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敦煌文献中三种植物新考

    敦煌文献中三种植物新考

    时间:2020-03-26 05:11: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敦煌文献中记载了许多人工栽培或野生的植物品种,也有一些域外引进品种,其籽粒可供食用或作饲料,也可入药。本文对敦煌文献中记载的三种植物草子、荜豆、豆进行了分析考证。

    [关键词]敦煌文献;草子;荜豆;豆

    [中图分类号]K92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14-03

    一、草子

    在敦煌文献中,有几件关于唐代沙州仓曹的会计牒,记录了不少可以食用的“草子”。如P.2763《巳年?(789)沙州仓曹会计牒》:“肆拾叁硕玖斗肆升肆合叁勺草子。”P.2654《巳年?(789)沙州仓曹会计牒》:“壹阡柒拾捌硕肆斗肆胜肆合贰勺草子。”这些关于草子的记录,说明它是敦煌当地人们的食物原料之一。

    在敦煌文献中,草子又叫野谷, 据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野谷”条记载:“右唐圣神皇帝垂拱四年,野谷生于武兴川,其苗藜高二尺以上,四散似蓬,其子如葵子,肥而有脂,炒之作■,甘而不热,收得数百石,以充军粮。”这是记载武周时期,敦煌收武兴川之野草子以充军粮之事。根据上述有关这种草子性状的描述,我们可以断定其就是古代史书中常说的东蔷,又叫做登相、登厢、登粟,在甘肃河西一带被称为沙米,生长在干旱的沙漠中,形状如同蓬草,色青,耐旱,叶子窄而长,尖有刺,生长期短,夏季遇雨发芽,炎暑迅速生长,在雨水丰沛的年份,能长半人多高,九、十月间成熟。成熟后,收割、打碾,除去秸秆,可以得到沙米籽,呈扁圆形,黄褐色。沙米种子营养价值很高,其含有16%~17%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更是远远高于其他作物,是甜荞麦含量的40%,是小麦粉的549. 6%;苏氨酸是小麦粉155. 5%;蛋氨酸是小麦粉的198. 7%;苯丙氨酸是小麦粉的112.9%;异亮氨酸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矿物质含量也很高,锌的含量是小麦粉的148.4%;钾的含量是小麦粉的285. 1 %,是苦荞麦的139%;镁的含量是小麦粉的560%,是苦荞麦的129. 8%;铁的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只有钙的含量相对低一些。沙米性温味醇,助消化、健脾胃,菜粮兼用,可谓食品中的佳品。在河西走廊武威、张掖和酒泉的一些地方,很早就有采集沙米用作旱荒之年食物补充的习惯。河西人除了将其加工为炒面食用外,主要用来做馓饭,如同小米或黄米。

    东蔷,元代始称沙米,成廷珪《送潘仲明之泰兴》诗云:“年丰沙米贱,江近网鱼鲜。”明胡侍《真珠船·东墙》载:“甘、凉、银、夏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罂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8“沙米”条引《瀚海记》云:“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滑腻可食;成为末,可充饼茶汤之需。”又引《药性考》云:“蓬蒿之实,名曰沙米,清热消风,饥荒食旨。”《一统志》云:鞑靼产东廧,似蓬草,实如穄子,十一月始熟……今甘、凉、银夏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罂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东廧》引《保德州志》云:“登相子,沙地多生,一名沙米,作羹甚美。”

    上述资料显示,我国古代对东蔷记载非常丰富,对其产地与用途也十分清楚,说明古代河西地区是东廧的主产地之一,食用历史也很悠久。沙米资源丰富,也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其食用价值,是餐桌必备食物之一。

    二、荜豆

    荜豆在敦煌文书中又写作“苾豆”。P. 3828《唐光启二年(886)安国寺上座胜净等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中有“苾豆叁斗”、“叁斗苾豆”、“苾豆三斗”的记载。

