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沧桑巨变铸辉煌

    沧桑巨变铸辉煌

    时间:2020-04-02 05:21: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30年来,海西州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园区,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走在了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位居第12位。

    一、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978年后,海西州认真推行和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牧经济体制框架,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1984年,香日德沱海村村民柳相祖种植的2.39亩春小麦,曾创下亩产1006.95公斤的世界高产记录。1998年,又完善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在集体所有林地和“四荒”(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地上从事生产的,承包期延长50年,广大农牧民吃上了“定心丸”,加大了对土地和草场的投入,农牧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解放,促进了农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地区农业总产值5.71亿元,是1978年的5.97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海西州国有企业开始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采取一厂多制、搞活经营等措施,提高了企业效益。1996年以来,采取“抓大放小”的办法,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承包和出租等形式,加快了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步伐。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放开经营领域,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面推进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型经济体制,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到2003年底,全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100%,一批长期亏损、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企业退出了市场,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青海庆华集团、青海碱业公司跨入全省财政支柱企业行列。

    1978年,海西州有工业企业117户,全部为中小企业,规模小,一半以上为“家庭作坊”式企业,技术水平差,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2007年,全州工业企业达272家,是1978年的2.32倍;主要产品12种增加到60余种。全州工业总产值达到296.9亿元,是1978年的299.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42.44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5.16%,工业对海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9.2%,拉动经济增长13.7个百分点,对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2.97%;海西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成为海西州国民经济的支柱。

    乡镇企业经过不断调整、扶持、引导,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格局和矿产资源加工、小水电、饮食服务等行业。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上缴税金和劳动者报酬呈逐年增加态势。2007年,全州有乡镇企业1516个,是1980年的27.07倍:总收入28680万元,是1980年的82.65倍;实现增加值8620万元,是1980年的24.84倍,上缴税金617万元,是1980年的102.83倍:利润总额4074万元,是1980年的407.4倍。

    二、实施扩大开放、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成效显著

    海西州地处内陆,缺乏沿江、沿海等区位优势。1978后,开放步伐逐年加快,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思想大解放宣传讨论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克服了“怕吃亏”、“怕肥水外流”等封闭、保守思想,树立了“筑巢引凤”“借船出海”、“你发财,我发展”的开放意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进一步加大扩大开放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实施力度,全州上下兴起争先恐后跑项目、立项目、建项目的项目“热”。通过组团参加“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及“西安民营企业参与西部经济结构调整洽谈会”、网上招商、“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提高了柴达木的知名度,拓宽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渠道。2006-2007年,成功举办“中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共签约开发项目78个,总金额415.6亿元。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立,为资源开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批特色优势项目效益显著,有力支撑和拉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开发由低水平、小规模向高水平、大规模转变,精深加工取代了原料输出,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和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

    三、特色农牧业基地崛起翰海

    由于海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较多,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197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农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牧业连续7年获得丰收。1991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采取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完善区域布局,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牧水利和畜牧业“四配套”建设,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牧业,探索产业化经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措施。以冷凉气候,做特色文章,形成了具有海西特色的高效农牧业产业产品结构,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到2007年,海西州已建成七大特色农牧业基地,以绒山羊、藏系绵羊、牦牛、青海半细毛羊为主的牛羊肉产业基地,畜牧存栏数达216.38万头(只),建成2233公顷的无公害果蔬产业基地,建设日光节能温室6572座;柴达木优质油菜种植和繁种产业基地年种植规模达7240公顷;绒山羊产业基地,存栏柴达木品牌绒山羊48万只;年产水产220吨,高原品牌湖蟹年产量达到20吨,成为青海省特色渔业的新亮点;以柴达木枸杞为主的中藏药产业基地,种植中藏药材1580公顷,年产枸杞1000吨,依托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发展起来的饲养产业基地年产草量达3亿公斤。格尔木、德令哈市蔬菜基地、柴达木构杞基地、油菜基地、天峻县牛羊肉基地被认证为无公害产地,面积50666.7公顷;枸杞、油菜籽、牛羊肉、大蒜、莴笋等16个产品被认证为无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茶卡牌”牛羊肉和“雪羊牌”牛羊肉4个产品,产地面积80000公顷;认证有机食品“可鲁克湖牌”湖蟹、鲤鱼等5个产品,产地面积4200公顷。全州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

