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罗斯修道院的起源与发展

    罗斯修道院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0-04-22 05:22: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罗斯基督教僧侣倡导虔诚的修道生活。修道生活起源于埃及,传入拜占庭后修道制度更加完善,罗斯修道制度深受拜占庭因素的影响。雅罗斯拉夫大公创建了罗斯第一座修道院,修道制度也随之完善,出现隐居和集体居住两种修道方式并存的状况。由于王公贵族对宗教的扶持等原因,修道院呈現出位于城市或城市附近、经济实力强大、政治地位举足轻重等特征。依托修道院的发展,僧侣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由此教俗封建主联盟形成。

    关键词: 罗斯;修道院;僧侣

    东正教是罗斯的国教,修道院是罗斯东正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修道院作为宗教僧侣从事宗教活动和生活的场所备受学术界关注。俄罗斯学者И.К.斯莫里奇的著作《俄国僧侣: 988-1917年》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俄国僧侣的产生、发展及衰落,尤其是利用大量圣徒传记阐释了罗斯修道院的出现及最初的繁荣,以及12-13世纪的僧侣及宗教文化活动等问题,力求将俄国僧侣、修道院的历史与俄国史、俄国教会史密切联系在一起。①

    Н.В.西尼琴娜主编的论文集《俄国的僧侣与修道院 11-20世纪》②

    收录了关于11-20世纪期间俄国僧侣与修道院重要事件的论文,如Я.Н.夏巴夫的《11-13世纪的罗斯僧侣》③

    阐述了罗斯僧侣产生的根源和早期发展状况。他依靠圣徒传记等原始史料,阐释了僧侣的修道原则、日常生活等问题。我国学者关于中世纪基督教僧侣与修道院的研究亦有相关成果问世,张广翔的《俄国修道院的文化功能》④一文,以及拙文《俄国历史上的东正教修女院》⑤

    《中世纪修道院与俄罗斯文化》⑥

    关注俄国修道院的文化功能及修女院的发展历程,但未论及罗斯修道院的起源与发展。另外,陈志强在《拜占庭帝国史》中专辟章节讨论东正教僧侣和修道院制度问题。⑦

    吴舒屏的论文《试析东正教的遁世主义修道理念在拜占廷时期的发展》探讨了拜占庭的遁世主义修道理念。⑧

    俄国的修道生活传统与修道院制度来自于拜占庭,上述成果可为本文提供材料和佐证。整体而言,国内外学术界对罗斯时期僧侣的产生、早期发展问题有所论及,但对于承载中世纪俄国僧侣这一重要社会阶层的修道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修道院在基辅罗斯有何特征等问题缺乏全面的研究,本文在收集俄文相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借鉴俄罗斯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当时国家和教会的发展状况,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系统的解答。

    一、罗斯修道院的起源

    早期基督徒为了与世俗欲望和罪恶做斗争,仅带必要的衣物和食物,独自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过隐居生活,每天在祈祷与沉思中与上帝沟通。独自一人过简朴与禁欲生活的基督徒被称为“修道士”(монашество)。该词来源于希腊语μοναχ,意为“单人的、单一的,一个的”,延伸为坚守远离尘世、单独修行的生活方式,全身心祷告和献身上帝的人。修道生活的义理起源于基督教的教义

    《圣经·马太福音》(19:21)提道:“如果你要达到完美的地步,就去卖掉财物,分给穷人。这样,你就有财宝在天上。”《圣经》新世界译本,译自英语《圣经新世界译本》1984年修订本,第1230页。和古希腊的禁欲主义传统。

    Сидоров А.И.Древнехристнанский аскетизм и зарождение монашества.М.: Православный паломник,1998.С.120-121.东正教修道院(монастырь)一词来源于希腊语μοναστη"ριον,意为独自的生活场所,强调修道士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后来泛指所有基督徒修行和生活的场所。

    俄国修道院按规模大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特大规模的修道院被称为拉夫尔(лавра);中型修道院(монастырь);小型的隐修院(скит)、荒野修道院(пустынь)。

    修道生活最早出现于公元3世纪的埃及。埃及修道形式可分为单独隐修和集体修行两种,其领袖人物分别为:圣安东尼(约251-356年)和圣帕科米乌斯(290-346年)。圣安东尼出身高贵,他自愿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到人迹罕至的比斯彼尔沙漠中修行,开创了隐居修道的先例,被誉为“隐居修道之父”。圣帕科米乌斯是集体修道方式的奠基人。他曾经历过隐修生活,深切感受到单独修行对修道士来说存在诸多潜在危险,不利于精神上的修养,主张将修道士组织起来,建立修道院。在修道院中,修道士从事特定的工作或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按时祈祷,穿着简朴、统一,各自居住在自己的禁室中。

    拜占庭的修道生活以小亚细亚、马其顿、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瓦西里(329-379年)是修道生活的倡导者和组织者。355-358年间他游历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到访过埃及的帕科米乌斯修道院,对修道院的良好秩序和严格管理印象深刻。他认为集体修道是最佳方式,有组织的修道生活就是严格遵守祷告、手工劳动、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并强调修道士对修道院长的服从,服从被视为修道士的最高美德。他把这种强调秩序和服从的修道生活方式带回小亚细亚。因此,瓦西里被称为完整修道制度的制定者。4世纪后期,君士坦丁堡出现了第一座修道院。6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共有70座修道院。

    [英]玛丽·坎宁安著,李志雨译:《拜占庭的信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执政时期(527-565年)以立法的形式将瓦西里制定的修道制度确定下来。立法内容包括:肯定修道士从事的事业,即“修道士从事虔诚苦修的修道生活是神圣的事业,它与上帝进行灵魂沟通,不仅服务于修道的人,而且服务于所有的人”;确定修道院长的管理权,“由修道士们选出的院长管理修道院事宜,由若干名高级修道士组成的修道士团对院长行为进行监督”,“修道士必须服从院长的管理和遵守修道院纪律”;确定修道士入选的程序,“在最初的3年预备期期间,修道士只能穿普通服装,可自由支配个人财物,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并验明不是奴隶身份,方可获得修道士资格,但其财物要上交修道院”。

    相关热词搜索:罗斯修道院起源发展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