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继往开来:读《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之感与思

    继往开来:读《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之感与思

    时间:2020-04-05 05:12:5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南国农先生主编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是中国第一本电化教育通史。该文追溯了这本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了阐释。“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名称之争,体现了学科发展过程中两种流派或范式的不同价值诉求。从历史的发展经验来看,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按科学体系的一般结构来进行科学定位。信息技术促使世界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与学习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南国农先生提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重构”思想,开启了中国电化教育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解构与重构是时代赋予的使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教育技术学科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纪元。

    关键词:电化教育史;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9月9日,南国农先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首发式在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第一时间获得该书,捧着这本47万余字的巨著,闻着书香,心里激动不已。曾几何时,作为电化教育事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青年从业者,我们是那么的执着,但有时候也有那么一点彷徨和迷惘。作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化教育的年轻一代实践者,我们凭着自己单纯而热烈的情怀,跟着前辈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干着电化教育事业,投身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属于自己的那条看似平坦却不乏曲折的电化教育小路上不断前行。我们为教育技术学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骄傲,也为时不时传出的质疑之声而沮丧和懊恼;我们一边继续小心谨慎“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是多么地希望有一座灯塔能指引我们继续前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历史是客观的,它是现实前进的最好参照,《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在当前教育变革关键时期适时出版,对学科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诚如南先生所言: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学习电化教育史,可以让我们拥有一双会看信息化社会事物的眼睛,使我们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少走弯路[1]。

    一、感受:时代产物,智慧结晶

    (一)中国电教是一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已经开办了30年,并即将迎来中国电化教育诞生100周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是一门学科建设的三大支柱,在教育技术专业学科建设中,基本情况是应用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历史研究极少[2]。2007年1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发展7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不约而同提出了一个愿望,即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编写一本“中国电化教育史”,并一致认为一个成熟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不能没有“发展史”课程的设置,中国的第一本“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写[3]。作为中国电化教育实践者和见证人,南国农先生无疑是组织编写此书的最佳人选,而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复苏及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李运林、李龙和徐福荫等教授的加入则无疑为编写此书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2007年8月15日,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先生牵头,与华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共同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同年10月26日获批(批准号:DCA070186)。课题旨在厘清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历史发展脉络,吸取经验教训,以期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建立中国电化教育史学科,开设电化教育史课程奠定基础[4]。课题研究过程中,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自22所高校和6家电教单位,如下页表1所示,分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南先生常提到的“中国电教是一家”,在课题研究中得以真正实现。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老、中、青搭配均衡,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缘结构,致力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同一种理念同一个目标引领下共同努力,历时五年,最终完成了该课题。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鉴定,等级为“优”。

    课题研究成果由四个方面构成,如图1所示:(1)子课题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体现);(2)中国电化教育史丛书;(3)研究报告;(4)电化教育史教材。课题组共发表论文37篇,出版电化教育史丛书2本,提交研究报告1份,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其中,《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是整个课题研究成果精华汇集起来的结晶,全书编者共计21位,来自15个单位,如表2所示。

    (二)学科第一本通史体例史书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是学科发展至今第一本通史体例的史书。之所以这样说,有两个原因:一是此书完整地记述和评析了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三个时期、四个范畴、七个实践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下页图2所示。“三个时期”的划分与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的划分标准是一致的,这三个时期代表着一百年来时代特征鲜明的三个历史阶段。“四个范畴”中,“学科”范畴代表着“研”——发掘与建构,“学人”范畴代表着“学”——认知与传承,“产业”则代表着技术领域特有的“产”——创造与改革,“研”“学”“产”统一起来在各个实践领域共同构成了电化教育“事业”——实质就是大教育的事业。这四个范畴又可以用系统科学思想里的“人理”——学人因素、“物理”——学科及产业因素、“事理”——事业因素进行概括,具有鲜明的东方方法论特点。“七个实践领域”则是从当前电化教育工作者从事的实践工作类别来进行划分的,涵盖了电化教育专业人员的劳动领域。全书共分十章,总计447页逾47万字,记述的历史时间跨度几近100年,书中附记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大事记,详细记录了自1915年至2010年领域的各类大事,全书描画了一幅清晰的学科发展历史图景。二是在此书之前,并未有涉及如此广泛、全面和完整的本学科史书出版。由此上溯至20世纪初,关于电化教育发展史的著作,要么记录的时间范围不够完整,要么就受研究资料占有不足和研究条件所限,而无法涉及如此宽广和全面的内容。其中,以史书或近似史书体例来编著的书只寥寥几本,如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1942)编的《电化教育重要法令》、舒新城(1948)的《电化教育讲话》、新中国成立后吴在扬(1994)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张诗亚(1995)的《震荡与变革——20世纪的教育技术》、赵惠康和贾磊磊(2005)的《中国科教电影史》、《大事记》编写组(王晓芜2008)的《中央电化教育馆大事记(1978-2008)》、李龙等(2011)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年》。更多的著作或教材,只是在部分章节或散落在各个章节中记述了碎片性质的历史事件,只有《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是一本专门的电化教育学科通史。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不仅代表着对这一百年来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一代代学人追寻着前辈的脚印,一路走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过三十多年之际,在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阶段,这本融汇了众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书,是历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业界学人自发性反思审视自身的需要。

