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浅谈中西诗学的差异

    浅谈中西诗学的差异

    时间:2020-03-19 05:07:3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中西诗学虽有颇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双方文化、民族、哲学、思维观念的不同,仍然存在不少差异。本文通过例证分析了中西诗学差异,揭示了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两种文艺理论的模式,并且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内部原因和外部诱因。

    关键词:诗学 再现 表现 伦理 科学 跨文化

    如今,用西方文学理论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以西方文论对中国传统诗学进行观照和剖析已成为学者们从事的重要课题。在当今社会这种开放的文化语境中,以多元的世界文化为背景,在诗艺层上开展中西诗学的比较,寻找共通的文学规律,博采中西之长,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使文化的价值在人的生存状态中得到凝固和升华,还诗学以“人学”的本真面目,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其实是属于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两种文艺理论的模式,比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方学术背景

    1.“诗学”一词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基本蕴含

    在现代学术界,“诗学”一词已被广泛地用来指称文艺理论。这里所说的文艺理论,一方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原理、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另一方面也包括当代新文论。

    “诗学”一词的最早使用,一般说来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西方文化中的诗学一词,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指文学理论(由于当时尚无小说、电影之类的体裁,故此时的文学理论只是狭义的);到中世纪则主要指诗歌的创作技艺和技巧;本世纪以后,由于形式主义文论家的努力,它被用于指称广义的文艺理论,包括对一切文艺体裁的理论总结和研究。

    2.“诗学”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本蕴含

    在古代中国,诗学一词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专指《诗经》研究,二是泛指一般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诗经》学可上溯先秦时代,研究历史十分悠久,但是诗学一词的直接使用可能迟至唐代方始流行。诗学的第二重含义则较为晚出,最早记载出自晚唐诗人郑谷所著《中年》一诗:“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这里的诗学是指一般的诗歌创作技巧,与《诗经》学的内容全然不同。

    总括而言,第二重含义的诗学一词包含了下述几层意思:一是指一段时期内诗歌创作的总称,二是指诗歌的创作实践与技巧,三是指对诗歌自身的理论研究。

    在中国文化语境之中,用诗学来指称广义的文艺理论,是在比较文学学科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之后才发生的。

    二、比较诗学研究的价值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是一个重大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进行这种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这种比较研究因为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上进行的,所以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第二,进行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学,为更充分地进行综合铺平道路。

    第三,中西文论比较,有助于认识中西文论的民族特点及其独具的理论价值。

    第四,进行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是建立新型的文艺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

    三.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两种文艺理论的模式

    文学作为一个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从作者到作品的过程和从作品到读者的过程。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

    在美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阿伯拉姆斯所著的《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与批评传统》中,他考察了自古希腊到现在为止的欧洲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他认为,全部文艺理论都逃不出这四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形成不同的文艺理论体系:模仿论、表现论、客体论和实用论。

    西方文论偏重于模仿、再现、写实,属于模仿论;中国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属于表现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摹仿和表现,构成了中西文论不同的出发点和基础,前者着重反映客观性特征,后者着重反映主观性特征。

    摹仿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摹仿,因此,它十分强调外在形象的描绘,强调形貌的酷似与毕肖。因此,作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对象的认识和把握。相应地发展了典型理论。

    表现说则注重内在情感的抒发,它不着眼于客观事物的描绘,而着眼于内心情感的表达。相应地创造了意境理论。其实就艺术本质来说,模仿与表现并不互相对立,它们的关系是互补的。

    下面再就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一些比较:西方文论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把审美价值等同于科学价值。因而特别强调美与真的结合,要求艺术真实地再现复杂的社会生活。

    中国文论更为注重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强调美与善的结合,将审美价值等同于伦理价值。中国文论也讲艺术的真实性,但它讲的真实,主要不是对外界事物模拟再现的真实,而是情感表现的真实。中国文论讲的“真”往往与善分不开,中国文论强调善,从孔子开始,就把美与善作为诗的理想,“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庄子》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着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在,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因此,中国文化更倾向于是一种伦理型文化。

    但是中国文论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在对宽广社会生活的反映上,在大胆揭露矛盾冲突上,在深沉的悲剧感上不及西方。中国文论自身的优点是:比起西方文论,它更深刻地抓住了艺术区别于科学和认识的根本特征,那就是主观性和情感性。

    最后,就中西文论在理论形态上的区别作一些比较:它们最显著的不同是,西方文论具有分析性和系统性,中国文论带有直观性和经验性,这是由中西方思维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西方文化是一种科学型的文化,对一切事物都要作学理上的推究,较早地发展了形式逻辑。然而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这种伦理文化讲修养,不重知识而重伦理,对宇宙自然规律抱不求甚解的态度。

    因此,概括起来,中国文论在理论形态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国文论多是诗人、作家对日常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的经验性总结,经验形态的东西居多,在理论形态上是直观的、印象式的。

    第二,中国文论偏重于感情形态,立论析理时,运用的多是描摹性语言,常常用诗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来揭示深刻的文学理论规律。

    中西文论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西文论的差异,首先起因于中西社会类型的不同。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教性的商业社会,而中国是宗法式的农业社会。西方文学长期受神学支配,神性与人性、灵与肉的斗争,常成为文学描写的主题;中国文学是人间的、世俗的、伦理的。

    第二,任何一种文艺理论都是以一定的哲学作为基础的。西方偏重于“纯粹理性”,中国偏重于“实践理性”。西方是认识和控制物质,中国则是认识和控制心灵;西方哲学力求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中国哲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的是天人合一。

    第三,一定的文艺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艺术实践基础上的,中国和西方的艺术实践是各不相同的,西方文论偏重模仿论,达芬奇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然而中国文论偏重表现论,最早的文艺理论主张是“诗言志”。到了魏晋时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缘情说”,“诗缘情而绮靡”。刘勰的《文心雕龙》继承并发展了陆机的理论,进一步认识到情与志的不可分性,提出“情志说”,成为我国古代文论中一条阐明文学的思想与情感统一规律的重要理论。之后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强调诗歌的韵味。他提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侧重于写意;他提出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深刻地揭示了诗的审美特征。

    究其原因,李约瑟曾说过: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因素:理论、实验、应用。中国在应用技术上发展很快,在宋以前走在世界前列(四大发明),但理论和实验都很落后,往往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东西。

    古希腊是在彻底清算了氏族社会的传统而进入奴隶社会的。它建立的是一个奴隶主民主制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原始社会那种以氏族血缘为基础的关系。而中国是带着氏族社会后期的父权制或家长制的遗风进入奴隶社会的,血缘亲属关系依然保存下来并且直接和阶级、等级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伦理道德关系就成为在感情上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总之,进行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要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对中西方诗学都要有深刻的了解。需要立足于双重的文化背景,站在更高的学术观点,以跨文化的视野来考察中国文论的发展前景,遂能博采中西之长,度越前贤而自出机杼;能够以“他者”的眼光来审视中国文论传统,发现其精髓及缺陷,并积极寻求补足中国传统文论之途径。这才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努力探求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2]陈学斌.中西爱情诗之诗学差异及成因[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3]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李春青.文化诗学视野中的古代文论研究[J].文学评论,2001,(6).

    [5]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叶维廉.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韩敏(1985.09-)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诗学浅谈中西差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