出版社 2008(7)
      
      作者简介:向云,女,土家族,湖南桑植人,中级职称,在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从事舞蹈编导、教学与群文研究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旦角青衣身段戏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