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浅谈苏霍姆林斯基的“后进生”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后进生转化读后感

    [浅谈苏霍姆林斯基的“后进生”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后进生转化读后感

    时间:2019-02-03 05:33: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转变“后进生”的理论体系大概分为:调动学习情绪是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基本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重要的途径。通过探索他的教育实践,对于我们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后进生 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从教育实践出发,潜心研究,对教育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形成理论体系并用来指导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在转变“后进生”方面,有着令人信服的理论建树和实践经验。“差生是我们心中抹不去的痛”,一位执教几十年的老师曾这样说过。对于“差生”,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后进生”。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后进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在后来成为物理专家的费加就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巴甫里克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曾被判定为“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学生,知道他的生物老师发现他具有植物学方面的天赋。后来,巴甫里克进了农学院,成为农艺师;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其实,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前两类“后进生”实际并不是“后进生”,只不过他们的潜力或天赋暂时没有被发现罢了。
      而在苏霍姆林斯基转变“后进生”的理论体系中,其关键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后进生”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逃学。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做是启动“后进生”工作的钥匙。他认为这项工作要做好亮点:第一,使“后进生”树立自信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费加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过五年的一位“后进生”。他健忘,对学习缺乏兴趣,思维迟钝。在同一班级里,类似与费加的学生还不少,苏霍姆林斯基特地为这些学生编了200道应用题,只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动脑筋,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有三个牧羊人,由于天气炎热而疲倦了,他们在一棵树底下躺着休息,接着就睡着了。调皮的牧羊人助手用橡树枝的炭灰把熟睡人的额头都涂上了黑。三个牧羊人醒来后都哈哈大笑,每个人都认为另外两个人是在互相嘲笑。突然,有个牧羊人停住不笑了,他猜到自己的额头也被涂黑了,他是怎么想起来的?这些习题使赞加他们倍感兴趣,从而找到了兴趣和自尊。五年级的时候,费加的学习成绩赶上了一般学生。到了六年级,老师还发现了费加的“闪光点”――对物理的极大兴趣。费加很快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优秀成员。第二,要给“后进生”创造大量的“智力劳动”机会,使其心理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要求在教学中必须为“后进生”创造探讨问题的情境。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转变“后进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他反对把“后进生”局限在课本和课堂上,认为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可以在他们自主选择的活动时得到发挥。有个叫朱哈伊尔的学生一年级参加了少年木工制小组,三年级制作了汽轮机模型,四年级能够独立制作自己的机器,制作的发动机模型比火柴盒略微大点。中学毕业后升入一所综合技术学院,后成为专门为原子能装置生产仪器的工厂实验车间的工程师。这正是因为有了适合他的课外生活然后才得以使他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对“后进生”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对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战略是不利的。在基础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不只是面向“中间”的多数,更不是面向少数优等生,我们只有特别关注和切实帮助“后进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杜渐坤译:《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内蒙古教育》,1998年,第10期

    相关热词搜索:斯基浅谈后进生思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