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中国传统首饰的记忆变迁

    中国传统首饰的记忆变迁

    时间:2020-03-19 05:10:4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首饰,一个小小的物件,在奴隶社会时期各种玉器,带有原始图腾的象征。到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兼具了封建统治等级性和文化的传承,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文明的介入,而开始转向带有更多的经济文化特征。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首饰因昂贵坚固的材质特性,使其一直保有中国文明的记忆传承,让我们可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回味。

    关键词:传统首饰,记忆,变迁

    引言

    传统中人们用比较固定的形式,如:文字的心理描绘和绘画在视觉上的记忆,它们是带有大部分权威精英的政治记忆,而来自民间的主要是没有文字的形象以及口头的记忆为主。所以像首饰作为一种记忆的载体,固定在其中的很多传统的意义可以保留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不变。

    记忆是一个有着多层含义的积淀,可以指我们回忆的能力,是大脑的一种功能,也意指被回忆的某种东西如:一个物件、一种经历、一段感情——的一个抽象的概念。首饰作为图式和精神的物化载体,浓缩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记忆,更是有着一个时代的经历和叙述。

    首饰是最贴近人的身体有着密切关系的并且在时空中停留的艺术品。跨越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人们一直用它保留了许多美好的希望和记忆。

    记忆如果从单纯的功能上说,就像是一个技能或一种机能。而实际上记忆包括许多一起发挥作用的亚技能、亚系统、或亚机能。这些分支的数目取决于我们遵循的模式或分类系统。由阿兰·巴德利(Alan  Baddeley)和格里厄姆·希契(Graham  Hitch)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模式是一个把记忆分成三个主要类型的模式,这取决于这些类型有以时间为基础的差异和概念差异。

    1.感觉记忆——由视觉、听觉或其他感觉事件引起的短暂而忠实的痕迹——可能只持续大约四分之一秒。

    2.工作记忆——被认为具有几个主要的成分或功能。第一个是短时记忆或直接记忆。和感觉记忆不同,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已经经过大量的认知分析,所以它典型地呈现在有意义的信息块中;第二个是中枢执行部门,它可以被看做资源的一个控制者、组织者和分配者。

    3.长时记忆——是用一种相当牢固的(虽然不一定是字面意义上的)形式编码信息的系统,能够持续数十年。

    传统意识形态中人们存在比较固定的形式感应,文字的心理描绘和绘画在视觉上的记忆,它们是带有大部分权威精英的记忆模式,既强调了对于心理寓意的表达,又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很多符号性表达更为抽象和精确。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而来自民间的主要是没有文字的形象以及口头的记忆为主,形象符号更具象,生动活泼,具有更广泛的地域特征。所以像首饰作为一种记忆的传承载体,固定在其中的很多传统的意义可以保留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不变。

    记忆是一个有着多层含义的积淀,可以指我们回忆的能力,是大脑的一种功能,也意指被回忆的某种东西如:一个物件、一种经历、一段感情——的一个抽象的概念。首饰作为图式和精神的物化载体,浓缩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记忆,更是有着一个时代的经历和叙述。

    首饰原指男女戴在头上的装饰品,后专指妇女的头饰、耳环以及项链、戒指、手镯等。从新石器时代,以石、玉、陶、骨、角、牙较耐久材料做成的环、珠、管、坠、笄等。因中华民族在民国以前结发,所以无论男女,对于束发着笄就会格外的看重。以至于一直到清朝覆灭的数千年中,国人对于头上的饰品花样繁杂,变幻多端,从最早可能仅仅是束住头发到后来演变成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如周代,发笄的插戴方式以六笄六珈、副笄十二珈等形式制度化。东汉画像石刻,妇女一般照古代制度,使用六钗,就有统治阶级尊贵象征。隋唐时期,盛行双股素钗的形制,与高髻的持续风行有很大的关系。发式也经常在唐诗中出现,“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唐.白居易《长恨歌》)其中花钗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一品命妇花钗九树,二品命妇花钗八树,三品命妇花钗七树……明以后,高髻式微 ,随着发式的复杂,簪钗在使用上有长短之分,用于正面的称“挑心”,用于侧面的称为“掩鬓”,用于顶部的称为“顶簪”,用于发髻后面的为“分心”。不同等级材料亦有不同的规定:“一品、二品,金玉珠翠。三品、四品,金珠翠。五品,金翠。六品以下,金镀银,间用珠。”清初汉族女子发式仍沿用明制。