    二、感慨:以史鉴今,任重道远

    读《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纵观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实践领域主要是社会电化教育,在中小学及高校中则是零星实验性质的探索,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电影和播音。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超英赶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特殊的时间段,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与其它主要实践领域依然是社会教育,限于经济发展和物质匮乏,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仍然缺乏广泛应用,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电影、录音和幻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电化教育才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各个教育领域蓬勃发展。这一方面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另一方面是得益于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进步。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离成熟尚远,这是我们肩头不得不承受之重。

    (一)关于书名及电化教育名称之争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在书名中使用了括弧“(教育技术)”,这是本书第一个令人有所感慨的点。诚如南先生所言“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作为一种事业,在早期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前辈们一直践行着将影音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理念,其后将这一类实践活动称呼为“电化教育”,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究。抛开早期“电化教育”名称变化争论不谈,最近一次“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名称之争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白热化。现在,当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问题,我们发现有些时候并不能避免两个名称的同时出现,一些时候采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一些时候采用“教育技术(电化教育)”,还有些时候采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或者“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事实上,“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具有不同的内涵,这些名称在很多时候是被并列使用、替代使用、混合使用甚至混淆使用。多数时候,我们忽略了使用这些名称术语的前提条件,即忽略了是在讨论“事业”“学科”“专业”“实践领域”“教育方式”“教育现象”“教育模式”“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哪一种前提情况下使用这些术语。也即是说,争论的双方有可能站在各自不同的语义平台上,对不同事物是不是该使用同一术语在进行辩论。有些时候,为避免引起双方的冲突和矛盾,在一些文献中,“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个词语会同时并列出现,这种尴尬目前不可避免,或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学科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必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我们应该将这种现象理解成学界内两种不同流派或者范式之间的对立和统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这种现象的存在,与人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对事物的意识不同以及因此形成的价值观不同有关,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这说明我们的学科尚处于发展初期,远未成熟。虽然,中国电化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按学科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时间来算,却只有三十余年的时间。

    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全书的内容来看,以《中国电化教育史》作为名称更为恰当。假如我们将“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作为并列术语来看,这本书也可看作《中国教育技术史》,但并不符合这本书的内涵。若以“××技术史”来看,全书的内容并未反映出“教育技术”的“技术”产生和演进历史,一是因为书的主体记录了“电化教育那些事”,关于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优化其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那些事;二是因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教育教学内部需要而产生的新生“硬”技术并不多见,还未能形成类别完整的教育技术宗族谱系,对“软技术”的整理和归纳似乎也还未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个问题,大概南先生在确定本书的编写内容和体例时,从“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来考虑,使用“电化教育”更符合本书所承载的历史,而在确定书名时,从尊重学科发展历史形成的两种不同流派或者范式的角度考虑,将“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并列使用,体现了南先生“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为贵”的崇高思想境界。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定位与专业地位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第九章第四节“新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提到,“从1980年开始,华南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争先向教育部申报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但得到的批复是,‘电化教育是一项事业,还不是一个学科,目前还不适宜建立电化教育学科专业’”。经过一系列关于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工作的努力之后,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第一个开办“电化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如今,这个批复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学科专业目录里“教育技术学”也赫然在目,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立体办学体系完善,但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与专业地位问题的讨论,至今仍不绝于耳。什么原因?或许我们可以从当前教育技术学学科从业人员的来源窥其一斑。