    四、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环境恶化得到遏制

    海西州自然环境严酷,植被稀疏,森林资源缺乏,20世纪50-60年代曾遭受严重破坏。1978年后,林业建设投资逐年加大,造林面积逐年增加。2001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2.67%,比建州时的1954年提高1.67个百分点,比198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2002年,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全州共完成退耕还林(草)13733.33公顷,成为海西州林业建设史上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投资最大的年份,造林面积是1978年的303.39倍。2000年以来,海西州共争取林业建设资金4.36亿元,参加义务植树达36万人(次),义务植树560余万株,完成退耕还林(草)110466.66公顷,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007年底,全州已建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1978年前,海西州的环境污染主要有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以各地城镇的煤烟污染最为突出。1984年成立海西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后,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查处非法案件和锅炉煤改气等措施,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好转。2003年以来,各地环保部门一手抓老污染源治理,一手抓新上项目的污染控制,从源头上严把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关,并积极实施了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申报了各类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持了经济与环保同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州环境保护局因工作成绩突出,获省环保局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五、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30年中,从1980年的“分灶吃饭”到1994年的分税制,海西州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全地区一般预算收八达42.88亿元,是1978年的92.5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73亿元,是1978年的27.5倍。全州自有财力20.9亿元,是1978年的38.8倍;人均财力100675元,是1978年的10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3%,比1978年提高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吃饭型财政”到“公共性财政”的巨变。财政支出达26.38亿元,比1978年增长48.8倍。农业支出3亿元,是1978年的15倍。农牧业税费改革减轻农牧民负担2463.3万元。人均减负235元,减负率100%。

    海西州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初步形成了崭新的现代化产业格局。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3.77.1、20.07,第一产业比1978年下降1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4.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7.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成为全州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1978年后,来海西参加观光游览和洽谈业务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友人逐年增加。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州通过加强重点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各类文化旅游艺术节打造精品线路等措施,柴达木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逐年增多,收入大幅度提高。2007年,游客达102.7万人次,收入达2.23亿元,比1995年分别增加403.6倍和252.4倍。

    六、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2007年,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32亿元,是1982年的31.8倍,其中州属完成65.38亿元,是1978年的357.66倍。

    30年前,海西州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国道109、215均为砂路,运输工具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发展环境日臻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仅2000-2007年,投资总额达491亿元。实施了109、315、215国道改造、格尔木机场改扩建、涩-宁-兰输气管道等一大批重点工程,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通车,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体系。州内通车里程达9967公里,是1990年的1.68倍:县、乡道2470公里,是1990年的1.87倍。

    “十五”期间,格尔木市建成文体花园等6个住宅小区,住宅4500余套:德令哈市建成园丁小区等13个住宅小区,住宅2500余套,并为贫困户、低保户、下岗职工建设安置房434套;都兰县建成经济适用住宅小区等52项:乌兰县建成了经济适用住宅小区;天峻县建成了湖园小区;大柴旦行委建成了2个住宅小区,住宅350套,行政、事业单位住房268套,马海哈萨克族群众安置房83套;冷湖行委建成了舒苑小区等120套:茫崖行委新建住宅1530余套。城镇风貌彰显勃勃生机和活力,昔日“脏、乱、差”的旧院落,“矮、小、暗”的土坯房,被人文化、景观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替代,成千上万的居民告别了简陋的旧居,搬进了宽敞的新房,实现了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宿愿。截至2007年底,全州建成市政道路134公里,是1990年的1.38倍。累计完成住宅与房地产开发投资11.62亿元,建成面积136.93万平方米。