    S.5800《唐光化三年(900)正月一日已后讲下破除历》中亦有“宋僧政将苾豆一斗用”,“粱僧政苾豆壹斗,苾豆壹斗高康三换将去”的记载。

    荜豆当指鹰嘴豆,别名鸡碗豆、鸡豆、鸡头豆、脑豆子,因其面形奇特,豆头有一个小钩,尖如鹰嘴,故称此名。鹰嘴豆和板栗味道相似,非常香糯,种子较小,皮呈红色或褐色。原产于中亚一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云南和甘肃等省。唐代杜环于751~755年间来到塔什干、萨马尔罕、布哈拉等地,根据其《经行记》记载,当时的萨马尔罕一带产两种豆子——荜豆和豌豆。《通典·边防典·石国》也记载:“宜大麦、小麦、稻禾、豌豆、荜豆。饮蒲萄酒、糜洒、醋乳。”《本草纲目》卷24引《唐史》云:“荜豆出自西戎回鹘地面。”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和宋·唐慎微《证类本草》都称之为“胡豆子”,“味甘,无毒。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苗似豆,生野田间。米中往往有之”。唐宋时期,西北地区就已种植草豆。《新唐书·地理志》载:“邠州新平郡上贡剪刀、火箸、荜豆。”《辽史·二国外记传·西夏》记载:“土产大麦、荜豆、青稞……登厢草、沙葱。”说明西夏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稻子、青稞和荜豆等。《番汉合时掌中珠》记载的西夏农业作物有大麦、小麦、荞麦、糜、粟、粳米、糯米、豌豆、黑豆、荜豆等。宋代曾巩在《隆平集·西夏传》也同样记载:“西北少五谷。军兴,粮馈止于大麦、荜豆、青麻子之类。其民则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席鸡子、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拒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荜豆中多含有皂角苷,可以洗衣去污。“日食一荜豆,犹还枯憔”,故其还具有美容效果。

    荜豆在《契丹国志》及《钦膳正要》分别记作“回鹘豆”、“回回豆子”,由于回鹘人的内迁,草豆才传入契丹统治的中国北方区域。元时传播广泛,成为元代宫廷饮食中使用最广的豆类食物,《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称回回豆为鹰嘴豆、鸡豆。其中鹰嘴豆之名为现代常用。从其形态特征来看,本草所记载特征大多与现代鹰嘴豆相符,因此根据本草记载的植物基本特征及现代植物系统分类学的资料考证,回回豆也应为鹰嘴豆。

    对于荜豆有两个错误的认识:一是认为荜豆就是豌豆,二是认为荜豆就是蚕豆。前一种说法源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影响很大。《本草纲目》卷24记载:“《唐史》:荜豆出自西戎回鹘地面。张揖《广雅》云:豍豆、豌豆,留豆也……皆指豌豆也。”又云“回回豆即胡豆,因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但后世研究认为并非如此。梅全喜等著《本草纲目补正》有“回回豆并非豌豆”的专篇论述,指出《饮膳正要》将回回豆子与豌豆分别列出,所附回回豆图也并非豌豆。此外,《中药现代研究荟萃》也指出,回回豆和豌豆的形态、作用不同,应当分开。另外,从荜豆与豌豆在汉文古籍中出现的先后时间顺序可证,荜豆与豌豆实非一物。豌豆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一带,中国最迟在汉朝引入小粒豌豆。《广雅·释草》云:“‘豌豆,豆也。’字作豌……子圆如珠,煮食甜美。”此豆称“豌”, 从“夗”、“宛”得声,“夗”、“宛”亦有“圆义”,是“豌豆”得名于其果实圆形,《齐民要术》也曾论及豌豆,并将其归入小豆类。敦煌马圈湾遗址曾出土过一粒豌豆。豌豆虽是外来品种,但其名称很早被汉化,人们已经不认为其是外来植物,不把它归入胡豆类。“荜豆”一词最早见于杜环《经行记》及杜佑《通典》,《本草拾遗》及《证类本草》称之为“胡豆子”,也说明其为外来品种。另外,从上文所引传世文献及敦煌文献中豌豆、荜豆同时出现也可以证明,豌豆、荜豆并非一物。

