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地洞》:还原卡夫卡的心灵图景] 地洞卡夫卡

    [《地洞》:还原卡夫卡的心灵图景] 地洞卡夫卡

    时间:2019-02-10 05:37:0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还原 心灵图景 绝对孤寂   摘 要:卡夫卡在他的小说《地洞》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幽居世界,展示了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生活方式相对抗的内在生活方式,还原了他的心灵世界图景。
      
      卡夫卡是一个内省的、思辨的、带玄学意味的人,这一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一方面他把写作当作他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另一方面他又把他的创作当作他的哲学意念、心灵世界的形象化,卡夫卡曾说,他的创作是“图像,仅仅是图像,别无其他”,还说他的“图像”是他“个人的象形文字”,因此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投影,是他内心世界的对应世界,即他的内心世界的心灵图景。卡夫卡一生中最后一个名篇《地洞》就可以看作是他这一创作风格的总结。在《地洞》中,作者借“地洞”这一特定环境展示了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生活方式相对抗的内在生活方式,一种内心生活,还原了他的心灵图景。
      
      一、还原卡夫卡的庞大的精神世界图景
      
      在《地洞》中,作者描写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地洞”。地洞是由一个小动物为了有一个藏身之处而精心营造的。由于精心设计和建造,这个地洞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其中既有曲曲折折的各种各样的通道,有安全的中心广场,又有掩盖得十分巧妙不易被觉察和发现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以这是一个工程浩大的防御工事。在这个防御工事里,小动物也曾有过由此而来的自豪、幸福和快乐。小动物认为“我把洞修成了,看样子还挺成功”。“这世上无论什么能有多安全,它就有多安全”。同时,小动物还感到“这地洞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寂静”。在这里,它“什么也听不见,洞里一片寂静。林间的微风吹了进来,既温暖又凉爽”。所以,对于小动物来说,地洞是一个既安全而又舒服的地方,是一个可供栖息和储藏的堡垒。但是,对于作者来说,他描绘这样一个地洞,似乎又不是一个一般的场所。地洞的规模和结构更像人的作品,地洞的功能和意义也更指向于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从艺术创作的内在特征来看,地洞更应该是作者以形象化和象征的创作方式所创造的一个精神家园,是作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对应物。因为了解和熟悉卡夫卡的人都知道,卡夫卡是一个具有哲学家头脑的敏感的作家,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而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他那“洞察神灵”的能力不仅没有使他获得足以抗击他周围“异化”环境的力量,反而使他带着对外在现实世界的失望而更加沉溺于他的纯精神世界之中了。他对精神的需要使他对文学的酷爱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无比执著,他毕生都把文学创作当作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和巨大幸福,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一生没有结婚,损害了健康,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年仅41岁就因病去世了。他一心朝着“持久的艺术”的方向严肃地探索着努力着,他对艺术的追求近乎完美和苛刻。正像他在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的《饥饿的艺术家》中所描写的那位艺术家那样,饥饿艺术家“对饥饿表演这一行爱得发狂”,他认为他有无限的忍饿能力,他的艺术可以达到“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峰”。为此,他要“无限期地饿下去”以达到艺术上“最出色的程度”。于是这位执拗的艺术追求者就陷入了悖谬的境地:他的追求是无限的,但通向“无限”的道路――却是有限的,为了最高的艺术,他的道路最终只能是死亡。所以饥饿艺术家所追求的“永恒不灭”的艺术,并不是一般艺术的高峰,而是“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峰”。而这一些,也正是卡夫卡作为一个艺术家所渴望和所追求的。就像那位饥饿艺术家那样,卡夫卡希望能创造出一种既符合他自己的审美要求,又能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的理想的艺术,为此他也可以放弃和牺牲一切。这已经成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最高信仰。在卡夫卡的一生中,卡夫卡一直把文学创作当作他的“内在的需要”,为了满足他的这种内在需要,卡夫卡一生创作了一系列长篇和短篇小说,如《美国》《诉讼》《城堡》,以及《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中国长城建造时》《饥饿艺术家》《地洞》等,以此来构筑他庞大而深刻的精神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描绘和构造是卡夫卡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伟大的事业。而卡夫卡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名篇《地洞》就是他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个准确描绘和表达。“地洞”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小动物以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智慧去设计、建造和修整地洞的经历、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内在生活方式,是人的一种精神世界的状态和形象,是卡夫卡晚年时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心灵图景。
      