    水利事业快速发展,、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九五”至2007年,投入2亿元,建成人蓄饮水管道351条、1175公里,机井200余眼,累计解决了20余万人、20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农村、新牧区和小康建设全面推进,农牧区基础实施不断完善,村容乡貌焕然一新。80%以上的农户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94%以上的牧户告别了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水利工程成为群众赞誉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共建成各类水库11座,比1978年前增加5座。总投资1.98亿元,库容3.24亿m2,控制灌溉面积35万亩,水库配套水电站装机容量达6.46万千瓦,每年可发电5.66亿度,总调洪能力为7180万m2,在缓解电力紧张、工农牧业用水矛盾、防汛抗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邮电事业发展迅猛,2007,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48亿元,比1978年增长21.5倍,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63万户,比1978年增长112.6倍;移动电话用户22.75万户,比1999年增长29.1倍。

    七、各项社会事业成果丰硕

    “人才强州”战略全面落实。2002年以来,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300多名年轻优秀人才考入公务员队伍,优化了队伍结构,维护了社会公平。组织了6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200名优秀人才充实到专业技术岗位。组织了18次州属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人才洽谈会,为企业发展招纳贤才。共引进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勘探、煤炭开发等管理人才296名,高层次专业

    技术人才592名。举办大型人才洽谈会5次,提供就业岗位6700个。2007年底,全州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数14013人,其中,公务员3733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8308人。大专以上学历10513人,是1978年的10.64倍。全州人才队伍的学历、年龄、民族、职称、专业等结构渐趋合理。

    通过实施“科教兴州”战略,2007年,全州拥有各类学校167所,职工5376人,比1978年增加1548人;在校学生82040人,比1978年增加1160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比1978年提高3.4个百分点;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比2002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全州教育支出累计达14.4亿元,比基本建设投入多0.08亿元,年均增长16%,分别比农业和医疗卫生支出高6.2和5.6个百分点。科技投入、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不断增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十五”期间项目数比“九五”增长4.3倍,资助经费增长了60倍。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走在了全省前列,成为青海省唯一连续6年被考核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地区的民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连续8年被考核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7年,全州实施科技项目91项,是1977年的5.35倍。取得省级科技成果38项,落实科技三项费用2095万元,是1978年的105.81倍。

    文化园地百花盛开,硕果累累。文化工作者遵循“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辛勤耕耘,创作了大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和书法等作品,一些名篇佳作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汉青格勒》和“那达慕”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热水古墓的发掘获1994-年全国考古发现成果奖,并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热水墓群和巴隆塔温他里哈遗址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海西蒙古族8个旗的《旗志》、《海西州资源志》及第一轮志书等均已出版发行。《天峻县志》获青海省首届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海西州志》卷二获青海省二等奖,卷三、四、五获青海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先后创办了文学刊物《翰海潮》(《意林文汇》)、《花的柴达木》(蒙文)、《岗尖梅朵》(藏文)和经济文化类杂志《柴达木开发研究》,《柴达木报》(汉、蒙古两种版)和《格尔木日报》面向全国发行。2007年,全州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3.47%和95.29%,电视覆盖率比1990年提高6.47个百分点。州图书馆藏书量达8万册,是1979年建馆时的5.33倍。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州档案馆馆藏总量达65386卷,是1978年的11倍。并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底,全州有医疗机构79所,是1978年的1.25倍;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803人增加到1925人,增加1.4倍;大专以上学历的增加到1294人,是1978年的16倍;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由20人增加到754人,州县乡三级医疗单位共有病床1504张,是1978年的3.9倍;每千人占有卫生技术人员3.43人,病床2.96张。各级卫生单位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州级医院已能开展腹腔镜、肝脏肿瘤摘除等大难度手术,县级医院能开展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等较大难度的手术,中心卫生院也能开展剖腹产术等下腹部手术。各级医疗机构的危房全部改扩建成了砖混结构楼房或砖木结构平房,配备业务用车近100辆,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50多台(件)。德令哈、格尔木两市已建立了120急救平台,其余各地也设立了急诊急救科室。全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更加健全,州、县、乡疫情信息网络全面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处置率达100%,鼠疫、乙肝、结核病、性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为农牧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遏制。2007年底,全州有13.67名农牧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7%。全州4所民族医院开设的药浴、骨伤、肝胆脾胃等特色专科疗法,在治疗农牧区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全州人均期望寿命由1978年的58岁提高到69岁。