    中国传统的首饰不仅仅具是审美功能,在古代,不同等级的贵妇和大臣所佩戴的首饰是用不同等级的金银珠宝和图案来区分的,皇室更是有自己独特的图案和颜色,民间和他人是绝对不可以用的。首饰在这里更主要的是一种带有封建等级性的记忆。而且除去图案造型的变化外,在内容上变化是不大的,比如龙凤这样的皇家专用符号。这种长时记忆具有极强的识别性。

    在民间,首饰则主要是用来装饰。所以民间的首饰更多的是以比较廉价的银为主,并且很少有贵重的石头相配。但是在图案上相对灵活,大多是一些相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和吉祥图式。而这时候首饰成为图像史的一部分,以此传承了对于几千年民间生活的图景记忆。

    尽管在每一个首饰中都会有个別人的特别的记忆。但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来自贵族还是民间的传统首饰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形式的延续的共同记忆。这样的记忆过程非常的缓慢,首先是社会等级的严格限制,导致在首饰的佩戴上有了技术、经济和制度的限制;其次,作为农业大国,高度稳定的社会结构即使是历时千年的衍变,依然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清朝覆灭,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开始,城乡的区别加大,虽然没有改变农业国的根本性,但城市里大的背景下,现代的生活理念深入民心,妇女开始职业化的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为了适应现代的城市生活和工作,首饰有了明显的变化,很多复杂的图式都去除。这是特殊的过渡时期的图像记忆,既带有上一时代的延续,也有这个时期的典型的特征。

    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其实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但是这一时期的中国可以说是相当的复杂,尤其是以当时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更是混杂,它们从一个侧面一方面反映了上海的现代化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对现代时尚的启动。以至于上海这个名字在几十年后的八十年代依然是其他地区国人对于时尚的记忆。

    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中国呈现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状况,各种势力在滋长。自由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民心。首饰不再是某类特权人的奢侈品,开始过渡转变成消费品,体现的是从政治转向社会和经济的记忆变化。

    首饰,一个小小的物件,在奴隶社会时期各种玉器,带有原始图腾的象征。到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兼具了封建统治等级性和文化的传承,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文明的介入,而开始转向带有更多的经济文化特征。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首饰因昂贵坚固的材质特性,使其一直保有中国文明的记忆传承,让我们可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回味。

    结论

    首饰是人类留存并编辑记忆的一种载体。在经历了数千年缓缓的岁月流逝,二十世纪中国所经历的突变,使得所有的事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有着漫长传统文化的中国在这一百年中的经历是绝无仅有的,首饰也对这段历史记录了这一变迁的过程:从封建社会的传统首饰主要是等级性和共同的记忆,到经历了现代主义冲击的民国时期,首饰已经基本消除了其阶级性意义,而完全转向成了经济文化性记忆载体。

    参考文献:

    1.《记忆》,法拉( Patricia  Fara),  帕特森(Karalyn Patterson)编, 卢晓辉译 , 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

    2.《理解媒介》,(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编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1月。

    4. 《妆匣遗珍》,杭海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9月

    5. 《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法国)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6. 《时间—影像》,(法国)德勒兹,谢强、蔡若明、马月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

    作者简介:

    高珊(1972.10—),女,汉族,籍贯:吉林白山人,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工艺美术系金属工作室,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传统变迁首饰记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