      二、还原卡夫卡的绝对的孤寂世界的图景
      
      在《地洞》中,“地洞”既是一个宏大的建筑工程,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的孤寂世界。首先从地洞的洞口设计上来看,它“从外面只能看到一个大洞口,但实际上它不通向任何地方,进去几步就会碰上坚硬的自然岩石”。而“离此洞口约一千步远的地方才是地洞的真正入口,由一层可以揭起的地衣遮蔽着,这世上无论什么能有多安全,它就有多安全”。地洞的入口是十分安全和隐蔽的,它最大限度地阻隔和掌握了洞内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联系,使洞内世界完全成了一个独立和封闭的世界。其次从地洞的内在结构组成来看,地洞规模宏大,有一个大的城郭储藏室,有50多个迷宫般的“四面八方都有安全保障的”通道。储藏室里储藏着丰富的食物,无数的通道“完全依照主窝的需要或升或降,或直或弯,或宽或窄,它们一律空空荡荡,寂静无声”。地洞“是安全的,是封闭起来的”。地洞简直就是一个结实的隐蔽的地下堡垒,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王国。最后,从地洞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上来看,地洞拒绝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地洞具有排他性。如地洞的洞口是掩盖着,并有种种防御措施的,洞口的安全措施切断了地洞和地上世界的联系;同时,地洞的洞壁和周围的土层也是隔开的,当年建造地洞的计划之一就是“将堡垒与周围的土隔开,也就是说,给它的洞壁只留下相当于我(小说中的小动物)身高的厚度,然后在堡垒的上下左右前后,除留下一个可惜不能与土分离的小基座外,造一个与堡垒的洞壁那么大的空穴”,这样,空穴又切断了地洞与地下世界的联系,地洞也就成了一个从空间上说绝对孤寂的世界。那么,小说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孤寂的世界呢?从逻辑上看,造地洞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是为了防御天敌。但是,地洞从一开始就有着种种缺陷,地洞总是让小动物感到惶恐和不安,地洞又似乎总是不安全的。然而,即便是这样,小动物也还是离不开地洞和对地洞的不断修改与完善,对于小动物来说,地洞似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小动物是一个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的完美主义者,它的毕生愿望就是修一个完美无瑕的地洞。于是,在理想的鼓动下,小动物精心地建造了一个地洞。但这个地洞却又是不完美的,地洞的缺点随处可见。为此,小动物感到十分恐惧不安。为了让地洞更加安全和完美,小动物不断修改地洞,企盼地洞变得更加完善,然而地洞的每次修改却并不完善,于是,对地洞的一次次修改和企盼就成了小动物生活的全部内容,小动物的生活已经和地洞完全融为一体,地洞也已经成了小动物生活的原动力。地洞让小动物充满着生活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地洞才是小动物生命存在的意义。所以,对于小动物来说,地洞不仅仅是一个栖身之处,而更是一个精神家园,地洞的存在满足了小动物精神上的渴望和需要。那么,一个小动物怎么会有精神需要呢?从小说中它的理智思索和精确判断可以看出,小动物的所思所想非常明显地带有作者本人生活积累下的那种理性思维习惯,小动物的精神面貌就是作者本人精神气质的具体表现。作者卡夫卡是一个艺术的殉难者,他毕生都把文学创作当作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和巨大幸福。为了创作,任何诱惑他都能抵制,任何损失和牺牲他也在所不惜。于是友谊、爱情、婚姻、天伦之乐……生活上世俗所要求的一切,他都置之度外,把自己关闭在孤寂的世界里。卡夫卡把写作当作维护他的精神生命的需要,对于他,孤独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他说“自从我能记事以来,一种维护我精神生命的深刻焦虑,便使我对其他一切事情都冷漠淡泊”。因为“越处于孤寂的环境之中,我越觉得满足”。卡夫卡要求孤寂到什么程度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孤寂,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凡是与文学无关的一切都使我痛恨;与人谈话(哪怕是有关文学的谈话)都使我无聊,会客使我无聊,我的亲戚们的痛苦和欢乐使我极端无聊。谈话夺走了我所思考的一切:重要性、严肃性、真理。”从此可以看出,卡夫卡所要求的孤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说,卡夫卡对孤寂的这种需要和追求是和《地洞》中的小动物对地洞式的生活的执著非常一致的,小动物是作者的化身,小动物的心理世界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形象化的展示。
      