    回顾20世纪80年代,开办电化教育专业的人员,主流来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学校电化教育部门(传统电教单位);二是物理与电子科学系部(具备无线电电子学基础)。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有两种主流来源:一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一部分数学及计算机学科人员加入进来;二是一些传统教育学科(含少数心理学科)人员顺应时代发展,投入到教育技术学学科中。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办学,教育技术学在中国大地风生水起,逐渐形成了一支“万国军”部队,学科建设队伍就这样壮大了。这种人员结构造成的问题就是,每种类型的专业人士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思想,学科的研究基础、研究范畴、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式五花八门,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如果说思想的碰撞可能带来学科的繁荣,那我们很乐见这样的状态存在。但如果说各自站在不同的学术背景及其价值观基础上,对现实环境需求下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认识不清、认识不统一,那只能是带来农贸市场般喧嚣的场景。学科定位不落实,学科理论框架不理顺,学科研究范式不规范,这样的局面还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全球信息化的大潮流裹挟着中国教育不得不奋起跟进,在20世纪末那几年,中国开始了大规模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单位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客观上加快了学科的建设步伐,推动着专业人才培养进程。不管是高师院校,还是综合性高校,甚至职业技术类高等院校都“积极”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至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随着新生代各学科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提升,各类学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当年同样火爆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样开始下滑,而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教育硬件及软件企业和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远不及专业毕业人数的增长要大,更何况不是太对口的培养模式也降低了这些单位对教育技术人才的期待。随即,教育技术学专业转而走向疲软,呈现出“产能过剩”现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地位从20世纪80、90年代的炙手可热,在短短几年间便翻了一个个儿。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中,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的地位一样都开始变得有点岌岌可危,但两者的原因却不尽一样,相信大多数读者是能够认识到的,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学科定位不明朗,专业地位受质疑,近几年一批跟风冒进的学校开始停招,期刊杂志文章里闪现出的逡巡与彷徨,促使我们要紧跟中国高等教育革命性变革的浪潮,采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来进行分析,理性地反思学科的建设和专业的办学。借鉴钱学森先生对系统科学定位的认识过程及其对科学体系的一般结构的阐释[6],我们或许可以从“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实践”这个框架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进行准确地定位,笔者试着画出一个粗略框架,如下页图3所示。而对于专业办学地位,则需要面对现实、认清形势、积极稳妥地夯实,一方面靠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和判断,动态调整培养计划,定制培养;另一方面也要让人才市场来进行淘汰和选择,扬清抑浊。不管怎么讲,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之路依然漫长,吾辈学人任重而道远。统一认识、正本清源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有理由相信,在前辈们奋力拼搏不断积累的前提下,随着教育技术学“学二代”“学三代”的逐渐成长并成熟,学科定位问题、专业地位问题,在历史前进的车辙中都将得以妥善解决。

    三、感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没有一门学科的发展是顺风顺水的,所有学科都经历过曲折起伏,在科学早期发展进程中,甚至有诸多先辈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而付出生命。在历经近一百年的风雨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还将继续下去,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

    如果说南先生将1915年至2010年的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那么电化教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已经开始了它的前进步伐。第四阶段开启的标志即是南先生提出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重构的路线图[7]。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一书中,南先生说“从2005年起,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进入重构阶段。新理论体系的重构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不是重新开始”[8]。笔者认为这段话传递出以下五个信息:一是“中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需要重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的重构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研究价值诉求,理性而有序的理论研究是一门学科真正走向成熟的开始。当然,这种理论研究的重构必须遵循“从实践中来”的基本原则。二是“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需要重构。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世界科学大发展背景下对中国当前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呼唤,是当前中国教育学一级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需求。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需要放到教育学理论体系中重构,这是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性决定的。三是重构的前提是解构。将目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打散、揉碎,将其放入多元化的现代科学大环境中,才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重新建构起学科完整的理论体系。四是“重构”标志着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而也推动中国电化教育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五是重构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方法论。《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恰逢其时地提供了历史的全貌,我们不需要重新开始,只需“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这是一种唯物史观的展现,也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