    1994年全省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以来,海西州连续13年被省政府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优秀地区;2004——2006年目标考核列全省第一,受到省政府表彰奖励。2007年州计划生育协会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7年,全州常住人口43.2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4%,比1978年下降9.79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达到95.75%,人口出生率指标14.30%,实际控制在11.8%,比1978年下降10.42个千分点,全面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人口控制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协会会员由1988年的80人增加到170人,兼职教练比1978年增加60%,输送的213名优秀运动员中有12人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2004年建成的海西州体育中心,投资1100余万元,占地面积2.6万m2,可容纳观众8000余人,建有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成为德令哈市的一大亮点。

    八、扶贫开发成绩骄人

    海西州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落实青海省“兴海西之利,济海东之贫”的战略。1997年以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成立扶贫开发机构、开展开发式、定点式、整村推进式等扶贫形式,加快扶贫进程,挟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演进。1997-2007年,全州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37亿元,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350元增加到2007年的925.97元,贫困人口占农牧业人口的比重由1997年的34%下降到2007年的28%,2007年贫困人口数比贫困人口最多年份的2002年下降了30.58个百分点。

    九、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全州建成了防范有预案、应急有措施、救济有办法的一整套救灾救济体系。在各地民政局和重点乡镇分别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和储备库,提高了救灾紧急救助能力。1991-2007年,全州累计安排救灾款5410.1万元,救助人口22.8万元(次),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1997年,海西州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纳入2003户6100人,发放保障资金292.8万元,人均补差40元,

    2007年,共纳入13053户30524人,人均补差116元,发放保障资金4658.81万元。2007年共救助低保对象1538人,支出门诊费13.14万元,报销住院费150.79万元,共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63.93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低保困难家庭的医疗负担。并为低保对象23777人代缴医疗保险资金226.72万元。落实建设资金600万元,建设救助住房400套。保障了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全州落实农牧区低保资金397.89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78.89万元。保障低保对象12800人,发放农村低保金138.42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由农民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为主的转变,保证了供养金费的按时到位。2003-2006年,共投入资金492万元,兴建7所敬老院。2003-2007年,全州总共纳入“五保”供养对象1870人,发放供养资金353.13万元。

    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实现了城市全覆盖,企业离退休人员退休养老标准逐年上调。1992年实行州级社会统筹,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下岗职工、国有破产企业一次性安置人员养老保险的连接工作。2005年,为切实解决部分困难群体无力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原国有企业一次性安置人员借支缴纳养老保险工作,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冬季取暖费和基本养老保险标准,人均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70元。2007年,再次提高了养老保险金标准,全州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009元,较2005年提高了279元。

    逐步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大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补助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力度,增加了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资金。2007年,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621人,是1998年的27.37倍;共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0393万元,是1998年的100.31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3年的2.9%下降到2.65%,城镇不再有零就业家庭。

    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2007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9元,居全省第二,增幅达18.2%,比1978年增长15.02倍,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8.3元,增幅达19.2%,居全省第一,比1983年增长21.5倍,年均增长13.8%,比1978年增长31.2倍,年均增长12.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25.28亿元,比1978年增长35.1倍,年均增长13.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15亿元,增长94.8倍,年均增长17%。以人为本显著体现,实现了由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历史巨变,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加快,富民强州不再是梦想。

    相关热词搜索:巨变沧桑辉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