      三、还原卡夫卡被撕裂的内心世界的图景
      
      小说《地洞》中描绘了一个充斥着矛盾痛苦和恐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莫名的矛盾总是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本来小动物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修建了一个规模宏大、“四面八方都有安全保障”的十分安静舒适的地洞,地洞的庞大、坚固、隐蔽,以及结构设计的巧妙等,似乎都说明它是完美的;然而地洞却又是确实不完美的,洞口进进出出的暴露、洞里“间隙性的声音”等,地洞致命的缺点随处可见,地洞又怎么可能是完美的呢?同时,对于地洞中的小动物来说,一方面它可以在洞里放松地“睡个安安稳稳的美觉”,另一方面它又会为洞里细微的声音,以及由它自己生发出来的想象而感到无比的恐惧和不安;一方面它希望拥有地洞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隐蔽生活环境,过着幽居的享受孤独的快乐生活,另一方面它又想让外界知道地洞,知道自己,从而证实这一切的存在,小动物也是十分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让小动物感到无比的惶恐和痛苦。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洞怎么会生发出这么多的矛盾和痛苦呢?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对人性中规避孤独而又期待孤独的内心矛盾的一种扭曲变形而已。因为,对于人类来说,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就是矛盾的。一方面,人的生命是以物质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存在会受到物质世界的种种约束和困扰,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又是以社会和个人精神体验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又会受到社会意志和个人意志的操纵,所以,人的生命作为一个核心对象,在各种外在和内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它将是处于撕裂状态的,是矛盾的和痛苦的。对于人生的这种矛盾和痛苦,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曾有过深刻的认识,尼采认为,人生在世,生活中充满痛苦,令人恐怖,最终还难免一死。而且,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敏锐地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恐怖和可怕。在他们的神话中记载,有一次米达斯王抓住了酒神的伴护西莱奴斯,逼他回答什么对人是最好的东西。西莱奴斯木然呆立,一声不吭,最后突然发出刺耳的笑声说:“你为什么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活下去,归于无;次好的东西就是快点死。”也就是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必然的死亡。而卡夫卡即是这一真理和本质的印证者和体验者。卡夫卡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卡夫卡在他的大量日记和书信中,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他的内心“双重生活”的矛盾,即他的日常生活和与内心生活的冲突,或者说他的感觉世界与观念世界的争斗。他的外表笑容可掬,内心却“没有一秒的安宁”;白天,他是工伤保险公司的一个兢兢业业的普通职员,晚上,他的思想却在内心世界的无限空间自由驰骋;在奥匈帝国那个窒息的环境里,他是个奉公守法的臣民,在他的专制的父亲面前,他是个从不逃避家庭义务的孝子,但他的内心却激荡着叛逆情绪,是“本性好斗的人”(《内心日记》)。这种“可怕的双重生活”使他感到“被撕裂”的痛苦,他觉得“除了发疯,看来没有别的出路”。不过,卡夫卡并没有疯,因为他感到,创作是他将“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的推进”的手段,创作“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是一种奇妙的解脱和真正的生活”,创作是他规避矛盾、对抗现实痛苦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他决心“要不顾一切地、不惜任何代价地来写作”,这是他为生存而进行的战斗,这是他的生存需要,也是他的个人意志的需要。但是,写作这也仅仅是他的个人意志需要,是他对生命的其他需要的暂时规避,写作是不能彻底化解他的生命存在的终极矛盾的,所以,卡夫卡的一生也始终还是矛盾和痛苦的。于是,这种矛盾和痛苦被表现在他的小说《地洞》中,《地洞》中也就有了种种奇怪的矛盾,《地洞》也就还原了卡夫卡矛盾的被撕裂的内心世界的图景。
      因此,对于小说《地洞》来说,无论是从它所描写的景象,还是它所包含的内涵来看,它都是作者卡夫卡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作者心灵图景的映像。小说《地洞》还原了卡夫卡的心灵图景。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刘际平,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系教师。
      
      参考文献:
      [1] 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2] 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地洞图景还原卡夫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