    事实上,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相关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改革开放以来,南国农、李运林、李龙、何克抗、祝智庭、徐福荫、桑新民等老一辈专家以及学界众多骨干学者、青年学者均就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及理论体系进行过探讨,这类研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变得愈发多了,不断夯实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南先生敏锐地抓住了学科发展进程中暴露出来诸多问题的本质,首先提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重构”这一重大思想,打破了传统学科理论研究的樊笼。德国诗人海涅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南先生“重构思想”的提出,无疑是深化教育技术学科改革行动的集结号,是一种大视野下的高瞻远瞩,它将指引着学人不断努力完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凤凰涅槃”,原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首现代诗歌,作于1920年。诗歌中的凤凰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凰,而是指埃及神话中的火凤凰,相传这种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美丽而孤独的鸟每隔500年集香木自焚为烬,再从灰烬中重生[9]。郭沫若先生的诗作“凤凰涅槃”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表达了彻底埋葬旧社会、争取祖国自由解放的思想,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10]。笔者借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是希望南先生“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重构”思想的火焰能越烧越旺,激发学人投入实际行动,让“教育技术学”这只凤凰浴火重生,走向可持续发展、成熟而完美的学科。如今,一场教育变革正在世界悄然发生,这场带有典型“技术改变教育”性质变革的背后推手不是教育技术学人,而是这个时代及其背后的知识经济商人和具有学习需求的人们,新兴的在线教育产业如火如荼,“BAT模式” (BAT指百度、阿里、腾讯)“O2O模式”“MOOCs”“移动学习”等新名词代表的不仅仅是商人们追逐利益的步伐,也代表着教育与学习的革命性进化。未来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学习科学与技术将伴随着“第四范式”“大数据”“机器智能”“人机交互”“量子通讯”“神经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信息技术”等已经出现以及那些还未出现而必将出现的新兴技术走向一个新的纪元。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绝不是人的大脑单独完成的过程,而是人与机器共同完成的过程,人的学习将发生完全异于以往的变化。教育的结构与教学的模式也必将出现我们现在或许尚不可知的变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高度交叉而又高度融合的时代里,几乎所有科学都在循环着“解构→重构”、再“解构→重构”的过程。未来的教育技术学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模样,笔者不能先知先觉,但它值得我们为其投入激情。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一书的出版,其意义不只在于开设电化教育史课程,也不止在于让我们明白以古鉴今的道理,它将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促使着我们理性地审视当下,鼓励我们积极投身到当前教与学变革的大潮中,勇往直前,去开创教育技术学科崭新的未来。掩卷遐想,思绪万千,赋诗一首,聊表心境:

    悠悠岁月历苍茫,

    百年大道尽沧桑。

    青年不必忧未来,

    再执旌旗创辉煌!

    参考文献:

    [1][5][8] 南国农,李运林,李龙,徐福荫.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3] 南国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J].电化教育研究,2012, (10):14-16.

    [4] 南国农.参与历史研究,共创美好明天[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 10.

    [6] 苗东升.系统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8-22.

    [7] 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0(4): 5-7.

    [9] 百度百科.凤凰涅槃[DB/OL].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1859/ 10846915.htm,2014-01-05.

    [10] 百度百科.凤凰涅槃(郭沫若诗作)[DB/OL]. http://baike.baidu.com/ subview/91859/10846916.htm,2014-01-05.

    作者简介:

    刘军:在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原理、教学信息论、学习科学与技术(liujun_ ly@163.com)。

    崔向平: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原理、高等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学习(cuixp1116@163. com)。

    Open a New Future:Feeling and Thought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e-Education

    Liu Jun1, Cui Xiangping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2.Normal School,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China e-Education which is primarily edited by Nan Guonong is the first book about e-education general history in china. This paper traces the producing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the book, and expounds its content structure. Academic controversy on the name betwee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e-education embodies two kinds of different value appeal of gee or paradigm in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education technology should follow the scientific system’s general structure to orient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es qualitativ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orld, education and learning is quietly change, thought on reconstruct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theory system proposed by Nan Guonong open a new e-education historical stage in China.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is the mission that the era endowed, it conforms to the laws of history development, education technology will comes to a new era.

    Keywords: e-Education History; Nan Guonong; Education Technology; Theory System; Reconstruction

    相关热词搜索:电化教育继往开来之感中国教育技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