    还有学者认为回回豆即蚕豆,是辽代由于回鹘人的内迁才从西域传入契丹统治下的中国北方区域。考古发现新疆吐鲁番地区早在唐代以前就种植蚕豆,中原地区蚕豆见于记载则在北宋时期,且主要发现于长江以南地区。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是关于中原种植蚕豆的最早记载,其中《佛豆赞》云:“佛豆,丰粒茂苗,豆别一类。秋种春敛,农不常莳。”作者自注云:“豆粒甚大而坚,农夫不甚种,唯圃中莳以为利。以盐渍食之,小儿所嗜。”说明当时益州一带的蚕豆还未广泛种植,只种于菜圃。对蚕豆植株形态和特性描述十分清楚的是北宋苏颂的《图经本草》记载:“蚕豆,方茎,中空。叶状如匙……背白青,身厚,三月开花,如蝶,背白色。结角连缀,如大豆。颇似蚕形。荚青老则黑。实黄色,如指尖大,中陷不满,形若四方。亦有赤色者。可炒食煮食,可为面粉。喂牛马甚壮。苗可月田,秸可燃火,叶可饲畜。荚状若老蚕形,故名蚕豆。”蚕豆在北宋时不甚普遍,主要种植地为四川,《本草纲目》也说蚕豆“蜀中尤多”。四川以外的地方则称蚕豆为川豆,说明蚕豆是从四川推广种植到外地,而北方可种豌豆的地方则未必适合种植蚕豆。所以蚕豆在南方种植的范围应广北方。宋、元时期,尽管四川、云南等地种植蚕豆,但并未在全国各地普及。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蚕豆》载:“此豆种亦自西胡来,虽与豌豆同名,同时种,而形性迥别。”《太平御览》亦云:“张骞使外国,得胡豆种归。指此也。今蜀人呼此为胡豆,而豌豆不复名胡豆矣。”以豌豆作胡豆,来自胡戎是正确的。至于称蚕豆为胡豆则是二者在同一地区种植后发生的误称。

    现今浙江东南沿海一带习惯上称豌豆为蚕豆。蚕豆是豆类中颗粒较大的一种,英文名称为“broad bean”,即“大颗粒豆”的意思。苏州、上海一带把蚕豆叫作寒豆,是因为这种豆是秋天八月下种,次年春末结果,在大地里经历了一个寒冬,所以叫寒豆,而把豌豆叫小寒豆。今甘肃甘谷方言称蚕豆为大豌豆,即大粒的豌豆。综上所述,从原产地和植物形态以及最早种植的地域来看,荜豆与豌豆、蚕豆均不相同,应为不同的植物品种。

    三、豆

    P.2609《俗务要名林》载:“豆,野豆也。”豆,音老,是一种半栽培半野生的大豆,至今仍很普遍,可以供食用或饲用。《一切经音义》卷74载:“《通俗文》:野豆谓之豆也。如大豆而小,色黄,野生引蔓也。”《农政全书》卷57载:“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草木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其豆似黑豆,形极小。味甘。”《本草纲目·鹿藿·集解》载:“鹿豆即野绿豆,又名豆,多生麦地田野中,苗叶似绿豆而小,引蔓生,生熟皆可食。三月开淡粉紫花,结小荚,其子大如椒子,黑色,可煮食,或磨面作饼蒸食。”所以豆又被称为鹿豆,野绿豆。《唐本草》云:“鹿藿,所在有之,苗似豌豆,有蔓而长大,人取以为菜,亦微有豆气,故为鹿豆也。”《植物名实图考》卷3“鹿藿”条载:“今鹿豆。叶似大豆,根黄而香,曼延生,又名豆。”后来这种豆也被称为黑小豆,俗呼料豆,从特征来看,植物似大豆,叶与大豆叶极相近,种子似黑豆而形小。其中植物及叶外观上与大豆近似是其主要特征。因此,豆被当作大豆的野生品。

    本文所考的三种植物,两种是本地品种,一种是外来品种;有两种是栽培品种,一种是野生品种,均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植物学史有一定的地位。敦煌文献中出现这些植物品种,一方面反映了敦煌当地物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敦煌人善于利用当地资源,用于生产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农,赵继荣,李计红.沙米种子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J].草业科学,2006,(3).

    [2]杜环著,张一纯笺注.经行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尚衍斌.忽思慧《饮膳正要》不明名物考释[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5]张玉忠.新疆出土的古代农作物简介[J].农业考古,1983,(1).

    [6]游修龄.蚕豆的起源和传播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2).

    [7]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敦煌三种文献植物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